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隋福军:如何做好基础材料的准备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隋福军    时间: 2014-5-11 20:02
标题: 隋福军:如何做好基础材料的准备工作
        秘书写材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级急着要的材料,往往是头天下发通知,第二天就要求上报;或者是上午下达通知,下班前就要求上报;再就是刚打完电话,一会儿就催着上报。这样的情况的确难为人。
( y1 ?: i' p* T+ X: X
: L. ?1 i" b8 e& i) \2 A' R        遇到上述情况该怎么办?笔者的体会是:要扎实做好基础材料的准备工作。平时多注意积累资料,多掌握素材。只要勤奋积累,注意搜集,在电脑里分类积存,保存的资料十分丰富,到时候就能信手拈来,快速写成上报。笔者认为,作为执笔者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基础材料准备工作。
6 ]" H# ?+ N! t& p" s; V) a* }
! S5 A0 }5 ]) B2 B) J; Q       首先,是有关业务工作的基础材料准备。这主要涉及单位、部门、组织的业务工作。如果是政府的经济主管部门就是经济运行工作,如果是企业就是生产经营工作,如果是学校就是教研工作,如果是军队就是作战训练工作。执笔者要经常积累这方面的资料,了解单位的业务范围、工作性质、工作质量、工作成效,以及有关的数字和典型实例。有些材料和数字是固定的,如单位地址、机构设置、人员构成、领导职数、人员总数等。这些基本的东西应储存在脑子里,需要时随时释放出来为我所用。写的时候注意灵活掌握、变通使用就行了。这些材料起码要能够反映业务工作的雏形,这样对后续文稿的起草可起到引路作用,必要时在这个雏形材料的基础上“添枝加叶”就可以成文。我们知道螃蟹在生长期内需要蜕掉一次壳,蜕壳后进入新的生长期方能完美成熟。写文章也是一样,既要学会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新写作,又要学会蜕壳生新和借壳创新。实际上是原有材料内容未变,只是因为外壳的改变而成为新文章。
& o  r& M2 E7 l: U+ C  Q# }) ]9 G+ b" y" ]9 D2 [, a  Q
        其次,是有关党建工作的基础材料准备。这个内容较多,包括党的理论、党的组织、党的纪律、党的作风、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党的基层建设,还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等。对于起草文稿的人而言,应重点把握党建工作中先进典型材料的写作,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材料的写作。这些材料虽然有固定的写作模式,但也有创新之处,只要执笔者早有准备,到时就能改头换面、翻新写作。有一年,我们写了一篇关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材料,该材料由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一个故事。后来我们把三个故事分别进行裁剪,进一步充实材料,写成了三篇人物通讯,发往报社全被采用。领导看了很满意,夸我们干工作不刻板教条,敢于大胆创新。这就是变通运用基础材料的效果。
* u/ `, @% M: E! i# |! W( q0 Q  N& v0 j% x: g+ p2 `
       再次,是有关数字工作的基础材料准备。这个基础材料主要靠平时统计汇总,如果建立有关内容的数据库,就可随用随调。主要是把截止时间前的数据弄清楚,这样就可以随时补充到文章里。如果平时没准备积累,等临时统计根本来不及。所以,要在脑子里选一个位置专辑数字。温家宝总理讲话时一些常用的数字常能随口而出,博得众人喝彩。如果你能脱口而出且准确无误,久而久之也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W( ~8 u- i" S6 n4 u& {+ O8 ]

( J- {4 y, Z! S        基础材料准备好了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 ?6 l$ \# c3 k  q% f) m5 P
0 v0 g5 `' J- J; ]  r) U* R       一是可以使执笔者长久享用写作成果。我们经常说,你不会写材料,先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跟人家学一学。如果你自己写了一篇好文章,也要储存起来作为今后写作的样本。如果有类似的文稿,你就知道怎样写了。以前有位同事做过办公室主任,不知啥原因,领导突然要他离岗回家,当时他还不到退休年龄,一气之下,就把原来他写的一些材料全部拷走了,包括原先写的一些纸质材料也带走了,结果后任办公室主任写年度工作报告找不到以前的参考资料十分困惑。没有办法,他就来找我诉说,事也凑巧,他所要的材料我这里都有,因为我们单位是他们的上级单位,经常有他们单位的材料发往我的电子信箱,于是,我就从信箱里调出来给了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所以以前写的的基础材料一定要保留好,一篇好的基础材料能使你长久借鉴参考。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一般都会写文章。在单位一般三种人最受欢迎,一是能写的,二是能干的,三是能说的(这里不包括溜须拍马之人)。能写会写当然最受欢迎,每个单位对这样的人都非常需要,可以说当宝贝使用,并且这种人了解领导的口味,写出的材料对领导的胃口,时间长了也学到了领导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和水平也比较高。
, O$ R4 j+ M/ }' T7 b! B$ x- m) C0 o, |) |- ]
       二是可以使执笔者写出众多好文章。人们常说:文章一大摞,全靠秀才做;一文变多文,全在笔下功。即写文章翻来覆去、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个基础材料。* ?1 w$ n$ ^- U; A1 K
! A- }8 _7 v2 i/ I5 Q3 N
7 N4 G: p/ g/ m# Y& j
        我们这些在机关工作的人员,经常会凑在一起研究基础材料的活力,写出各式各样的文章。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创新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9 j- p% q: C; l. {, I' \  J! I7 ~

2 {4 s" c; j2 _, h(作者:山东省烟台市经信委隋福军)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4-5-12 09:45
看看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文章是咋写的?
作者: 悟空八戒7    时间: 2014-5-20 21:31
好好好好好好,学习了
作者: 龙迷    时间: 2014-5-21 06:52
前段时间与办公室的同事就曾提起过这个问题,我们都感到堑时理不出个清淅的解决思路,现看了楼主分享的这篇佳文,使用权偶等新手又学到知识了,谢谢!
作者: 大牙    时间: 2014-5-21 08:04
恩恩,终于投稿可以下载啦哈哈哈哈哈市
作者: 羊羽    时间: 2014-5-23 09:05
写得很具体,很实在,本人很受用。信息的储存和收集确实重要,人的能力都差不多,关键是看学习与工作的方法
/ |  L: n( w- G0 S  [
作者: 梁爵爵    时间: 2014-5-23 10:00
人们常说:文章一大摞,全靠秀才做;一文变多文,全在笔下功。即写文章翻来覆去、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个基础材料。
( k& ^# E' }1 t1 E0 S, y& j  ^2 L0 D2 m. Q* S4 v  c
作者: ╭輕舞メ飛揚    时间: 2014-5-23 11:46
本人是菜鸟一个希望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
作者: 文字爱好者    时间: 2014-5-23 12:44
隋老师这篇帖子很好,道出了厚积薄发的关系,道出了写好文章的妙法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4-5-23 15:32
个人认为,单位的基础材料差不多是固定的,比如统战部门,比如纪检部门,比如教学部门,只要不断地变幻标题与提法,就可以写出很多体例的相关材料。但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个人的知识面可能会决定写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和水平。学习别人的长处,是自己写作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作者: 文武之华    时间: 2014-5-23 15:51
可见基础资料收集的重要性,我还没有收集到这些材料呢
3 P1 R2 Y: M$ ^0 f$ ?
作者: 杨二邪    时间: 2014-9-2 23:10
信息储存与积累很重要,对于如何做好平时积累需要点拨
作者: 柳半街    时间: 2014-9-28 22:27
虽然简单朴实,但非常实用
作者: uva321    时间: 2014-9-29 08:28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积累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2-10 15:20
      一是可以使执笔者长久享用写作成果。我们经常说,你不会写材料,先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跟人家学一学。如果你自己写了一篇好文章,也要储存起来作为今后写作
作者: 果儿宝贝    时间: 2015-2-10 16:42
人认为,单位的基础材料差不多是固定的,比如统战部门,比如纪检部门,比如教学部门,只要不断地变幻标题与提法,就可以写出很多体例的相关材料。但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个人的知识面可能会决定写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和水平。学习别人的长处,是自己写作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作者: daimeng    时间: 2015-2-11 13:23
知行合一,方能助推自身工作!
作者: 小猫爱吃鱼    时间: 2015-2-11 14:33
嗯,文字工作要努力一点一滴积累。功夫在下笔之前呀!谢谢老师的文章!
作者: 胡晓华    时间: 2015-2-16 11:37
很实在,都是干货,顶一个。
作者: 微风山谷    时间: 2015-2-19 07:11
基础非常重要,打好基础事半功倍,虽然开始累,但坚持到最后就好了
作者: qcs456zlx123    时间: 2015-2-19 07:27
我们这些在机关工作的人员,经常会凑在一起研究基础材料的活力,写出各式各样的文章。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创新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 a$ v$ h7 ^& o7
作者: 古典的小狐狸    时间: 2015-2-20 13:44
写的不错,切中要害。
作者: 知行    时间: 2015-2-20 14:57
基础材料是写作蓝本,每次都可以从里面,找到基本素材和写作导向。
作者: 车小伟    时间: 2015-2-21 11:58
讲得非常好,基础材料的确能重要
作者: 晨兮    时间: 2015-2-21 13:52
积累好业务、党建、和数字材料
作者: 晨兮    时间: 2015-2-21 13:53
积累好业务、党建、和数字材料。   基础材料准备好了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作者: 做梦的稻草人    时间: 2015-3-9 11:54
即写文章翻来覆去、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个基础材料。
作者: 正在扣材料    时间: 2015-3-20 10:32
我感觉写材料的基础是基本素材的收集,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提笔。
作者: 小冰点    时间: 2015-3-20 16:58
积累素材是做好秘书工作的第一步
作者: 楚门    时间: 2015-3-21 08:46
这个绝对是经验之谈,一般人是不会告诉的。感谢楼主。
作者: turen    时间: 2015-3-21 09:05
确实,量的积累才能触发质的飞跃
作者: 蓝为水    时间: 2015-3-26 16:44
们常说:文章一大摞,全靠秀才做;一文变多文,全在笔下功。即写文章翻来覆去、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个基础材料。! s0 h8 X8 u- w5 h! O, L: B
, S  s9 U* |( i8 p) \$ P
作者: 钟丁丁    时间: 2015-4-13 10:46
今天全跟隋老师的贴了……受益
作者: 加米聪聪    时间: 2015-4-15 21:27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作者: jqxl33    时间: 2015-4-28 11:34
要扎实做好基础材料的准备工作。平时多注意积累资料,多掌握素材。只要勤奋积累,注意搜集,在电脑里分类积存
作者: 天使与纸杯    时间: 2015-5-4 16:3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作者: 求学路    时间: 2015-5-27 10:57
{: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坝上的风    时间: 2015-5-30 16:58
资料的收集在平时,这样会在遇到紧、急材料时能得心应手。
作者: 陈康维    时间: 2015-8-14 15:48
人们常说:文章一大摞,全靠秀才做;一文变多文,全在笔下功。即写文章翻来覆去、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个基础材料。' g9
作者: ☆^__^伟^__^☆    时间: 2015-10-28 10:13
他见我是真心 ,  就 说出了原因。
作者: 那都不是事儿    时间: 2015-10-28 15:09
我们这些在机关工作的人员,经常会凑在一起研究基础材料的活力,写出各式各样的文章。
作者: 淳于小夏    时间: 2015-11-6 10:04
这个老师总结的很到位,每一篇都值得学习
作者: 104848qq    时间: 2015-12-29 13:47
写的非常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作者: 幻影号    时间: 2016-2-29 18:00
深有同感" I0 J+ @$ s2 V+ D- k
平时注重积累
- Q; a6 C1 h1 Y9 }, M像搭积木一样准备好一些材料
, R  W) |& U4 o, E. k+ d0 |' M4 Y如有需要
6 F4 A$ S' R* Z- c4 I, x随时排列组合
作者: wb4758134    时间: 2016-3-9 16:31
写作经验是多么的宝贵,能够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是多么的幸福,非常感谢作者!
作者: lij3o7    时间: 2016-3-9 17:02
感谢隋老师指点迷津。
作者: 沧海孤鸿    时间: 2016-3-16 16:00
文章一大摞,全靠秀才做;一文变多文,全在笔下功
作者: 苏门子寒    时间: 2016-5-25 18:34
文章一大摞,全靠秀才做;一文变多文,全在笔下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