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
(2014年4月22日)
贾陆英: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共同学习讨论《论语》八佾篇第4章: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林放:鲁国人,事迹不详。
易:治办周到。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呀!对于礼,与其过于奢侈,宁可比较节俭;对于丧礼,与其治办周备,宁可哀伤多些。”
本章孔子指出礼的根本在于真情实意,而不只是外表的文饰。请大家发表意见。
问:孔子怎样阐释礼之本?
答: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具体规定是形式,其所体现的内心情感是内容。礼之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容。鲁国人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这个问题太大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在这里,孔子是从具体的礼仪入手做出回答的。他认为,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奢华而铺张,宁可朴素而俭约;就丧礼而言,与其治办周备,宁可哀痛多些。这一回答的深层含义是告诉人们,礼的本原是人心之仁,礼仪是仁的外在表达。孔子向来是从人自身的情感和行为上去探究礼的根源的,他认为,祭祀的根本是发自内心的敬畏神灵之情(祭神如神在),如果仅仅是为了献上玉帛,那就是舍本求末,就不能称为“礼”。奏乐的根本是发自内心的和气愉悦之情,如果仅仅是为了敲响钟鼓,那就是舍内求外,就不能称为“乐”。针对当时人们的普遍认识,孔子强调,如果没有人心之仁,没有“敬”这种真挚的感情,礼乐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形式。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已是礼坏乐崩,所谓的礼,都已变成僵化的形式。人们往往注重于礼的繁文缛节,而忽略了礼的实质意义。所以林放提出“礼之本”的问题时,孔子大加赞赏。
夕惕若:墨家指谪儒家太重丧礼,导致活人生活困难,看来,对孔子的了解还是断章取义啊。结合当下,如果心里没有群众,被上级压着搞群众路线,是不是缺乏“敬”的形式主义?是不自发的为民务实,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会不会感到累?
我觉得,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无不风正气清,奋发有为,但随着开国功臣这一代人的老去,下一代的人相互勾连,相互通婚,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利益体,随着这个利益体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上层与中下层形成明显的鸿沟,而这个鸿沟,是普通人,即使是再优秀的人,也难以跨越的,就以当官的的来说,有些人生来就是清流,有些人能力再大也是浊吏。
铂金1984:真情动人,送礼本也是续情。但何以载情,很多人看到的是物质。
贾陆英:孔子强调为礼要“敬”,临丧要“哀”。他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晴:吾何以观之哉?”是说不忍卒视,还是说没必要观看?
贾陆英:吾何以观之哉?——这种情形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提倡节葬,本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是精华所在。《吕氏春秋•孟冬纪•节葬》说:“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葬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今世俗大乱,人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节俭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由此可知丧葬的意义,而世俗徒重形式,忽略哀戚之心,是本末倒置的。
当今之时,殡葬文化只重视排场、豪华,已经偏离了礼的本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礼仪之邦的传统,应当特别重视孔子提倡的为礼要敬、为礼要俭的精神。那种办事不从简,不节约,一味图形式、图排场、图奢华、图热闹的做法;那种父母生前不尽孝,死后大操大办,不惜重金建豪华墓地的做法,都是违背礼的精神的,是应当予以摒弃的。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都要永远保持一种真诚的、实在的、俭朴的作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传家宝。
夕惕若:在葬礼之上相互攀比,其实也是一种用先人显摆自己的途径,这样做应该算是对先人的不敬。
葵花:礼仪,应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而不是在形式上做给别人看。丧礼,与其在死后大操大办,不如生前尽孝于膝下。各种场合各种礼节都加注了太多物质的表现。而真情实意被人忽视太久了!
星:薄养厚葬,太多的地方存在。
贾陆英:@夕若惕:在葬礼之上相互攀比,其实也是一种用先人显摆自己的途径,这样做应该算是对先人的不敬。
——正是。《吕氏春秋·节葬》所讲的,就是此意。
@葵花:礼仪,应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而不是在形式上做给别人看。丧礼,与其在死后大操大办,不如生前尽孝于膝下。
——赞同。应大力提倡厚养薄葬,在父母在世时,多尽孝心,让他们生活美满幸福。
各种场合各种礼节都加注了太多物质的表现。而真情实意被人忽视太久了!
——是的,不仅体现在葬礼上,在一切礼的行为上,都应强调礼之本,强调人心之仁,强调为礼要敬,要有真情实意。
前不久,中央两办发出《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风政风民风。
近些年来,一些丧葬陋俗死灰复燃,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活跃,突出表现在:火葬区遗体火化率下滑、骨灰装棺再葬问题突出,土葬改革区乱埋乱葬、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重殓厚葬之风盛行,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滋生蔓延,加重了群众负担;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丧事活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豪华墓,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这些现象亟需整治。
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带头文明治丧,简办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
夕惕若:过分倡导功利主义思想,是不利于孝道的。我家在农村,小时候尚能感到孝道的真情所在,哭丧的时候,很多人都几近痛绝,现在很难看到了,都是行尸走肉般的行礼。要以时间节点论的话,我个人觉得就应该在大规模出去打工之后。这就是“礼”的伟大之处了。虽然都是虚情假意,但是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逾礼行事。因为人心变了,所以风气坏了。至少礼在形式上还是很有约束力的。
葵花:其实国人明知是虚情假意还乐此不疲,这是一种风气?还是人心变了?一种僵化的行礼模式。重形式而非敬畏;重大葬而不是重孝。太本末倒置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随大流,在现在这个形势下,不按别人那种规格办人们会认为不孝。其实,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无奈,人言可畏。坚持自己的想法的话就必须身前尽孝,看他们再说些什么!这就不会是不孝了。是真正的孝了。
星:因为风气坏了,所以人心变得更势力,恶性循环。
贾陆英:关于礼的本源问题,孔孟强调人心之仁,荀子则强调人心之欲。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葵花:求之有度会不会好些?是不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夕惕若:这个度,就是所谓的先王制定的,荀子认为的“礼”吧。荀子的思想和西方自由论很相似,在不威胁别人自由情况下的自由,才是绝对的自由,我觉得,孔孟认为,礼发至人之任,是讲感情的,是软心的哲学家,荀子认为礼发至欲,是讲理性的,是硬心的哲学家。
贾陆英:礼的本源问题,涉及到对人性的看法。这个问题人类争论了几千年。
我认为,我国的阴阳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正确分析“人性”这个人类特有的复杂现象的钥匙。首先,人性是从人的本能发展而来的,人的本能是人性形成的内因,而后天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努力,是人性形成的外因。人的本能,最基本的就是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的需要,即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人的本能中包含着“善(阳)”和“恶(阴)”两种对立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在后天的发展中,才会有“性善”和“性恶”的区别。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货》)就是说,人的本能是相近或相似的,人与人在习性上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是不同的环境影响和个人努力程度的结果。其次,人性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形成了“义”和“利”这一对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一事当前,是“义”字当先,还是唯利是图,这是人们衡量一个人是性善还是性恶的基本标准。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强调主体修养在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作用。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虽然各执一端,但都从一个侧面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特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传统。
葵花:每个人都有善、恶的部分,当善战胜了恶就是仁。人们都要通过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
来提高道德修养。贾老现在就是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啊。大赞!
夕惕若:人的动物性,是需要约束的,如果用礼义来约束,是儒家的提倡,是自发的,如果用法律来约束,是法家的提倡,是被动的。其实,若是用法律规定,人当忠孝仁义,算是对儒家最大的侮辱了。
贾陆英:每个人都有善、恶的部分,当善战胜了恶就是仁。人们都要通过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来提高道德修养。——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观点,叫“人之生也善恶混”,人性中包含着善与恶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这才符合阴阳思想,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为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夕惕若:贾老,晚生理解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和您的略有出入。
贾陆英:请讲。
夕惕若:说的通俗一些呢,我认为,学的知识越多,越是偏离大道,首先。我们所谓的知识,现在看起来是正确的,无懈可击的,说不定过了许多年之后,人们会说2014年的人,学的东西都是错误的集合,再者,用佛家的观点,人人具备佛性,无需外求,越是外求,越是走入迷途,就像阿难,以博文著称,确实最难成佛的一个。
贾陆英:“为学日益”,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为道日损”,就是要通过自觉的反思和扬弃,克服人性的弱点,摒弃人性中“恶”的因素,光大人性中“善”的因素,从而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我的这个讲法,依据是魏晋时期王弼的说法。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这段话,论述了“为学”与“为道”、“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涵盖了《老子》全篇的精华和要义。
关于“为学”与“为道”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河上公的注,认为“为学”与“为道”是背道而驰的,《老子》反对“为学”。而王弼的注,则认为“为学”与“为道”是体道、得道的两个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过程。我赞成王弼的解释。
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人王弼对此作注说:“为学日益”者,“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为道日损”者,“务欲反虚无也。”这就是说,“为学”与“为道”是在体道、悟道、明道、行道的整个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为学”是“为道”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才会不断提高“为道”的能力。“为道”又是“为学”的功用和目的,如果不去“为道”,那么,知识积累的再多也毫无意义。
为学”与“为道”并不是互相背离、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为学”就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知识越多越好,因此要“日益”。“为道”就是体道、悟道、明道、行道。“为道”就要顺乎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这就必须去掉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欲望,因此要“日损”。“损”是一种扬弃的过程,是指通过反省自己,克服人性的弱点,改正自己的过错,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为学日益”,积累的是知识;“为道日损”,去掉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欲望,二者并行不悖。
葵花:百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是没什么不能做成的。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夕惕若:道德经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是老聃提倡一种复得返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对多学,强调动物性。“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晚生个人也是倾向于这个说法。
王弼的这种说法,在王阳明身上得到了极佳的演绎。
7°晴:百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学”是指知识或技术,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传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具有无限性、难以把握性和不可传授性。
“益”是指增加、扩充、丰满、完善,即精益求精。“损”乃减、剪、简。
“无为”即自然、天之道。“无不为”,不是“有为”的简单的不自然的层次。“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为学日益”即是说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丰满完善、精益求精。而“为道日损”是指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
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在这个求“道”的过程中,就已经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华去而朴存的过程,虽为而非为、不为而为。
贾陆英:@夕若惕:说的通俗一些呢,我认为,学的知识越多,越是偏离大道——这样的解释,就和“文革”中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差不多了。
夕惕若:贾老……您这大帽子扣得。
有一种判断标准的人是幸福的,哪怕是最俗的判断标准,有两种以上的判断标准时痛苦的。
半壶老酒:知道越多越痛苦。
葵花:原来是这样理解的呀!
小小:那是没有接地气。简单就是幸福。
贾陆英:说的通俗一些呢,我认为,学的知识越多,越是偏离大道——这样的解释,就和“文革”中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差不多了。贾老……您这大帽子扣得。
对不起,我以上的话收回。
《老子》中这段话,留待以后讨论吧。
下节课内容:3·5:
子曰:“夷
夷狄:古代对于异族的贬称。
诸夏:古代汉族自称诸夏,或华夏。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多写作“亡”。
孔子说:“夷狄尚且有
今天就到这里,再见。
夕惕若:贾老无需经心,晚生无地自容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