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扶贫攻坚战
——在广元调研老区建设发展结束时的发言
(2010年12月14日下午)
王思铁/文
一、广元老区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广元特别是旺苍老区对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元市是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西部战线的主战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的中心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为巩固和发展川陕苏区、策应中央红军入川北上抗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史料记载,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广元市境内建立了1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苏区面积鼎盛时期,占川陕根据地的36%、人口占20.6%,县级苏维埃政权个数占整个根据地同期的26%,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区域。在这一伟大的革命历程中,广元老区人民坚定不移地拥苏、护红,有10多万人参军参战,其中6万人英勇献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旺苍县,这里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进入旺苍境内,作战到6月中旬,解放旺苍全境,建立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此时,川陕苏区的党、政、军首脑机关都陆续从通江、巴中迁来旺苍坝。旺苍坝成了川陕苏区的后期中心。当时,仅有10万人口的旺苍就有1.20万人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境内同敌人进行了三江坝阻击战、木门阻击战、旺苍坝追迁战等大小数十次战斗,取得了反“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的胜利,是川陕苏区西线的主战场。旺苍不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最早完全解放的7个县之一,也是红四方面军进入最早、撤出最晚、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二)广元、旺苍发展成就巨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把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作为全省的战略重点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省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扶贫开发,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在扶贫开发上,从来就给予了重点支持。进入新世纪来,胡锦涛总书记到广安、南充老区视察,指出四川的革命老区和山区多,要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还对仪陇老区的饮水和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两次考察巴中老区,把巴中老区作为自己的扶贫开发联系点。刘奇葆书记多次到川陕老区考察指导工作,号召打好老区扶贫开发和建设发展翻身仗,把南江县作为自己的联系点;提出编制《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阅示了“规划纲要”送审稿,并拟在巴中市召开四川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做出重大部署。蒋巨峰省长和钟勉副省长等省领导也高度重视,他们去年7月初到巴中调研,参加“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座谈会”,决定巴中老区发展试点,实施连片扶贫开发,今年又把广元元坝区和苍溪县作为他们“挂包帮”的联系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元老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刚才市政府王灵勇副秘书长讲得比较具体。总的说,建市25年来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GDP总量2009年达到270多亿元,增长近20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为26.8:33.9:39.3,总体进入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二是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四是公共服务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旺苍县的发展也是如此,就不再赘述。
你们都谈到了扶贫开发的情况。我到省上从事扶贫工作已经十好几年了,对广元还是比较熟悉的,特别是扶贫开发方面。20多年来,广元的扶贫开发不仅成绩巨大,而且经验丰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学习推广“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这种精神最早发源于旺苍大茅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茅坡人就喊出了“宁苦干,不苦熬”的口号,还树了石碑,刻上了这6个字。巴中的扶贫新村,最早也起源于广元。从市上看,“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种抗震救灾的精神,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温家宝总理给予高度肯定,我看了网上,网民也给予高度认同。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广元经验”,还有旺苍的互助资金,也是全国叫得响的。
总之,广元老区的各级党委、政府,老区人民不仅在战争年代,而且在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坚持发扬老区精神,自强不息,为中国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我来说,每到一次广元老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当前困难挑战突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广元老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老区县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贫困人口尚未稳定解决温饱,发展差距拉大,贫困问题、“四难”问题和返贫现象还较为突出。总之,广元老区至今仍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建设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这次看了3个村,刚才又听了县上、市上的介绍,结合我们最近编制《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11—2015年)》摸底调研的情况看,广元老区乃至全省老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不论青川还是旺苍,多数处在大巴山腹地,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明显,山高谷深,生态脆弱。旱灾、洪涝、滑坡、水土流失以及农林病虫害等灾害频繁。汶川特大地震,广元全面受灾,损失惨重。昨天看的村,上前年“8.16”大水灾、前年“5.12”大地震、去年“7.16”大洪灾、今年“8.13”和“8.19”大洪水加泥石流。村里的房子、道路、农田等,毁了修、修了毁。今年“8.19”泥石流,使新华村小河坝里几户农家房屋,一瞬之间片瓦不存。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的恶劣。今天看的永康村,路无一尺宽、地无三尺平,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旺苍分为南面和北面,常说北面差,这个“差”也是给南面比较而言的,不然就整个旺苍与成德绵比较起来,条件都还是很差的。所以,我说,万山乡的那位党委书记很不错,长期坚持在那里工作很不容易。
二是基础设施滞后。昨天看的新华村,四面大山连大山,就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机耕道进山,一遇雨水冲坏就进不去了。基本农田建设也很差的,放眼望去,没有一块成型的耕地。两三尺宽的陡坡地,只能产包谷和土豆。包谷还没成熟,就给野猪吃光了。一是规定不敢打,二是即便有指标也没有枪(打)。还有部分边远山区人畜饮水、用电也很困难。
三是经济发展缓慢。你们全市农民纯收入,2009年才3482元,比起全省贫困农民的3909元都还差一截,这说明广元还是“普贫”。昨天在康乐村问了一个组长,她说一年纯收入就那么几百千把块钱,眼前打工一天挣五六十元,只够一家人生活和孩子上学,住房贷款没钱还,利息是用低保金扣抵的。灾区建房户,户户有外债,户均7万元以上。
四是公共服务薄弱。学校、卫生、电视、广播都缺,特别是学校,现在是集中办学,许多村小撤销了,群众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今天从永康村回来的车上,听司机说,孩子集中上学,村民是几家人合伙,去学校附租房,轮流派人值守,照顾小孩子上学。卫生也如此,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存在。还有乡(镇)撤并,农民反映办事极不方便。
五是农户能力偏低。劳动力总量大、剩余多。但能力、素质偏低,文化素质不高,科技素质不高,经营管理素质差,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生活匮乏,自我发展能力弱。永康村60来人在外打工,都是小学初中文化者居多,一是工作不好找,二是即便找到了干的也是粗活,虽然很苦很累,但挣不了几个钱。
六是连片贫困突出。广元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贫困山区为一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点十分突出。全市7个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县、地震极重和重灾县、大山区县,还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全市还50来万贫困人口,按照新标准,贫困人口规模还会更庞大。
(四)抓住老区发展的大好机遇。实现老区跨越发展虽然面临严峻挑战,但我们同时也拥有比过去更多的有利条件。一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快革命老区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为我们加快老区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替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一大机遇。建国60年,前30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计划经济;改革开放30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今后30年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市场自由。发展,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也包括生态等的发展;发展,对内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对外是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也所以说,十七届五中全会处于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样的同等历史地位,不仅事关“十二五”更事关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三是中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我们推动老区加快发展。四是国家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这也是一大机遇。五是灾区重建和发展振兴也是加快老区跨越发展的一大机遇。六是多年的发展建设,老区的基础设施、经济实力、社会事业等有了较大的变化,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子,对推进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更重要的是老区干部群众具有奋发图强、苦干实干的良好精神状态,具有早日脱贫、快奔小康的强烈企盼。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实现老区的跨越发展。相信,广元老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编制《四川省“十二五”老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编制《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是革命老区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21个市(州)有17个有老区县,共有81个老区县(市、区),幅员面积25.40万平方公里、人口4149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2.37%与58.69%。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先后有30多万人参加红军、32万余人参加游击队,9万多红军为国捐躯、10多万红军家属和游击队员惨遭敌人或“还乡团”杀害。老区人民不仅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送去参加红军壮大革命队伍,同时,还有数百万老区群众和少数民族同胞参加了支前工作。我省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和军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特殊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把革命老区建设发展作为全省战略重点来抓。上世纪50年代,省上有老区建设委员会,前几年成立了老区建设办公室,挂靠在我们省扶贫移民局。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带来了老区的巨大变化: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009年底,全省81个老区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18.70亿元,人均达到1.0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28.87亿元,人均达到310.60元。二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一些地方通了高速路、铁路、机场。三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学校、医院、通讯、广电、文体等社会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9年,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多元,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五是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老区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特色产业,工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已建立较为完备的商贸流通体系,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财税来源基本稳定,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增强。
为进一步解决老区贫困问题,加快老区跨越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都特别强调,要“加大对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编制实施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和扶贫规划,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增强造血功能,促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中央和省委加快老区跨越发展的决策,省委编制“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的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政治意义:回报老区人民。我省欠发达地区或叫贫困地区,主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和边远地区。其中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民族地区、一个是革命老区。就民族地区来说,近年来国家实施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战略,一方面藏区整体享受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加之先后实施了“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富民安康工程、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牧民新生活行动计划;另方面彝区实施“三房改造”,特别是《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2010—2020年)》、《四川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2010—2020年)》,也就是说四川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已经走上了解决的正轨。现在突出的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迫切而条件又已经成熟。实施革命老区跨越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思源回报”老区人民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社会意义:构建社会和谐。我省革命老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自然灾害频繁,返贫问题突出。实现老区跨越发展,推动老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提高发展质量,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全省老区幅员面积、人口,都占全省一半以上,如果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如果没有老区的和谐,也就不会有全省的和谐。
三是经济意义:推进“两个加快”。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外需向内需、高碳向低碳、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要如此,必须加快老区发展。我省老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实行老区的跨越式发展,能加快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挖掘内需潜力,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能加快老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两个加快”,实现全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老区资源丰富,更是全省发展后劲所在、潜力所在。
总之,编制全省老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老区跨越发展,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需要;是解决广大群众紧迫的民生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的需要;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省“两个加快”的需要;是实现全域、全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思源回报老区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
(二)老区发展规划编制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通过两天的调研,我感到编制好“十二五”老区发展规划,要解决好几个相关的问题。
首先,要有深厚的感情。编制老区发展规划,与编制其他规划,既有相同处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区发展规划是“回报”老区人民,所以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来编。前面说过,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区人民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是永远的丰碑。抚今追昔,我们的党和国家能有今天是老区人民用牺牲和贡献换来的。周恩来同志说,“我们下了山,就不应该忘记了山;进了城,就不应该忘记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了本。”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和老区的群众。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同志就提出,革命老区要“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对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一定要把老区建设和群众生活搞好。”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有责任帮助老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否则我们就难以向烈士交代,向人民交代”。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关心革命老区,要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小康生活”。我们参与规划的部门和同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上来,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加快老区发展建设步伐,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也是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我们参与规划的部门和同志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否则,我们真的就难以向革命先烈交代、难以向人民交代、难以向历史交代。
其次,要突出“老区中的老区”。四川革命老区多,上世纪80年代认定了17个,90年代增加到45个,2006年增加到63个,今年省政府发文认定了81个。全省21个市(州)过去有13个有老区县,现在是17个有了,就是除了自贡、乐山、德阳和攀枝花市外都有。整体来说,革命老区县都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贡献有大有小,特别是在财力、物力还有限的条件下,扶持重点要向贫困重点老区倾斜、向最困难和最贫困的老区倾斜。就是在政治上一视同仁,在扶持上区别对待。扶持上不能一刀切、不能平均用力。比方说:旺苍是老区,南部也是老区,但旺苍是老区中的老区,当年旺苍对革命的贡献更大,加之现在又比南部等老区县更为欠发达、更为贫穷。所以,旺苍和南部相比,要重点扶持旺苍。不知今天在座的有没有南部藉的同志,赞不赞成我这个说法(市政府王秘书长:我老家就是南部,王处长说的实在的,我赞成)。就全省来说,重点要放在扶持川陕苏区,再就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古(蔺)叙(永)。川陕苏区也要分个“一二三”来,首先是巴中、广元,再是其他。去年,省政府在巴中搞革命老区发展试点,效果比较好。在今年5月8日灾后恢复重建会上,省委刘奇葆书记讲了编制《巴中、广元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我们省扶贫移民局也编了,但是南充、达州等地提出来,也要求加入,后来就改为编制《川陕革命根据地(四川部分)连片扶贫开发规划》。再后来,就是7月上旬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后,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又改为编制《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目前,这个已编制完毕。总之,“十二五”老区发展规划要突出川陕苏区这个重点,川陕苏区又要突出巴中、广元。这就叫住“突出老区中的老区”。
第三,要扶持贫困中的贫困。不仅要突出老区中的老区,还要坚持先难后易,选择贫困中的贫困开展扶贫工作。贫困是个相对概念,是比较而言的。我们说,广元是贫困地区,是给比你广元好的如成都、德阳、绵阳比较而言的。虽然说现在国家经济增长快,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还仅3700来美元,仅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国家要办的事还很多,在财力物力都还有限的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突出老区中的老区,还要坚持选择“老区中的老区”里的“贫困中的贫困”来开展扶贫工作。这条,在老区也应坚持。同样是老区重点县,重点县内有不重点的乡村、有不贫困的农户。记得2005年,我到康定县作调研时,就讲过三句话:选准最困难的村、扶持最贫困的户、办好贫困群众最急需办的事。这个现在还是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扶重点县好、扶困难老区也好,都要扶那些最困难的最贫困的。一些地方“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之所以这样,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瞄准最困难的地方,没有锁定最贫困的农户。所以说,不仅要突出老区中的老区,还要选择贫困中的贫困,做到真扶贫、扶贫真贫。
第四,要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常规扶贫与特殊困难地区扶贫相结合,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专项扶贫与强农惠农扶贫相结合,自身努力与积极争取支持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突出民生优先、城乡统筹一体、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等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缩小发展差距,整合资源、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尽快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并脱贫致富,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为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要坚持五条基本原则。从昨天、今天调研的情况看,从刚才大家介绍的情况和发言来看,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来看,我想基本原则有这样的几条要考虑,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三是坚持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持续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各方参与。自力更生很重要,要发扬老区精神,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彻底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
第六,要找准奋斗目标。我想,总的应当考虑: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千方百计使老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缩小发展差距,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初具规模,效益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基本完善,现代文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落实到位;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逐步实现“两个转变”: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的转变,为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七,要突出规划建设重点。规划建设重点有农村的,有城市的。从调研的情况看,从过去把握的情况看,就农村的来说,有七个方面应当把握住。一是新村建设,包括住房建设,住房又包括新建、改扩建,还有配套建设,比如安全饮水、沼气建设等。二是基础设施,比如交通建设、水利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三是特色产业,包括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旅游产业等。四是公共服务,比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五是能力提升,一个是地区发展能力、一个是农户发展能力,特别是后者更为重要。六是生态建设。七是社会保障,就是民政上那块,比如五保供养、低保救助,还有卫生上的那块,比如新农合等。
第八,要落实保障措施。从编制规划角度来说,这个也很重要,大的方面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组织领导、科学规划、规划管理、监测评价、群众主体、社会帮扶、舆论宣传等等。如政策支持上,就要考虑财税支持、金融服务、产业扶持、生态补偿、人才支持、协调合作等等。
三、搞好十年扶贫的评估和未来十年扶贫规划的编制
刚才,市、县的汇报都特别讲到了扶贫开发问题,特别是重点县的问题,加之,扶贫开发也是这次调研的两个重点之一,所以,就此谈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十年扶贫规划评估。一是充分肯定成绩。从省上看,总的是圆满完成了十年扶贫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规划确定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扶持1041万人口。到今年10月底,贫困人口下降到145万人,10年减少896万,贫困发生率从15.22%下降到2.17%;二个是贫困农民年纯收入增长8%。到2010年10月,全省贫困农民纯收入从2000年的1262增长到4209元,平均每年增加294元,年增长12.80%。另有六项任务:扶持人口1041万,建设新村10000个,移民搬迁12万户、60万人,教育扶贫建1000所民族地区中心院小、卫生扶贫、牧区扶贫。这六项基本任务也圆满完成了。二是认真总结经验,比如连片扶贫开发、贫困村互助资金、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等。三是搞好成果展示,包括报刊、专题片、书、画册等,要形式多样而有效。四是大力表彰先进。省上拟报请省委、省政府名义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如果不行的话,也可以由省扶贫移民局和省人事部门联合表彰。建议你们市、县也搞十年扶贫表彰。
这里特别谈一下减贫的问题。刚才,你们谈到贫困人口数量问题,感到既要体现本轮成就又要考虑为下轮扶贫留“基数”,担心留少了怕吃亏,留多了又没成绩。我个人认为,这种“担心”是自找的,是自寻烦恼。减贫反映的是工作,反映的是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推进扶贫开发的进程和效果,它与留多少贫困人口作为下轮扶贫的“基数”根本就没有关系。有扶贫就有减贫,但减贫不单单是专项扶贫这一方面的动因。经济增长、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贫困者自身努力,甚至自然因素也要减贫的。我们常说,“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就是这个道理。风调雨顺,粮经丰收,就减贫,反之,像“5.12”大地震就返贫,就有新贫。所以,减贫要以政府每年的目标考核为准,不要与返贫、新贫挂钩,这是扶贫开发二十多年来的一贯做法。贫困人口基数,是存量加上返贫、新增贫困人口。你若把减贫与返贫、新贫挂钩,总结成绩时贫困人口还有一大块,那么,社会各方面就要问你,十年扶贫,国家投入1440多亿元,你们扶贫部门都干了些啥?你让市长、县长明年的人代会报告啷个“报”。如果这样,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是不?所以减贫问题和存在多少贫困人口,要“收支两条线,各算各的账”。再说,下一轮扶贫标准要提高到1500元、约比现在上升1/4,标准一提人口自然有了嘛,道理就这么简单。扶贫部门的同志,要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没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搞得大家晕乎乎的。
(二)关于未来十年扶贫规划编制。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未来10年的扶贫开发,党中央和省委十分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多处提到扶贫开发,特别强调“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推进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也是八处提出,特别强调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为核心,加大扶贫投入,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和整村推进计划,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这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以说,扶贫开发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
按照中央的部署,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编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目前已经基本定型。主要内容包括:提高标准、调整重点县、连片开发、目标管理、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至于省上的规划,即《四川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已经提出来了。但是,具体工作还等明年国家新“纲要”出来以后,才能展开。各地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调研准备。一是总体要求。二是目标任务。目标上,根据中央精神,主要是2015年贫困人显著减少,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具体任务上,可以考虑农田水利、特色产业、安全饮水、通电交通、危房改造、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能力提升、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内容。三是对象范围,重点是有劳动能力者、连片开发、重点县、重点村。四是专项扶贫的着力点或范围问题,我想重点应当是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技能培训、老区建设等。五是行业扶贫,比如产业开发、科技扶贫、基础设施、文教事业、卫生人口、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六是社会扶贫,比如定点扶贫、东西协作、军队武警、企业参与、社会各界,还有国际合作等。七是政策保障,要考虑政策体系、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等。八是组织领导,包括扶贫责任、机构建设、基层组织、资金管理、理论宣传、统计监测等。
上面讲的,重点有4个,一个是提高扶贫标准。这个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讲得很明白,“十二五”期间要“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提高到多少,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测算,国家统计局的同志说1400元,国务院扶贫办提出1500元为90不变价,折现价约在1800元左右,即便这样,按现行的汇率折算,也只有联合国每人每天1.25美元的一半,比印度还低。二个是调整重点县。重点县只减不增,我省有36个,除去藏区的9个不动,还有27个,如果全省排队,按2006—2008三年的人均财力和农民纯收入来算,从低到高取,你广元也增加不了多少。再说,我们和有关部门正在积极争取汶川地震极重和重灾县,在“十二五”期间都按“重点县”政策对待。这事如果弄成,这也就可以了。同时,我觉得在未来10年,应当确定“省定重点县”,以解决类似青川、剑阁县等的特殊问题。三个是连片扶贫开发。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尽快解决集中连片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这就意味着要收缩战线,集中攻坚。划片区就是为了这个。无疑广元肯定是要进国家级片区的。另外,设想一下,省、市、县都应确定自己的片区,如川南乌蒙山等,解决一些地方的特殊问题。四个是实施整村推进。国务院扶贫办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专项扶贫每年支持6000个村的整村推进。我局拟向省委、省政府请示,量力而行继续确定实施一批“省定重点村”。本着“扶贫开发、分级负责”原则,各市、县也应确定自己的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再说,关键是抓住机遇,有所准备。比如说,省上已经和正在或即将编制的涉及广元的规划就有:《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汶川地震四川灾区振兴规划》、《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这是大的机遇,要有准备,要抓住。
最后,借此机会,特别说一下增强扶贫、移民合力问题。地方机构改革后,许多市、县比照省上,把扶贫和移民部门合在一起了。人海茫茫,大家在一起是个缘分,要形成合力,同心同德把扶贫、移民工作搞好,不辜负党委、政府的期望。目前,个别地方合并以后,个别领导同志糊涂地、片面地认为移民“钱多实惠”、扶贫既苦又累还没啥搞头了,重移民轻扶贫苗头上升。我们要看到扶贫和移民工作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移民是发展性的,是市场行为,扶贫是民生性的,是政府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讲贫困和扶贫、社会主义本质讲贫困和扶贫,党的重要文件会议讲贫困和扶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扶贫移民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都要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扶贫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总之,扶贫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一次大检验。希望扶贫移民部门的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经受住检验,交一份党和贫困群众满意的合格的答卷。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