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贾陆英老师继续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14260122中组织大家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11章。老猫刚到家,便发现“石子云”网友已经将精心整理的聊天记录发过来了,果然是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够朋友!另外,前两日老猫开始在老秘网代售贾陆英老师的著作《论语札记》,右岸、一丝霞光、阁中帝子等网友第一时间予以了友情支持,在这里一并感谢!闲话少叙,快看正题。
跟
(2014年2月25日)
贾陆英: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11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温习已知的知识,指对古代典籍的学习。
知新:在温故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引申发挥出新见解、新思想。
孔子说:“能从温习已知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问:为什么说能够从温故中知新,才可以为师?
答:孔子在这里阐述了温习故有知识和开发新知识的关系。做学问首先要从温故、也就是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开始,但又必须从温故中开发出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学问。注重学思结合,求真求新,是孔子治学的基本态度。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就是对古代的文化非常笃信而喜爱。但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就是说,学而不思,死啃书本,缺乏智慧的思想,就会迷茫受骗,学的再多也没有用。而不学习,没有知识的积累,却在那里苦思冥想,就会缺乏信心,那也是很危险的,因为知识的积累就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孔子自己也好,他教学生也好,就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不温故而凭空开新,就是“思而不学”,所谓开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温故而不能开发出新知,就是“学而不思”,这种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是前人的成果,别人的学问,不是自己的真知。凡此都不能称为学。不能开发新知而以所学传授于人,也只是转手贩卖而已,故不
夕惕若:前几日刚刚放下《中国哲学史》,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算是印证: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明儒学案发凡》)。“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里突出了一个“新”字 。
贾陆英:大家好,请就温故与知新、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展开讨论。
右岸love:我认为,一本好书,每读一遍,感受都会不同。一则是角度,一则是心境。书中涵盖信息量大,知识点多,仅读一遍是很难融汇贯通的。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相同的情境就会给主体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温故而知新,有二层意思,一是知识的更新,二是心境的更新。此二新结合,方能升华。
夕惕若:我先说说温故知新的浅见,学问之道,无积累不能有悟,积累的东西是知,能够悟,能够知新,是智。
贾陆英: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不知者乏味:不温故而知新为思而不学,温故而不知新为学而不思,温故而知新为学有所思,别人的学问加上自己的新知,就可以当老师传授他人了。我就明白了这点。
贾陆英: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不温故而知新为思而不学,温故而不知新为学而不思,温故而知新为学有所思,别人的学问加上自己的新知,就可以当老师传授他人了”,很好。
“所以温故而知新,有二层意思,一是知识的更新,二是心境的更新”,赞同。
睡虫西麦:温故而知新,好像看到过有说中国人就是喜欢温故,所以没有了创新精神。也正因为喜欢温故,看书,所以科学精神不太有,更多的是引经据典,而非自我实践。
夕惕若:“更多的是引经据典,而非自我实践。”这不是新,是以水济水。
贾陆英:温故与知新,二者不可偏废。
小风飕飕地:何为“温故”,只是回头看看吗?“温故”目的是"知新”,故而所谓温故知新本为一体!
夕惕若:用眼看和用心想是不同的。温故该是用心想。
不知者乏味:读书百遍,每一遍都不同。美国西点军校都把我们的三十六计作为研究教材,使我们自己拥有着巨大的财富,却没有开发罢了。
贾陆英:温故,不是回头看看,而是对前人知识的学习和继承。不温故而凭空开新,就是“思而不学”,所谓开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温故而不能开发出新知,就是“学而不思”,这种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是前人的成果,别人的学问,不是自己的真知。
睡虫西麦:故,是指间接经验;新,是直接经验,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可以为师了。用间接经验指导直接经验,创造出更好的经验。
潜龙:其实温故而知新的说法,还包含着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小风飕飕地:既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去发扬创新!至于有些人会局限在固定的思想框框里面,是因为没有完全领会温故知新的深刻内涵!
不知者乏味:小孩学走路的道理,温故就像走路,要先学会走路,知新就像跑,要先学会走路才跑得起来。
贾陆英:“其实温故而知新的说法,还包含着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非常正确。
有一个邯郸学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此人羡慕邯郸人优美的步姿,从燕国跑来学步。结果非但没有学成,连自己原来的走步法也忘了,只好爬回燕国。
韦韦:这句话,恐怕只要读完初中的中国人都知道。“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知道新知识。”很不错的“学习方法”啊!西方的心理学试验,不是发现什么“遗忘曲线”,刚刚学到的知识,遗忘得特快,所以要在遗忘之前,及时把“战果”保住。当年,我就被这样“教育”了。
风暴:温故知新的意思应该是从温故的故中悟出新的东西吧。
小风飕飕地:指的就是有“固”这一既往经验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也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温故为知新。
右岸love:温故不仅仅局限于重读以前读过的书,还可引申为经常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重新找回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定期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在这一总结,一找回,一回顾中,不断的思索自己未来的方向,不断对自己重新定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因为时常温故历史这面镜子,才让我们的知识不断更新,从量变到质变,未来之路则更为顺畅。
夕惕若:今天刚看《
睡虫西麦:我觉得不一定要温故也能知新。温故其实也是知新。不去读书,怎么知道以前有那些经验知识呢?温故即为知新。
贾陆英:温故知新的意思应该是从温故的故中悟出新的东西吧——此为一解。我所说的,就是这个解释。还有一解:温故是温习旧有知识,知新是追求新的知识和道理。
流畅:其实,温故而知新,不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做的吗?
不知者乏味:温故的目的是为知新吗?温故与知新、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展的关系又该怎么说呢。
右岸love:不能对故全盘否定,也不能悉数照搬。应该在辨中学,学中辨,方能成就。
贾陆英:“温故不仅仅局限于重读以前读过的书,还可引申为经常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重新找回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定期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在这一总结,一找回,一回顾中,不断的思索自己未来的方向,不断对自己重新定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是的!从温故与知新的关系中,可以引申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右岸love:温故+学习+思考=知新;学习+继承+思考=创新。
小小的确幸:温故+思考=知新;继承+思考=创新。
流畅:学习+思考=温故 学习+思考+实践=知新。
睡虫西麦:温故,我的理解是是学习间接经验,所以无论这书是否读过,都算温故。故,存在,以前存在的东西应该就是故。知新,是从中引出的新的体验,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是为新意。
贾陆英:我们今天强调创新,一定要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文化领域,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教训极其深刻。
小小的确幸:从“五四”开始。
夕惕若:不能坚守民族灵魂的西化,是及其危险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右岸love:继承和创新,换而言之就是实践的底气和开拓的思路。没有继承,全部重来,会犯大跃进的错误;全部照搬,因循守旧,只会在固定框框中重复问题,而且走不长,走不远。
贾陆英:《人民日报》发表的《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一文说:“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向往神鹰:语言、文化、习俗被消灭了,一个民族也就没了。
小风飕飕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主席对此早有精到的论述!
夕惕若: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时候,不能以放弃自身民族的特性,一则东西方思维习惯不一,再则,民族特性不再,民族灵魂不存,民族即无意义。更可悲的是,温故也知新,但是不当老师了。
右岸love:上古轩辕帝,中古唐盛世,当世群精英。民族的都是经典的。我记得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面描述法兰西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的汉语言也是世界语系中的一枝奇葩,传统文化如浩瀚苍海,仅叹此生之须臾,难得其中精髓。
读书会——谭旭:主义可以拿来,问题需土产,理论当自立。
睡虫西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这是为师的最基本的东西吧。可叹的是好多老
小小的确幸:体魄再强健,也不要当看客。
贾陆英:中央文件中有这样一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右岸love:中国人没有信仰,所以价值观也尤为缺失。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昧追逐金钱,任何事都向钱看,价值观只会扭曲变形。我的信仰不是指信上帝信如来,而是指信仰自己的良心。
小风飕飕地:“中国人没有信仰”是最大的悖论!有信仰。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要讲爱国主义的。中国人信教的随意性、功利性,以及各教对政权的依附性,使各路神仙在中国都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象外国宗教一样掌握了国家机器。所以中国人从来没有真正信过神。因为中国人信的是人。小风飕飕地:如果象西方人认为的那样,那么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绵不断,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岂不是一个神话传说。
贾陆英:造成一些中国人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老秘网-老猫:
睡虫西麦:从小孩抓起?真有意思。家长闯红灯,教育小孩不要闯红灯?教师不读书,让学生读书?感觉这个政策有点问题。上行下效,父母老师是学生的镜子,潜移默化,环境造就人。懂事懂道理的大人不抓,抓什么都不懂的娃娃,简直岂有此理!即使老师把娃娃抓好了,一到社会上呢?
贾陆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在儒家文化的涵养下,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并通过历史的积淀和升华,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和灵魂,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国人的信仰,即建立在这个基石上。
贾陆英:“
——文化创作与文化宣传上有失误之处,希望能在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指导下,予以纠正。
贾陆英:大家就温故与知新、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展开了热烈讨论。我认为这些问题很重要,今后可以继续交流探讨。今天就到这里,再见。
最后,再插播一则广告:3月1日(周六)晚潜龙老师的YY语音讲座,千万别错误过哦。欢迎关注老秘网微信公众号laomiwang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