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y1 k7 d, w3 e' R! o 中国的古圣先贤们大多都曾“劝学”。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有“五之法”,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强调勤奋刻苦、孜孜不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其诗作《送东阳马生序》中更是以“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来表达自己以学为乐的情趣。从这些先贤遗训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向来对学都抱有一份虔敬和信守。 3 f. h: I% a% @3 s" v( K% o6 n, Z) ~: ^8 V2 h+ R1 n
观古训以醒当下,从荀子和古圣先贤们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仅要懂得学习之重要意义,还要在学习中之方法和学习后之反思应用上有更多的努力。作者:张振飞, x# t% K) [( Y% v v+ \( p( P6 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