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现实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12-22 23:24
标题: 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现实意义

王子惠

   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随着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层出不穷的人民内部矛盾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特别是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成为全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学习、研究毛泽东创立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创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当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在经济、政治领域使敌对阶级作为阶级在国内基本消灭以后,怎样认识其社会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问题未作出过明确的论述。列宁虽然早就讲过,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消失了,矛盾还存在。但由于他早逝而没有来得及具体研究。在苏联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斯大林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直到1952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他才含糊地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但是,他们既没有认识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更没有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见,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未曾作出过科学的回答。

   经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从苏共二十大到波匈事件,以及1956年我国个别地方出现少数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的事件表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特别是日益显现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这就把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突出而鲜明地提了出来。1957年2月,他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深入阐述。此文标志着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已经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也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1.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改革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一论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邓小平后来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

   2.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问题学说,明确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对立统一的,有人民内部的对立统一,有敌我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理两类矛盾时,要注意划清两种界限,解决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问题。毛泽东指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防止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同时促进敌我矛盾向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他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时候,我们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3.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具体方针和政策。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新形势,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其稍后的一系列讲话中,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总的指导思想,把民主的方法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并就如何解决不同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方法:在经济工作中,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实行农、轻、重并举;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在科学文化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艺术上,要提倡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要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克服大汉族主义,也要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等等,从而努力造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1.遵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缺乏,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发多样的状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遵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护群众权益。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当前既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既坚持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遵循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方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总方针的思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以理服人、解决思想问题,又要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主要是群众思想上不理解和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两个原因。为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一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的工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去强迫群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而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群众在愉快中接受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总体部署。二要坚持疏导的方针,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所谓疏导,就是疏通与引导相结合,即通过释疑解惑、清淤除障来疏通思想,通过耐心说服、榜样示范来正确引导工作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高其识大体、顾大局、按程序、依政策法律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三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由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要按照“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疏导不误导,淡化不激化”的原则,做好劝解说服工作,有效控制局面,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矛盾,把危害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遵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出现社会分裂和社会动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02期,摘自2011年第7期《党史文苑》)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