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行文技巧略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星星之小伙    时间: 2014-6-18 11:08
标题: 行文技巧略析!!!
行文规律之谋篇布局,构建骨架
除了随笔、心情语录之类文体可以天马行空般行文外,绝大多数文体都需要谋篇布局,对于政论和策论文尤其如此,通过谋篇布局,可以增加文章的层次感和整体性,通过层层发散,多角度阐述,可以防止出现无话可说或者空洞呆板的尴尬。谋篇布局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分段并且起好标题。分段可以以时间为经,可以以空间为纬;可以并列展开,可以递进阐述,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都会有交集或者杂糅。做为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基本的谋篇布局方法。下面我们以人民日报的一篇通讯为例。
很简单,我们很快可以找到四大块的标题,①先行一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②气血通畅,形成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③发挥优势,“泛北合作”促进一体化进程④“人和”厚实,“人文纽带”助力“大外交”,标题基本字数接近,结构相同,这些也是今后我们在写政论或者社论时可以加以学习的,当然如何设置标题,这个话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内容很多,下次专门展开。进一步看,我们可以将四段浓缩成四个方面,分别是“定位”、“产业”、“一体化”、“人文”(如何选择文章描述的方面,其实主要跟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有关,掌握的少,那就要在少中进行细分,比如说我只掌握了产业,那么可以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大概念中找小概念;如果掌握的比较多,那就涉及如何科学划分,才能让层次更加清晰,主要原则为:界限清晰、层次感强、段落内部堆砌有致),其实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上来看,“产业”是“经济”,“一体化”是“政治”、“社会”,“人文”是“文化”,五位一体中除了“生态”都沾边了,这个就是分类的内在逻辑,分类的标准,可以是时间、空间,也可以是国家、省、市大政方针的分类,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关注下各地的政府报告等重要发文。
接下来,我们再看“定位”一块的叙述逻辑。大概念(中国—东盟自贸区)---小概念(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具体展开(经济、地理、历史)---领导人讲话结尾,逻辑清晰,论证严密,从经济、地理、历史、领导人讲话四个方面来论证“定位”,这个就是段的小生态,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也需要精心布局。
再看“产业”一块的行文逻辑。公铁路飞速发展(其中用一个富民的例子加以佐证)
----港口海运发展---领导人讲话。这段主要讲的是物流产业的发展,所以从物流的组成来分层,即运输的方式,如果只是按此行文,那么内容较少,所以作者安排了一个例子加以充实。这段的层次不是很明显,但细细分析还是有内在逻辑性。
    “一体化”、“人文”大家可以试着自己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谋篇布局实际上就是构建文章的骨架,骨架完整,细节方面有些瑕疵,那对文章的总体影响不会很大,而且有了骨架之后再来安排材料,就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因为有的材料可以放在这一方面,也可以放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各段整体文字量按需分配,让文字均衡分布。
     附件:例文
海上新丝路 广西再出发
记者 王明浩 庞革平 王云娜 暨佩娟
人民日报 》( 20140514   06 版)
  清晨,太阳初升,“海上巴士”往来穿梭,汽笛阵阵鸣响,唤醒了广西钦州港。
  海风阵阵,希腊籍货轮多利克号破浪而来,停靠在码头泊位上的马耳他籍货轮则忙着卸载入境的5万吨大豆。一旁,印度尼西亚籍的如意船则已经清货,静靠岸边。两艘巴拿马籍货轮则拉响汽笛,缓缓离港……
  钦州港所在的北部湾,以时间为经,穿越古代发祥地,以空间为纬,“一湾连七国”。穿越时空的经纬,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广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坐标愈加清晰。
  515日,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召开。各国政要聚首、各路英才汇聚,将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重点领域和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务实推动港口的互联互通、临港产业、金融、跨境合作、人文等领域深化合作——海上“新丝路”,广西吹响“出发号”。
  先行一步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
  站在历史高度,着眼世界大局,2013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新兴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自2006年由中国提出以来,从共识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深入。目前,相关各方已通过了更为务实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战略框架)》,中国与泛北国家在港口物流、金融合作、海上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南宁至新加坡经济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越边境一系列跨境合作项目业已启动实施。
  在我国沿海地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热潮中,广西努力做好“东盟文章”和“海洋文章”:共同建立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以多种方式拓展合作空间。2007年到2012年,广西进出口总额从92.8亿美元增至294.7亿美元,年均增长26%,增速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2007年的10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660亿元,增长4.5倍。东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今年一季度,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62.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四成。
  打开亚太地图可以看到,北部湾,中国南端的这一湾湛蓝,地理位置独特而迷人。北岸,是已连续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有着13亿人口大市场的中国内地;西侧及南面,是一海相邻的东盟成员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相比其他省市,广西“泛北合作”先行一步。早在西汉时期,广西的合浦就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从广西合浦、广东徐闻等港口始发航行,可到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目前,北部湾港开辟了至新加坡、曼谷、海防、胡志明、巴生等港的多条国际直达航线,并建立了以钦州为基地,覆盖东盟国家47个港口城市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广西与东盟的海上合作具备了良好基础。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经历了“黄金十年”,正步入打造 “钻石十年”的新起点。建设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成为区域各国共同愿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说,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为平台和舞台,务实推进“泛北合作”,广西有条件有能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
  气血通畅
  形成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
  从南宁到北海……广西境内高速铁路通了,以南宁为中心,北部湾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从南宁到越南……广西境外也将踏上“快车道”,不久的将来,运输走廊会变成真正意义的“经济走廊”。
  一起发生变化的,还有当地人的生活。防城港市响水村村民陈世堂世代生活在北部湾海边,靠种植粮食为生。近年来,在浙江、福建、新加坡等外来投资者的带动下,陈世堂开始利用家乡良好的滩涂资源养殖对虾。“过去种粮食不好卖,收入也低。现在市场上人气旺了,养出的对虾不仅不愁销路,价格也高,每年养殖一亩对虾收入就可达3万多元哩!”
  陈世堂生活的变化,印证着北部湾经济区的腾飞。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的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2008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北部湾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经济区引进和建设了钦州中石油、北海石化异地改造、金桂林浆纸、北海电子产业园、防城港精品钢铁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了石化、电子信息、冶金等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区经济总量6年增长2倍,财政收入增长逾3倍,已成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只有打通港口和集疏运体系,北部湾经济区才能“气血通畅”,形成大港口,促进大物流,聚集大产业。广西北部湾有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大港。以往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广西把三港整合为北部湾港,统一规划,打包建管,敞开胸怀迎接东盟和五湖四海。仅3年,吞吐量就翻了一番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北部湾港。
  如今,北部湾港已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沿海大港,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20个港口通航,拥有泊位240多个;吞吐能力2亿吨,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举足轻重的枢纽大港。
  对外开放合作风生水起,内部改革创新快马加鞭。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实现通信和金融“同城化”,正加快推进交通、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城化”。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推进方案》,到2015年,经济区内将优先实现九大领域的同城化建设,让北部湾城市群融为一体。“广西要陆海联动、边海联动,充分发挥北部湾港的优势,为中国的西南、中南服务,为中国向东盟开放合作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
  发挥优势
  “泛北合作”促进一体化进程
  “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已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说。
  从第一届起就定位为“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的“泛北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与海上东盟国家合作互利共赢。中国和东盟要打造新的“钻石十年”,必须深化合作,包括推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互联互通,加强在金融、产业和海上等领域合作。
  近年来,广西搭建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等重要合作平台,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国—越南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一系列产业合作和投资贸易的重要平台,不断开辟国际合作新模式。
  “‘泛北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区域内各国的优势,和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相互补充。近年来,东盟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与外部通过‘泛北合作’等机制发展与东盟的合作是密切相关的。”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主任李键雄说。
  数据显示,中国央行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额已达到1.4万多亿元人民币,还与包括泛北各国在内的东盟共同设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参与建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已将人民币列为官方储备货币。从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开始至20136月末,中国与东盟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累计已逾1.12万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普遍受到欢迎,我的生意几乎都是用人民币结算的。”在越南芒街和河内从事中国设备销售的代理商钟晓辉说。
  “以前赚钱都存美元,现在人人都想存人民币!能直接用人民币从中国商人手上进货,就是最大的优势,是很让人羡慕的!”马来西亚绿野集团创始人、马中商务理事会顾问李金友告诉本报记者,在马来西亚华商眼里,人民币已悄然成为“香饽饽”。
  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又可以经由海上直通东盟各国。近年来,广西着力构建以北部湾为基点,连通海陆“新丝路”的便捷新通道,即一方面经云贵川通往西北对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方面经逐步复兴的“海上新丝路”通往东盟国家。
  “人和”厚实
  “人文纽带”助力“大外交”
  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人文纽带”让“泛北合作”凝心聚力,增进民心相通、民间相亲,厚植合作社会基础,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深刻烙印。
  在来中国之前,越南大学生阮氏燕芳对中国有很多误解,但在去年7月来到广西后,阮氏燕芳的态度改变了,近日在越南胡志明市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我遇到的很多中国人,对我都很好。”
  去年7月,阮氏燕芳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夏令营活动。她在广西大学门口的一个商店里买东西时,碰坏了店里的商品,她以为要“被敲一笔”了,但让她意外的是,老板娘并没有责怪她。返回越南后,阮氏燕芳就迷上了中国文化,进而想到广西大学留学。而在这之前,她一句中文也不会讲。
  阮氏燕芳只是中国与“泛北”国家青年交流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深化,隔海相望的“泛北”国家青年间的交流正为双方构筑起一座“人文桥梁”。
  根据统计,广西已经与东盟国家缔结了37对友好城市,东盟在华留学生有20%在广西就学,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广西人文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扎实的人文交流合作基础。
  目前,东盟10国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已在南宁设立了总领事馆,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已完成选址;广西区内大学已开设东盟10国的官方语言课程;中国—东盟科技转移中心、中国—东盟青年联合会、中国—东盟青少年培训基地、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落户南宁。广西加强与东盟旅游合作,拥有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性平台,正在筹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北部湾正致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形成跨国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本届论坛上,将举行由中、越、泰三方共同合作,跨越东盟6国拍摄的电视剧“海上丝绸之路”之《海道传奇》的开机仪式。“在新形势下,泛北区域国家的前途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文交流将为泛北合作发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广西社科院院长吕余生表示。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