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领导的安排和部机关《关于开展“组织工作调研月”活动方案》要求,8月份,我们组成四个调研组,分赴8个县(市、区)、武当山特区、十堰经济开发区就近年来各地组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中,先后召开座谈会20个,个别访谈50人(次),实地查看39个村(居),18个非公企业和1个县直部门,走访群众200多人,全面了解了各地近年来组织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收集和梳理了有关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地近年来组织工作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各地组织部门能够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克难奋进,开拓进取,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气场强烈。各地党委对组织工作都非常重视,广大干部对组织工作非常关注,基层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普遍认可,组工干部精神面貌较好。二是紧贴中心、思路清晰。各地都能够紧紧围绕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组织工作,结合实际超前谋划、主动站位,实现与中心工作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三是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各地在推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实施,能以重点工作推动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四是探索创新、亮点纷呈。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组织工作的整体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是推进有力、成效明显。各地紧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经验做法得到中央和省市认可,涌现了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
二、各地近年来探索创新的主要特色亮点工作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氛围比较浓厚,探索力度大,有力破解了一批组织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成效比较明显。
(一)干部工作
丹江口市探索建立“345”干部选任考评办法,即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大事件等“三重”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推行业绩优选、问责淘汰、民主选择、人岗匹配的“四步提名法”,建立考学、考德、考能、考绩、考廉的“五考”干部综合实绩考核体系。郧西县探索推行了干部日常管理台账,制定了《郧西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台账暂行办法》,按照“一柜一档”、“一类一卷”、“一人一本”、“一天一记”、“一月一报”、“一年一评”的要求和“年初任务分解、每天工作纪实、分月工作小结、领导审签把关、业绩内容公示、适时抽查通报、年终评议归档”的操作程序,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茅箭区注重在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坚持在招商一线、项目一线、信访一线锻炼培养和选拔使用干部,先后集中选派32名干部到15个项目建设一线锻炼,50名干部集中服务“三违”治理工作,6名年轻干部赴北京、上海、深圳驻点招商。郧县公开选拔了30名年轻干部、引进了14名研究生科级干部。房县公开选拔了48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3名专业型干部。竹溪县积极探索“全程差额”选任重要岗位干部,先后对县农办主任等多个重要领导职位人选实行“全程差额”选任;采取“两推荐三考察两票决”方式,选配了5名乡镇党委书记和1名镇长,引起较好反响。
(二)基层组织建设
丹江口市开展移民党建工作,先后开展了“移民旗帜、源头先锋”、“走进移民家、帮致富促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移民党员“安家工程”,规范移民党组织设置。郧县、房县大力实施以“能人回归和农民企业家回归”为主要内容的“双回归”工程。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乡土能人、农民企业家党员中选聘村主职干部力度,郧县目前已有73名“回归支书”,今年计划再培育70名外出务工能人和回归企业家担任农村党组织书记,使能人支书超过农村党组织书记总数的三分之一。竹山县率先全面开展“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探索出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并在全市进行推广。竹溪县创新了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将同一个产业范围内从事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党员组织在一起,建立了25个产业党支部。茅箭区以实施党建“五进”网格为抓手,构建了“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区域化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十堰经济开发区、茅箭区、房县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四建四送”、“示范党建园区创建”、“双培双推”等活动为抓手,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引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茅箭区制定了《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确定了20家非公党建示范点。房县、茅箭区从县(区)乡两级党政机关集中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帮带方式指导工作。郧西县、竹溪县创新活动载体,转变干部作风。郧西县先后开展“有困难找干部(党员)活动”、“三联一创”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15万余件(次)。竹溪县探索实行“周清月结”工作机制,以周、月、季、年为时间节点,对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结账兑现,推进了乡村干部工作落实,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
(三)人才工作
郧西县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创业项目,巧打人脉牌、政策牌、资源牌,建立了回归人才创业园,先后引回3名郧西籍成功人士回乡创办企业,投资达7亿元;引回3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担任村干部,200名郧西籍大学生回县就业,3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回乡。实施天河七夕文化人才开发项目,开展“七夕绣娘”大赛等。武当山特区以建设“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为抓手,稳步实施旅游人才“四个一”工程,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资源吸引项目,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引领做大做强旅游发展。丹江口市开展了“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六里坪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累计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近万人,涌现了“全国劳模”刘亮国、“柑橘大王”王杰、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开展“水都技能名师大赛”、“丹江品名医名师”评选活动。张湾区着力开展以区域性汽车产业人才共建联盟,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一个联盟两大基地”建设,创新搭建人才工作平台。竹溪县实施柔性引才,遵循贫困山区人才智力引进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实施“厅县共建”、聘请政府顾问、技术合作引才、项目开发引才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柔性”引才借智的新路子,破解边远山区高端人才匮乏难题。
(四)自身建设
茅箭区开展“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邀请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走进组织部、了解组织部;公开部务工作、通报工作情况,使社会各界人士知晓组织部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房县推行“两考双评”(模拟考试、技能考核和授课效果测评、学习表现考评)制度,着力培养组工干部“会说、能写、有思想”。丹江口市开展以学政策、学业务,比技能、比绩效的“双学双比”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业务能力。郧县积极实行“五制”管理,大力推行项目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公示制、完善强化督办制、严格执行奖惩制,扎实推进组织部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张湾区坚持实行部机关干部每人“包联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非公企业、一户贫困户”制度,组工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明显增强。
三、调研中发现和基层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这次调研比较系统全面,掌握了解了许多基层实际情况,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很多,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共性有个案,原因也多种多样,经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部工作
1、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方法不优、办法不多,效果不佳。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各地在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创新,比如郧西县在全县正科级行政事业单位中探索推行干部日常管理台账,但从全市情况看,真正简便易行、管用有效、能够长期坚持的干部日常管理的办法还不多、还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操作相对繁琐,存在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地方在干部日常管理中要求做到“一天一记”、“一月一报”、“一年一评”,程序繁复,且大部分干部日复一日都是干同样的工作,天天记而没有新意,有流水帐之嫌。二是考核过于呆板,存在机械主义。吏治为天下第一难,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考核干部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如果用一把尺子量,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仅没有达到应有效果,反而会引起干部反感。三是结果运用不力,存在虚无主义。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负责干部日常管理的是一套班子,负责干部提拔任用的是另一套班子,或者提拔任用干部的时候相关因素太多,没有把日常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关键或重要因素,导致干部日常管理指挥棒“失灵”而无法长期坚持。
2、县乡基层干部队伍进的少、出得多,老化严重,存在青黄不接和断层现象。如县,全县共有公务员1723人,40岁以下仅占14.6%,未来5年将有257名达到退休年龄,而近五年全县年平净增公务员18人,未来5年内,全县缺口公务员160人左右。18个乡镇(含两个场区)总编制665个,现实有599人,其中35岁以下92人,仅占15.3%,46岁以上的381人,占63.6%。近5年来乡镇公务员队伍减少120人,其中选调生调出32人,调出乡镇58人,退休27人。主要原因,一是进口不畅。公务员录用权在省,只有一个进口,且一年仅一次。二是机制不活。由于历史原因,我老秘网市干部、特别是县乡基层干部主要集中在几个年龄段,一大批干部临近退休离岗退养,但又在编在岗,导致无空编不能进新人。三是统筹不力。我老秘网市城镇化步伐快,县乡变化大,不同乡镇工作量差异大,而乡镇人员定编多年不变,不仅使超编空编现象大量存在,而且间接导致不同乡镇干部苦乐不均。四是导向不明。重基层、重偏远、重艰苦地区的导向没有形成,干部涌向县城或条件好的乡镇,偏远艰苦乡镇既留不住人又无人愿去,干部逐年减员老化。
3、干部选任中存在唯票、唯分、唯年龄、唯学历、唯GDP等“五唯”问题。分析原因,一是政策制定不合理。比如有些干部政策对推荐票、年龄、学历等有硬性规定,为“五唯”滋生提供了土壤。二是部分领导怕担当。有的地方或单位领导习惯当老好人,怕得罪人,简单以“五唯”取人。三是基础工作不到位。有的地方或单位做干部工作不细不实,对干部不了解、不知情,不能根据干部实际和事业需要选干部,简单地以“五唯”选人了事。四是形式主义花架子。有的地方或单位存在形式主义,或单纯为了总结好看,用“五唯”选人来吸引眼球、赚取噱头。
4、基层对任职年龄严禁“一刀切”反响较大,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中央禁止各级任职年龄“一刀切”意义重大,必须按要求落实到位,但从县乡基层看,短期的阵痛不可避免。一是干部思想有动荡。原来“切”成了习惯,现在猛然叫停,本来年龄相差无几,有的“切”了,有的没“切”,干部反响十分强烈,不免带来新一轮思想动荡。二是优化结构有冲突。大部分地方以前按52岁“一刀切”,现在要干到60岁,再加上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问题,很多地方今后8年都没有多大干部调整空间,这与优化班子结构、增强干部活力的要求有较大冲突。三是事业发展有矛盾。客观讲,县乡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干部生理老化比较快,到了50岁、特别是55岁以后,干部的精力体力、创新意识、进取精神都大不如以前,不免存在精神懈怠、照摊守成思想,与跨越发展的事业要求不相适应。
(二)基层组织建设
1、“十星”争创活动开展不够平衡,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调研中发现,虽然“十星级党员”、“十星级农户”争创活动基本上做到全覆盖,但有些地方没有党员群众参与,仅仅是村主职干部或个别操作人员按上面的程序要求走了过场,把结果挂在墙上,没有把“双星”争创过程当作党员群众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过程,没有真正激发党员群众内生动力。主要原因,一是认识不深。部分基层干部没有深刻认识到“双星”争创对党员群众教育引导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仅仅作为迎检的一部分,被动应付而没主动作为。二是宣传不够。对活动没有全面深入细致宣传,基层干部群众不熟悉、不认知、不接受,参与活动不积极主动。三是组织不力。有的地方怕麻烦,没有把全体党员群众发动起来,而是敷衍了事,应对检查。四是结合不紧。没有把“双星”争创与党员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争创过程和结果对党员群众没触动、没影响,争创不争创一个样,创多创少一个样,导致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2、村级阵地作用发挥不够,与“阵地要筑牢在群众心中”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从调研情况看,很多村级阵地只发挥了办事功能,老百姓不办事不登门,有时甚至跑好多趟才找得到人、办得成事,“服务中心”服务不到位。分析原因,一是管理服务没到位。虽然每个村都明确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员,但很多管理员都是村干部兼任,村干部主要精力还是家务事,群众办事要先找村干部再到村部。有的虽然坚持值班制,但管理员对电脑、远教设备或办事程序、政策不熟,服务质量不优。二是阵地建设不合理。有的村阵地选址不合理,没有在村子中心,群众办事要走几里地,参加活动更不方便。三是活动经费有欠缺。开展活动就要有经费,而很多村经费保干部工资都是问题,根本无钱办其它事和开展活动。四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村虽然房子建得气派,但中看不中用,文化娱乐、技能培训等相应设施缺失,老百姓去也就参参观,看一看,一次游。五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基层干部把阵地建设当作“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的目的不是发挥阵地的作用,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重建轻管、有建无管思想严重。
3、大学生“村官”还没有完全融入农村,作用发挥与预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各地在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看,效果不尽如人意,真正发挥好大学生应有作用的还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心里有落差。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二是思想有摇摆。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存在着“干上一两年就走”或“边走边看”的想法,没有扑下身子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准备。三是定位有模糊。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四是培训有缺失。虽然各级在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都进行了短期培训,但除了少量农业农村、特色产业专业毕业生外,更多村官是“用非所学”,短期培训仍显不够,要创业或是对村民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
4、远程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功能没有得到体现。调研中,绝大部分村虽然远教设施齐备,但大都成为摆设,偶尔点击播放也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主要原因,一是播放内容不对路。远教播放内容主要侧重于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党性教育本身吸引力不强,而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群众想看想学的没有,播放的看了又用不上,或者看了一遍又记不住,导致党员群众“懒得看”。二是播放时间有冲突。“逢六播放”是我老秘网市的一个特色,可以对党员群众起到引导作用,但农民群众白天都要劳作,只有雨天、夜间或重大节日才有空闲时间,“逢六”播了可能也无暇看。三是播放方式不灵活。远教播放主要在村部、在室内,播时群众不知道,或者群众想看没有播,信息不对称,没有在室外广场用投影播放效果好。四是播放对象有差距。现在农村绝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村民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386199”部队,本身文化程度偏低,对很多播放内容看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致使远程教育得不到长期坚持。
(三)人才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有些是老大难,有些是新问题;有些迫切需要解决,有些需要从制度层面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想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既做不到,也不现实,因此应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有选择、有侧重、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一)紧迫问题迅速解决
1、抓紧出台《2013-2017年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目前省五年规划已经出台,市五年规划正在征求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这次调研月成果,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特别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搞花架子,切实增强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2、抓紧起草《2014-2018年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这项工作省委组织部要求11月底以前完成,一是督办指导各县市区尽快完成本地规划纲要;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尽快制定全市规划纲要,用以指导今后五年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
3、抓紧起草制定《2013-2017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近两年来,在市委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我老秘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市委对干部教育培训新变化、新要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老秘网市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管用有效的《2013-2017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4、抓紧制定以“四比四看创双模”为主要内容的全市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活动意见。市委组织部机关开展“四比四看创双模”(比讲政治,看党性修养;比重公道,看职业操守;比业务精,看工作质效;比作风好,看组工形象,创模范组织部门和模范组工干部)活动实施方案正按部长办公会讨论意见修改完善。一是迅速制定“四比四看创双模”活动的具体考评细则,连同活动方案一并下发。二是结合省自身建设精神,着眼于解决调研中发现的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制定以“四比四看创双模”为主要内容的全市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活动意见,用以指导全市活动开展。
(二)制度问题研究解决
1、研究起草《中共十堰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意见》。省委正在制定《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参照省作法,在充分利用调研月成果和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中共十堰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意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老秘网市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2、研究制定“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养管理办法和相应配套措施。这项工作省委组织部有明确要求,按照省部的统一要求,在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的基础上,针对我老秘网市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一个覆盖面更广,更具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办法,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3、研究起草“一把手”工程实施方案。中央和省高度重视“一把手”的选拔、培养和管理,省委组织部正在制定“一把手”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市、县抓紧制定相应方案。建议由市直党政干部科牵头,在总结完善我老秘网市近年来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好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好作法、贯彻落实省部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我老秘网市“一把手”工程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好相应方案。
4、研究起草《全市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做到以用为本,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认真研究,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入调查,找准问题,研究对策,起草制定《全市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使我老秘网市远程教育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创新问题探索解决
1、进一步探索完善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的措施办法。干部队伍日常管理办法一定要简便易行、管用有效、能够坚持,切忌做形式,搞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去年底开展的市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就是一个好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对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的具体办法。
2、进一步探索提升基层党建“三三工作制”。我老秘网市推行基层党建“三联、三会、三员”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工作制”,市委领导带了个好头,深受基层欢迎,但目前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进一步加大宣传、指导、督办、典型培植力度,使这一制度更富实效性,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3、进一步探索推进“3331人才成长工程”。我老秘网市“3331人才成长工程”已经启动,任务也已分解,但主要布局在十堰城区,各县市目前进展还不平衡,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协调,特别充分借鉴市制定工程方案的经验,指导各地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措施,确保工程见实效。
(四)政策问题争取解决
1、积极争取基层干部、乡镇公务员招录政策。为有效解决基层干部“青黄不接”问题,向省争取我老秘网市公务员、选调生等招录政策。一方面,要扩大招录规模,统筹县乡编制,增强编制使用的活力效能;另一方面,要放宽招录条件,在年龄、学历等条件上造当放宽,特别要为实干型村干部创造考试条件。
2、呼吁省出台规范干部选任方面的制度规定。针对调研中基层反应强烈的“五唯”、“一刀切”等问题,积极向省汇报争取,一方面,省要尽快出台相对统一的推荐票权重、绿色GDP认定及竞争性选拔、干部学历经历等方面的规定,切实解决好“五唯”问题;另一方面,向省争取政策支持,尽可能根据基层实际,妥善解决好“一刀切”后遗症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
3、积级争取重大人才项目和经费投入保障政策。目前制约人才工作的最大问题是项目、资金,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大对上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尤其是省“七个一百”项目,要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力求成果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才工作的支持,每年按照不低于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的标准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保持人才投入逐年增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