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J# l: P [9 K) T% _- z! m 逆商,全称叫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较低的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容易方寸大乱、止步不前;而逆商较高的人在事业、家庭上表现为有顽强的意志力,能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同时能想办法摆脱困境、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消极、不放弃。年青时期的逆境和磨难,不见得是坏事,往往会培养出极高的逆商,对人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的人,几乎都有一段不得志的逆境。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写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作。” 5 t1 b, D1 _# W( L% m% L/ V& V. y' h3 r# K% V9 r
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缩写,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种富贵病就多了,应注意通过锻炼来预防和治疗。特别是心理的健康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矛盾很多,要防止因急躁、忧郁而成为心理疾患。今年9月10日,人类迎来了第8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对媒体透露,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约200万人自杀未遂。同时,自杀是我国15~34岁的青壮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对待健康生死问题上应该树立怎样的精神追求?如何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价值?我们应该反思,从中可以获益良多。 / z7 e. W$ n# s+ E) z( V- }. o/ Q. g- P4 r
三是提升境界。& P0 m: f& x2 ~7 x# V0 F
" L v/ U3 b. u5 S9 K4 F0 M 这里所说的境界,是指做人的境界。人生在世,有贵贱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别。世上有作为的人,都希望做英雄豪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女俊杰,正像古人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能达到此境界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不一定他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家财万贯或捞到一官半职,但也不一定是境界低下的人。境界于财富无关,于权势无涉,关键是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和价值。是否达到较高的境界,只能看他做人的修为,看他的品格和毕生的追求。 6 V" L1 X% z* C$ Q/ B3 f , u$ ]4 V0 r" m' F5 j) z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为人做事,一定要有追求、要有境界。大家一定知道红军长征的感人的故事,但也许有两组数字有人并不了解。带领部队克服千难万险、长驱二万五千里、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是多少?才25岁!我们大家熟知的胡耀邦、肖华当时才18岁,杨得志24岁,李先念25岁,王震26岁,杨尚昆27岁,罗瑞卿28岁,许世友29岁,陈云29岁。这个年龄谱写的英雄史诗,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战争史都是奇迹!另外,有人做了个统计,长征路上一共有368天,几乎每天遭遇一次战斗,有15个整天在打大决战,有235天白天行军,有18天是夜行军,日均行走75华里,爬过了18座山,其中有5座山是终年积雪,度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区,占领过大大小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封锁,长征途中只休整了44天,20多万红军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挑战了人的极限,最后只剩下2万多人。从这两组令人震撼数字中,也许能得到一些人生启迪。它告诉我们,什么是信念?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奇迹?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壮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不朽的。身后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圆满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就是为中国老百姓谋幸福的崇高理想,红军长征故事闪现着对于人类自身力量的确认:人是万物至尊,革命理想高于天。7 c2 ~4 ^4 E L/ s$ u; v
) U% d6 w4 a( b( ` 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在人的生物本能范畴内求解人生的意义,功利境界是在物质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义。这两个境界是低层次的。较高的是道德境界,它是在利他的原则下求解人生的意义。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它是在宇宙的范畴内求解人生的意义。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7 k" P8 @ h( `8 P5 b0 f 5 |1 k2 J+ i* K% O2 o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认为,凡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把“伊”字理解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认为成就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王国维已最后四句所描述的“境界”乃是最高境界,认为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达到境界。 7 G0 z! z5 a. [( U ! ~/ y- S- Q' J9 l! R( v* n( v 王国维说的成大业者的三种境界又何尝不是我们明德修身为人的三种境界呢?提升做人的境界,首先要有一个远大、高尚的做人标准,这是第一境界;其次是要按照这个标准,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百折不饶,无怨无悔,这是第二境界;第三个境界,就是通过个人不懈地努力,个人学养得到全面提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终成正果。这是我们提升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工作境界的必由之路,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和孜孜以求的决心。 . z! B* B# \, R' p& W, @3 ?* _, v ) S4 {* u* _0 e3 l7 J! L 第二个问题:怎样悟知练技精进 ) ^6 r6 X' o/ ~- g: \' ^" {5 ]/ g0 H. s8 f$ O( G$ e" ]2 n% i$ T
所谓“悟知”,是指感悟人生真谛、熟知人情事故、读懂无字之书,就是努力适应社会;所谓“练技”,是指练习职业技能和掌握服务本领,就是不断提升素质能力的过程;所谓“精进”,这是一个佛教里面的辞汇,意思是不放逸,永不满足,努力向上向善,就是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信念。在我看来,这六个字应该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和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对我们机关年轻干部的立业来讲,尤为重要。记得有好几次听我讲课的年轻人问我,“怎样才能读懂社会和人生这本无字之书”之类的话题,这说明还有一些年轻人对社会、对人生、对工作、对生活还不适应,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和疑虑。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愿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A \- U I$ c8 R7 i$ Y2 X
' o9 }/ N3 D, W* Y! g
1、关于愿景与责任。 ' y3 N9 x K- |0 H" S$ j; U2 W9 S3 r0 J( M
愿景,是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泊来的新词。顾名思义,“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愿景就是人们为之奋斗并期望达到的景象。愿景概括了未来的目标、使命、核心价值等主要内容,它是一种意愿或信念的表达,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愿景必须是共同的,就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对个人来说,愿景就是个人在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作为组织或集体的一分子,个人愿景必须服从于组织或集体的共同愿景,只有服从于共同愿景的个人愿景,才有实现的可能。具体结合我们实际工作来说,愿景就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追求、职业生涯和工作目标。$ P) s1 x4 i6 a& e, [5 N% J
8 \8 g( R# j; Z2 X: ?$ U8 k9 u 作为省人大机关干部,我们应该如何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职业向往和我们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共同愿景有机统一起来呢?讲一个我看过的关于猎狗和兔子的故事。说一条猎狗追赶一只兔子,但追了很久都没有抓到,一个牧羊人看到后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一顿饱餐而追逐,而它却是为了性命而奔跑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目标不一样,其动力也不一样。同样,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谋生而工作,那就会产生“打工者”的思维和心态,被动机械地应付做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愿景,那么他工作中必然表现出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的“人民公仆”精神风貌。我们应时常扪心自问:自己在人大机关是做一个混口饭吃的“打工者”,还是要做一个为民谋福、为群众服务的“人民公仆”?9 I' V- P9 B+ j# [( y
7 ]$ l# J5 p9 s7 \1 p& A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无所谓,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与现存的世界的联系而产生”。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与现存的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你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就应承担相应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使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责任,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色中,父母应养儿育女,儿女应孝敬父母,老师应教书育人,学生应尊师好学,医生应救死扶伤,军人应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 x/ c( w, u1 k
n- _6 e$ \# k* g
责任,是自律也是他律。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不履行道德责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不履行法定责任,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度的惩处。责任是担当,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责任是成就事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有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 a2 `. t& y& i5 L+ t* K 9 }: Q3 J' b2 o' j( V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愿景是彼岸的风景,那么责任则是航行的船帆;如果说愿景是秋天的果实,那么责任则是汗水的浇灌。愿景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和艰辛的过程,而责任是实现美好愿景的必要条件。作为省人大机关的干部,我们只有在为常委会及其机关尽职尽责的服务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才能使个人价值丰富而完美。 ( r4 A5 C" x+ a0 q n; o1 R0 A& G3 D$ g5 P+ R1 A9 o
?$ p R4 w& ~3 M4 h8 e 2、关于沟通与语言。1 Q2 y9 S0 S1 V
6 J0 [ E. M( a 沟通,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机关干部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圣经.旧约全书》中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日子过得非常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天的巨塔。由于人们沟通流畅、准确,大家就心往一处想,劲头朝一处使,高高的塔顶不久就冲入云霄。上帝得知此事,又惊又怒,认为人们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变成好多种,各种语言里而又有很多种方言。这么一来,造塔的人言语不通,沟通经常出现误会、错误,巨塔就再也无法建造了。由此可见,如果一个沟通顺畅的团队,上下形成合力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上帝都害怕的。沃尔玛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说:“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f& }2 Q/ I, V" _; o' X/ S% x- p
s9 h* S7 {3 s7 V! q7 L6 w 现代信息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协作。大家都是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可能获得成功。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于人际沟通、珍视沟通协作的人。通天塔的故事告诉我们,语言是沟通的钥匙,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沟通,有利于上级、同级、下级的沟通;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心灵,才能建立起牢固长久的互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 + ] C# t- [- U! u8 e& l6 u7 w% w) v * `& t& I) G: O8 V, o1 m, s2 e# Y 讲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说的是南方的孩子没见过雪,所以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老师说雪是纯白的,儿童就将雪想像成盐;老师说雪是冷的,儿童将雪想像成了冰淇淋;老师说雪是细细的,儿童就将雪想像成了沙子。最后,儿童在考试的时候,这样描述雪: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沙。另一个故事是大家经常引用的,说有一个人请了甲、乙、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了,丁迟迟未来。这个人着急了,一句话就顺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不来?”甲听到这话,不高兴了:“看来我是不该来的?”于是就告辞了。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对乙、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原来该走的是我。”于是也走了。这时候,丙对他说“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又不是他们。”丙一听,心想:“这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原来是说我啊!”也生气地走了。结果,弄的都不欢而散了。这就启示我们:交流、沟通不顺畅,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传递给对方,常常引起误解误会,把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还会得罪人或失去朋友,影响关系和工作。) R$ |7 f0 @# j( Z2 _1 s
- P# d p4 {# `& i. |# } 应该说,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可归于沟通不畅。比如,为什么人最怕的就是被冤枉,冤枉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沟通不畅或者沟通错误。在座的有人养过猫和狗吧?猫和狗是仇家,见面必斗。什么原因?善于观察的人都知道,阿猫阿狗主要在沟通上出了问题:摇尾摆臀是狗族示好的表示,而这种“身体语言”在猫儿看来却是挑衅的意思;而猫儿们在表示友好时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在狗听来就是想打架的意思。阿猫阿狗本来都是好意,结果却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反而都把对方的好心当做了驴肝肺!但是,如果让猫和狗从小就生活在一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对立,原因是彼此熟悉对方的行为语言含义。这就启示我们:熟悉对方的习惯、秉性和语言,对进行有效沟通十分重要。 $ J% I) t. t" m$ G5 ]9 x$ {& ^8 ~5 v" c9 [
其实,沟通不仅仅是简单的说,为什么同样的意思,有的人说出来就让听者很容易接受,有的人说出来就没人愿意听呢?要想沟通顺利、有效,还要讲究沟通方法和技巧,诸如沟通时间、地点、场合、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等,还要善于倾听,要懂得换位思考。因此,进行沟通时,首先,需要学会建立信任与感情,做到换位思考、相互尊重与欣赏;其次,积极聆听,透过聆听与发问理解别人,再透过有效表达让别人理解自己;最后透过有效回馈逐步达成共识。第三,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口齿清楚、表达能力强,要清晰的说出你的想法,让听者明白你的意思。 . y" N1 \" G, h N 8 {6 r, D" F! O 语言是一把闪光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如果沟通之门通向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繁星的天空;如果沟通之门通向一望无际的草原,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之门通向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乘长风破万里浪”。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如果人际沟通能力是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语言和沟通是何等重要。希望我们省人大机关同志们,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运用好语言这把钥匙,不断提高沟通的能力,让沟通能够直达心门。6 t% X3 q) C4 I( c1 _: u% I0 U6 o3 J& ~
5 h k7 e( w4 O. i! g: m, H6 x* U 3、关于写作与表达。/ F1 C) g, k* _7 k
. `$ [) E/ O9 Y- @. |. ^) u9 T, P
对机关干部来讲,公文写作是每一位同志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省人大常委会有其工作的特殊性,担负着全省立法、监督和人大代表服务的重任,每年立法调研、立法论证,执法检查、执法调研,代表视察、代表调研的任务相当繁重,而这些重要工作的最终成果都要用公文的形式来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机关干部的公文写作能力对人大常委会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大工作要求机关的所有干部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也就是公文写作的表达能力。实事求是讲,目前我们机关干部的公文写作水平与省人大常委会所担负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省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每年开展大量的活动,往往是动静声势很大,但最后所形成的工作成果并不理想。我们在执法调研、执法检查之后所形成的报告,有分量、有见解、有价值的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关干部公文写表达能力欠缺的短板,妨碍了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高效展开,也影响着常委会机关的建设与发展。1 ^6 t4 ]( S" g% H8 H% f$ ]
0 l+ E# j1 w2 k2 E
公文写作有其自身特点,关键还是要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平时的不断实践和不断的积累。只有不断写作,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6 T" D7 D$ y" T+ K& ~, b - X* p' x, K. W8 b0 l' p 我认为,加强积累,要建立好三个写作仓库: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一要加强语汇方面的积累,建好词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其途径有两个:第一广泛读书。平时要博览群书、广读报刊,必要时应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第二留意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就能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建好素材库。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写东西时就去搜肠刮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多做笔记、多写随笔、多记日记,及时记录个人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见闻,把写作作为一种生活常态。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建好思想库。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其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就是要熟知和记忆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和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总之,提高公文写作的表达能力无外乎多看书、多观察、多动笔,舍此没有捷径。 1 n8 w- t. @; x s& q" N' r# e7 K$ |$ m 4、关于勤奋与精进。% A3 o2 l( |' T7 [/ |. _% b1 F. S4 f
& K5 R1 [) ]% l/ f# ] 何谓勤奋?勤奋就是踏踏实实,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何谓精进?如前所述,精进源于佛学辞汇,意思是不放逸,永不满足,努力向善向上的意思。这两个词语都反映了一种非常努力的达观状态,一个是努力做,一个是努力做好。我觉得这两个词语对我们机关年轻干部丰富人生和勤奋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就是: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踏实实,不怕苦,不怕难,不放逸,不自满,尽善尽美,向上向好。 / M( a1 |. m6 Y/ Y! y9 T/ d% t I0 x4 m
“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是实现成功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个人够有自己的职业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愿景,为什么有的人却是没有呢?我们看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人就会发现,产生两种情况的基本原因就在勤奋上的差异。前者一定是百折不饶、跌倒爬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者,一定是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努力向善向上的笃行者;后者恐怕更多是这样两种人,一种是愿景虽然远大,但经不起挫折,碰到困难就一蹶不振的人;一种是把愿景只挂在嘴上,从不愿吃苦耐劳、辛勤奋斗,总是得过且过、稀里糊涂混日子的人。9 W. f1 R3 u, J
, D4 ?- n6 E3 W, v. ~3 l3 }# S q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比尔?盖茨,作为全球最富有的人,他在很多人眼里简直就象一个神话,许多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中途辍学创业的故事常常津津乐道。但我们不要忘记,如果只有天赋没有勤奋,他能考上世界最好的大学哈佛大学吗?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有多少人知道他为了打造微软帝国,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在创业打拼的1978年到1984年6年时间里,他只休了6天假。他成功的背后还不知有多少我们所无法领会的辛劳与付出,给他的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写满了勤奋二字!比尔?盖茨正是以其勤劳的品质谛造了一个关于智慧和财富的神话,成为全世界自强者学习的榜样。另一个是王安石笔下的的方仲永,从不曾见过书写工具的他,到五岁时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家人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人们对他感到惊奇,经常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小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等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他写的诗已不能与从前相比。二十岁的时候,他的写诗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没有两样。应该说,仲永的通晓和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然而,他之所以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就是因为他没有后天的努力。试想,他这样天生聪明有才,由于后天没有努力,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我们有些不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后天再不努力的话,恐怕就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6 H: j7 P8 R1 P" a# M( N;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