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携笔从戎    时间: 2013-9-15 21:17
标题: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按照计划安排,下面由我围绕提高学习能力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体会。确定这个题目,和大家交流一下,一方面,是为这次集中教育服务,因为不论是风气建设树形象,还是科学发展出成果,都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集团军刚刚下发了加强机关学习的意见,谈谈在学习方面的体会感受,也想在加强机关学习上,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

什么是学习能力?我理解,学习能力,是从学习中获得能力的能力,是提升能力的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是人的第一能力。学习能力,对一个人来说,影响着成长与进步;对一个单位来说,影响着建设与发展;对一个执政党来说,影响着事业兴衰与成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素质,就更加至关重要。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途径很多,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等等。今天交流的主要是指向书本学习,也就是提高读书学习的能力。如何提高读书学习能力,感受最深的就是六个字:入境、得法、经常。

一、解决好“入境”的问题,切实在学习上下苦功夫

什么是“入境”?“入境”是进入一种状态,是一种境界。说到读书的境界,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读书治学划分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说,读书学习,要有执著的追求,要有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登高望远。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读书学习要坚定不移,废寝忘食,多下苦功,舍得付出。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读书学习,只有反复追寻,熟读精思,不断领悟,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这说明,读书学习不仅有境界,还有高低之分,只要有目标,能吃苦,执着追求,就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毛主席在长沙读书期间,每天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磨砺自己的“抗干扰、笃求思”的能力。他自己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自己读书做事,有心浮的毛病,环境一吵就分心。可见,入境是一种闹中取静、抗干扰的能力。美国加洲大学有一位政治系教授叫约翰逊,一天他正在大学图书管看书学习,突然起了一些小骚动,原来是发生了3.5级地震,周围的人都感到惊慌失措的时候,他正在全神贯注地读书,竟一无所知,毫无察觉。过后同事问起这件事,他笑着说,如果有地震,也不会太大,但又怕别人说他书呆子,就解释说,自己在家里读书,太太经常开录音机,放迪斯克音乐,我都听不着,可能是我的耳朵有毛病。大家平时和他交往中都知道,他并没有失聪的毛病,但一进入读书的状态,他就失聪了。但也就是这种超神入化的境界,造就了这位博士一个本领,就是过目不忘。

我们多数人读书学习,达不到王国维的境界,也练不出毛泽东、约翰逊的定力和功力,但如果全力以赴,殚精竭虑的去学习,也有些感受。比如,每天能记住多少东西,一个月中哪几天学习效率最高,一天中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学习时间等等,如果我们不知道,自身的这些基本参数,那就是学习没有入境。我们领导机关的同志,都担负着一定的工作职责,履职尽责是主业,对学业还需不需要向名人伟人学者那样投入,我感到,读书学习的时候,业余时间需要进入学习状态。业余时间当“书呆子”,工作时间当“聪明人”。否则,学习的时候总是装天才,认为聪明绝顶、目空一切才是真呆子。杜绝小聪明,才能获得大智慧。如果每天晚上,都舒舒服服地睡觉,只能做梦;如果每天晚上,都孜孜以求地学习,就能圆梦。

怎样才能进入学习的佳境。现在有很好的大环境,集团军党委高度重视,军长、政委不仅带头学习,还反复强调要抓好机关的学习。年初,集团军专门制定了利用网络干校,加强机关干部学习的措施办法,确定每周四下午拿出半天时间,专门用于机关学习,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客观环境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从我们自身讲,要有一种好的心态,要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找借口,要处理好工学矛盾。具体地讲,要做到“四个克服”:

一是克服不良心态,不忘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有好心态,才能有好状态。好状态,才能进入学习的佳境。一方面,看自身时要体会知识改变命运。用我们走过的路,体会大文豪高尔基说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机关的绝大多数同志,不管是入伍前、还是入伍后,不管是在基层一线,还是走进领导机关,都曾经在学习上下过一番苦功夫,经历过“苦涩”的风雨。我们回头看看,正是这些“困苦之旅”,在不断垫高我们向上登攀的起点,铺就了我们成长进步的“希望之路”。脚下的路仍需要用书籍来铺平,如果说学生时代,我们在题山题海中,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容易,那么信息时代,“两大环境”下,我们在知识大爆炸中,拿到合格证书也很难。其中的区别,那就是学生时代的录取淘汰,像筛子滤豆,立竿见影,工作岗位上的考试考验,则更多的是像凉水煮青蛙,虽然压力不大、见效不快,但拿不到合格证,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被淘汰。但在这《看不见的战线》上,如果你用心读书学习,吃一点勤勉之苦,就会插上“隐形的翅膀”,飞向快乐的彼岸。如果你悠闲自得,你将原地踏步,快乐之后品味失败的痛苦。按照毛主席实践论的原理,我们正处在学习的“第二黄金期”。过去在学校集中学习积累的知识,有的折旧了,有的还给老师了,有用的也都掏空了。正是经过实践之后,需要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而且三、四十岁,经历充沛,经验丰富,是理解消化力最强的时期。古人讲,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青年读书如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赏月。我们体会,许多经典都是靠经历品位出来的,现在读过去看过的书,理解和感受差别很大,黄金时段千万不能随意错过。另一方面,看他人时要感悟学习使人进步。客观评价自己不容易,正确评价他人更不容易。尤其是从他人的成长进步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激励自己去努力学习就更难。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同一批调入机关的同志,素质不相上下,但有的几年后,很快成为本部门的骨干,而有的却始终进步不大。对于别人的成长进步,有的同志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只是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没有看到别人的付出。正如有句歌词写的那样,“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世界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小时候因为他的大耳朵、口吃、长手臂,经常遭到小伙伴们的嘲笑,上小学时,菲尔普斯的“多动症”还影响到了他的学习,被老师扣上“干什么事都专心不了”的帽子。正是这样的一个“另类孩子”,他每天都要坚持在游泳馆里泡10个小时以上,而且从未间断,包括节假日,就是在这不间断的每天10个小时的泳池中,浸泡出了个人8枚金牌的奥运奇迹。这样的例子很多,世上许多伟大的天才,不仅并非天生的自信,而且大多有明显的缺陷。但缺陷也能够造就天才,缺失也能成全完美。有的讲演家是口吃,有的政治活动家有自闭症,正是因为他们下定决心克服自身的缺陷,在完善自己中获得了成功。上帝是公平的,有一长必有一短,克服了短处再加上原来的长处,就处于明显的优势。我们看身边人的成长进步,不能看他们过去的缺点,和经历上的缺陷,而是要体味他们在克服缺点和缺陷当中,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比如说,有的领导干部并非科班出身,甚至学历不高,但在工作领域却堪称专家。

二是克服平庸怠学,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从表面上看,学不学习好像是个人的事,关乎个人的形象,影响着个人的素质。北宋书法家、文学家黄山谷说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因此,也就有人在学习上摆摆样子作作秀。从根本上讲,读书学习是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周恩来学生时代,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原来是陆军将领,不熟悉海军业务,他领导北洋海军10多年,不下功夫学习海军军事知识,还常以外行自居,沾沾自喜,结果甲午一战全军覆灭。这令人刻骨铭心的惨败,与指挥官的不懂不学不会有直接关系。历代王侯政要,都以读书为重。而且文学修养很高。有资料显示,中国古代名诗名文的作者,有官衔的人至少占了80%以上。有一首我们人人皆知,连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的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作者就是唐朝的李绅,而李绅在唐朝是个宰相级的高官,也因此这首语浅而意深的好诗,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我们的革命导师中,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革命思想,同时也在读书学习之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品位极高的文学诗篇。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在延安窑洞中形成的不朽名篇,不仅使人们感受到了毛泽东伟大的人格,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浪漫主义革命情怀,而且也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磅礴气势,给国民党反动派以强烈的震撼。这首诗在重庆谈判期间,引起的震动很大。可以说一代伟人,不仅用掌上的百万雄师击溃了国民党的军事防线,而且用胸中的万丈豪情,击垮了国民党的精神防线。这既来源于他对革命斗争生活的观察体验,也来源于他长期忘我学习的结果。据资料记载,在毛泽东的藏书中,亲自圈划批注的诗词有1180首,其中唐诗约600余首。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看来,《沁园春·雪》等一批精品名篇的问世就不足为奇。我们的领导干部身上责任很重,在众多的责任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责任,既要当好领导,更要当好老师。我们的领导机关,对下担负着引领和指导的责任,是单位建设中枢。我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单位建设的质量。一个干部的职务是组织任命的,但领导权是靠素质取得的。在学识上能当师长,在品德上能作表率,就能得到一致的拥护,而素质品德都可从读书学习中获得。

三是克服顾不上学,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功。提高学习能力,一大障碍,就是工学矛盾。一些同志总感到工作很忙,挤不出时间学习,往往以这样那样理由放松学习。客观上,抓好岗位学习,确实有一定难度,既要忙工作,又要忙业务,还有推不开的应酬。许多同志经常加班加点,要拿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确实不容易。但主观上,还是对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吕蒙,最初是一介武夫,他目不识丁、见识不广,被江东人戏称为“阿蒙”。有一次孙权开导他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执掌国政,不能不读书学习”,但是吕蒙却以军中事务繁杂替自己辩解。孙权接着说:“你说自己军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那么跟我相比,谁更忙呢?”吕蒙说,“主公比我忙。”孙权继续说,我都能抽出时间学习,并因此感到收获很大。”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专心学习。后来,一向瞧不起吕蒙的鲁肃再次遇见他时,两人谈论天下大事,吕蒙滔滔不绝,妙论迭出,让鲁肃大吃一惊,他对吕蒙说:“我一直认为你只是个武夫,没有想到你如此出色,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阿蒙’了!”吕蒙笑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后,两人成为了挚友。这个历史故事表明,工学矛盾是认识上的误区,是不愿意学习的借口。借口,是我们提高学习能力的“绊脚石”。只有不想在落伍之后费力找借口,才能勇于在学习上,努力想办法。在一次著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研讨会上,有人做了一项调查,在不受欢迎的员工之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遇事爱找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才是能力素质的体现。当然,学习上也有如何科学安排时间问题。我们在时间管理上,有的让事务牵着走,有的按规划计划运行,有的突出重点,讲究优先顺序,能分出轻重缓急。但其根本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的管理。能够管住自己、控制自己的人,将是不可战胜的。

四是克服重干轻学,认清学习是更重要的工作。毛主席说过,“学习是工作,而且是更重要的工作”。过去在战争年代,越是战事频繁,越是缺指挥员的时候,我党我军就越是有计划的组织办红大、抗大、教导队,组织指挥员读书学习,提高素质。老一辈的将帅们无论文化基础好坏,为了革命需要,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始终坚持学习。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刘伯承元帅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打了一辈子仗,教了一辈子书,读了一辈子书,也写了一辈子书,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这不能不说与他重视学习、刻苦学习有关系。彭德怀元帅虽说只读过两年私塾,因为要指挥打仗,常常利用战斗间隙夜读兵书,有时在马背上也手不释卷。在人们的印象中,许世友将军出生入死,戎马一生,是地地道道的武将军。其实当时革命的需要,也逼着他读了很多的书。早在红军时期,他就刻苦学习古书中的兵法,用在战场上。在著名的万源大战中,他要求部队修筑工事、设置障碍要坚固。他说:“三打祝家庄,为什么三次打不下来?就是因为工事修得好,障碍设得妙。我们的工事,要经得起三打、五打、十打。只要他打不烂我们,我们就能把他们打得稀巴烂。”这说明,他把《水浒传》读透了。我们现在学习的环境好了,有的同志在学习上,反而有所懈怠。有的重干轻学、以干代学,也有的认为学习是虚的、干工作才是实的。要看到在“两大环境”下,完成“两多”任务,需要党委机关破解的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如果只是埋头干工作,不在学习上下功夫,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而且影响单位建设的质量。

二、解决好“得法”的问题,切实提高学习的质量效益

提高学习能力,入境是前提,得法是关键。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张之洞曾说过,“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和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桥”和“船”当然会不同。提高学习能力,方法也会因人而异。我觉得要把握好“三个字”:就是读、思、悟。

第一个字,“读”。不管是学习创新理论,还是学习高科技知识,或者是看其他的书,都有一个读的过程。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俗话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都是读的重要性。那么,怎样读好书?我觉得,有三个过程:第一步,要读厚,就是把一本书读成几本书。我们读好书,学经典理论,要有一个把书读厚的过程。比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内涵博大精深。要真正学懂弄通,必须反复地阅读原著。读的过程中,遇有不懂的问题,就要去查阅、去注解,追根溯源。如果涉及到经济问题,就去查市场经济学、价值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涉及到哲学问题,就去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涉及到科技问题,就要去了解信息学和自然科学等,并且随感随记,搞好资料积累。读厚就是要去精读,逐字逐句去琢磨、去注释,读得越厚,理解得就越深。这么读看起来速度好像慢了,但学习质量提高了;看起来效率好像低了,但学习的效果好了。老师讲课的过程就是把书读厚的过程。逐字逐句去解释,从概念定义、定理、公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举例说明。然后,通过各种类型题去消化理解知识要点。把一个好老师的讲义整理一下,就是一部加厚的课本。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曾子固说过,“只读经书,不会读懂五经”,所以他把《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放到一起读,他感到这样对“经”才能明白一些。不仅读四书五经这样,就是读《墨子》一书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必备的数学、力学、光学、逻辑学等基本知识,很难看懂。像其中给出的数学概念,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原数加一次或乘以二为倍”。关于“平”的定义,墨子说:“平,同高也。也就是同样的高度为平”。与欧几里德几何学定理,“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的意思相同。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在一间黑暗的小屋里,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人对照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如果把这些知识学会了,书就读厚了,墨子这本书也就读懂了。伟人毛泽东读书,就有这方面的特点。他一生中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尤其是重要的经典著作更是如此。阅读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每本书中都写了不少批注。其中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这本书中,作的批注就约有13000字。既有原著内容的摘要,又有对原著的评论,既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所发的议论,又有对原著中一些理论观点的发挥,后来就逐步发展成为他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恰同学少年》,有一个镜头,毛泽东在读过的一本书上,又是画问号,又是贴字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书读厚了也就读透了,把书读厚需要知识不断积累。比如说,我们中学学过的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有一句话,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读出许多故事。如果大家看过《资治通鉴》,秦风汉雨中的楚汉相争,以及《项羽本纪》这两本书,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沽名钓誉,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加深印象:第一,优势兵力不歼劣势之敌。当时刘邦先于项羽入函谷关,攻占咸阳,领兵10万,驻霸上。项羽率先40万大军随后入关,驻鸿门,两地相距20公里。项羽手下得力谋士范增对项羽说:“刘邦一向贪财好色,现在入关对财务不再夺取,对材夜思也不再贪恋,可见他志向不小,留之必为大患,劝其起兵进攻。”但项羽终于没有下手,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舆论上讲刘邦先攻入咸阳为有功之臣,不该杀;二是项羽部队兵多将广训练有素,刘邦兵少战斗力不强,大丈夫不能以强欺弱。第二,鸿门宴上图虚荣,放走劲敌。鸿门宴本来是范增为项羽设计好的一次刺杀刘邦的计划,但宾主落座后,就发生了变化。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座次的排列上,刘邦给足了项羽的面子。古时座次排列很有讲究,东西一般宾主坐,南北一般君臣坐。按规矩刘邦应该面东坐在主宾上,但刘邦按张良计谋,坐在面北坐,其中暗示尊项羽为君,表示臣服。据说,这是打消项羽放弃杀掉刘邦的主要原因。第三,急于荣归故里,放弃建都咸阳。攻入咸阳后,手下韩先生向项羽建议,关中地区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建都于此可称霸天下。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里,就像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间行走,怎能显示荣耀。第四,还有惨败垓下,只剩28骑,不忘炫耀。第五,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不图东山再起。第二步,要读薄,就是把一本书读成几页书。这一步是消化融合的过程,是熟能生巧、深化记忆的过程。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朱光潜说过:“但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怎么才能把学过的东西消化理解后记住,这是一种能力,谁也达不到过目不忘,但方法得当,就会增加大脑储存的信息量。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最大的优点一个是储存信息量大,另一个是查找调阅迅速快捷。现在电脑的容量从几个G到几百G,如果加上外部储存设备,可以说到了无限大的程度,这些东西它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要什么给什么,其实电脑超强的记忆,其本质是模拟人脑的思维记忆,核心是通过归纳整理形成知识树。电脑学了人脑,具有了巨大优势。我们自己绝不能丢了自己的优势。读薄,就是把大量零散的知识通过系统梳理,形成一个“知识树”,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办法。比如,初中物理总共三册,但要梳理一下,就是五个方面的内容:力、热、电、光、声。围绕这五个字再梳理下去,比如电学,包括欧姆定律、电功、电路、电磁学。欧姆定律就是讲电阻、电流、电压。这样通过一棵树,把所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就固化在脑子里。把大量的知识浓缩成精华,不仅便于我们记忆,也便于我们使用。读薄,就是把一本书经过消化理解,变成几句话、几句原则、几个观点。比如,北宋宰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如果就平定天下、治理国家相关方面的内容来说,其实简练一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就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辱,宽则得众,信则使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着眼于本质特征去梳理归纳,也是读薄,使人容易记忆。比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理论,容量很大,如果我们死记硬背,就是把一本100页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都背下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抓住要点,理解内涵,吸收精髓,把握住关键词,就能辐射全篇,掌握整个理论体系。举个简单例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从“发展”这个关键词,马上就能理解出三层含义:①这个“发展”是全面发展。②这个“发展”是协调发展。③这个“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接下来,再往下追寻,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协调发展”的理解,就是搞好“五个统筹”,推进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等等。这样,不断的去追寻下去,通过一个树状的网络,像“滚雪球”一样,形成一个“知识树”,就能串起一本书,所以就把书读薄了。读簿了,也就记住了。读薄与读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把书先读厚,然后再读薄,就是要浓缩精华,形成网络,变成纲目,深深印在脑海里,达到运用自如。读厚是深进去,读薄是跳出来,深进去是撒开网,跳出来是抓住纲,纲举目张。读簿是形成知识树,读厚是把树变成森林。既要看到树木,掌握一棵树,更要看到森林,控制一片林。第三步,要读没,就是变成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练武的人,他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学过的武术套路,吸纳精华、融会贯通后,再忘掉,达到无招的境界。用无招,胜有招,你出什么招,我随时产生应对的招法。同样,读书人也有最高境界,就是读没,把有字之书,读成无字之书。我们提高学习能力,也要追求这种境界,就是要通过反复阅读,反复理解,先读厚再读薄,再读入心脑,内化为素质,变成世界观、方法论。进入意识层,只能算作是知识,进入无意识层,才是素质能力。要注意把学过的东西,转换为自觉的言行。如果达到这种境界,无论在单位建设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教条地拘泥于某个词句和概念,也不要穿靴戴帽、简单对号。要能够自然而然地用原理,找出解决办法,拿出应对措施。

第二个字,“思”。孔子有句古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辩证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是死读书;思而不学,是枉读书。读死书、死读书是吃苦,学而思、思而学才是刻苦。我们在学习上,要有吃苦精神,但不能吃苦不刻苦,要多在“思”上下功夫。“思”是什么?“思”就是疑问,是去伪存真,萃取精华。读书是做学问,做学问,就得“问”。通过“问”,把所读的书激活,实现彼此间的碰撞、探索、交流。现在知识大爆炸,各种各类的书籍也很多,很多思想观点读了之后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辨别真伪、去粗取精、汲取精华、获得真知。有的时候,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如果不仔细思考,多几个疑问,也会陷入误区。比如,“呆若木鸡”这个词,大家都以为它是贬义,其实这个词是褒义词,本意是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这里有个典故,古时王公贵族喜欢玩斗鸡游戏。有一天,齐王找到纪shěng子请他为自己训练斗鸡,10天后齐王就问训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有,现在有些本事,但还很骄傲,自大的不得了。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说还不行,它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要发动攻击。再过了10天齐王又来,纪先生又说,还不到家,目光还很犀利、盛气凌人。又过了10天,齐王再来时,纪先生说,现在可以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齐王拿到这只鸡,在斗鸡场上,其他的鸡见到以后都落荒而逃,望之似木鸡。呆若木鸡就是精神内敛,这是斗鸡的最高境界,不娇气,不盛气,有点呆气。还有,大家都知道助纣为虐,一提起纣王帝辛,大家都想到荒淫无道、肉林酒池、凶残暴虐。其实历史上的帝辛,文武兼备,一表人才。执政期间,社会生产力发达国力强盛。他注重改革,像不杀俘虏,不祭祀鬼神,选贤任能,不分地位高低。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打徐州胜利后俘虏太多,消化改造不好,加上返回徐州,周武王与反戈俘虏夹击呼应,使其失败。思,就是交流对话。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读一些好书,就像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进行交谈对话,而且是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谈话。因为这些作者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别的,都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在读书中交流对话,可以使我们享受读书的快乐,有时如拜师,有时如会友,有时如品茶,而且在交谈对象的选择上可以尽如我意,可以跨越时空,可以精选名流伟人,这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春晚的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说,人的最大痛苦,是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说,人最最大的痛苦,是人活着,钱花没了。其实人的更大痛苦是,临死时才发现,还没有和书成为好友。有了书这个好朋友,我们就可以在对话聊天中,受到熏陶,受到影响,从中获益。其实文化的本质就是化人,在读书学习中,在交谈对话中立德立志,陶冶情操。比如,爱读书学习的人,就能经常回想“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就不会骄傲。就骄傲的本质讲,它也是和才能成正比的。正如,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一样。大骄傲往往显得谦逊平和,只有小骄傲才不可一世。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带众生的胸怀。“思”就是联想,就是触类旁通。学习中,注重思考联想,可以为我们的思想插上“翅膀”。使困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德国有位化学家凯库勒,当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已知一个苯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碳是正四价,氢是负一价。怎么结合,也就是苯分子的结构式是什么。当时的化学家们也都是一筹莫展,有一天凯库勒在昏昏欲睡中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晃动的蛇,忽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闭合环。梦醒后,凯库勒忽然联想到,原来苯的分子式就是一个闭合六边形,是联想帮助他攻克了一个学术难题。善于联想、触类旁通就可以以史为鉴,用他人的教训来警醒自己,正所谓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重复他人和自己犯过的错误。我们在管理教育中也是这样,通报的事故案件,对我们就是一个警醒,别人出现了问题,我们就要反思梳理,我们存不存在类似的问题和隐患。学欧姆定律由电流可以联想到水流,电压就是电位差,可以联想到水位差,电阻可以想象为水流动中受到的阻力,这也跟作物理实验一样形象直观。“思”还有一层意思,是归纳。就是由一系列个体的事例,经过总结梳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毛主席比别人高明就高明在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当中,概括归纳出重点,几句话就能抓住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处于低谷时期、前途和发展方向迷茫时,他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如何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壮大革命力量问题上,他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建立根据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党和红军的力量严重削弱,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利用中日民族矛盾来缓解阶级矛盾,拓展了党和红军的发展空间。毛主席用自己的话说,“我是吃总结饭的。”林彪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思考、善于归纳。他概括的毛主席语录,连毛主席本人看了都叹服。德国历史学家维特克,也有超常的梳理总结概括能力。维特克和马克思的私交很深,马克思的女儿小燕妮每次见到维特克都让他讲历史故事。一次燕妮问维特克,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人类的历史浓缩到一本小册子里吗?维特克说,不必了,只要四句话就够了。①上帝要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疯狂;②时间是巨大的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沉渣;③蜜蜂盗花,结果使花开得更茂盛;④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清星光。这四句话,每句话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对历史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三个字,“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就是一个“悟”字。“悟”是读书、学理论的一种境界,是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同样都是胸中千年史,掌上百万兵,诸葛亮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马谡却守不住一个街亭。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悟”字。我们在读书学习感悟中,要注意把握好两个问题:一个是,要通过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从实践到认识是一种飞跃,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变成能力也是一种飞跃。我们大家都知道培根曾说过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也确实是至理明言。但从学以致用这个角度上讲,应该说“知识能用才是力量”,因为任何知识,都不会自然而然成为实际的力量,它只有通过使用与实践才能发挥力量的作用。比如说,中学生学数学,把定理、定义、公式都记熟了,但碰到习题考试,还是有的人会做,有的人不会做。这说明,驾驭好学过的知识,把它变成本领,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更重要的能力。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没有不增加素质的教育,关键是教育者怎么引导大家把知识转化成素质和能力,我们怎么从知识中悟出能力。尽管有人总抱怨,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但是低分也不见得高能。要实现这种跨越,还要注重厚积薄发,尊重量变质变规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但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厚积也要把握尺度,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用结合,边学边用,用“用”去牵引学,提高学的效益。杜甫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把这理解为,读书破万卷才能作出好诗。我们大家都知道,杜甫7岁就开始作诗,那时他显然还没读多少书,却已经开始练习作诗和用书了。以后他一直坚持边读书边作诗,到后来终于读书破万卷了,生活积累也丰富了,思想认识也深刻了,下笔也就自然如有神了。如果等到破万卷时再下笔,恐怕就没有神了。也有学者研究,真正出色的书法家并不一定是写字最多的。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要力戒教条主义。大家都熟悉王明,他对马克思主义条文,读得很熟,记得很多,自称28个半布尔什维克,但给中国革命,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另一个是,要通过悟,实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毛泽东同志讲过,不如马克思,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越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样,我们每个人都熟悉“0”和“1”。但一般的人,只把它看成阿拉伯数字,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却用它创造了二进制,在这个基础上,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又把他引入电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都体现了在继承中的创新发展。我们读书学习,也要注重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并与单位建设实际现结合,尤其是要把着眼点放在,解决那些长期困扰我们,反复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谈完“读、思、悟”三个字,还要用培根的话来提醒大家,他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要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读、思、悟”属于仔细品位的方法。

三、解决好“经常”的问题,切实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读书学习,既需要入境、得法,更需要长期坚持。坚持,就是养成;养成,就是形成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学习,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实践证明,大凡学有所成的人,都能坚持经常,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无论什么事情一说到经常,就是个难题。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经常性教育管理,谁都懂谁都会,但坚持经常就很难做到。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做个一个实验,他告诉学生们每天坚持把手举起来在放下,每天坚持100次,1个月后有一半的同学坚持了,半年以后有少部分同学坚持了,一年以后全班只有柏拉图一个人在坚持,后来柏拉图也成为著名的哲学家。这说明,在简单的东西,坚持下来也是个难题。既然是难题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办法,既要劝学引导学,用制度约束学,更要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靠制度约束。我们集团军党委对加强机关干部的学习,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办法。大家都要自觉抓好落实。一个是,用强制性克服惰性。惰性是人的弱点,是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有惰性,但如果惰性突出,就可能使精神颓废,无所事事。在学习上,就是用制度的强制性,去克服、去抑制自身的惰性。落实制度严格了,人的惰性就会后退,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个是,用规范性克服随意性。当前,信息传播渠道广、书目媒体比较杂,写书的人比看书的人多,良莠不齐。人的学习习惯各有不同,但作为党委机关的干部,在这方面,要求就要更严格一些。学习内容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严格制度规范,完成必读书目,必读内容,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与工作相关知识上,不能用在读偏书、读闲书上,来浪费有限的学习时间。

二是靠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党委支部要经常检查所属干部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规定的学习内容。要检查量化的能力,看计划落实没有、规定书目读了没有、读书笔记记了没有;要检查消化能力,通过座谈、提问、考试等方式,看学习的内容,理解的怎么样;要检查深化和转化的能力,看学以致用的情况,能不能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单位建设中的难题。通过经常性检查督促,引导大家自觉养成这样三个好的习惯意识:①按照计划学,计划比随意重要。要把“计划表”,当成“课程表”,对党委中心组,和个人自学计划明确的学习时间、内容、步骤、标准,按部就班、雷打不动地坚持,从而促进学习养成。②围绕职责学,使用比学习重要。把工作作为学习的平台,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学习的课题,一个时期解决一个专题,既提高素质,又促进工作。③紧跟时代学,终身比一时重要。读书学习,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在学习的问题上,只有终身,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随时学、跟进学。

三是靠奖惩激励。在读书学习上,我们不仅要反复强调、大抓深抓,而且也要对学习好差,实施必要的奖惩。不能总是把不注重学习当成改不掉的光荣缺点。考察了解干部,要注重了解干部的学习情况,对自身学习抓的不紧、指导单位不力的,要严肃批评,进行帮带。对学习能力强、素质提高快、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单位建设,政绩突出的,要表扬、要鼓励,要提拔使用。

四是靠自我养成。任何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学校老师教育学生,苦口婆心,但并不一定,使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我们读书学习,也是如此,制度的约束,环境的熏陶,固然十分重要,但起根本作用的还得靠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去真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要经常加压。每读完一本书、完成一个学习阶段,都要认真地自问、自查、自考,看对学习内容到底掌握了没有,掌握了多少,长此以往就能促使我们自觉学、经常学。学然后知不足,使自己始终保持学无止境、学而不倦的精神状态。二要磨砺恒心。学习如逆水行舟,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不仅要在上级强调的时候,认真学,也要在上级不强调的时候,自觉学;不仅要在正课时间,认真学,更要在业余时间,坚持学。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必须学会利用业余时间,吃得了寂寞之苦、坚韧之苦、勤勉之苦,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多么喧闹,都要保持一颗宁静心、平常心,才能始终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当成一种享受。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