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三江源生态移民面临的重建家园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3-12-9 11:51
标题: 三江源生态移民面临的重建家园问题
  缘 起
  2004年开始,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有1万多户、5万多位牧民,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居住的草原牧场,搬迁定居于86个新的移民社区。其中76个社区位于城镇附近。他们为何搬迁?
  这些牧民居住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20个省区近7亿人的淡水资源,也影响到澜沧江流域东南亚6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近30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干旱暖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双重影响,三江源地区出现了草场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水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萎缩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当地居民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日愈恶化的趋势,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新世纪中国生态一号”工程,搬迁的牧民,即是这个宏伟工程的一部分。
  据青海省的资料显示,按照“实现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农牧民达到小康生活”三大目标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工作,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问 题
  资料显示,5万多牧民迁出后,迁出地生态环境出现向好趋势,移民的居住环境改善,生存观念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搬迁到城镇附近的牧人并没有“城镇化”为城市人,反而成为经济上困窘、公共服务欠缺、身份上尴尬、文化上贫困的边缘人。
  笔者2012年对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五个地区的移民点共17个社区,完成511份调查问卷和53份深入访谈,收集和倾听移民的声音。突出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生计困难。
  移民的声音:
  2008年搬迁下来。生活来源就主要是政府的补贴,收入比以前变少了。因没有牛羊,吃肉要买,吃不起。希望政府能加大资助、贷款,目前真得特别贫困。(泽库访问,角落,男,40岁,小学)
  在移民村最大的困难就是支出大于收入,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去打工人家不要老人,以前在牧区就没有碰过铁锹,不会干。这几年能在这里生活是因为卖了牛羊有点钱,可是现在钱用完了,政府的补助也到期了。很担心害怕,不知道今后的生活怎么过。(格尔木访问,道黛,男,60岁,文盲)
  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除了政府补贴外没有稳定可靠收入,超过90%的人家中无存款。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就业能力丧失”。祖辈吃穿用住都依赖草原和牛羊的牧民,搬迁到城镇附近后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新的谋生手段,整体“被失业”。
  政府也开办了多种培训班,电焊、泥瓦工、厨师、裁缝、唐卡制作、刻玛尼石等,但经过15~40天的培训后,新手们还是很难在经济发展程度低、就业机会稀少的当地找到工作。接受调查的近500个家庭共2000余人,寻找到“打工”等工作机会的只占15%左右。
  多数移民家庭除了政府发放的补贴(每户各种补贴不到1万元),之外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在“除了空气什么都要花钱买”的城镇附近生活,入不敷出,刚定居时用搬迁前卖牛羊的积蓄补贴生活,部分家庭靠借高利贷度日,经济陷入困顿窘迫。
  玉树州上拉秀乡加吉娘社区的移民,60%生活贫困,30%的人家卖了政府分配的定居房补贴生活,栖身在移民社区空地上的帐篷中。
  第二,公共服务不完善。
  移民的声音:
  最大的困难就是看病难,路远,医疗保险只报住院的,其他不报。没有看病的钱。对于我们这些牧民来说是很困难的,病不起。(泽库访问,隆多,男,79岁,小学)
  我家2005年搬过来的,到移民社区时有3间房屋大概有45平方米,这3间房屋对我家来说确实不够,只能在地铺上睡。到了移民区有一些好处。如:去医院,孩子上学都方便。可是房子不够。房子的质量真得很差,也可能没达到政府的要求和计划,希望政府加强移民区房子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同德访问,仁多,男,66岁,小学)
  移民社区的公共服务总体上欠缺。9个社区没有卫生所,看病难看病贵是移民反映较多的问题,老人、残疾人在搬迁后面临的困难更突出。
  有41.4%的人对移民社区的住房不太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住房质量差”,“面积太小不够使用”,“房间少无法安排”,“没有院子”。社区负责人在访谈中普遍反映房屋质量差,屋顶出现裂缝和漏雨,有的成危房。配套设施如围墙、沟渠、硬化路等质量差。
  牧民原来居住分散,大草原天高地阔,环境卫生问题不明显。但集中居住后,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卫生习惯的养成是迫切的问题。调查发现,移民社区普遍没有污水排放设施,11个社区既无垃圾站也无垃圾箱,移民通过“自己乱扔”“焚烧”处理垃圾。厕所设施欠缺,只有4个社区的户内厕所可以使用,9个社区没有公共厕所。5个社区既无户内厕所,也无公共厕所。
  第三,精神生活匮乏。
  移民的声音:
  搬到移民村后发现藏文化明显地消失,包括习俗和语言。现在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藏族古代故事,能做的就是放学后给他们讲讲。希望相关部门批准在村子的广场建立白塔和转经轮。(格尔木访问,根呷南杰,男,61岁,小学)
  调查员手记:
  谈到宗教,很多人特别是老人都很悲伤,他们说想回迁出地,在移民点没有自己的寺庙。一个习惯以念经安度晚年的民族,身边既没有寺庙也请不到喇嘛的移民点的生活,他们感到无比心痛。(同德移民点调查员)
  调查发现,文化场地和设施较为欠缺。9个社区没有文化室,12个社区没有广场、球场等公共活动场地。7个社区没有嘛呢康、嘛呢石、白塔等聚会的场所。
  7个社区表示“宗教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原因:附近没有宗教场所,没有嘛呢康,没有僧人,没有转经的地方,只能自己在家念经;距离寺庙太远,请僧人费用太高。政府不批准建寺庙,不批准搞宗教活动;政府不允许外来的僧人停留,不允许多请喇嘛。
  搬迁至今不到10年,目前仍然保留传统节日的移民仅为49%。一些传统节日得到保留,如藏历新年、拉泽祭祀、赛马、跳舞、请僧人念经等,但规模有所缩小。一些节庆已经不过了。因为没资金、没场地、没人组织、邻居陌生、没马、人少了、乡政府不支持。
  消失的不仅是节日,原来社区的自助网络和机制也随着搬迁丧失殆尽。移民社区的居民来自不同的牧委会不同的村落,原居地历史上形成的互助和支持机制,在新的移民社区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出现了政府难以顾及的极端贫困户和极端孤苦老人。
  生态移民失去了谋生的家园、居住的家园和精神的家园,陷入多重贫困之中。
  如何重建家园
  面临着多重丧失多重贫困的三江源生态移民,在中国其实并不是孤例。内蒙、西藏亦有生态移民,其他地区也有因保护生态“退耕还林”“退粮还草”而生计受损的农牧民。他们“流血又流泪”,不仅不能分享发展的成果,甚至难以有尊严地生活。这不公平,同时对稳定和谐发展也不利。所在地的政府要关心他们,中央政府、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他们,帮助为了保护生态失去了传统家园的牧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三江源生态移民如何重建家园?笔者建议如下。
  从国家层面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中央政府应考虑全面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帮助生态移民生计方式转型。中央的补助,应部分用于保证移民每家有一人就业。可以考虑安排定居地的公益岗位,迁出地的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劳动力输出等。扶植本地的特色产业,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并帮助寻找产品销路。寻找符合当地实际的后续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重点培训青年人,引导他们逐渐适应移民定居的生活方式。青海省政府可委托对口支援地区和生态保护受益地区,帮助设计后续产业及发展模式,并请他们帮助对青年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在10~20年内扶持生态移民的转型发展。将原定10年的补助期限延长至20年,妥善安排不愿回迁的移民。关注政策许可且希望回迁的移民,帮助一旦回迁既没有牛羊又没有房屋的他们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发放小额、无息贷款,鼓励移民创业。
  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尽快在移民点开设卫生所,并配备相关的医疗服务人员和设施。建议对生态移民实行一定年限内的特殊医疗补贴政策,对有重大疾病病人的家庭进行扶持。完善移民定居点的生活设施,对有质量问题的住房进行统一集中维修。重视并逐步解决移民定居点的供水、生活污水排放、厕所建设、粪便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避免酿成公共卫生灾难。理顺管理体制,给予移居到城镇附近的生态移民城镇人的身份。
  关注精神需求重视文化传承。健全移民社区的文化设施,像重视居住房屋一样关注文化活动场所。尊重移民的风俗习惯,在移民社区中允许建设广场、嘛呢康等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允许设立嘛呢石、白塔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当遵循允许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的原则,满足藏族移民的宗教需求。充分尊重并积极支持传统的节日庆典,发挥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整合社区的作用。作者:靳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