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一区多园 融合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UP-ZGT    时间: 2013-10-22 15:01
标题: 一区多园 融合发展
一区多园 融合发展关于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思考  王广法
  从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看,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功能是以产业集聚的形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从而带领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浙江实践的经验表明,经济开发区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建设,是三门县委、县政府实施“海洋强县、绿色发展”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打造三门湾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呼应全省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拓展三门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三门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当下,开发区的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三门经济开发区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开发区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要建设好三门经济开发区,必须根据实际,走“一区多园、融合发展”之路。
  一、三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特殊性
  2012年,中共三门县委提出组建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把它作为实施“海洋强县”战略的主平台,这是三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历史性选择,具有划时代意义。作为一个后发的经济开发区,和浙江其它先发的区域经济开发区相比,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将决定着它的发展方向。
  一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看,三门经济开发区呼应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需求。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向海洋经济转型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原省委书记赵洪祝就曾多次批示,要结合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统筹做好三门湾区域开发。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将三门湾与杭州湾、台州湾、瓯江口一同列入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宁波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三门湾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出台了《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台州市也提出将三门作为北上接轨长三角的桥头堡。我老秘网县顺应形势发展,提出加快实施“海洋强县、绿色发展”战略,新组建的开发区呼应着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需求,担负全县海洋经济发展和环海游港区域开发的这一历史使命。
  二是从地理位置看,三门经济开发区地处浙江省“两大规划”的关节点。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府批准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规划的背景下,三门正处于“两大规划”实施的重要节点。从县域位置看,由原来的三门工业园区、滨海新城、铁路站场、大湖塘新区四大区块组成,它紧邻三门县城,连接周边4个乡镇,成为完成向海洋经济的战略转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是从功能上看,三门经济开发区担负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双重责任。三门县城原处山谷地带,规模小、产业发展空间有限,是典型的山谷经济。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老县城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向外拓展扩容,走出山谷迈向滨海。三门县委、县政府在原有四个区块的基础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筑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组建成立三门经济开发区,这是今后三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周边乡镇城乡联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二、三门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构想三门经济开发区区位、环境条件及工作任务十分特殊,特别是担负着县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拓展双重责任,这就要求在建设理念和思路上,必须做到两者兼顾。
  (一)总体发展思路:按照现代化城市新区和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发展目标,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联动、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突出产业的引领作用,人口集聚的保障功能,以产业集聚化为核心,以科技高新化为先导,以环境生态化为基础,以城市品质化为目标,构建总规划面积为50.11平方公里的“一区多园”的开发架构,形成区内各区块之间各具特色,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着力打造科技型、生态型、宜居型的开发区。
  (二)产业发展方向:产业是开发区发展的灵魂。牢固树立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理念,突出二产主体地位。在第二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紧盯大项目、着力做好亿元企业群打造这篇文章,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海洋经济产业基地、核技术应用科技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和总部基地。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坚持以市场建设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流通业为支撑,形成市场、房地产、会展、老秘网、贸易流通五位一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空间布局:前期启动区块面积38.5平方公里,除大湖塘新区以行政、金融中心基本定位外,其他区块规划需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滨海新城要为大项目、海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空间,今后产业发展用地要向金山涂、大周塘拓展,二期拓展区要重点兼顾城市发展功能;工业园区重点要做好“优二进三”工作,逐步淘汰一些落户企业和产业,向商贸流通集聚园发展;铁路站场新区,要与大湖塘新区连成一体,结合亭游溪整治,打造宜居生态园;海游港北岸要结合沿岸整治,凸显临港特点,与县域融为一体,构建沿海游港的十里长廊宜居生活园。
  (四)重点园区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
  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打造6个园区。
  1、加快建设中关村海洋经济示范园。位于滨海新城中心地带,首期园区规划面积500亩,立足于“龙头、品牌、园区”的三大战略,借助中关村自主品牌创新发展协会的人才、技术和品牌等优势,以海洋经济产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在中关村来三门注册投资公司的基础上,重点加快推进商务交流中心、总部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为合作框架的“一中心、两基地”项目建设,同时利用中关村的品牌号召力,加大对海洋经济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引进,加快三门湾海洋产业核心区的打造,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它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园、样板园。
  2、高起点建设高新技术孵化园。园区位于滨海新城西北角,规划面积1200亩,分研发园区、创新服务园区、企业总部园区、配套园区。园区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利用三门湾核技术应用和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业知识优势,分近、中、远三期实施。经过10年努力,成为三门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孵化平台、创新及生产性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平台。近期以科技项目孵化为主;中期以科技项目研发、孵化与产业化并重;远期则以产业化为主,同时兼顾科技项目研发、孵化。
  3、全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滨海新城金鳞湖北岸,规划建设面积6000亩。规划建设影视拍摄基地、文化广场、影视会展中心、影视道具制作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将山水生态风光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以文化的软实力来提升滨海新城区块的实际内涵,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效益最大化。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将填补三门文化产业的空白,也将是三门经济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4、规划建设橡胶高新技术产业园。园区位于滨海新城西部,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拟建设集橡胶制品生产、模具加工、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物流仓储、产品质量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的专业产业园区。该园将以浙江物产和上海同业的炭黑生产、尾气综合利用、橡胶密炼一体化节能减排综合项目为龙头,整合县内的橡胶产业,以循环经济为核心,以高科技为支撑,通过园区的建立,整合提升我老秘网县橡胶行业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循环、绿色生态园区。
  5、改造建设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产业集聚园。集聚园位于原三门工业园区块,紧邻大湖塘新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三门装饰城、三门客运总站、汽车4S店及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项目都已在该区域落户。该区块重点做好“优二退三”工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腾出空间,重点打造集市场、贸易、物流等为一体的三产发展新格局。坚持以项目为核心,采用产业招商、定位招商等方式,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档次引进,高质量建设。最终建成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科技含量高、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产业集聚园。
  6、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园。着力打造3个高品质的的宜居生态园。一是南部宜居园,以铁路站场为起点,沿亭游溪两岸向县城大湖塘新区拓展,形成规划面积近7平方公里,凭借“依山、临溪、滨海”自然生态特色,在该区域周边集中布置高品质居住区和配套公共设施。二是中东部宜居园,以横港景观廊道和大庵山生态景观公园为核心,安排综合性的商业和居住区,成为工业发展集中配套居住和公共设施的核心区。三是北部宜居园,在满足防洪及休闲安全前提下,沿海游港北岸,打造出一条着重彰显三门文化底蕴,集外滩生活、健身观光、休闲旅游、都市景观廊道、水上游览航道和城市夜景景观带为一体的连接县城南北两区的十里长廊。
  三、加快三门经济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金、技术、人才和环境是开发区建设的四要素。当前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这将对开发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对三门经济开发区来说,会面临着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制约。从宏观经济看,稳健的货币政策还将持续,房地产调控还会进一步深化,控制政府性投资力度加大,这些都很不利于开发区建设。从产业转移看,三门由于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不是这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甚至我老秘网县还有少数企业流向中西部省市。从企业自身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阴霾始终未散,欧债危机影响持续,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许多企业还处在冬眠期,加之订单缺乏、利润率不高等因素,导致企业缺乏扩张投资的信心和欲望。从开发区发展看,一是要素保障制约发展。首先表现在融资难度加大,随着三门经济开发区还贷高峰的到来和大量公建项目铺开,加上国家对开发区公建项目融资门槛的提高,导致融资渠道不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区发展。其次表现在工业用地供应紧张,随着国家对用地指标的限制及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上开发区产业用地规划上的不合理性,现在开发区用地供给矛盾非常突出,出现了有项目无地供应现象。二是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企业力度不够,还存在着项目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办事效率低等现象。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门槛高、利息高,从而增加企业成本。对人才的重视力度不够,虽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但大部分仅停留在表面,实际操作困难,导致开发区人才缺乏。三是规划不够健全。由于开发区由四大区块整合而成,成立时间短,目前没有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各区块规划相似,产业相近,类同性较多,各区块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影响开发区发展。四是体制机制缺乏创新。没有按照省里关于加快省级开发区暂行规定的要求,授予开发区一级政府的工作管理和行政管理权限,把开发区当作一个部门来管理,缺乏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四、加快三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对策性意见
  要很好地实施中共三门县委、三门县人民政府加快三门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决策,必须从特有的“区情”出发,认清形势,勇于开拓,狠抓落实,走出一条适合三门经济开发区自身发展的路子。
  (一)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提升开发区吸引力。规划是开发建设的龙头,必须要坚持高起点、超前性、可操作性,根据三门经济开发区的特殊功能定位,在规划编制时要实现“城市规划”、“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的三者融合,着力构建“一区多园”规划框架。一是切实抓好总规和控规的编制。以城市经济学观点重新审视开发区的规划,要凸显规划的引领作用,要放大规划的引领力效应,加强开发区总规和控规的编制。在规划的先导性和建设可行性方面加强调研,拓展开发区的规划空间。二是认真抓好详细规划的编制。详细规划是开发区建设的前奏,在重视总规、控规的前期下,要加强产业、环境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为开发区建设打好基础,详规要重点做好细化和完善两篇文章,体现可操作性。三是要抓好开发区规划的延伸。按照现代化城市新区的要求,加强对概念性、城市设计、城市形象、主题公园、城市雕塑等筹划,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规划的内涵,提升建设水平。此外,按照规划的要求,在建设时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分出轻重缓急,对一些事关开发区发展必须的项目要优先安排;对一些关于下步空间拓展的项目优先安排;对一些事关居民职工生活的项目优先安排。
  (二)突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增强开发区驱动力。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生命线工程。招商引资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开发区工作的成败。按照“一区多园,融合发展”的思路,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海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把形成科技型、集群型的经济项目打造作为工作的着眼点来抓。在理念上,坚持重点项目招商和常规项目招商并举,坚持引企和引资并举。在方式上,紧盯国企、央企和回归三门籍商人,加强与中关村、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国家核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专业产学机构的联系,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措施上,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招商力度,依托三门在外商会的优势,通过商会这个平台以及商会的人脉资源和信息优势,及时捕捉招商信息。要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大招商项目库的信息储备。
  (三)突出外拓内提的先导性,加强平台承载力。随着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的实施,农保田外移指标和建设用地折抵指标直接制约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能否解决“两项指标”,不仅关系到建设速度的快慢,而且关系到能否建设、能否发展的问题。一要通过滩涂围垦来增加土地供给、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将进行晏站涂二期促淤、金山涂围垦,新增用地近万亩。对大周塘的功能定位进行明确,加快推进大周塘、滨海新城二期拓展区块的土地征用政策的研究,加快产业用地空间的拓展。二要实行“三个一批”,加快退出落后低效产能,为工业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提高开发区工业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贡献率。一是改造提升一批。积极帮助企业查找和分析存在问题,指导企业进一步改造生产条件,提高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二是整合重组一批。鼓励企业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由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优势和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质量效益。三是孵化壮大一批。借助中科院、科技部、中关村和浙江大学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通过特色产业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一批高技术企业总部。通过这些大企业的聚集效益,促进中小微型科技企业共同发展。三要通过对村级生产留用地的回购拓展工业用地。加快村级生产留用地回购政策的制定,通过对晏农、晏渔等村生产留用地的回购,增加工业用地供给量。
  (四)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发展源动力。改革、创新应是园区发展的动力和主线,要以观念创新推动体制创新。一在管理体制上,加快推进开发区内部机构整合,强化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工作职能,剥离和弱化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起“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二在运行机制上,按照一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对开发区实行封闭管理,形成行政审批、经济管理、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三在行政审批上,在工业项目模拟审批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缩短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环节,推行全程代理制,一站式办公服务。四在服务方式上,由过去的事项服务向全程化、规范化转变。五在政策扶持上,着力构建有利开发区大项目引进、企业产业转型的政策环境,必要时可以实行“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等特殊政策。对于重大投资项目、用地指标要重点倾斜。出台开发区企业产业导向目录,对每一类别的引进企业标准予以明确。加强研究建立企业引进和退出机制。建立开发区投融资担保公司,为开发区筹措资金提供保障。给予开发区机制创新一定试验权,在人才引进、用地等方面给予更灵活政策,支持开发区的发展。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