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公文写作中介词结构的使用规范 [打印本页]

作者: 方块    时间: 2013-9-18 07:18
标题: 公文写作中介词结构的使用规范
在公文写作中,介词结构的使用频率极高。除部分会议纪要、简报、调查报告外,几乎所有公文的标题,都含有介词结构;许多公文的开头、结尾,由于表述的需要,也都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介词结构。至于公文内容之间的过渡,公文中大量的推理等,在很多情况下,也离不开介词结构。公文标题中的介词结构,只有一个,即由介词“关于”和它的宾语结合起来的介词结构。公文标题,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这其中,发文事由就是由含有“关于”的介词结构来表示的。例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标题中,发文机关是“中共中央”;使用的文种是“决定”;发文事由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介词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这一标题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发文机关;“决议”是文种;介词结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示的是这份决议的“事由”。那么,公文标题中,为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含“关于”的介词结构呢?因为在标题的三个要素中,“文种”是中心词,“发文机关”和“发文事由”都是“文种”的限制语,都直接与“文种”发生关系。介词“关于”和“发文事由”组成介词结构之后,加上助词“的”,成为体词性结构,作为“文种”的定语,直接修饰和限制“文种”。而“发文事由”也因此不再与发文机关发生直接关系,如果在“发文机关”和“文种”之间没有“关于”和“发文事由”组成的介词结构,那么,“发文机关”就很容易与“发文事由”直接发生了关系,因而也就取消了“发文机关”对“文种”的直接限制和直接关系,以致造成公文标题表述上的模糊不清。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这个标题,从内容上看,增强党性的要求,是对全党每个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出的,表意十分明确。如果将标题中的介词“关于”去掉,含有“关于”的介词结构也就不存在了,标题变为《中共中央增强党性的决定》。这样,标题的含义也很明确,但增强党性的要求,成了针对中共中央机关及其党员而提出的了,这就违背了制发公文的原意。究其原因,就是标题中去掉介词“关于”之后,“发文机关”与“发文事由”直接发生了关系,从而组成了一个新的词语,与“文种”发生关系。可见,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发文机关”和“发文事由”之间,的确起了隔离两者之间发生任何关系的作用。公文标题中一般只有一个含介词“关于”的介词结构,意在说明避免公文标题中介词的重复使用。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个标题,如果再加一个介词“在”,变成《中共中央关于在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介词“关于”与“在”重复使用,实在没有必要。不仅公文标题要使用介词结构,而且公文正文也离不开介词结构。许多公文正文的开头,或者段落的开头,往往用来说明行文的目的、根据、原因或者背景等,这时候,一般使用由介词“根据”、“依据”、“按照”、“遵照”、“为了”、“为此”、“由于”、“关于”、“鉴于”、“随着”等与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定语,或者补语。例如:“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必须相应地改革科学技术体制。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中央作出如下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2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应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上两例,一是公文的开篇,一是公文一段的开头,都使用了介词结构。前者通过推理、判断,说明了行文的目的;后者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和现实根据。公文的结尾,亦时常使用一些含有“为要”、“为盼”、“特此函报”、“特此函商”、“特此函达”等介词的约定俗成的介词结构。例如《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进一步明确博士后研究人员身份的通知》,在正文结束后,以“特此通知”收尾。在公文的结尾,除了使用约定俗成的介词结构外,还使用其他形式的介词结构。如《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一九四二年九月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结尾:“(11)各根据地领导机关根据本决定的原则,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与此有关的各种细则,以政府法令、军队条例,党团规则、民众团体章程等等方式规定之,以解决统一领导的许多具体问题。制定后须报告中央。”在这个不足百字的结尾中,竟一连用了六个含有介词结构的句子,足见介词结构在公文写作中的地位之重要。至于公文内容的过渡,其中的介词结构更是比比皆是。在“通知”、“决定”、“报告”、“规章制度”等文种写作中,往往通过使用介词结构,实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目的。其结构特点为:承接上文,用一介词结构,一般较为简短,如“根据……”、“为了……”等;引起下文,用一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如“……特作如下决定”、“提出如下意见”等。例如:“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现就加强党校工作问题通知如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以上两例,介词结构起承接上文的作用,再用固定句式引起下文。介词结构起了过渡作用。介词结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不仅用于公文开头的写作,而且还用于公文的总述与分述的连接中。这时常带有“总之”、“综上所述”、“据此”、“有鉴于此”等词语标志。例如:
; c  h7 A0 R, f2 H. D) [) Z  S# ^
* a& i7 x' [/ Q8 C
作者: 创业、小兵    时间: 2013-9-18 12:57
好文章     现在写报纸和信息经常用到 收藏了
作者: 雪域俊秀    时间: 2014-11-6 19:51
不仅读议论性的文章应当这样读,读记叙性的文章也一样。不仅读现代的文章需要从思路上着眼,读古代优秀的文章也需要。
作者: yunzhongshu    时间: 2017-2-17 15:09
认真看看,为以后写作留着,收获不少
作者: 阿瑟的海浪    时间: 2017-2-21 10:5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者: 111112232    时间: 2024-9-13 10:48
很有用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