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耿开讲时间:怎样撰写会议纪要?(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长安老耿 时间: 2014-5-26 14:32 标题: 老耿开讲时间:怎样撰写会议纪要?(一) 老耿开讲时间:怎样撰写会议纪要?(一)* U2 O( ]+ l; K% M- K
7 n8 ^9 B/ @& ]5 f* c3 Y学员朋友们: 6 W9 T( L' q% g$ P 上午好。我是长安老耿,现在是老耿开讲时间。今天,老耿开讲的课题是:怎样撰写会议纪要?) v6 j' Y. a9 g1 C
: P0 }* j. B, ~6 S4 y. Q 在开讲之前,我首先与朋友们分享一下,我这篇讲稿的起草修改过程。拙作《公文“口吻”漫谈》,其写作灵感和原材料均源自于在网络上的一次聊天记录。在“长安老耿”老秘网空间和新浪博客上发表后,得到了一些网友的点赞。尤其是老猫的点评给了我很大鼓励。 老猫点评道:“看老耿妙手剪裁。很平常的一段聊天记录,经老耿一整理,便成一篇美文。本篇堪称整理对话交流记录的范文”。1 X% P( k. `3 L ]$ c( d/ d
2 ~. s4 ?& _+ r
我就想,何不以此为例,和朋友们谈一谈,我在聊天中受到启发,整理这篇聊天记录的过程呢?后来,在起草讲稿期间,与闪客交流,他建议我再讲一讲会议纪要。谈起,同时,讲一讲怎样撰写会议纪要。讲稿草罢,我把讲稿提纲发给闪客,请他帮我做课件。提纲发给出后,我感觉到提纲还不完善,于是又增加了“会议记录”部分。 + P- Y5 m( s8 P K0 y3 H$ M5 a, n6 Y
就这样,我这篇讲稿从初稿到定稿,先后大改了三次,小改、以及讲课时的临场发挥就不说了。(注:这篇讲稿的起草修改过程,是讲稿发表之前增加的)。) j0 Q+ K! q P/ m u
% u$ u% K2 Z% Q0 d$ |# I 我的讲稿原先的题目是:聊天聊出文章来----怎样整理聊天记录、会议记录和撰写会议纪要?在闪客帮我做的课件上,题目改为:怎样撰写会议纪要? ( C. d8 x ^, m; L% y* L$ [ 1 p) @% J7 K, U% Y" I/ }3 R 讲稿的起草过程,再一次告诉我:文章不厌千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 4 B' b' _5 u, | % N9 F& N) m7 U, P! c 好了,现在讲第二个问题,现实聊天与网络聊天。/ {# w5 Q! K9 G* m8 m8 h6 c; p+ P
( ?# I! V$ t, H9 v) k' v! A3 o 还是从聊天说起。因为,聊天可以聊出文章来。 L4 ~% r' f7 f% N ) d( P. S/ Q! N5 L" g 聊天聊出文章来?谁信哪! 3 J6 y$ l0 C- T4 \& H( e ' P3 F" O% P. L3 Q' ?# B5 Y z 你也许不信,但是,我信。大家大概都知道《聊斋志异》吧,它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据说,当年蒲家庄的村头路口有个茅草棚,蒲松龄年轻时,在耕作读书之余,一有闲暇,就坐在茅草棚下与乡党、路人 “啦呱”。山东人把聊天叫“啦呱”。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志》中自称:“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这部狐仙鬼怪小说集,就是蒲松龄老先生与人“啦呱”----聊天聊出来的。他从20岁起开始收集素材,40岁时完成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计四百九十余篇,约40余万字。因此被人称作“聊斋先生”,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0 y4 Q j* y6 t
- N) ~- V9 I; c, V* k, X4 L: x7 d 老耿不才,也向老乡学习。是的,我的祖籍也是山东。(现在人都喜欢攀名人,老耿也未能免俗。)我向我的老乡、老前辈蒲老先生学习,学聊天,在聊 天中汲取素材,试着写一点类似小说、散文的文字,现在已有十几篇,收在我的新浪博客“长安老耿”的《道听途说》栏目里。" U" G6 v/ U. e+ d& B5 ?2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