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应用写作中的数字处理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应用写作
时间:
2014-4-14 11:21
标题:
应用写作中的数字处理技巧
& f. [6 A; }8 D0 m9 @3 f y; ?
数字是以“数”为基本符号,用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质与量及其联系的文字统称。由于其给人以具体、准确之感,在应用文中往往成为真实材料的代名词。应用文要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或需描摹事物的“量”,或需分析事物的“率”,或需明确事物的“序”,都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量与质的分析,也就都离不开数字。
( T0 f8 j& q- P7 _7 v% U
: a% Y0 r5 N" J+ N
如果说观点是应用文之“灵魂”的话,科学的数字表达则是应用文 “血肉”之体现。有“灵魂”无“血肉”,“魂”无所依,反映在文章中则是内容空洞,苍白无力,这样的文章难免装腔作势,面目可憎;有“血肉”无“灵魂”,“身”无所节,写出的文章难以主题明确,前后统一,甚至成为材料的堆砌场。因此,应用文的写作者不但应养成重视数字、搜集数字、用真实数字说话的好习惯,还要注意在主题的引导下,讲究数字的运用方法与技巧,更好地为主题写作服务。
! H Y( `; c; T# n5 O6 P
: Q: v( q" _7 _* t/ S. F( O
一、应用文写作中的数字转化技巧
; Q W4 c; l! [0 i8 K
& u. t7 k: |/ D
我们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收集和运用到的数字很多,这些数字有的反映某一事物的数量,有的反映事物的发展状态,有的说明某一类事物所占的比例等等。很多人认为数字只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形式枯燥,信息单一。其实不然,有时只要我们对数字作些必要的转化加工,马上就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指向,显示出鲜活的生命力。
! z& _7 A* d+ B6 o; G
(一)求和法
! ?- d8 H [$ R- F& r& h# N: z
即根据需要对某一数字进行求和计算,利用具有一定震撼力的和数,让人从不起眼的事物中看到其作用,从而达到特定的引导目的。如某公司一位职工注重节能减耗,每完成15个合格零件的生产任务就可以节约出生产出一个零件的原材料。秘书部门在其宣传材料中测算出这名职工一天能为公司节约成本35元,如果每名员工都能这么做,全公司一年可节约生产成本350万元。通过求和,让大家看到了人人节约的作用,很快在公司掀起了节能降耗的热潮。
6 d* S. T( s( W( @* m, B2 \
(二)平均法
4 m9 {2 T5 s& {9 |' k$ u
平均法则反其道而行之,在有反映总量数字的情况下,根据影响总量的某一要素进行平均化处理,测算出单位数值,以达到突显主题的目的。如某汽车公司宣传其能日产小轿车1000余辆,由于大多数读者不熟悉汽车行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反响平平。在接下来的宣传中作者加上了“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辆轿车出厂”的字眼,读者很快就对该厂的生产能力产生了兴趣。笔者的一位学生曾写了一则新闻稿,报道其所在的单位年实现利税800多万元。由于该单位是一家县属的小单位,知名度不高,800万元的体量也不算大,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了解到该单位只有40余名职工,劝其改为“人均实现利税20多万元”。该新闻稿马上被采用并直接用“某单位人均实现利税20多万元”为标题。可见,平均法用得好,具有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
' O* P' Y) _' w2 j& S
(三)比较法
* r g- b! l: l- A4 K. [' G8 R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将反映事物某一特性的数据与同类事物或自身的过去水平相比较,是我们分析事物优与劣、好与坏的重要方法。当然,应用文写作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争高低长短,高明的写作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用比较法达到特定的写作目的。如某公司因多名工人投诉工资过低,被政府相关部门责令写出检查报告。该公司在报告中写道:“本公司一线员工人均月工资××××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元,但比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高出560元。从××区来看,本公司的工资水平高出全区工资水平361元,在区属企业中居前5名。”这段话中,写作者通过四次数据比较,在承认自身不足的同时,不经意间宣示了自身的成绩,而将工资水平偏低的责任归结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大大减轻了自身的责任。
$ E/ E) S( r7 t; k" h2 \, F
(四)借用法
2 g1 D C9 ~: l7 |6 t* ?' J2 F
有时,我们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或挖掘某一数字的内在含义,需要借助其它事物配合说明,以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隐性为显性的目的。如辽宁阜新市50多年来累计生产煤炭5亿多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绝大多数读者对“5亿吨”这一概念没有认识,也无法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用意。作者就借用卡车这一大家熟悉的事物交代:如果用60吨的卡车装,阜新产的煤可以绕地球赤道四圈多。这里,小小的借用手法,赋予了这两个不起眼的小数字如此大的魔力,让众多的读者瞬间了解了阜新的付出与贡献!
# Z9 u, f" I9 ?. e7 ~$ @( b0 D
(五)延伸法
8 K1 S7 v& Z) Q% i# f
所谓延伸法,是指利用思维的延伸性,从某一数字指向的事物出发,根据写作目的适当地展示其功能、作用和影响,从而让人们对某事物有更清楚的认识。如:很多人一年之中要用掉数十粒钮扣电池,而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这里,作者从钮扣电池出发,进行了两次延伸,一是将一粒电池与600立方米被污染的水进行关联,二是将600立方米被污染的水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废旧电池污染的严重性,令人警醒。
/ W$ A, S4 K, p) _; r# A# u
(六)模糊法
! a) a' c/ k8 ~7 @& @7 y
一般来说,数字的准确性与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是相矛盾的,二者不应当关联在一起。事实上,应用写作中的某些数字在必要时必须作模糊处理。一是某些数字本身不确定或无法确定时,用模糊的数字恰恰是最科学的表述。如某单位在一份材料中向上级报告说该单位有92.6%的同志参加了农村对口帮扶活动。上级在审核中发现,该单位共有56名职工,按92.6%计算,应当是51.856人参加了扶贫活动。而扶贫活动参加者应是有一个算一个,何来的0.856人呢?由此,对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其实,该单位只是近90%的人参加了这一活动,过分的追求所谓精准反而适得其反。二是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有时需要有意用模糊的语言代替准确的数字。如某公司刚刚有四位同志因工作大意给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公司已作出相关处理,四位同志对此也有深刻认识。如果领导在职工大会上强调责任意识时,还要说到有四位同志如何如何,会给人一种揪人辫子不放手之嫌,同时也会给这四名同志增加压力。此时,用“少数”“个别”这一类模糊词语代替“四”字更有批评的艺术性。
; M2 q) d( Z% |& [0 v5 _
二、应用文写作中的数字综合运用技巧
/ H2 r( |! C5 o) P. ?1 b
根 据需要对数字进行转化有利于单个数字更好地发挥作用,但遇到有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多个或多组数字时,仅靠简单的转化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需要作者从写作目的出发,分析不同性质数字的作用,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数字进行统一布局,通过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写作目的。
& V, S& B! L/ `7 j) G4 N
(一)点面结合,在综合分析中反映事物的发展全貌
; S# i9 R" Z8 x- {" l
这里所说的“点”与“面”是借助数学的说法指写作作视域内不同性质的数字。“点”指那些反映某一方面事物或事物某一方面的数字;“面”则指反映事物整体或全貌的数字。
. |6 A" o, l0 s6 m u6 C
就相互作用而言,“面”由“点”生,也就是说反映“面”的数字是由反映“点”的数字汇总而来;“点”能证“面”,即有了“点”上的数字支撑,“面”上的数字才有根基,可信度才能增强。因此,应用写作在数字运用上强调点面结合,不仅是要让读者能在不同层面上全面了解事物,还要便于读者确定、分析这些数字中蕴含的信息。
7 ^, D5 a5 Q0 B$ P( Z1 x
以总结为例,如果我们要反映某单位一年的工作成绩,既要用数字交代单位取得的总体成绩,也要分析不同部门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发展指标的实现情况。这样,读者才能对该单位的工作成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 W& @5 _8 P! e1 v' B5 e( ?. ~) w
(二)由面析点,在典型分析中反映事物的发展差异
0 y" E) k" p: C3 p, I" Z
' x+ s- h5 g9 u5 B5 l/ Y( L! Q
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不是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措施与成效、原因与结果等在某种意义都构成一定的因果联系。我们要反映这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要采用归并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分类说明,才能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联系有清楚的认识。如:近年来,公司重视研发工作,取得到明显实效。从2010年起,先后成立了×××等2个研发部门,组建了×××等8个项目团队,引进了×××等15名高级研发人才,投入×××万元成立了研发基金。经过三年努力,公司已完成了5个项目的研发任务,获国家专利25项,开发新产品30多个系列、200余种,获技术转让资金×××万元,实现生产效益×××万元,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里,写作者利用归并的方法将公司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集中进行说明,并没有进行繁琐的过程论证,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却一目了然。这种化繁为简的数字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者: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胡亚学 )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4-6-4 09:03
看看数字使用的技巧!!
作者:
五纵七横
时间:
2014-6-11 16:45
用活数字让文章更生动、更形象,让看者有立体感。
作者:
一道闪电
时间:
2014-6-12 08:21
用好了数字能让文章更有血有肉 但如果用不好反而显得很累赘
作者:
小小的确幸!....
时间:
2014-6-12 10:23
数字的运用胜过雄辩,让读者一目了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