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陆英老师的《论语问答录》因欢度“两节”暂停了50多天。2月18日下午3:30至5:00,贾陆英老师继续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49231471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论语》为政篇第9章。这堂课堪称“火爆”,粗粗算了下大约有20位网友参与了讨论,直至贾老师喊下课,大家还意犹未尽,讨论持续到近6点钟。老猫这两天外出办事,现刚回到家,抓紧认真补课并将聊天记录稍作整理,奉献给未能在线参与的朋友们。
贾陆英: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共同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9章。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回:姓颜名回,字渊,孔门十哲之一,长于德行。不违:不提出不同意见和问题。退而省其私:考察他与其他学生私下讨论学问时的言论。发:发挥、引申。
孔子说:"我与颜回谈话,他整天都不提不同意见和问题,好像是很愚笨。等他退下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也能对我讲的有所发挥,颜回其实并不愚笨呀!"
问:从孔子对颜回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答:孔子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提不出不同意见和问题的人,而欣赏那种"足以发",能够对他讲的内容有所发挥的人。孔子也曾称赞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思考,善于发问,举一反三。
湖北/love右岸:
贾老师,孔子这番论断是不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颜回当着夫子的面,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因为尊重夫子。然而,其他不理解颜回的人,却认为颜回愚蠢。孔夫子的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要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不一定要急于在人前表明自己的才智。所以看人不应该看表面,要观其言,察其行,全面考察,仔细分析。我觉得夫子这段文字不仅是对治学的要求,也是对观人的一种方法。在夫子的三千门徒中,夫子最欣赏的就是颜回。回,不仅有大仁,而且有大智
铂金1984:
按右岸的说法,好像是夫子对自己的一种表扬,会不是颜回思路反应慢,总是要慢慢回味才能有所感触。大智不代表林场反应力强啊
睡虫西麦:
夫子不但人前考察,也人后考察,足见夫子考察人之深度。不被他人前的表现迷惑,而深入到其他地方去了解,这才是一位好领导好老师啊,颜回还可能是不太善于和领导老师交流,更喜欢平等化,也可能当面时,颜回反应迟钝,回去反刍后才知老师所讲之精华。但我还有个想法。恐对夫子不敬,足以发,能够对他讲的内容有所发挥的人。夫子喜欢的就是足以发,所以即使有“违”,也么用的。颜回是因“足以发”而受到夫子钟爱
贾陆英:
颜回当着夫子的面,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因为尊重夫子。然而,其他不理解颜回的人,却认为颜回愚蠢。——是的,所以孔子做了这个说明。总的来说,孔子教化学生,非常重视调动他们主动思考的精神,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正是孔子对子贡能举一反三、告往知来的赞赏和鼓励。
浙江:
孔子反对假假、大、空之类的夸夸其谈,主张人民修身进德,增长学问,应该在实际行动上踏实努力。这与为政篇第十三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义相近
我本善良:
聪明的人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也是很了不起的。足以发要分场合
铂金1984:
可是这些和“为政”有什么关系呢?看来这个“为政”之法,不能完全照搬,有些领导就是不喜欢你有“违”,美其名曰,抓执行。
湖北/love右岸:
为政就是需要回的这种态度。能提出问题的,必定是认真听讲且仔细思考了的学生,而认真听讲且仔细思考了的学习未必能提出问题。领导有几个喜欢有“违”的下属,便是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前,也是生生发过好几次脾气的。其实,若是当着领导的面不表明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却在私底下议论的下属更危险。
石子云:
如果作为领导,有人与你“违”,就不安逸了,后果很严重的,就是要喜欢有人与你“违”,有为你深“思”,才能聚智聚力抓发展。思考了,能搞创新、能解难题,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流畅:
只有思考了,才能提出问题啊,不敢问,很多情况是担心自己问的质量不够高。当着领导的面不表明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却在私底下议论的下属最常见
贾陆英:、
孔子不喜欢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又对他们退而省其私。学而不思,就是死啃书本。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不动脑筋死读书,读死书,缺乏智慧的思想,就会迷茫受骗,学的再多也没有用。思而不学,就是不读书却在那里苦思冥想。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不学习,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会缺乏信心,疑惑重重,甚至误入迷途,那也是很危险的。孔子既指出学而不思的不足,也指出思而不学的弊病,主张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任何人,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必须注重学思结合。
海蓝:
不逆,不违,不顺,这也许是回的做人哲学吧。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本事。违,恰恰是自己对某事的独到见解!
贾陆英: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铂金1984:
颜回是不是,只学不问。但怕一发不可收拾
我本善良:
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敏于观察,善于思考,方能成大器。领导心情好的时候,足以发是可以的,哈哈
睡虫西麦:
作为领导,要好好地观察你的部下。作为部下,即使你在谈话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是到了底下,你还是要执行,最好是发扬光大领导的思想。这样你才能被领导认同和看重。对于下属来说,违不违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足以发
小风飕飕地:
贾老,如何培养善于提问的头脑呢?“违”很多时候并不是真违,而是试探!何为问得巧,何为问得笨呢?像我这样问些不好回答的问题,算是问得巧还是问得笨呢?怎样算是发得巧,如何发算发得准?学以致用,要用就要找到抓手,我想要了解的正是正是这个抓手是什么!可否举例说明,什么时机发,算发的巧呢?
小小的确幸!:
那领导喜欢那样的下属呢?
贾陆英:
孔夫子有一个著名典故,入太庙每事问。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湖北/love右岸:
嗯,足以发要有底气,要有实践的经验,而不是拍着脑筋,坐在家中乱发。做工作不是搞科研,有些必须实事求是。要发得巧,发得准,发得有效果
海蓝:
包拯违,流芳百世。这个情节引发了不少做人,治学,处事的讨论
睡虫西麦:
违而不足以发,打入冷宫。违而足以发,英明领导最看重。不违而足以发,执行力如此之强,当然可担当首席执行官了。要看领导了。领导是夫子,怎么问,夫子都不会为难你。
铂金1984:
所以,还是要注意,“对象、情景”等写文章的基本要素。
贾陆英:
足以发要分场合——我赞同这个观点。孔子讲的是教学。为政,也要分场合。要发得巧,发得准,发得有效果——赞同。发得巧,要看时机;发得准,要善于思考。
我本善良:
一个单位的领导轻易不要足以发,一个单位的职工更不要轻易足以发,以免话多有失,引火烧身。天时地利人和
睡虫西麦:
特级教师在上面上课时,说有不同意见请现场交流。哇哦,特级教师额,好不容易可以对话,我问了句,中国这么推崇西洋音乐,小学就欣赏那么多外国乐曲,请问,外国的孩子也在学习中国音乐吗?他们是什么时候接触中国的《二泉映月》《小放牛》呢?结果呢?还是一个特级教师,说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我又举手了。结果把老师的交流流程给打断了。可是我一点都没跑题啊。所以,绝对不是违不违的问题,绝对是领导专家师者的个人问题。问,得看领导啊。那就不要假惺惺地问,有什么要问的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一个认真的学生,当然是你要我问,我才问的。夫子在发问的时候,是希望有学生能“违”,但是现在很多领导之类的在发问的时候其实是不希望有“违”的。我醒悟得太迟了,我以为他们都是真的不耻下问,或真的会诲人不倦。同样的问,在这个领导前是巧,在那个领导前是笨。所以还要因人而“违” 。那个音乐特级教师就是这么回答我的。然后我写了长长的一篇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发给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湖北/love右岸:
我觉得老师授课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打断的时候,也要看时机,否则打断了老师的思路可不妙。
贾陆英:
可否举例说明,什么时机发,算发的巧呢?——没有固定答案,全凭自己善于应对。我觉得老师授课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对。我们这里,则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多多提问。这就是场合不同。自己看书,也要善于提出问题,做点眉批,才有助于学深学透。有句名言: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学习这一章。重点是要明白勤学好问的道理。这是纲,其余都是目。
小风飕飕地:
右岸,西麦启发了我,何为问得巧,依目的而定,不因个人想要了解什么而定!如果想取悦某人,就问些他熟悉的问题,如果想难为某人,就问他所不熟悉的问题,活着反复诘问!所为巧,说白了,能够达到目的,既为巧;相反,不能达到目的甚至与目的相违背的问,即为笨!看来发问亦不可盲目,发问前也要做足功课呀!西麦严重了,其实就刚刚讲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亦可用于老师!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局限性的,即是知识很全面,从“存储器”到“处理器”再到“播放器”也需要时间,仓促发问,谁很难每次都给出满意的答案,纵使过后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也不失为好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做到上述几点,并不需以时间为标准!
湖北/love右岸:
你的依目的而问,只是针对一部分特定对象,比如领导,比如专家,比如接受媒体采访的公众人物或者政界要人。我觉得在课堂上,还是应该就不理解的提出问题,要不失去了发问的意义。我只想到如何去取悦某人或者打击某人,最后我什么都没有学到。老师所言极是。
石子云:
贾老师,关于思,儒家有没有更为详细的讲解。
睡虫西麦:
勤学好问,最好也是私下。万一问得不巧,免老师人前丢脸。问得巧么,也留个勤学好问的印象。说实话,我也喜欢这样的老师。小风,我前面两个例子都是老师在台上发问,然后我应起的反面案例
流畅:
勤学好问的道理,大家打小就懂,可惜付诸实践太难。感谢老师提醒!
贾陆英:
孔子喜欢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善于发问,举一反三的学生。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在读书时自问自答,把心得用眉批写在旁边,也是很好的方法。
夕惕若:
贾老这个方法,晚生一直坚持的。我的做法是,看书的时候,圈点,眉批,然后再把圈划,批注的东西誊抄下来,誊抄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君子好为人师,颜回提问,孔老夫子未必不高兴
睡虫西麦:
这个方法在小学教学中,叫批注学习法。说到这个发问。我还想起一件,上面老师讲完以后,自由交流,下面有老师提问的。老师都回答了。然后我心痒痒,也发问了,老师说时间到了。旁边的老师笑话我,人家那是内定的,是托。。。。。。。
铂金1984:
这个很耗时吧,完全可以借助电子产品,实现圈划,批注时,自动帮你归集起来。我现在是,电子书经常下载了看,纸质书也经常买了看。反正自己的时间也不是像盖茨一样,那么值钱。读点无用之书,也没坏处的
小风飕飕地:
小夕同学方法不错,可否上传一二页,让我们有个直观的印象!可惜现实中能做到的不多,我也是近两年才学会运用的!
湖北/love右岸:
我觉得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要多样化,思考的问题最好能够对实践有所指导和帮助,不能天马行空的乱问
流畅:
我舍不得在书上写字,看来还没学会看书呢
湖北/love右岸:
比如红楼梦一书中,有人考证过,其中的菜谱和药膳都不是胡编的,在生活中可以实际运用的。估计人家在研究红学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方才考证的。古往今来,治学的精神就是立论和驳论,在立与驳之间寻求真理。
贾陆英:
多学,缜思,善问,才能学得好。这几点是互补的。批注学习法也要足以发,不要把足以发局限了。今天的讨论很热烈,也很有益。就到这里吧,再见。
湖北/love右岸:
夫子大爱颜回。先秦·孔子《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夕惕若:
刚开始的时候,我读书贪多,觉得要多读、快读,后来发觉这样效果不好,浅读十本,不如精读一本。个人觉得,能在某一领域青史留名的作品,耗作者几十年之功的一部皇皇巨著,值得我们仔细研读。如果为了写公文,单纯的只看公文范例意义也不大吧。这里有个矛盾,不读怎么知道有用没用——要是读完没用我读他干嘛。我也觉得,不能一门心思想着有用才去读
5号台风:
问题是你怎么确定哪一本要精读?
小风飕飕地: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而且深刻的变化,变化就难免碰撞,碰撞就容易引发矛盾。个人感觉,有触动、有启发的即可精读!没有触动、感觉不到启发,即使精读也未必有好的效果!
5号台风:
小手凉凉的说的很好,术业有专攻,好书未必于你都有用。诺贝尔文学奖我基本读不动。如果是事务性公文,足够了,有经验了可以凭经验刷掉一批。学习写公文就是功利性的,洗三观的则不要功利
在路上:
读书不能有功利性
5号台风:
那是消磨时间的。从某个角度说,也还是功利的。不要把自己的时间看的那么重要。把读书神圣化也不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小风飕飕地: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有些人自发学习,有些人要用才学习,有些人要用也不学习,原话怎么说来着!右岸先帮忙解决问题!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句的官方解释跟我的理解有点出入!
湖北/love右岸:
我觉得一个国家谁在写书,写什么样的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重点在于引导,传统不能掘弃,精神不能倒塌,曾经的亲身经历:一者问我,怏怏中国,有武汉这个地方么?莫不是你虚构出来的。另一者问我,中文也算专业么?中文有什么好学的,我们从小到大不都在学习中文么?闻后哑然,不知道是世界颠覆了我,还是我误会了世界。此二例虽是意外,但足以证明文盲仍然存在,不是文字盲,而是文化盲。古代学堂自小教授的就是《三字经》,而后是《百家姓》《弟子规》《大学》,三字经就是一部集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等百科为一体的书籍,现在的成人熟背《三字经》的有几人
此生不换:
总觉得右岸很多时候话说的很经典,很能说到人的心坎上。“我觉得一个国家谁在写书,写什么样的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这句话俺是非常认同
温馨提示:今后贾陆英老师拟于每周二、四下午3:30分开始继续“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49231471为大家讲解《论语》,为提高互动交流质量,请申请入群的朋友先在老秘网原创投稿一篇,然后再联系老猫加入。在本贴作精彩回复者也可直接申请加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