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w7 i+ F1 {* M0 q( l0 ~8 W 我看时评“三贴近”" I& f1 f- C1 v' b5 ?
$ g3 Y$ M! P) f/ l& s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 金海0 }# D( V- b5 x& H) Z y' k! v
9 U( t h; Y5 `/ o. X
人民网已是公认的我国最大的新闻老秘网,人民时评又是公认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时事评论,被人们亲切誉为“网上第一评”。人民时评创办两年多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作为一位作者和许多网友一样,心爱着这个评论栏目,上网总习惯首先点击人民时评。* H- i6 i+ o7 u( y. R
8 _! W; K' C- \. j. a! s( _ _ 我常常想,人民时评究竟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使它具有如此强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如此高的点击率和反馈率?其实,细心阅读人民时评,令人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人民时评的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三贴近”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9 b- z" U! T' d; s0 K5 h' [$ R( f* C* n1 E5 f" z2 m) \2 K
当今媒体新闻竞争不仅是信息数量之争,而且是思想厚重之争。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想要知道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而且更加需要知道为什么发生和发生以后如何应对。人民时评顺应时代,应运而生,以深刻思想评说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疑点之事。 4 @4 D6 Z5 f9 K/ C* L: Y& a$ d9 K1 p6 w' R
人民时评,一天一篇,无论选题还是语言,都不装腔作势、故意唱那些令人生厌的“高调”,而是以理服人、力求在“三贴近”上狠下功夫。即便我应人民时评编辑之约,写那些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等看似“应景”的节日时评,也都自然想到的是网友是否爱看,是否进入人民网排行榜,是否符合人民时评已经形成的鲜明的“三贴近”风格。- W. t' l$ k- Q0 A; f( k; ]
$ t V1 ?+ N) F$ u
我爱网络8 Y8 p) ^/ ]5 E# v* d9 P
7 N! P7 S8 j5 f, W2 b/ ~: ]- f% M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 林治波 4 S3 d5 w& g$ b0 d7 ^$ p3 Z ) h' U. P- Z# n4 H 记得网络刚刚面世的时候,被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这究竟是一条什么“路”,会对我们的生活发生什么影响,当时并没有在意。但就在不经意之间,这条高速公路已出人意料地伸展到我的面前,其触角甚至不可思议地迅速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此,敝人才恍然醒悟:自己对于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事物的反应居然如此迟钝! 6 p2 F* ]1 I2 U: t; b. T. n9 ? 0 H! Z! h, l# _* }1 ?- O" x 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网络的喜爱。2000年9月20日人民网首次转载了我的言论《铲除形式主义》,2001年3月24日首次发表了我的时评《中国人应该愤怒》,随后又为我和同事们开设了个人专栏,由此本人开始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 K* O9 A( I" b$ ?( ]7 b4 c $ a6 t" C P. o- w/ k( s 接触多了,便深切体会到网络的种种可爱之处:一是可以快速了解新闻,在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不仅比报纸来得快,甚至比广播、电视还要快;二是可以快速搜索资料,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在瞬间帮我查到所需的资料,从而省去许多翻书查典之烦;三是可以发表个人见解,更妙的是网友们可以跟帖点评,进行互动交流;四是可以在网上娱乐消遣,听音乐、玩游戏,任由选择,随心所欲。此外,网络还有一个好处:网络编辑大多尊重作者,宽容待人,对来稿一般不会大砍大杀,大删大改,这无疑满足了作者弊帚自珍的心理。3 b3 O F3 j a- Y* Z# q% x( K
" U" v" K: _6 s 以前读书期间,常出于某种冲动或需要写洋洋洒洒数千字甚至上万字的论文,不自觉地看轻了报纸杂志上的一些评论。及至工作后自己开始写豆腐块儿,才认识到报纸评论写作之玄妙、之影响、之甘苦。于方寸间包举宇宙,体验指点江山的快意,非评论莫属。现在,我既愿意看那些短小精悍、鲜明快捷的时评,也时常静下心来研读那些思想深刻、富有学理的学术文章,并从中吸取营养。 + O* S: v5 v7 T$ m: e) _, }/ P# w% J9 e {* o7 @! a
文章以深入浅出为上乘,那些玄奥莫测、看得人一头雾水的文章,想必大家都不喜欢。罗素讲西方哲学史,托克维尔论法国大革命,现代鲁迅、周作人的杂文,今人吴敬琏、杨小凯谈经济,都通俗易懂,影响深广。时评要做到把可读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殊非易事。我知道自己的文章离那种境界很远很远,但那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 A7 M( F4 A% Q6 U s3 E' t8 v. A% Z
+ y. p) q5 h* p
人民时评是人民网的名牌栏目之一,创办两年来培养了不少作者,更吸引了无数读者。我亲眼看着她生长、成熟,也从中受益良多。无数读者的关注,与部分读者的坦诚交流,都鼓励和鞭策我更深入地思考、更勤奋地写作。 / s9 a/ `4 w/ v% E : c. {2 S* F5 {5 { 百姓视角 时评精神 9 W- e4 C- B4 u" j1 y5 j! v, v0 B" f5 _1 V& U' N; t, F
人民日报经济部记者 刘韬/ r0 K6 F0 u" }/ d- O. l! g
7 ~- z8 M6 i9 {% y: ^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它能把你写的东西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而且从理论上讲,有多少个电脑终端就可能会有多少读者。所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地,面对的是成百上千万的网友。从这层意义上讲,网络评论的作者就更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读者意识。网络不光是个人发表言论的舞台,更是代言民意,公正客观分析新闻事件的平台。" a. y+ ]5 b8 m) {/ Y. y- 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