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对外开放中践行群众路线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4-3-24 14:23
标题: 在对外开放中践行群众路线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了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部署,我国对外开放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商务部党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刻认识到,只有植根于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外开放才能永葆生机、蓬勃兴旺。
在对外开放中践行群众路线,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重要论述,为群众路线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在对外开放中更好地贯彻党的主张和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党性,就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努力为党长期执政拓展外部发展空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引领亿万人民披荆斩棘,夺取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党中央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中求进开新局,新设立的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在成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坐标。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党性,就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找准商务发展定位,服务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党长期执政。这就要求我们勇于担当,坚定自信,投身“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不断深化对外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今日之中国,只有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发展强大,人民群众才能在利益上有保障、政治上有依靠。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人民性,就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性,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利益导向,那就是要真心实意向群众求教,千方百计拓展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人民性,其要求非常具体、非常现实,因为每一项贸易政策、每一次对外谈判,背后都牵动着千百万产业工人、农民兄弟,都牵动着他们的家庭、子女和生计。因此,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商务部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原则,是一个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商务部党组班子整改方案中,我们明确提出党组成员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只有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永续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历程,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部对外开放的历史,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谱写的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篇章。
我国对外开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1年以沿海开放为重点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以设立经济特区为标志,我国抓住“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弥补了资金、技术缺口,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2000年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推进和全方位区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外资开始大规模流入,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无论是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还是创新合作模式,如设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等,都集中了基层和群众智慧,是中央对群众加快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积极性的因势利导。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的对外开放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可以实现与多边经贸体制的接轨,享受多边谈判的成果;可以通过开放自身市场,使我国企业获得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机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多边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获得了稳定有利的国际经贸环境,开放型经济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经过36年的对外开放,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对外贸易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外开放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外贸易吸纳的直接就业达8000万人,外商投资企业就业超过4200万人。对外开放让人民群众以更加自信、更加从容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搞革命离不开群众路线,搞改革开放同样离不开群众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依然离不开群众路线。
参与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
上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对外开放,积极促进中外共同发展,极大维护和拓展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
打造全球高水平的“制造中心”,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伴随经济全球化,资金、技术、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更加活跃,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配套齐全等综合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和发展加工贸易,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比重升至19.8%,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超过美、日,占全球比重超过10%,有1000多种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一。吸收外资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78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5万亿美元。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持续高发。商务部注重在应对贸易摩擦中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以2013年应对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双反”调查为例,我们争取了国内95家重点企业支持,统一力量应诉抗辩,保住了我国对欧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和在欧主要市场份额,避免了国内40万人的就业受到冲击。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强国富民渠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家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走出去已从初期的工程、人员走出去,发展到技术、资本、产业、文化等全方位走出去。对外投资流量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1005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近700万人次。对外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缓解了国内资源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仅“十一五”期间,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不仅获得了国际市场、资源,保障了国内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随着我国海外经济利益不断增加,境外安全与风险防控问题凸显,2011年利比亚战乱发生后,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千方百计保障我国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紧急安排3万余人员迅速撤离,切实维护了我国相关企业和人员的利益。
全面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人民群众获得实惠。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自由贸易区不断涌现,成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重要力量。面对新的形势,我国明确提出“实施自贸区战略”。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由近及远,已与东盟10国、新西兰、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贸协定。以自贸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特别是取消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增加了社会福利,改善了消费水平,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和拓展群众利益,是商务部必须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实现从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变。2013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贸易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我国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我们制定政策要更加接地气、集民智,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使我国的比较优势从“数量、价格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换。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统揽政治、外交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战略契合点,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落实中央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要充分调动好各地各部门积极性,发挥好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夯实双边经贸合作基础,以分类施策为重点,运筹好大周边对外经贸合作策略。
维护好多边利益,加快建设自贸区升级版。当前,在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早期收获”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如火如荼,主要发达国家加紧实施自贸区战略,特别是美国的“两洋”战略,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要积极维护世贸组织,同时也要以周边为基础,加紧自贸区升级版布局。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务实开展经济外交,提升灵活运筹对外经济关系的能力,努力创造于我有利、空间广阔的外部环境。
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硬约束正在不断强化,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竞争优势减弱,我国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产业开始向他国转移,中高端产业还在起步和爬坡阶段。在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性,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才能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开放没有出路,在已有开放成就上固步自封,同样没有出路。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对外开放实践中,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而不懈努力。作者:高虎城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