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17章
(2014年3月18日,群友ysh整理)
贾陆英: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17章: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早年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女:同汝,你。
孔子说:“由呀,我教你怎样求知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明智呀!”
本章讲求知的态度,告诉子路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请大家就此发表意见。
夕惕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结合最近所学,阳明的知行合一,正好对“知”,有点体悟。我觉得,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知。
右岸:治学,为人都应严谨律己,不能浮夸虚构,更不能信口开河
老猫:
双筒望远镜: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号称无不知,这样的人看似夸夸其谈,实则腹内空空。请教
夕惕若:你懂的——不是知,也不是不知,是智。
黄发秀:今天上午我们单位还在讨论不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装成知道,并且不努力去学习。
孤山:高见。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贾陆英:
——他是知,他认为提问者也知,故而说:“你懂得”。
贾陆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求知态度?
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人们对待知识要有谦虚和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是对“知”的极精辟的解释,它应该成为一切真正想得到一些知识的人的座右铭。为什么说在求知的问题上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明智呢?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代又一代地不断积累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任何人的知识都有局限,有所知,也有所不知。一个人,如果不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物或知识,或者不懂偏要装懂,就是自己阻塞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道路。只有实实在在地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才有可能把不知转化为知,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是知也”的道理。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这个新事物、新知识大量涌现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创造自己美满幸福的新生活,更要有毛泽东曾经说过的“本领恐慌”之感,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双筒望远镜:对事物的认识先是不知,然后是知,在知的过程中,那些求真的人又有不知,知与不知真是无穷。
孤山:又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雁南飞:这句话可以追溯到湖南某地。因为我们这里流行很久的典故,居然全国广而告之了。
夕惕若:贾老,庄子
贾陆英:知与不知是否有个转化个过程?
——是的。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消化、吸收、提高的过程。
右岸:苏格拉底也说过,我知道我无知。一个人越渊博越知道自己的浅薄。知其不知者为智者,不知其所知为愚人。不懂可以学,学习了就懂了。装懂就是害自己,最后始终不懂。
无心随风:夫子的学是为己之学,以补己过。为学首要在诚,不能自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此无知非彼无知,知应为双关含义,一为知识,一为知情,二都不可混淆。不知者无畏,应是后者。
爱就一个字:无知者无畏,大家来辩证下。孔子的话,其实是讲求学的态度,说明了,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再提高点,实事求是。
老猫:有人说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好比一个圆圈,圈内为知,圈外为不知,知道得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我们可不可以展开点讲,来理解孔子的话.将后面的知理解为知识,知道了的就是掌握了,不知道的就是没有掌握,这就是学识。
贾陆英:贾老,庄子
——这是人生在求知路上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自己,要明确目标,抓住主要的东西下功夫。要博更要专。要广更要深。正如邓小平所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想一口吃个胖子,想不分轻重缓急地什么都看,是不行的。
夕惕若:想一口吃个胖子,想不分轻重缓急地什么都看,是不行的。我现在就在这个泥沼当中了。
右岸:切中要害了,我的问题就是博而不专,广而不深。
贾陆英:夫子的学是为己之学,以补己过。为学首要在诚,不能自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赞同。
双筒望远镜: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贾陆英:《荀子•儒效》篇:“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夕惕若:还是个诚意,致良知的意思
爱就一个字:求学的态度问题
雁南飞:原来大家在溯源,而我在拿引申义开玩笑。对不起,我闪了!
贾陆英:《荀子•子道》篇,孔子告诉子路:“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
夕惕若:知之为知之——谦受益。不知为不知——满招损.看来道还是一以贯之的
右岸:夫子自始至终都是把求学和为人二者有机辩证结合的,大概在夫子心目中,一个品行好的人才有资格求学。故在求学路上,不仅要提高知识储备,更应锤炼个人修为。
贾陆英: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人们对待知识要有谦虚和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
乃群:不知为不知,用坦诚的态度与别人交流,不懂的地方多请教、多询问,反而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获取更多的知识,变不知为知,完全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
夕惕若:我突然有个疑问,难道孔子的这个“知”真的就是知识的意思吗?是不是理解为知“道”更好解释全文了。
贾陆英: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双筒望远镜:个人认为这个知好比道家的道一样,知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对事物的态度。知道是这么来的?
我思故我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就是一种伟大的已知。
老猫:问贾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主要是指求知的态度,还是教学的方法,抑或两者皆有之?
贾陆英:难道孔子的这个“知”真的就是知识的意思吗?
——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如何求取知识,以什么样的态度求知。
问贾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里主要是指求知的态度,还是教学的方法,抑或两者皆有之?——我认为主要是前者。
爱就一个字:最后这个知,可不可以理解为态度?是知也,理解为这是求知的态度。其实,论语的语句,要考虑当时孔子讲话的语境。这句话,如果是学生问他教学的态度呢,后面的知就可以理解为治学的态度。
夕惕若:知道是这么来的?——我觉得应该是一些原则、道理之类,诸如古时候的礼义仁智信。
雁南飞:但学生有一个疑问可否问之?
右岸:对,论语就是夫子给学生授课时的言语片段。所以,每篇都有相应的语境和背景
贾陆英:英国有个叫托马斯•富勒的说:“略知皮毛者,总爱反复谈论那点皮毛。”可见,求知要求真、求新、求深。为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夕惕若:难得糊涂就是“是知也”
吉祥天:难得糊涂是人生态度,求知若渴是求学态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吧
贾陆英:难得糊涂与求知若渴如何?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爱就一个字:讲话都不能太极端,我觉得这是辩证法。比如难得糊涂,这就看用在什么时候。孔子的治学态度,或者说求学态度,这应该算普遍的真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本身就是现象,客观,为什么要掩藏呢。人最怕散失起码的底线而随波逐流。
夕惕若:现在也有一种矛盾,“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贾陆英:在如何求知的问题上,孔子不但提出了要怎么做,而且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坚决不能怎么做,这就是《论语》记载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一是不能毫无根据地主观臆测。
夕惕若:我就容易犯这个四个毋的错误
双筒望远镜:在单位为人处世也是如此,有的人会因为某个人的表现而妄加揣测,评断别人是非。
贾陆英:求知要求真、求深,不可浅尝辄止,不可望文生义。比如上次讨论中的一个观点:唯物唯心,这个“唯”字,本身就是个极端的字眼——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对“唯”字的解读,不可望文生义,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唯”字,不是唯一的意思,而是指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它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家做文秘工作,一定要打牢理论的根基,尤其要在学哲学上多下功夫。
夕惕若:看到一篇东西,听到一番话,证实性偏见,跟自己想法一样的,即便离谱也信,跟自己想法不一样的,就自动过滤。唯物唯心,这个“唯”字,本身就是个极端的字眼——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爱就一个字。唯心,这就是指空想。现实的问题太宽泛,不如举一二实例。这话就很唯心。
爱就一个字:子曰:吾有知乎?无知也。唯物唯心,不算极端吧。唯物,这物是客观事物,或者说现实基础。唯心,这就是指空想。一味的凭空想。有句话也讲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说明了也是建立在某在现实基础上的。很多东西要有个思考,或者说求疑的态度。先疑,后解颖。这是求学之态度也。其实孔子一生都在追求道,让人懂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雁南飞:理论上完全正确!现实中该如何取舍呢?有阅历之人,肯定会难得糊涂;而初入世者想求知,又该如何知行如一?
右岸:用哲学眼光判断是非,以论语精神治学为人,唯心应该是未经实践检验的主观臆断。
小小:为人中庸么?
贾陆英:不要看到一段帖子就头脑发热的转发,实际上做了谣言的帮凶。我以前就是这样,现在好多了。
——是的,当前人们爱用微信。切记:微信,微信,只能“微信”,不可全信。转发、点赞,都要持慎重态度。
初入世者想求知,又该如何知行如一?
——做老实人,老老实实地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老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求道,布道,得道。
无心随风:孔子的道是成人、为人之道,要求好学而力行!
雁南飞:古为今用,善事!
葵花:处世可以难得糊涂,求知可不能,无论初学还是有阅历求知就得尽量清楚怎么能难得糊涂
贾陆英:“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是《中庸》里的话。要求真知,还要知而行之,知行合一。
雁南飞:万一遇上不“中庸”的前辈,该如何知进退取舍?
贾陆英:今天的讨论非常有益。祝大家在为学,求知的道路上天天有进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有大的长进。
下一节课: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孔子晚年学生,姓颛孙,名师。
干禄:干,求。
禄,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官职。
阙:缺。这里作放置一旁讲。
疑、殆:都是怀疑的意思。尤:过失。
子
爱就一个字:讨论能明心镜,特别是有贾老的指点。
老猫 发表于 2014-3-19 15:21" {5 U2 V0 B5 M" V+ F, V. h
这次整理得不错,发言内容稍加合并,顺序有所调整,读来更加畅快。赞一个。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