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c8 f7 l4 A2 K% E: O% X 第一点,要出精品,必须深入调查。要真正深入下去,问题在哪里就深入到哪里,对所要了解的情况,追根溯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没有深入的调查,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就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东西来,甚至还有可能写出错误的东西来。上次会我们就提出信息打假的问题,有的地州为了增加信息上报的数量,或闭门造车,或偏听偏信,又不深入调研,上报了假信息,给工作带来麻烦。这方面我看到过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清华大学与新闻本科班的同学座谈时讲的一番话。他讲: . q+ b+ t# R6 N* l/ u
5 X& D9 e& r2 ~! `8 l
现在有些报道夸大到荒谬的地步。以前有些报纸联合采访过优秀法官谭彦。有的写道:“一辆救护车呜呜叫着,从法院里开出来。路上的行人停下脚步,担心地说,恐怕是我们的谭法官又病了。”真是胡说八道。还有的说他“肺部烂得像蜘蛛网一样”。一点医学常识都没有,人要那样还能活吗?还有的说他身体虚弱,“办公室在5楼,他每天上班就像爬万里长城一样”。那可是见了鬼了。每天都要爬万里长城?如果真是那样,那他的领导也太不是人了,就不能给他调换到一楼来?我自己也有教训。1956年辽宁省举办一次文艺汇演,省委宣传部的领导说瓦房店纺织厂的歌咏队不错,让我去采访一下。当时时间来不及了,无法去现场采访,他便让我去找歌咏队的队长。那位队长能说会道,说什么“我们车间里到处能听到歌声”。我就写了一篇稿子《车间处处闻歌声》。很快那个纺织厂的群众就来信举报,说这篇报道的作者根本在胡编,第一他没来厂里采访,第二,车间里根本不允许唱歌,那样是违犯劳动纪律的。那时我刚刚被评为一等先进工作者,马上就被取消了资格。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教训,后来写稿件,一点也不敢马虎。我1969年插队落户,去了一个非常穷困的山村。我问那儿的老队长:“这么个穷地方,怎么才能变化?”老队长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大包干。”我当时大吃一惊,心说这个人觉悟怎么这么低。当时正猛批“三自一包”,大讲阶级斗争。我对那个公社社长说:“这儿的人思想觉悟很低,要好好教育。”社长只是笑了笑,什么也不说。可十年以后,事实证明,真理掌握在谁的手里?是那不识几个字的老农民!因为农民是第一线的实践者。历史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这儿。为什么要讲深入群众?因为不深入就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现在的假话太多了,前年我还写了篇文章,叫《人到七十学听话》,你要不仔细听,就很难发现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 $ [- S3 }- Y$ u( M+ r" M# R x
7 y# ^3 v; t8 G& b$ o+ W/ s
虽然这是对针对新闻写作讲的,我觉得对搞好调研文稿写作也很有启发。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收到一些基层同志撰写的文稿,信息就更多了。总体来说是好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比较单薄,调查不深,素材不够,分量不足。说是信息,他又往深处挖了一下;说是调研文稿,很多问题却又只是蜻蜓点水,甚至一个问题也没有谈透。这就反映出调查得不深入,应该调查的没有调查,只是把现象往那里一摆。这样的文稿价值就不大。 $ z& H( N0 k8 v! Z
3 Q6 x( T7 j; _" ~
第二点,在深入调研的同时,还要注意抓准调研中的重点问题,就是要注意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我认为,抓调研重点要注意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因为有些问题从大局上、宏观上看是重点,但具体到你这个地州、县、乡和单位就可能不是重点了。即使同是县一级,不同的县调研工作的重点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你对自己县的情况以及你这个县在整个地区、自治区所处的位置有个基本的了解,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有宽广的眼界。眼界宽广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应当努力提高的一种能力。平时我们也经常收到这样的文稿,如县乡一级的干部撰写了一些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谈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谈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研究方面的文稿,明显感觉到作者对这方面了解得还不够,驾驭起来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说,抓调研工作的重点也是相对的。当然,有些工作多年来都是调研工作的重点,如学习问题、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问题等,也是大家都能写和写好的题目,而有些题目就是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不容易把握好的,或只能是空泛地议论。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工作中的侧重点不同。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上级部门工作的同志宏观上把握的可能就准一些,视野相对地开阔一些,信息渠道宽一些。基层同志有基层同志的长处,对实际工作的运作更了解,对下情更熟悉,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操作能力也更强一些。所以说,如何把握调研工作的重点是相对的,这一点很重要。在把握好重点的前提下,下笔前还要注意拟定一个好的题目。我的体会是选题宜小不宜大。小题大做往往是好文章,而大题小做就不可能是好文章了。比如贯彻“三个代表”是目前的热闹话题,如以此为题来泛泛地讲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能就是一个长篇大论,对我们基层的干部来讲,就不好把握,不容易写好。但如选择某一个侧面或角度,选准一个切入点,就好写得多了。 * p- ]0 k. ?1 f* E# I2 ]
3 W: D. K" T; \9 d 第三点,要出精品,必须对调查来的素材进行综合分析。现在一些文稿,调查是调查了,也收集了不少的材料,但只是关起门来做了一些归类整理工作,然后进行分类罗列,或是大段地引用上面的文件、讲话,讲得挺长,最多在存在问题上面多列几个表现,说白了就是抄来抄去,看起来支撑文章的骨架很大,讲的问题很重要,但从头到尾没有几句新话和联系实际的话,不是哪个领导讲的,就是哪个文件里的,全是有“根据”的废话。对素材的使用也是机械地搬过来搬过去,顶多是一般性地发挥一下,这就看不出你的理论思考在哪里。这样的文章就是言之无物,看完后留不下什么印象。还有的文稿,后面所作出的结论与前面的数字所反映的情况相矛盾,这样的文稿就更是没什么价值了。用中组部研究室主任王法雄的话讲就是“进去一堆垃圾,出来垃圾一堆”。要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对调查来的素材进行深入地分析,真正下功夫思考,思想上要艰苦一些,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找出这些素材中的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理性的认识。其实一篇稿子,下没下功夫一看便知。写文章是件苦事,这一点我们都有同感,但苦中也有乐,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稿,那种愉悦的心情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有两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思冥想了三年,一下子吟颂出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种刻意求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过去我在乌鲁木齐市工作时,一位领导对我说过,他过去经常是一篇文稿任务当头,想不出好的表达方式,苦思冥想,压力很大,经常是半夜脑子里出现了新的想法,就一轱碌爬起来,抓起小孩做作业的铅笔先草草地记在纸片上,担心第二天忘了。特别是我们基层的同志,平时的工作比较杂,虽然收集到了一些素材,但可能深入思考得不多,这时不要急着成稿,别急着出手,先摆在你的笔记本上,等你更多地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和有关的政策后,再看看别人这方面的文章,等思路开了再下笔。初稿出来后也不要急着寄出,最好先请领导、同行看一看,提提意见,商量一下,就可能有新的启发和灵感,而这就有可能是你这篇文章的亮点。领导干部往往站得高、看得远,特别是很多领导干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可能没有时间形成书面文稿,所以请领导看看,特别是对领导提出的建议认真思考思考,可能会豁然开朗,这方面我有很多次体会。毛主席讲,在群众面前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从写稿子上来讲,在领导面前,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一点我体会很深。有时一些想法意图,我们在下面苦思良久,可能还没有表达清晰,报到领导那里,可能一两句话就点到了关键、很到位。再就是成稿之后,还要在逻辑修辞上推敲推敲,尽量将病句剔除,修改不太通顺的句子。咱们新疆的一些基层同志可能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在我看到的一些文稿中,倒装句和被动句用得非常多,看起来有点像翻译过来的外国作品,这一点也应注意。 , N. {1 h, s2 | ?! R2 c1 e7 R& l6 C. a' J2 g$ ^7 A
第四点,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文字表现形式。 t+ _2 D' g+ M0 f2 `0 q9 x+ d3 l'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