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组织工作调研月”活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第三调研组于 8月16日至21日,赴丹江口市、张湾区、武当山特区等三地进行了组织工作调研,先后召开组织工作座谈会4个,个别访谈县市区五人人事小组成员10人,实地查看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龙山镇、大坝办事处,张湾区汉江街办、花果街办,武当山太极湖办事处、武当山街办等6个乡镇(街办)9个村(社区),走访基层村(社区)书记、大学生村官、党员群众30余人次,详细了解了各地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干部工作等方面的情况,收集汇总了有关意见建议,现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地组织工作的主要特点
总的来看,丹江口市、张湾区、武当山特区组织工作能够紧贴中心、跟进大局,工作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实效,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有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得到提升。三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都能够紧紧围绕各地中心工作谋划推进,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不断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培育了一批特色品牌。丹江口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移民旗帜、源头先锋”的移民党建品牌,实施移民党员“安家工程”,规范移民党组织设置,积极开展“走进移民家、帮致富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全面开展“五双”行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张湾区开展了以打造幸福型社区,推进组织体系网格化、服务体系多元化、共建体系区域化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一型三化”创建活动;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武当山特区以实施“五双”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有针对性的举办景区管理、旅游营销、餐饮技能等方面培训,开展“党员先锋员、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全力为中心工作服务。
(二)突出以用为本为理念,人才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三地人才工作都能以服务本地经济建设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提升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能力,强化履责意识,整合多方力量,统筹推进以本地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武当山特区以建设“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为抓手,稳步实施旅游人才“四个一”工程,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资源吸引项目,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引领做大做强旅游发展。丹江口市制定了《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了“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双带头培训工程”,以六里坪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累计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近万人,涌现了“全国劳模”刘亮国、“柑橘大王”王杰、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典型,通过“水都技能名师大赛”、“丹江品名医名师”等评选本土技能人才;张湾区着力开展以区域性汽车产业人才共建联盟,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一个联盟两大基地”建设,创新搭建人才工作平台。
(三)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三地干部工作以稳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丹江口市探索建立“345”干部选任考评办法,即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大事件等“三重”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推行业绩优选、问责淘汰、民主选择、人岗匹配的“四步提名法”,建立考学、考德、考能、考绩、考廉的“五考”干部综合实绩考核体系。张湾区在区直考核中运用立体考核评价法,集中对63个区直单位和246名班子成员集中进行了考察,评定了20个“好”班子、38个“较好”班子、3个“一般”班子、2个“差”班子;评定66个“优秀”班子成员、170个“称职”班子成员、10个“基本称职”班子成员,为下一步干部调整提供了依据,树立了较好的用人导向。武当山特区上半年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区直52个正科级区直单位和204名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中考察,全面了解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情况。出台干部轮岗交流办法,定期选派干部到九寨沟、峨眉山、张家界等著名风景区挂职锻炼,提升干部能力水平。
(四)积极争创模范组织部门,切实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三地坚持以公道正派为核心,从严治部、从严管理干部,全力打造模范组织部门。张湾区坚持实行部机关干部每人“包联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非公企业、一户贫困户”制度,直接面向基层群众,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武当山特区十分重视组工文化培育,坚持打造学习型机关,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丹江口市开展以学政策、学业务,比技能、比绩效的“双学双比”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社区)书记难选、班子难配、干部难管。村级党组织书记做为一个村(社区)发展的带头人,对一个地方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的村(社区)书记要求政治过硬,发展有思路,群众有基础,但目前农村符合这样条件的人很少,村(社区)人少事多,待遇低,村(社区)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太低,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大多外出创业、打工,不愿留在本地,造成村干部难选拔,年青党员难发展,只能在“矮子里面挑将军”,班子配备难。金钱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村(社区)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造成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换届后,村两委主职干部年轻了,但经验不足了,伴随着各地建设的大发展、资金的大投入,经受不住诱惑,村(社区)干部职务犯罪也逐年呈高发趋势。
2、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一是表现在服务意识淡薄,阵地建设花了不少钱,建的也很好,但没有管好,没有真正的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特别是对党员群众的服务还不够。二是自我保障能力不足。大部分村(社区)集体经济薄弱,政策帮扶和上级资金支持有限,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开展活动缺乏吸引力。现在农村党组织活动还大多还是开开例会、读读报纸、看看专题片等,形式内容都没有新意,对党员的吸引力不高,部分有能力的党员不参加组织活动,外出打工挣钱。
(二)人才工作。
1、紧缺人才建设急需加强。由于编制限制、区域位置、经济发展等原因,部分专业人才断档问题突出;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稀缺、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及高技能人才比较匮乏。人才总量偏少,增长缓慢。
2、人才开发方面深挖不够。人才的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还不够好,引进和挖掘当地潜力脱节、项目和人才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有人才但缺少载体,造成有些人才利用不好,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一些急需的人才非常缺乏,引进非常难,忽视了对“土专家”的培养使用。
3、人才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与利益分配不够合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比较困难。由于财力有限,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科研经费、住房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三)干部工作。
1、干部的日常考核和管理有待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停留在任用考察、年度考察和换届考察,对干部的日常工作和表现情况掌握不准、了解不清,经常性的考察和日常管理不够。发现干部渠道不够,部分优秀干部长期在一线,不跑不要不找,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不了解,这样的干部怎么去发现。
2、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全省一个标准,各项指标的设置没有与国家功能分区、区域位置等较好的结合,不能科学评价领导班子和成员的工作实绩。
3、干部正常退出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严禁领导干部任职年龄提前“一刀切”的通知》(鄂办文[2013]40号)文件下发后,各地均暂停了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文件得到较好的落实。但同时带来了停止“一刀切”后系列问题,如:已改非干部与尚未改非干部间的攀比;干部如何按照正常机制退出;停止“一刀切”政策后,近几年内干部职数无法腾出带来的干部积压问题等等。
4、干部培训工作有待提升。有针对性的干部培训工作不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干部一锅粥似的培训,效果不明显。对“一把手”的培训力度不够,
(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1、组工干部素质还有待提高。组织部门人少事多要求高,工作经常加班,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对经济、基层工作不了解、不熟悉。
2、对组织工作研究和总结宣传不够。
三、有关意见建议。
(一)关于干部工作。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解决“四唯”问题,一是完善考察标准。根据不同功能分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建立各有侧重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二是优化考察办法,把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任前考察、届中届未考核结合起来。三是强化考察结果运用。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2、加大在基层一线发现、培养、选拔干部的力度。把年轻、优秀、学历高的干部选送到基层一线锻炼培养,多压担子,组织部门多深入基层一线考察了解干部,通过在“三重”工作中考察发现、使用一批干部,树立注重基层的干部导向。
3、积极畅通干部进出渠道,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疏通干部出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的任期制、聘任制、试用期制、辞职辞退制,试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或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大轮岗交流力度,让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
(二)关于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乡镇、村(社区)班子建设,增强双带能力。加大从村(社区)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招录公务员的力度,重点放宽对村(社区)主职干部的招录资格条件,重点考核实际工作能力和本地干部等因素。深入推进“双回归”工程,加大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和复转军人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力度。
2、充分提高活动场所的利用率。要突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党建主阵地功能,在满足村干部办公、党员学习的前提下,建成政治活动中心、富民惠民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体娱乐中心。
3、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外学到了技术、已经致富了的流动党员回乡发展。
4、统筹城乡,增加基层党组织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统筹城乡资源,整合部门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在外经商成功人士回村创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
(三)关于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继续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实施“民营工业企业人才引进工程”,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
(四)关于自身建设。加强组工干部挂职锻炼、党校培训、业务培训力度,加大对组织工作的总结宣传力度。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