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泰山之责 确保水库安全
——崆峒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冉 浩 然
水库是我国最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之一,对整个社会发展、稳定和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发挥工程效益,责任重于泰山。随着崆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水库病险隐患得到整治,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工程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水库体制不通畅、工程管理水平不高、经济实力薄弱、运行困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库的良性发展。
一、基本情况
崆峒水库位于中心城区以西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脚下,于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80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控制流域面积602km2,坝址以上流域呈扇形,植被良好,水流含沙量较小,属轻度水土流失区,崆峒水库当年7月至次年6月调节年度多年平均流量为3.92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24亿m3,平水年年平均流量3.52m3/s,年径流量1.11亿m3,枯水年年平均流量2.48m3/s,年径流量0.78亿m3。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输水洞、泄洪洞、非常溢洪道和水电站五部分组成,根据《防洪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泄水标准》,属中型三等工程。崆峒水库大坝为壤土心墙沙壳坝,最大坝高63.8m,坝顶高程1526m,坝顶长度400m,宽度8.0m,坝顶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墙高1.2m,上游坝坡分两级,自上而下分别为1︰2、1︰2.25,上下游坝坡均采用干砌块护面。水库正常蓄水位1523.2m,死水位1495.3m,汛限水位1502.0m,设计洪水位1523.34m,校核洪水位1524.40m,总库容2970万m3,兴利库容2230万m3,死库容600万m3。崆峒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和防洪为主,兼有发电、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枢纽水源工程和重要的防洪设施,担负着泾河川区14万亩农田的四季灌溉任务。在水库主汛期,还肩负境内“312”国道、宝中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的防洪安全以及平凉城区、平凉电厂、国家直属平凉粮库及虹光厂等3270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国家财产及36万余人的生命安全,防洪减灾效益为878亿元,是省、市、区一级防汛单位。工程自1980年建成投入运行,成立了崆峒水库管理局,归原平凉市水利局领导,有管理职工28人,主要负责大坝沉陷位移观测、浸润线变化观测、进出库流量、泥沙观测、资料整编及日常水库调节、大坝及枢纽维修养护工作。崆峒水库运行三十多年来,部分管理设施落后,机电设备老化失修的问题日益突出。2006~2010年对崆峒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消除了水库隐患和险情,提高了水库防洪能力,解决了水库管理手段落后的难题,改善了水库管理条件,使水库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旅游等效益得到较好地发挥。
崆峒水库管理所为副科级建制,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4人,现实有在册人员57人,其中:离退人员13人,在岗干部5人,技术工人39人。收入主要来源为平凉电厂供水返还收入,由于近年来电厂负荷不足,地表水使用量逐年减少,年供水量200万m3,水费收入约80万元,且很不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十多年来,崆峒水库管理所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编制数额偏少,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崆峒水库核定编制24人。按照水库运行管理要求,岗位设置分为单位负责类、行政管理类、技术管理类、资产管理类、水政监察类五大类管理层岗位和运行、观测、养护修理、辅助四大类作业层岗位,并按岗定员。据核算,崆峒水库需要核定编制至少37人。随着水库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编制已不能满足水库管理工作的需要,亟待增加编制数额。
二是经费无保障,影响水库运行管理。崆峒水库管理所目前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经费来源为电厂供水水费返还,历年返还不足70万元,2012年7月增加了返还比例,年收入87万元(年供水量约200万立方),仅靠这不稳定的水费返还,难以满足人员工资和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的需求,严重制约了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转和工程维修养护及效益的发挥。
三是专业人才缺少,职工素质偏低。目前崆峒水库管理所职工收入水平很低,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也难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由于经济收入无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且流失严重,致使专业技术人才断档,水库管理无技术支撑。职工业务素质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适应水库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四是工程设施基础薄弱,管理难度较大。崆峒水库及附属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土法上马,标准较低,虽经除险加固,但仅解决了主体工程的主要安全隐患,工程设施基础仍然薄弱,维修经费无保障,面临的防洪保安任务十分艰巨。
三、建议
崆峒水库大坝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历来为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加强水库管理需要彻底转变理念,发挥工程最大效益,让水库运行管理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一是重新定性、定编,将“两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崆峒水库管理所界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崆峒水库防洪调度运行、大坝维护等管理任务。按照目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建议增加编制数额,将公益性人员经费、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二是加强水库数字化建设。2006~2010年崆峒水库除险加固时虽安装了部分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但仍不能满足现有防汛安全工作的需要,为了保证大坝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大坝风险,需要加强水库数字化建设。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工作是大坝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坝安全的不确定性,在强化安全检查、监测、补强加固等预防工作的同时,必须重视抢险的能力、手段、体系的建设,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修订完善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并开展相关培训、宣传及演练工作。
四是加强水库队伍建设。要实现运行水库的持续安全,关键因素是负责水库运行监测、维护管理的人。按照水库安全工作专业性很强的特点,一方面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按照政治素质好、监管水平高、工作作风硬、廉洁自律的要求,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牢固树立以确保水库持续安全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保证水库的持续安全,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