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人民日报“深化改革进行时”系列评论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10-30 08:44
标题:
人民日报“深化改革进行时”系列评论汇总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人民观点)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一
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
“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10月8日,风云际会的APEC盛会上,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再次向世界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声音。天堂之岛的碧海蓝天,见证一个发展中大国现代化征程上攻坚克难的万丈雄心。
此时此刻,新中国刚刚度过了64岁华诞,改革开放35周年的时间节点正在临近,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载万众期待,世界经济在复苏与低迷的冲撞中曲折向前。这一切,将改革开放和复兴之路的现实方位标示得格外清晰。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习近平主席以坚定的语气,向世界重申中国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决心,并非所有人都能想象,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和盘根错节的难题。
几天前,在北京举办的中网公开赛,一面是“迈向中央球场”的体育豪情,一面是雾霾突袭下选手“不想呼吸”的不快吐槽。当我们建起了现代化的城市,办起了举世瞩目的顶级赛事,却又面临空气不洁、环境污染的困扰。重现蓝天白云,仅在京津冀地区,就意味着压减数以千万吨的落后产能,淘汰数以万计的污染企业,引导上亿人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和还要多的国家,向着清新呼吸的每一点改变,都是如此不易。
不只是大气污染治理,在今天中国改革的“问题清单”上,“世界工厂”转型升级,完善覆盖13亿人的社保体系,为两亿多农民工打造人生出彩的发展舞台,无一不是格外艰巨的课题、极其难啃的硬骨头。置身其中,思想观念障碍、利益固化藩篱相互交织,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相互叠加,即便人们观点有差异、立场有区别、利益有分歧,却都无法否认攻坚期和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复杂性”。
共识也许就是这样在困境中渐渐缔结。时至今日,开枝散叶的各项改革,已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书写了35个春秋的历史篇章,这一字一句的激情表达,虽然未必都能尽如人意,却不可否认地唱响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推动着滚滚向前但也泥沙俱下的时代洪流。当越来越多的矛盾,积累成亟待破局的发展围城,越来越多的人坚信,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难以维持现状,而且可能尽弃前功。“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只有坚定改革开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在现代化新航程中乘风破浪。
我们常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但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现实问题的复杂与艰巨,要求今天的改革,更自觉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撬动改革大局,用制度活力推动改革进程。正如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的,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1992年,邓小平同志曾在南方谈话中畅想,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回首35年风雨历程,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巴厘岛坚定的中国声音再次传递这样的信念: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人民日报评论部: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二
以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让市场成为增长的源泉,乃是“中国奇迹”步入“第二季”的唯一选项
一位从事物价工作的老同志回忆,1966年,为解决猪肉、羊肉在销售中不分部位,出现“熟人吃好肉,生人吃骨头”的不合理现象,他们耗时耗力、反复测算,区分出优劣、不同部位的成本与定价,方才避免了“人情肉”的荒诞。而今,“定价之权”不再由计划掌控,行情取代了人情,钞票战胜了粮票,99%以上的商品均已实现市场化经营,遍布城乡琳琅满目的物质繁荣,早已超越了“菜篮子”和“米袋子”。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望今夕两幅镜像,促人深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中国的战略阐发:“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二字,涵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顺、社会发展活力的增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提高。其中,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要害之意不言而喻,既是对35年攻坚克难的规律把握,更是在培育新的发展阶段爬坡过坎的内生动力。
今天,欣慰于市场经济的伟力,也须清醒地看到,还有不少阻断统一市场体系的“暗礁石”,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依旧盛行,靠“红头文件”隔离要素流通;一些领域仍对民间资本“明开暗禁”,民企转个圈便从“旋转门”黯然撤退;还有不少妨碍公平竞争发展环境的“硬骨头”,一些地区招商引资客气有加,请进来就关门宰客,乱收费、“过头税”屡禁不绝;一些部门怀抱审批权死死不放,让计划时代争配额的“程门立雪”,变成市场经济下立项目的“跑部钱进”……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亚当·斯密说过,“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事实上,无论肉价的测算还是投资的计量,行政干预都不可能比市场这个“超级计算机”更高明。所以说,如果“看得见的手”频频越位,甚至“上下其手、左右其手”,必然紊乱市场经济的神经,干扰价值规律的生发。也正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壮士断腕的誓言犹在耳畔,啃硬骨头的决心激荡胸怀。今日之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创造一切条件让“看不见的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这正是新一届政府秉持的简政放权的改革理念。今年以来,经济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若不再依靠大规模刺激政策,增长的动力又该从何而来?取消、下放审批事项,才有市场主体的活力四射;维护权利、机会与资源的公平,才有国企民企的竞相绽放;消除户籍的捆绑与社保的歧视,才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人的城镇化”……以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让市场成为增长的源泉,乃是“中国奇迹”步入“第二季”的唯一选项。
然而,犹如怀胎之分娩、凤凰之涅槃,改革总要付出成本。根治“看得见的手”乱动的顽瘴痼疾,绕不开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城镇与农村利益格局的全方位调整。勒住地方政府的“税收冲动”,无异深水之中除暗礁;剥离审批部门的“权力依恋”,不啻险滩之上啃骨头。但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就必须忍受“调整的阵痛”、缓释“成长的烦恼”,在与既得利益的奋力一击中,赢得市场的信心,塑造法治的信仰。
市场的信心,说到底是企业家的信心。当年,有人形象地形容,国企改制是市场经济的“助产婆”。今天,垄断性国企怎样加强监管?资源性价格改革怎样提速?“两个毫不动摇”的宪法原则怎样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风险意识。当年,有人为“带两个徒弟请五个帮手”较真,为“包产到户还是社会主义”发问。今天,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更是一刻离不开平等竞争与契约精神,更需要顶层设计解放思想、时时维新,呵护市场经济最可宝贵的微观基础。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深味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寄语,行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通往富裕、繁荣与自由之路上,我们坚信“彩虹总在风雨后”。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市场潜力和创新活力,“中国经济升级版”必将化茧成蝶,一步步走近瑰丽动人的中国梦想。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1日 05 版)
人民日报评论部:让“看得见的手”更加有效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三
“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须依“宽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有为”不该是恣意妄为,须靠“严法”约束公权主体的自由裁量
一份不足10页的清单,仅列出不予准入或有限制的“禁区”,其它一切领域均可自由进出。这是上海自贸区对外商投资实施的“负面清单”。相比“正面清单”的“指挥棒”效应,“负面清单”首倡“非禁止即开放”管理模式,纸面之下深蕴“非必要不干预”的治理理念,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负面清单”是不是一张可以复制的“改革纸”,尚待在那片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检验。但可以肯定,这“破冰一步”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同方向、共挑战,都是为了从制度上让“看得见的手”更加有效。沿着改革之路一鼓作气,大刀阔斧的一系列举措不断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宣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
为“改革之轨”清铁锈、换枕木,政府机构改革已先后提速七轮,但干扰经济列车准点运行的隐患并未完全消除。“看得见的手”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有的审批权中央取消了,地方又增加了,机关下放了,行会又接招了;有的公共部门集中了过多的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痼疾始终存在。一些该管的事情却没管好,特别是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社会管理还较薄弱;有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有的领域权力滥用、****,限权之笼还待精心打造……
有这样一则漫画,数个公章张开“血口獠牙”,企业挣得一张许可证需“过五关斩六将”,讽刺的是层层设卡的行政乱收费,隐喻“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的朴素之理。新一轮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宏观调控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不再盲目救市,不再“一喊饿就喂奶”,而是更尊重市场“稳定器”的自发升降,更倚重改革“红利源”的长期释放,着眼发展后劲。这也正是企业家们“一个包容性的政策环境比一大笔科研经费更为重要”的企盼所在。
进入10月后,大洋彼岸的“政府关门”触发人们“经济停摆”的悲观预期。政府不是无甚作为的“守夜人”,关键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正因此,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守护公平正义,狙击“一罐奶粉两瓶酒”,反垄断执法渐发威;着眼结构调整,“营改增”将令中小企业节税四成,全年减负1200亿元;维系群众冷暖,兴建保障房、改造棚户区、购买公共服务,让“潜绩”击溃“显绩”——把精力投向环境,将幸福留给民生,方能告别保姆角色,回归服务本意。
有种夸张而形象的说法,讨论“市场多一点,还是政府多一点”时,两个经济学家竟能拿出三种意见。实践证明,廓清“无为”与“有为”的边界,法治乃是最好的“定型剂”:有自贸区四部法律的暂停实施,才有贸易与投资的一路绿灯;若依法办事,那位离京回乡办护照的小伙又何苦往返六次?“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须依“宽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有为”不该是恣意妄为,须靠“严法”约束公权主体的自由裁量。一张一弛间,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鼓励“循序渐进”,禁止“揠苗助长”,“两只手”自然相得益彰。
很多时候,被改革者不是不懂改革的道理,而是囿于既有利益格局的束缚,揣着明白装糊涂。有领导同志回忆,机构改革中找负责人逐个谈话,没有一位主动表示部门该撤,谈话时间过长过累甚至“每次站起来都很困难”。今天,摆脱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不妨少算“旧账”、多算“新账”,“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以预期改善凝聚共识,以存量优化摒除阻力;跳出精兵简政的“利益博弈”,不妨多讲法治、少通人情,通过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的政府职能转变,涉过险滩、突破藩篱。
政府慎作为,市场才有活力;政府有担当,市场就有信心。让政府的职能跟得上市场的节拍,给“看得见的手”戴上法治的“手套”,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发展之途中,中国故事定会更精彩!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4日 05 版)
人民日报评论部: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四
为国企健身祛病,为民企清障除碍,基本经济制度的两翼不偏废、双轮共驱动,发展活力的激发才会持续澎湃
“我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倒霉,我们这个家怎么就这么倒霉。”年初,中石化实行“网上统一公开招聘,阳光引进”,一位无法再安排子女“内部接班”的职工表示无法接受。
“银行说先把原来贷款还了,我再马上贷款给你,等还了贷款,银行马上就变脸。”上半年,面对银行的“选择性惜贷”,一家温州鞋类企业的负责人言辞颇为激烈。
两则看似不相干的抱怨,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维度上观照,一边呈现国有经济对“扭曲的劳动力市场”的艰难矫正,一边道出民营经济在信贷市场上的无奈弱势,二者交相叩问,指向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时代命题。在谈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将“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列入其中。下一步改革,如何啃这块硬骨头,关系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激发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
制度如何激发活力?告别“高度集中”,走向“充分竞争”,市场经济的铿锵足音是最好诠释。企业改革的编年史上,不乏这样的动人记述: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一旦体制改了,效率与效益便以几何级数喷涌。这份“多出来”的活力与创造,就是人们常说的制度红利、改革硕果。积35年之经验,以“改制”推动国企的中流击水,以“松绑”鼓励民企的弄潮远航,并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风正一帆悬”。
豪饮红酒成“学习”,公共电梯成专用,投资运营成本高,服务群众质量低……这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国企查摆出的“四风”问题。对此有高管坦言,作风之弊的背后是过度行政化的“大企业病”:有的重大决策“拍脑袋”,矿产等海外投资败笔连连,缺乏责任倒究机制;有的管理者以权谋私,一些粮食企业暗藏“空买空卖”、滋生监守自盗的“硕鼠”;而作为全民利益所在的国企,不少上缴的红利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盈利状况尚不相称……从产权明晰到管理规范,从公司治理到监督机制,改革的脉动昭示着“共和国长子”的未来方向。
相对于许多国企的顺风顺水,现实中,民企遭逢的壁垒已见多不怪:准入门槛望而生畏,“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你来我往;“吃拿卡要”的乱收费、欺下瞒上的“过头税”时有耳闻;不少企业仰赖民间借贷,年利率常高达20%以上……欣慰的是,十八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多方呵护非公经济。行政许可总清单即将公开,医疗服务等领域“非禁即入”,“营改增”与结构性减税在路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屡发力,大刀阔斧的动作,传递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改革导向。善待最宽广的“就业容纳器”,尊重最温暖的“科技孵化机”,假以时日,必将造就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关键支撑。
国企民企血脉相通、休戚与共。国有企业野蛮生长,会挤压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步履维艰,反过来又会拖拽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所以,为国企健身祛病,为民企清障除碍,基本经济制度的两翼不偏废、双轮共驱动,发展活力的激发才会持续澎湃。从这个意义上讲,国企民企改革并非各行其道,而应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此基点上促动国企民企“万类霜天竞自由”。
企业改革被称为市场改革的“惊险一跃”。改革初期,年广久和他的“傻子瓜子”曾为赚了100万元饱受非议,雇佣140多人被指“资本家复辟”,终因邓小平的明确表态而闯过难关、迎来春天。今天,面对重重藩篱,筑牢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根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革新,以制度红利的释放,激发改革发展的活力,我们依然期待这种远见卓识,呼唤这种闯关勇气。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7日 05 版)
人民论坛人民日报评论部: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五
思想的解放,曾打开经济发展的闸门;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社会,把这一道活力的闸门打开
要不要调借周末?需不需延长假期?近日,假日办在网上就“怎样放假”征集意见,约211万人次参与的大讨论,照见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强烈参与热情,也折射社会之中蕴藏的巨大改革动力。
放在30多年前,相较于单位、组织等概念,社会一词还含义模糊,以至于未能进入“体制内”的人,被贬称为“社会青年”。然而,随着计划体制的融冰,社会也渐归其本义。而从乡镇企业到温州模式,从离职下海到“汶川一代”,来自基层、来自民间的澎湃探索热情与不竭首创活力,也把改革的潮头一次次推向崭新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深化改革,还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在今日中国的改革棋盘上,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体制”已然形成。在一些领域,有形之手因“无力”而失守、无形之手因“无利”而失灵,社会作为“活力之手”,正可发挥关键作用。有人认为,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第一个突破口,带来了30多年持续增长;而社会改革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决定着未来30多年的发展走向。
比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承受着流动时代的痛楚,社会力量正可给予更多支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破2亿,“银发浪潮”正需借力社会;环境敏感升级成环境焦虑,社会团体或可破解环保两难困局……“管该管的事”已成改革基本共识,那么,就不能希冀政府包办一切。这些“微观问题”,正凸显出发展好社会力量的重要与必要。
前不久,国务院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仅仅半年多时间内,相继取消、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过去一年来,围绕“简政放权”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尝试。通过机构改革,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交给市场、还给社会,从而完成职能转变。“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都说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日益明朗的思路。
前不久,台风肆虐东南沿海,浙江余姚被大水围城多日。虽属天灾,但人们对于应对的责难,也可从反面解读出“全能政府”的无奈与社会发育的不足。这是一个全新的改革领域,艰难探索仍待破题。在社会事业上,教育改革缺少基础性顶层设计,医疗改革难以填平供需间的鸿沟,而社会保障则遇到资金管理、区域协调等新问题。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如何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减少行政干预、赋予更大自主权,让社会力量不断孵化、成长,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正是“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基本前提。
行进在一片新的天地,能否激发社会活力,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一些地方“谈社会就害怕”,认为社会活力的激发会削弱政府的作用,宁愿当“保姆”;一些地方“谈社会就反对”,害怕社会力量的引入会影响到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不愿意“放手”;还有一些地方“谈社会就摇头”,不知道怎么跟社会力量打交道,更别说服务和管理了。思想的解放,曾打开经济发展的闸门;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社会,把这一道活力的闸门打开。
今天的中国宛如一列疾驰的动车组。创造“中国速度”,不只靠火车头的强有力牵引,还必须由各节车厢源源不断地同步迸发前进能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释放群众的首创精神、呵护好改革的原动力,激发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国号巨轮必将以更强劲的动力驶入更宽阔的水域。
人民日报评论部:靠什么纾解“公平焦虑”
人民日报评论部
只有让人们在各项涉及自身权益的事情中,依靠规则而不依靠关系,依靠努力而不依赖背景,改革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近1/3个世纪的改革历程:前30年,解决了做大蛋糕和“先富”的问题;今后,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解决好分蛋糕和“共富”的问题。虽然是一种比喻,却耐人寻味。
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知识不是力量、户籍才有分量”的慨叹,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处境;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引来不少大学生竞折腰,折射出体制内外待遇保障的差别……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
“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既是对群众“公平焦虑”的及时回应,更为继续深化改革标注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到群众切身利益上,改革如何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成果不能惠及广大群众,发展如何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公平正义”不仅是推进改革的目标,更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几十年前,诗人曾经用动人的诗句,写下这个民族对未来的憧憬。时至今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改革已经驶入一片开阔而光明的海域。让人人享有出彩的机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是党和政府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而抵达这一梦想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升学、就业、办企业、上项目、买房子……只有让人们在各项涉及自身权益的事情中,依靠规则而不依靠关系,依靠努力而不依赖背景,改革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政府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
机会的均等,有赖于规则的完善。通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中国正在努力为每个人面前铺上一条起点公平的金色跑道。然而,公平正义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既需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也要根据时代的条件现实地推进。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从教育公平到机会公平,从制度公平到分配公平,从权利平等到人格平等,公平正义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各种领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刚需”。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面对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那种“人人受益,无人受损”的普惠型改革越来越难以实现,改革常常面临众口难调、得此失彼的尴尬,遭遇“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改革、实现公平,其难度可想而知。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之路固然并非坦途,但也正是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更需改革者拿出涉险滩的勇气与担当,具备走钢丝的平衡与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当今中国,无论围绕如何改革有多少分歧争议,公平正义无疑是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平等的坚冰;进一步推进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取消体制内外无形的“双轨制”;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人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唯有以制度和规则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才能让公平正义照进现实,才能为中国梦想筑牢坚实基座。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公平正义,本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攻坚期,公平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用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坚守公平正义,反过来,公平正义所激发的力量,也定能推动转型中国涉过险滩、穿越激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部: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七
无论是金字塔尖的顶层设计,还是方方面面的细节考量,都需要改革者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自省,有“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的自觉
近日,南京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从李春城、刘铁男到李达球、蒋洁敏,十八大以来的“铁腕反腐”,宣示执政党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锻造改革发展更坚强领导核心的勇气与魄力。
回顾中国改革历程,有国外媒体赞叹,“他们一直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让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从困境中崛起,迎接前面的挑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叩开改革开放大门;1992年,南方谈话冲破思想观念的羁绊;这些年,勇敢直面国际金融风暴,从容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如果说真有一种“神奇能力”,那正是执政党对改革的预见力、领导力、执行力和控制力。“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指出了中国改革的关键所在。
环视世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闯过经济社会转型关必须的政治保障。“东亚四小龙”靠着政府强势主导,相继完成现代化爬坡;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励精图治引领新加坡完成转型。然而,对任何执政集团而言,这也都殊为不易。作为确定国家航向的方向盘、建设有效政府的生命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现代化过程中可谓至关重要。
如今,中国改革行至关键时期。粗放的增长亟需转型,一些地方PX困局折射公众环境焦虑,公众权利敏感催促社保水平提升……这些“发展起来的问题”,早已不是改革之初简单的对错判断题。改革再出发,没有快捷键可按,没有软柿子可捏,摸不到渡河用的“垫脚石”,触碰的多是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调整博弈。改革越来越紧迫,也越来越艰难。无论是金字塔尖的顶层设计,还是方方面面的细节考量,都需要改革者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自省,有“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的自觉。
正如十八大报告的判断,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仍然严峻、“四大危险”仍然尖锐。表现在改革的认识与实践中,就是一些人的“改革综合征”。或是担心有风险、难度大而怕改革,或是担心触动利益、影响个人而不愿推进改革,也有的散布“改革已死”、“改革必败”的悲观论调,流布“改也没用”、“越改越坏”的负面言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者尤需统一思想、澄清认识,把改革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当此之时,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领导,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铸铁为钢的自身建设、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十八大之后,我们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行动,呈现了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历史结论的深刻体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近一年,从清退不合格党员到严格管理干部,从践行“八项规定”到清扫“四风”污垢,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高压反腐到制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从身体力行倡导厉行节约的文明风尚到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集的党建举措,彰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贯理念,更彰显以党的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1980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来华授课,物资分配部门的领导提问:“请告诉我们,在美国,到底由谁负责物资分配?”昔日的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肤浅认知,早已被抛入历史。旧邦新命,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奏改革号角。当此之时,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建设一个更富先进性和纯洁性、更有担当更加奋发的现代政党,以深化改革引领中国进入发展新境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