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我市外经贸30年的发展与回眸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8-11-26 10:17
标题: 我市外经贸30年的发展与回眸
量的扩张 质的提升
我市外经贸30年的发展与回眸
本报记者章龙
www.smnet.com.cn 2008-11-26 09:30:44
    30年,中华民族大步向前;30年,神州大地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像一场春雨,滋润着世间万物萌芽、成长。借着这场甘霖,我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扩大,外经外贸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

    2007年我市完成外贸出口7.9亿美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12个,投资总额2.64亿美元,合同外资8,194万美元,分别比增33%、37%和6%,创历年同期之最……喜人的数字说明了一切,量在扩张,质在提升。以侨为桥共创美好未来

    1989年,当明溪县沙溪乡沙溪村村民胡志明离开自己的家乡,走出国门拼搏奋斗时,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去,掀起了一场出国务工的热潮。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的明溪县已经成为了全省闻名的“旅欧第一县”,许多出国务工者通过旅游、探亲、访友、商务考察、定居等多种途径跨出国门,往往是一人先去国外奋斗拼搏,待有了绿卡和事业有成后,带动亲朋好友一同出国劳务经商,互相照应,有的甚至举家出国创业。正是这些打工者,打开了我市劳务输出和对外劳务合作的新局面。

    洗碗、刷碟子、睡在工地、在公园的椅子上过夜……这些都是不少出国务工者曾经的回忆。为了让家人安心,他们不敢诉苦;为了省钱,他们甚至连过年都舍不得回家。就是这样一群肯吃苦、团结观念强的人们,时时刻刻惦记着家乡,在经历了多样的艰辛后,也为家乡带来了变化。

    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在外劳务人员达13019人,其中明溪县就有11673人,他们主要分布在五大洲的29个国家,85%的人集中在欧洲的匈牙利、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出国劳务收入也成为明溪县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据金融部门统计,每年从国外汇入三明、明溪各银行的资金达5000多万美元。其中2007年出国人员汇回的外汇5300多万美元,至2007年末,仅明溪银行的外汇存款余额就达483.24万美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06元中,对外劳务收入占30%以上。外汇的投入大大地加快了县城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同时大大地减轻了城乡就业的压力,走出国门谋发展成了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出国人员的经济实力逐渐壮大,他们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在经济上有一定的积累,有的办起了贸易公司,购租店面,把大量国产服装、鞋帽等轻工产品打入欧洲市场;有的办起了家庭工厂,从事皮革、服装制作。华侨华人对祖国和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回国创业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对海外新华侨华人产生重要影响,乡土、亲缘传统逐渐被新华侨华人重视,注重自身发展和“商机”效益等新观念形成。“富不能只富自己,要为家乡发展做贡献”,这是许多出国人员的共同心声。一些事业有成者已陆续回乡投资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娱乐、服装加工、水电开发等经济发展项目,同时,他们也注重家乡的公益事业,修路、捐资助学……只要他们能帮上的都毫不犹豫,往日的家乡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出国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做好后勤工作也成为了一个问题。明溪县利用春节部分旅外人员回乡省亲的大好时机,县、乡两级通过团拜会、座谈会、联欢会、走访慰问以及寄发慰问信、贺卡、赠送花篮等形式,加强同在外人员的联络,了解他们在外工作或家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按照县里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寻找商机投资兴业。

    其实,明溪县只是全市劳务输出和对外劳务合作的亮点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以侨为桥”必将助我市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出口,有力地支持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消除壁垒加速外贸出口

    外贸出口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经贸工作,大力实施“外经贸追赶”战略,外贸出口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我市主要出口商品以纺织服装、鞋帽伞、竹木制品、化学品、烤鳗等为主,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在良好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下,不少企业的出口增幅都年年递增,福建华盛集团三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它们当中的代表。

    我市地处闽西北,山清水秀,环境条件好,近10来年沿海的养鳗业纷纷转移过来,烤鳗也成为了我市的特色出口产品。但在2006年之前,我市的烤鳗企业均是从日本承接零星订单进行生产,出口的都是无牌产品。2005年,福建华盛集团三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动工兴建了鳗鱼加工企业。鳗业的发展对山区经济、对农民脱贫致富极为重要。要与养殖生产适应,也亟需兴建配套的加工企业。但是,2005年的局面却是出口鳗鱼的药残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次药残事件都给我国鳗业带来重创,都使养鳗场和烤鳗加工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刚刚建成投产70天的烤鳗项目,在申请出口日本的国家质量检验局批文就遇到了困难。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与企业面对面的沟通,深入探讨当前鳗鱼出口所遇到的瓶颈。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不仅保证了该项目的正常生产,而且保证了企业年3000万美元的出口计划顺利实施,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

    有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企业的创造力也充分地发挥出来。2008年,华盛集团建立的“鳗鱼身份追溯系统”获得通过,这也是我国首个出口食品身份追溯系统。这一成果,把鳗鱼养殖、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控制关键信息组合成完整的可追溯的电子信息链,配以中、英、日三种语言“搬上”互联网。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以便捷地对所要了解的鳗鱼进行“追根溯源”。这一系统使得企业生产加工信息实现了透明化,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和采购商对产品的信任度,同时也消除了国外贸易技术的森严壁垒。

    2007年,福建华盛集团三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烤鳗1720吨,成立第二年出口量就在全省烤鳗企业中跃居第二。今年上半年,华盛公司输日精加工烤鳗334.2吨、481.8万美元,占全部出口的35.0%和40.2%,远高于去年10.4%和8.0%的比例,“三明溪流鳗”逐渐在日本打响品牌并成功打入日本鳗鱼高端市场。借势扬帆促进外资引进

    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相对薄弱,只有大手笔开放,才能形成大开放的格局。对外开放,让三明人的眼界开阔了,从而告别了站在三明看三明的局限,而是将三明放在全省、放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放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待,因此,我市通过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扩大,主动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以突出支持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外资招商、突出大项目的引进、突出外贸结构调整为抓手,推动了外经贸持续较快发展。

    引进来、走出去必须有机结合。2007年初市外经局牵头安排参加和举办了“赴深圳外资专场招商”、“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生物医药专场”、“工业系列招商”、“农业专场招商”、“社会事业专场”、“城市发展专场”及以参加“5·18”、“9·8”等9场招商活动。其中由市领导亲自带团赴深圳开展的对外招商活动,邀请了一批有实力、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前来洽谈,其中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重量级客商有10多位,是我市历届举办对外招商活动中,客商档次最高、商界巨子最多的一次。去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家,验资口径合同外资1.89亿美元,实际到资5350万美元,比增5%。其中,最大的外资项目是福建永安万年水泥厂,总投资6790万美元。由于大项目的带动,2007年新批项目总投资平均规模达540万美元,比增25%。这些数字,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我市还着力构建好林博会这一平台,通过林博会广交朋友,共谋发展,亮出了一张又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共有海内外65个机构和组织组团参加。林博会期间,还分7条线路,组织客商到各县(市、区)进行商务考察,在与客商广泛接触、洽谈中,客商对我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旅游开发项目、资源加工型项目、生物制药等投资领域产生浓厚兴趣。通过与客商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项目线索。大会共签约项目223项,总投资185.49亿元,利用台外资和区外资金151.54亿元。

    改革开放30年,让城乡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片热土,终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