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通过品读诗词提高写作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寄意寒星    时间: 2013-10-4 12:20
标题: 通过品读诗词提高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形象地描绘:“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其中形象地阐释了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但由于中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的拘限,对生活的感悟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的深度,甚而有些学生作文枯燥乏味,内容干瘪、空洞。“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通过教学的实践认为品读古典的美诗雅词可以间接有效地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为学生输注源源的写作之源,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9 d7 Q7 f, h6 j) u. k. R$ d

: ^" M& f6 x! z9 T- }% H  o& G# f7 z  课外阅读尤其是诗词作品的阅读作为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既是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感受和理解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实践的过程。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这个道理。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思维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简言之,文学作品,特别是其中的诗词是构成写作精神资源的重要一环。学生多品读古代文学中的美诗、雅词,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其深远的意义!6 D  m8 G% h& d1 Q! w; G
/ ]# {% a- p' |2 D: b' q
  哈拉普在他的《艺术的根源》说过“诗的品读是人类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审美活动”。中国被称为“诗的王国”,审美中国文化,首先应该品读中国的古典诗词。在一部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诗歌占据了最辉煌一页。《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竞领风骚,争芳吐艳。从先秦到明清,上下三千年,出现了无数伟大的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每一个名字,都是文学殿堂上的一座丰碑。而他们流传下来的佳作名篇,更是繁如星辰,灿若日月。诗歌里流溢着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飞扬着他们的豪情壮志,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各类文学”。这凝练的话语中精辟的道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品读诗歌的巨大意义。
$ B! J- s/ E) m5 A8 E0 P
  q" D5 t4 A1 f8 i  我们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但书中有秦汉明月雄关,唐宋诗酒剑舞。读诗可将世上沧桑尽敛于眼底,人生甘苦咀嚼于心间。可感悟屈原的孤傲,陶渊明的清淡,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凄美,陆游的忧国……读诗之趣,得于目而寓于心。痛苦时,她让你春风徐徐;困惑时,给你明灯昭昭。有了这精神资源,写作时你不会腹中空空,写出来的文章不会萎靡不振,不会空洞干瘪。有了这精神资源,写作时你会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你会成竹于胸,畅所欲言。
" C! {; ^8 m# ^  L; y1 `* f5 W! Q/ Z+ t(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品诗在于多读,多背,当你在不自觉中吟诗时,你的审美情操也在不自觉中逐步升华。朱熹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这是很有道理的。反复诵读,才能含英咀华、享受美感,潜移默化、熏陶性情。当然,反复诵读不是机械重复,既需运用理性的辨析,又要有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品诗”犹如欣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因其美,所以我们一样为美而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不光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使我们的头脑更为充实、灵活,使我们作文的心智开窍。写作最重要的是其“源”,怎样做到有“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我们同学的文化修养,提高文化修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同学们多读、多背我们古典文化的精粹——诗词。
/ |' U% k8 V: X9 Z+ a3 @
  t$ Z: ^0 Q7 L+ l: _: S# M  古典诗歌名篇都经过作者的惨淡经营、千锤百炼。多少妙语佳句,意味隽永,脍炙人口,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随着语境的变化,有些词句已蕴涵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情感色彩。因此,经常涵咏华章隽语,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谈吐作文,自然文采斐然。" \$ Q7 Z( q) O/ f9 q9 T
7 n) B) _( {; l2 W/ J
  可见,中学生多读古典诗歌,不仅直接有助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而且有益于提高其他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古典文学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更是无限的。孟子有“以意逆志”一说。清人谭献也认为:“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中学生不妨调动自己的生活、文化积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古典诗歌,读出真味来,读出新意来。在品读诗词中让美诗雅词陶冶自己的情操,在人诗对话中用独特的心灵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沓实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x& N6 g7 O/ Z. y' k) C) p, q
5 T) }3 d# B7 p; P

作者: shengliyan    时间: 2013-10-25 15:25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好!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