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现阶段农村调查工作的特殊意义——如何做好农村经济调研 [打印本页]
作者: 县乡干部 时间: 2014-4-26 22:10
标题: 现阶段农村调查工作的特殊意义——如何做好农村经济调研
本帖最后由 县乡干部 于 2014-4-26 22:14 编辑
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属于研究之研究,是一个专门的学问。这里,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一下农村调查的一般性方法,希望对大家做好农村调查有所帮助。
所谓调查研究,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占有材料、分析综合、把握规律”。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认知世界、认知事物的手段,本身并不是目的。它通过对现象层面东西的观察,然后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个过程由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组成。首先是大量地占有材料。必须承认,我们对很多事物是不认识的,或者是知之不多的。从调查研究的目的出发,需要重新收集和整理材料,尤其是要关注新发生的情况和问题。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不要把资料看作是一个平面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有的资料是有假象的,所以要做分析。把所掌握的资料中非本质的、没有代表意义和倾向性的资料去掉,这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最后,把分析之后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留下来,形成概念,再在概念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把握事物规律、把握现象本质的目的。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也讲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胡锦涛同志最近也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我国迄今还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了解农村,也就不了解中国。因此,对于做农村工作的同志来说,调查研究更为重要,不仅如此,调查研究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政府部门的调研主要是为制定政策服务的,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更要重视调查研究,在政策调研上下更大的力气。为什么这样讲呢?
首先,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再用老办法指导农业不行了。比如,在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农产品供不应求,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约束。那时候抓农业,主要是抓投入、抓产量,这是没有错的。现在,农产品总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已经告别了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转变为需求约束与资源约束并存,农业的主要矛盾不再仅仅是能不能生产出来,而且还包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有没有效益。这时候指导农业光抓生产就不够了,一定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用市场来引导生产。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国际市场的情况。
因此,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我们大多数农业干部来说这还是个新课题。新阶段做好农业指导工作,不仅思想观念要来个大转变,而且还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比如如何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认证体系,如何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新的物流系统建设等,这就需要学习,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
其次,农村改革越是往前走,越是深入进行,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是超经验的问题,即凭以往的经验和本本不能把握的问题。比如包产到户阶段,农民和干部都知道怎么做,但是,怎样使农业进入市场经济,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没有这种经验。这里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例。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了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我们做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从1984年改粮食统购为合同订购,到现在已有20年。在这20年间,我国粮食购销政策大的变化至少有六七次之多。1984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订购;1985年粮食减产7%,市场粮价超过“倒三七”比例价,农民的合同事实上又变成了义务,合同订购又改为国家订购;之后,实行粮食购销双轨制,国家订购1000亿斤,订购以外的粮食随行就市,放开经营;上世纪90年代初,订购的压力越来越大,各地纷纷发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到1992年底,全国95%以上的县都宣布购销两头价格放开,国家也分两个年度提高城市口粮销价,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购销价格倒挂问题;谁知1993年11月粮价陡然上涨,涨幅之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掌握粮源,又恢复订购,订购的数量先增后减;1998年,对粮食收购和经营实现“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同时放开销售;2004年,国务院出台新的粮改方案,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农民,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改革真正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这个事例说明,在历史变革时期,许多东西确实不像以前那样好把握,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即探索、试验、修正、完善的过程。情况在变化,人的认识也要不断的深化,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必须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调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搞清楚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实践中,在群众中。我从事农村工作20多年,深感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我们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包产到户是农民的创造,乡镇企业是农民的创造,股份合作制是农民的创造,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的创造……亿万农民的实践始终是走在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的前面。
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上升到政策,再用于指导实践。这个过程中要切忌一点,就是农村变革中有很多新东西,是不能教条式地去看待的,如果硬要用传统理论去裁剪生活,你最终会发现,自己反倒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比如股份合作制,它既不是股份制,又不是合作制,理论上似乎解释不通,但是它对乡镇企业改制、对完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确实管用,那么这个时候要修正的,就不是实践而是理论了。实际上,农村改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最后,现阶段调查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源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的人为扭曲。我们处在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阶段上,这个阶段难免会出现管理真空,加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行政系统的信息渠道往往会受到干扰和侵蚀。
例如,粮食产量、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都是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但偏偏是在这些最重要的数据上,存在谎报、瞒报、误报问题。这里既有纲纪松弛、作风浮躁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比如,县里要用这些指标考核乡镇干部,并辅以奖惩,某些乡镇干部就在数据上做文章、造假数、搞浮夸。过去有过浮夸风,现在浮夸现象也存在,有的地方还挺严重。我们知道,决策系统最重要的是信息渠道问题。信息渠道不畅,决策就会面临缺乏足够真实信息的潜在危机。
改革以来,这始终是困扰决策者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拿到真实的情况很困难,越是重要的情况往往越是拿不到。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具有格外突出的重要意义。这即使不是调查研究唯一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有时甚至需要采取某些特殊手段来加强决策的信息基础。
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
一是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题目。
搞清楚调查什么,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我要去调查,还能不清楚要调查什么吗?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例如,你说要去调查化肥问题,比如说是化肥的涨价问题,但是你对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却说不出一二三来,我就可以说你还不清楚你要调查什么。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化肥涨价只是一个现象,还不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命题。命题是对问题可能的解释,是由假设而来的超前的思考。例如,确定了化肥涨价这个课题,你头脑中就要有几个可能的答案:一种可能性是供求失衡,需求大于供给,所以造成化肥价格上涨;再一种可能性是煤炭、石油涨价了,成本推动化肥价格上涨;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流通渠道混乱,各种中间环节的加价导致化肥价格在销售环节被抬高,等等。
可能的答案,在研究上就叫做假设。在调查之前,在下去之前,大体上要有一个假设,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有了假设,调查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求证的过程;没有假设,就难免随波逐流。人们常说,正确地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就是这个意思。调查时间毕竟有限,有没有假设,对调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很大,结果也往往很不一样。
这个道理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同样适用。不少人说要研究什么问题,但是他说的这个问题,根本说不上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命题。比如,软科学委员会每年都要招标课题,许多人应标而来,从中就可以看出有很大差别。有的人有假设,他知道这个问题在整个宏观图象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和可能的发展趋势;有的人就没有这个层面的思考,他只能笼统地说一些八股文章的话。
所以,在调查工作的准备阶段,一定要把一个问题领域收缩到一个命题上,哪怕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命题上,这样才能引导你的思想前行。调查验证的结果,无论是证实还是证否,同样都是有价值的。如果你调查回来,证明了化肥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流通秩序混乱造成的,而不是成本推动,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对政策制定绝对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二是确定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
首先是要根据你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确定调查的对象和方法。比如,调查化肥涨价问题,就要去找农户、批发零售商、生产企业,可能还要去找外贸、工商、物价部门;了解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就要去找县里的水利部门、灌区管理机构、乡镇干部、村委会、农户,还有用水协会。再根据调查对象和你要了解的问题确定调查方法,有的可以采取问卷或座谈会的办法,有的要采取典型调查或量表调查的方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还需要先把问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或若干小问题,再针对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确定了,收集资料的范围自然也就知道了。在很多情况下,调查者总是希望收集的资料多多益善,但是把所有的材料不管有用没用全拿过来,这是不经济的、效率不高的做法。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还是因为他对问题界定的不清楚,说不清楚哪个资料是真正有用的。
当然,下乡调查,天天都会碰到这个资料要不要,这个访谈做不做,这个问题问不问,这个回答要不要做记录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大的范围还是要界定清楚的,界定得越清楚,在调查中就越是容易决定资料的取舍。题目、对象、方法确定了,再加上人员组织和时间安排,就可以拟订出调查方案,并着手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了。
准备工作是调查研究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即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是很多人集体调查,这个阶段还是一个思想磨合和培训的过程,包括集体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国家的有关文件,以及研究设计调查提纲等。
三是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一个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实感的过程。就农村调查而言,实地调查主要是指到村庄、到农户,也包括到县有关部门的调查。但不要以为从县招待所出发到某个村才叫调查,访谈开始才叫调查,也许和县里干部同行时的对话,在路边和老乡聊上几句,随时随地的所见所闻,由此得到的就是支撑调查报告中最重要判断的有用信息。也就是说,下乡的整个过程都是调查的过程,不单指正式调查开始才叫调查,一出门,调查就开始了。此外,案头搜集资料,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国外的情况,也是调查必要的组成部分。
四是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这是一个消化资料、去伪存真的过程,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形成判断和观点,最忌讳的是拉拉杂杂地罗列一堆材料,不得要领。判断和观点要符合实际,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否则就要重新检验材料甚至做补充调查。如果到调查结束后,在整理分析资料时还未形成观点和判断,那就糟糕了。
五是撰写调查报告。
写好调查报告,真正要下功夫的,不在于最后的写作,全在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是否搜集到了翔实的资料,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是否有了贯穿观点的逻辑,而报告的撰写,无非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变成文字而已,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文风问题,报告是文风的体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调查报告似乎有了一个固定的格式:一现状,二问题,三对策建议。难道现状里就没有问题,问题里就没有对策建议吗?调查报告就一定要是这样一个写法吗?这些同志应当去看看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吧,这些调查报告全是据实写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避繁杂、不失要旨,殊不见什么对策建议;其调查之深入,材料之翔实,观点之鲜明,文风之朴素,看了让人钦佩之至,又有谁说毛泽东没有说清楚现状、问题和对策呢?
一是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调研犹如上门讨教,是一定要心怀诚意和求知若渴的。无论你的职位有多高、学识多渊博,你之所以做调研,还是因为你有不懂的东西,要向别人求教。这个别人,就是老百姓。毛泽东同志回忆说,“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国监狱全部fubai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县作调查时该县的一个小狱吏”,“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们都给了我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在毛泽东看来,“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式的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他总结道:“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放下臭架子这是其一,其二还要和群众做朋友,人家才会和你讲真话。
毛泽东同志说他在兴国调查时,请来的几个农民有疑惧,第一天他们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也不多讲。后来请他们吃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盖,使他们了解了自己的真意,慢慢有了笑容,到后来则毫无拘束,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现在我们下乡去,也还是要取这样一种态度的,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干部,都应平等待人,“他小你不能比他大,他大你不能比他小”,努力创造出一种融洽的气氛,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二是要有求真求实的精神。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2-13 11:15
他小你不能比他大,他大你不能比他小”,努力创造出一种融洽的气氛,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作者: snow_silver 时间: 2015-3-2 14:41
看了第一部分感触很深,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 春山灬如笑 时间: 2015-6-2 17:04
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snowsilver 时间: 2015-6-12 16:02
写得好 ,有借鉴意义~~~~~~~~
作者: 等待的拾光者 时间: 2015-8-8 23:34
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属于研究之研究,是一个专门的学问。这里,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一下农村调查的一般性方法,希望对大家做好农村调查有所帮助。
所谓调查研究,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占有材料、分析综合、把握规律”。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认知世界、认知事物的手段,本身并不是目的。它通过对现象层面东西的观察,然后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作者: 东风吹 时间: 2017-2-25 16:19
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属于研究之研究,是一个专门的学问。这里,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一下农村调查的一般性方法,希望对大家做好农村调查有所帮助。
所谓调查研究,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占有材料、分析综合、把握规律”。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认知世界、认知事物的手段,本身并不是目的。它通过对现象层面东西的观察,然后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个过程由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组成。首先是大量地占有材料。必须承认,我们对很多事物是不认识的,或者是知之不多的。从调查研究的目的出发,需要重新收集和整理材料,尤其是要关注新发生的情况和问题。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不要把资料看作是一个平面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有的资料是有假象的,所以要做分析。把所掌握的资料中非本质的、没有代表意义和倾向性的资料去掉,这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最后,把分析之后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留下来,形成概念,再在概念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把握事物规律、把握现象本质的目的。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也讲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胡锦涛同志最近也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我国迄今还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了解农村,也就不了解中国。因此,对于做农村工作的同志来说,调查研究更为重要,不仅如此,调查研究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政府部门的调研主要是为制定政策服务的,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更要重视调查研究,在政策调研上下更大的力气。为什么这样讲呢?
首先,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再用老办法指导农业不行了。比如,在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农产品供不应求,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约束。那时候抓农业,主要是抓投入、抓产量,这是没有错的。现在,农产品总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已经告别了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转变为需求约束与资源约束并存,农业的主要矛盾不再仅仅是能不能生产出来,而且还包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有没有效益。这时候指导农业光抓生产就不够了,一定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用市场来引导生产。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国际市场的情况。
因此,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我们大多数农业干部来说这还是个新课题。新阶段做好农业指导工作,不仅思想观念要来个大转变,而且还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比如如何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认证体系,如何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新的物流系统建设等,这就需要学习,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
其次,农村改革越是往前走,越是深入进行,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是超经验的问题,即凭以往的经验和本本不能把握的问题。比如包产到户阶段,农民和干部都知道怎么做,但是,怎样使农业进入市场经济,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没有这种经验。这里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例。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了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我们做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从1984年改粮食统购为合同订购,到现在已有20年。在这20年间,我国粮食购销政策大的变化至少有六七次之多。1984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订购;1985年粮食减产7%,市场粮价超过“倒三七”比例价,农民的合同事实上又变成了义务,合同订购又改为国家订购;之后,实行粮食购销双轨制,国家订购1000亿斤,订购以外的粮食随行就市,放开经营;上世纪90年代初,订购的压力越来越大,各地纷纷发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到1992年底,全国95%以上的县都宣布购销两头价格放开,国家也分两个年度提高城市口粮销价,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购销价格倒挂问题;谁知1993年11月粮价陡然上涨,涨幅之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掌握粮源,又恢复订购,订购的数量先增后减;1998年,对粮食收购和经营实现“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同时放开销售;2004年,国务院出台新的粮改方案,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农民,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改革真正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这个事例说明,在历史变革时期,许多东西确实不像以前那样好把握,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即探索、试验、修正、完善的过程。情况在变化,人的认识也要不断的深化,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必须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调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搞清楚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实践中,在群众中。我从事农村工作20多年,深感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我们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包产到户是农民的创造,乡镇企业是农民的创造,股份合作制是农民的创造,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的创造……亿万农民的实践始终是走在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的前面。
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上升到政策,再用于指导实践。这个过程中要切忌一点,就是农村变革中有很多新东西,是不能教条式地去看待的,如果硬要用传统理论去裁剪生活,你最终会发现,自己反倒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比如股份合作制,它既不是股份制,又不是合作制,理论上似乎解释不通,但是它对乡镇企业改制、对完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确实管用,那么这个时候要修正的,就不是实践而是理论了。实际上,农村改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最后,现阶段调查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源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的人为扭曲。我们处在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阶段上,这个阶段难免会出现管理真空,加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行政系统的信息渠道往往会受到干扰和侵蚀。
例如,粮食产量、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都是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但偏偏是在这些最重要的数据上,存在谎报、瞒报、误报问题。这里既有纲纪松弛、作风浮躁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比如,县里要用这些指标考核乡镇干部,并辅以奖惩,某些乡镇干部就在数据上做文章、造假数、搞浮夸。过去有过浮夸风,现在浮夸现象也存在,有的地方还挺严重。我们知道,决策系统最重要的是信息渠道问题。信息渠道不畅,决策就会面临缺乏足够真实信息的潜在危机。
改革以来,这始终是困扰决策者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拿到真实的情况很困难,越是重要的情况往往越是拿不到。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具有格外突出的重要意义。这即使不是调查研究唯一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有时甚至需要采取某些特殊手段来加强决策的信息基础。
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
一是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题目。
搞清楚调查什么,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我要去调查,还能不清楚要调查什么吗?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例如,你说要去调查化肥问题,比如说是化肥的涨价问题,但是你对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却说不出一二三来,我就可以说你还不清楚你要调查什么。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化肥涨价只是一个现象,还不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命题。命题是对问题可能的解释,是由假设而来的超前的思考。例如,确定了化肥涨价这个课题,你头脑中就要有几个可能的答案:一种可能性是供求失衡,需求大于供给,所以造成化肥价格上涨;再一种可能性是煤炭、石油涨价了,成本推动化肥价格上涨;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流通渠道混乱,各种中间环节的加价导致化肥价格在销售环节被抬高,等等。
可能的答案,在研究上就叫做假设。在调查之前,在下去之前,大体上要有一个假设,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有了假设,调查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求证的过程;没有假设,就难免随波逐流。人们常说,正确地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就是这个意思。调查时间毕竟有限,有没有假设,对调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很大,结果也往往很不一样。
这个道理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同样适用。不少人说要研究什么问题,但是他说的这个问题,根本说不上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命题。比如,软科学委员会每年都要招标课题,许多人应标而来,从中就可以看出有很大差别。有的人有假设,他知道这个问题在整个宏观图象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和可能的发展趋势;有的人就没有这个层面的思考,他只能笼统地说一些八股文章的话。
所以,在调查工作的准备阶段,一定要把一个问题领域收缩到一个命题上,哪怕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命题上,这样才能引导你的思想前行。调查验证的结果,无论是证实还是证否,同样都是有价值的。如果你调查回来,证明了化肥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流通秩序混乱造成的,而不是成本推动,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对政策制定绝对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二是确定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
首先是要根据你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确定调查的对象和方法。比如,调查化肥涨价问题,就要去找农户、批发零售商、生产企业,可能还要去找外贸、工商、物价部门;了解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就要去找县里的水利部门、灌区管理机构、乡镇干部、村委会、农户,还有用水协会。再根据调查对象和你要了解的问题确定调查方法,有的可以采取问卷或座谈会的办法,有的要采取典型调查或量表调查的方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还需要先把问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或若干小问题,再针对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确定了,收集资料的范围自然也就知道了。在很多情况下,调查者总是希望收集的资料多多益善,但是把所有的材料不管有用没用全拿过来,这是不经济的、效率不高的做法。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还是因为他对问题界定的不清楚,说不清楚哪个资料是真正有用的。
当然,下乡调查,天天都会碰到这个资料要不要,这个访谈做不做,这个问题问不问,这个回答要不要做记录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大的范围还是要界定清楚的,界定得越清楚,在调查中就越是容易决定资料的取舍。题目、对象、方法确定了,再加上人员组织和时间安排,就可以拟订出调查方案,并着手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了。
准备工作是调查研究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即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是很多人集体调查,这个阶段还是一个思想磨合和培训的过程,包括集体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国家的有关文件,以及研究设计调查提纲等。
三是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一个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实感的过程。就农村调查而言,实地调查主要是指到村庄、到农户,也包括到县有关部门的调查。但不要以为从县招待所出发到某个村才叫调查,访谈开始才叫调查,也许和县里干部同行时的对话,在路边和老乡聊上几句,随时随地的所见所闻,由此得到的就是支撑调查报告中最重要判断的有用信息。也就是说,下乡的整个过程都是调查的过程,不单指正式调查开始才叫调查,一出门,调查就开始了。此外,案头搜集资料,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国外的情况,也是调查必要的组成部分。
四是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这是一个消化资料、去伪存真的过程,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形成判断和观点,最忌讳的是拉拉杂杂地罗列一堆材料,不得要领。判断和观点要符合实际,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否则就要重新检验材料甚至做补充调查。如果到调查结束后,在整理分析资料时还未形成观点和判断,那就糟糕了。
五是撰写调查报告。
写好调查报告,真正要下功夫的,不在于最后的写作,全在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是否搜集到了翔实的资料,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是否有了贯穿观点的逻辑,而报告的撰写,无非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变成文字而已,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文风问题,报告是文风的体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调查报告似乎有了一个固定的格式:一现状,二问题,三对策建议。难道现状里就没有问题,问题里就没有对策建议吗?调查报告就一定要是这样一个写法吗?这些同志应当去看看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吧,这些调查报告全是据实写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避繁杂、不失要旨,殊不见什么对策建议;其调查之深入,材料之翔实,观点之鲜明,文风之朴素,看了让人钦佩之至,又有谁说毛泽东没有说清楚现状、问题和对策呢?
一是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调研犹如上门讨教,是一定要心怀诚意和求知若渴的。无论你的职位有多高、学识多渊博,你之所以做调研,还是因为你有不懂的东西,要向别人求教。这个别人,就是老百姓。毛泽东同志回忆说,“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国监狱全部fubai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县作调查时该县的一个小狱吏”,“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们都给了我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在毛泽东看来,“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式的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他总结道:“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放下臭架子这是其一,其二还要和群众做朋友,人家才会和你讲真话。
毛泽东同志说他在兴国调查时,请来的几个农民有疑惧,第一天他们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也不多讲。后来请他们吃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盖,使他们了解了自己的真意,慢慢有了笑容,到后来则毫无拘束,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现在我们下乡去,也还是要取这样一种态度的,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干部,都应平等待人,“他小你不能比他大,他大你不能比他小”,努力创造出一种融洽的气氛,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二是要有求真求实的精神。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