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于当前农村村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打印本页]
作者: leehom18 时间: 2013-8-19 16:29
标题: 关于当前农村村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当前农村村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实行村务公开是贯彻党的农村工作精神,完善村民自治,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农村陆续推行村务公开,村务公开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的村务公开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这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村务公开调研小组据此对XX镇所辖村的村务公开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调研以及走访群众,调研小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农村村务公开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农村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结论建议。
一、当前农村村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村务公开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低;村干部不重视,重点难点把握不准;群众参与热情不高,民主监督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调研发现,农村开展村务公开工作虽已多年,但仍有一些群众对村务公开一知半解,对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重要性了解不够,有的根本不知道村务公开是怎么回事,村民对村务公开进行有效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二)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开程序不“严谨”。有的村支两委还没有真正地吃透村务公开的要求,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村干部唱“独角戏”,未按规定程序先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初步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再由村支两委按意见整改后进行村务公开。同时,还存在重事后轻事前,甚至有的只搞事后公开,不搞事前、事中公开,群众无法知晓村级事务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使得村务公开缺乏说服力。二是公开时间不及时。部分村的村务公开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有的只在上级检查时才公开,平时无人问津,使公开栏成了“空开栏”、“不变栏”。三是公开内容不全面。调研中发现村务公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村务公开内容不全、避实就虚,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不足。同时,有的村公开内容不细化、粗枝大叶,只简单地列出几个大项。如有的村招待费和会议费不敢据实公布,隐瞒真相,变换收支内容进行公布,有的甚至简单地用“其他”等笼统模糊项目来代替。
(三)公开形式还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开地点不“便民”。调研发现,村务公开栏大多设在村委会,与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的客观现实不相适应,导致公开成了摆设,村民监督更是空谈。二是形式过于“单一”。大部分村对群众关心的事只局限于公开栏公开,不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公开形式。三是表达不“通俗”。有的公开内容用语过于专业,不够通俗,尤其是财务公开。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群众看不明白,而又缺乏干部面对面地向群众解释,影响了群众浏览、监督的积极性。四是张贴不“规范”。有些村的村务公开资料张贴不牢,上墙公开资料四角飞扬,不便于群众浏览;有的甚至风一吹就掉,以致未达到最低公开时限,使得村务公开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信息反馈还不够重视。从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只重视内容的公开,互动性不强,轻视公开后群众建议、意见的收集、处理、整改和反馈。一是未畅通党员、群众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反馈渠道,使得群众无处针对村务公开提意见、建议。二是个别村干部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甚至有的还冷言相讥。
(五)重视程度还不够平衡。在村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各村村务公开进展及每个村不同阶段的村务公开推进不平衡。一是“温差较大”。有些村做得好,有些村做得差。体现为村级经济发展较好、村支两委战斗力强的村,村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比较好;而一些经济薄弱、村支两委相对较弱涣散的村,村务公开存在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二是“时冷时热”。同一个村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平衡。在上级即将到村检查工作时重视村务公开,平时无人问津。
二、农村村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村务公开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农村基层组织乏力、工作机制欠缺、民主监督不力等多方面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组织乏力。基层组织作为村务公开的直接执行者和推动者,村务公开质量偏低反映出部分村干部能力素质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村干部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一是村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够强。部分村干部宗旨意识不够,得过且过的思想存在,思想上不重视村务公开。二是工作责任感不强。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最前沿,村干部官小责任大,利轻担子重,而且经常面对各种困难,因此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责任感退化。三是对党风廉政建设不重视。一些村级领导班子,甚至是主要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党风廉政建设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个别村干部乱开支,作风专横、公私不分。如,个别村的村务接待方面个人说了算,用于非生产性的开支过大。
2.部分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一是部分村干部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部分村干部揣度自己心地无私,正直公道,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政策执行,没必要公开。二是部分村干部村务公开内容多、群众民主多后,唯恐暴露问题,引发群众材夜思,以致基层工作不好开展,村务公开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三是部分村干部嫌村务公开工作麻烦,没有把村务公开变成自觉行动,思想上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开内容避重就轻,就简怕繁。四是部分村干部认为村务公开是例行公事,认为无论怎样公开,都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五是思想认识单一。个别干部把党风廉政建设片面的局限于经济领域,认为只要不在村级财务上犯错误,就可万事大吉。尤其是“村财镇管”措施推行后,认为村级不掌管财务,不存在党风廉政方面的问题。
3.部分村干部业务能力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大量外流,干部后备力量严重不足,选人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就农村而言,村干部虽然大多拿到了区委党校的函授大专文凭,但他们的全日制学历多为初中。村干部文化水平的偏低直接影响到村干部的业务水平,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方法了解、掌握不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并且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落实不到位,使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工作机制欠缺。调研发现,当前村务公开随意性大与现有制度落实打折扣、制度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部保障机制存在不足。一是现有监督机制落实不力。村务公开已经搞了多年,经验也层出不穷,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在一些村制度也只是挂在墙上,走过场、搞形式,使监督机制停留在纸上,该落实的没有落实,造成了村务公开在实际意义上的漏洞。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村务公开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激励、处罚措施难实施。虽然在各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开责任制,本有一些激励、处罚作用。但由于责任不明确,到底要负什么样的责任不明确;目标不具体,到底要达到什么标准不具体。使得奖惩措施在工作机制上得不到体现。因而这种责任、目标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往往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2.宣传教育方法简单。村务公开的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教育方式缺乏突破和创新,仍以开会、学文件等单一的灌输型教育形式为主,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以案说法、现身说法、典型案例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方法比较少,特别是还未能结合乡镇实际,未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3.多头管理,难成合力。围绕农村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的问题。针对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纪委、社会事务、财政、农业服务中心、移民、建管等多个部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几者之间,各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责,也有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探索和实践。但从现状来看,彼此内在的整合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资源整合及相互配合不够,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导致村务公开工作都在抓,但成效不十分显著,从而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4.资料管理不规范。有的村未对欲公开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甚至有的未对欲公开的资料存档以备公开,以致在定期公开时限里找不到公开资料,从而不进行村务公开。同时,有些村未将公开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并妥善保管以及备案资料不完整。
5.抓典型带动全局不够。调研中发现,农村对已树立的村务公开示范村没有做到加强宣传,也未组织村务公开做得差的村来学习参观。同时,没有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示范村的质量,以致失去了典型的作用。
(三)民主监督不力。民主监督作为推进村务公开规范化的有利抓手,对于严格公开程序、规范公开时间、完善公开内容起着促进作用,但在村务公开过程中民主监督未充分发挥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村民监督委员会未发挥监督作用。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误工补贴过低,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由于农村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大部分要务工,而村委会发给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误工补贴低。许多监委会成员对个人经济利益看得又比公平正义重,以致不能按制度到岗监督,致使村务监督委员会不能正常运行。二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素质偏低,监督职责难以履行到位。从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文化和年龄结构看,初中文化及以下占大多数,特别是缺乏懂会计知识的人员,以致监督质量大打折扣。三是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培训不够,其自身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农村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培训少,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知识不够,以致村务监督委员会缺少有效的监督。
2.党员、村民代表未发挥监督作用。一是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不想监督。他们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怕说出来不被重视而不想监督。二是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不愿监督。有些因提出过合理化建议未被采纳而挫伤了积极性,认为“说了也白说”,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而不愿监督。三是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不敢监督。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不敢开展批评,不敢当面对村支两委提出整改意见,怕伤和气、怕被人说出风头、怕招来麻烦而不敢监督。
3.普通村民未发挥监督作用。一是村务公开宣传不够,村民不知道、不了解村务公开。二是村民民主意识不强,对如何维护好、实现好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缺乏参与热情,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认为村务公开只是形式主义。有的群众认为村务公开是虚的,是应付上级汇报用的,是做表面文章,没什么实际效果。从而缺乏信心,参与监督意识不强。四是没精力关注村务公开。有个别党员、群众处于贫困状态,忙于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以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政治活动。
(四)客观条件限制。村务公开暴露出的问题,与诸多客观原因密不可分。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少数村公共设施不足。有的村村务公开栏少,只在村办公室处设置了村务公开栏;有的村虽在各社设置了公开栏,但是因为路途较远,村支两委工作繁忙,没人具体负责各社的村务公开内容更新,以致各社的公开栏成为“空开栏”、“不变栏”。
2.村级财务实行“村财镇管”。这看似对规范村级财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既违反了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又不利于村务公开工作。村里每月向镇财政所报一次账,而村民监督委员会则一般是每季度理一次财。由于原始凭证已报镇财政所入账,村里公布的只是镇财政所返回的报表,村民监督委员会只能看到镇财政所返回村里的收支报表,收支项目比较笼统,导致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实际上无财可理,使民主理财徒有形式。
3.村干部换届时间短。由于村干部换届期短,导致村干部轮换快,使村干部经常处于“动态”之中,难以保持较长时期相对“静态” 的局面。一般情况下,村委会干部在任期第一年忙着制定工作计划,乡镇政府还会安排他们参加任前必要的学习培训。第二年才真正忙工作。到了第三年,快要换届了,有一段时间要考虑是否参加下一届村委会选举以及如何连选连任。这就是基层广为流传的“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同时,当村干部卸职后,下一位村干部上任,由于经历不同、思想认知不同,工作思路也难以继承。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规范推进,也影响农村的长远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规范化的建议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基层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群众对村务公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村支两委要不断深化和探索村务公开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真正发挥好村务公开的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事实表明,基层组织发展得好的地区,相应的党建、村务等工作也搞得好,说明只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做好村务公开工作。一是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依法选举村委会干部,优化村委会干部结构,将开拓精神强、政治觉悟高、村民信得过的致富能手选进村委会班子,为村务公开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三是设立农村党建指导员,由乡镇下派党建指导员长期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党建指导员负责所在村的基层党建工作,确保村务公开工作不因村支部、村委会换届而停止规范运行。四是依法推选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五是按要求严格推选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把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村民选进村民监督委员会,强化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组织的监督。六是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村务、财务监督岗的作用,加强党员对村务公开的监督检查。
(二)加大财力投入,进一步完善、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党员群众对村务公开的认识。一是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现有公开栏和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小组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何时公开、公开内容等等,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不参与、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公开等问题,提高其主动监督、参政议政的意识,为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多与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和深入细致的做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真心明白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服务群众意识、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高,能够代表党委、政府形象,群众又信得过的基层干部队伍。切实解决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的问题。二是加强对村干部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掌握指导开展村务公开的基本知识,全面掌握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透明公开的工作方法。三是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警示教育、案例教育等。开展“以案说教”活动,注重运用案件事实,通过剖析案发原因、带来的危害,促使村干部吸取教训树立干部勤政廉政意识,使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工作。3.加强对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强化对村级事务的监督,确保农村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强调村民监督委员会切实负起责任,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大胆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二是要维护监督的严肃性。在监督过程中要做到不亲不疏、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坚持按程序办事,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三是组织学习村务公开的内容要求、基本程序,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开展监督工作的办法步骤等。重点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利、义务、监督内容,如何开展监督工作,理顺与村支两委的关系,按规范程序监督等方面进行业务辅导。
4.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村务公开经费。一是增设村务公开宣传栏。由于大多数村的村务公开栏仅设在村委会大门口,对面积较大、居住分散的村就不利于群众观看。所以在各村群众较为集中的院坝、重要路口处新建村务公开宣传栏,确保有人流密集处就有村务公开栏。二是加大村务公开运行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各个村务公开栏运行、维护经费投稿,尤其是路程较远的公开栏,确保公开内容及时更新,取得实效。三是加大对村干部、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等培训经费的投入。通过培训,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村干部的业务能力。同时,提高监督人员的责任心,以及监督业务能力,使村务公开工作上新台阶。
(三)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村务公开取得实效
1.把握公开内容,做到全面真实。严格按照村务公开目录公开,凡是与村民利益相关的重要问题都应公开,如:财务收支情况、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宅基地申批情况、村集体资产的变动情况、村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决策情况等问题都必须公开。把这些情况真实准确的向群众如实交底,决不弄虚作假,欺骗和糊弄群众。2.根据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时间。从明确公开内容,维护和保护村民的知情权和切身利益,紧扣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出发,以公开栏为主体,辅之以其他有效形式,形成固定公开、动态公开、重点公开三者相结合的内容链。一是固定公开,如党委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村支部、村委会任期目标,村计划生育情况、救灾救济款项发放、低保户评定等。二是动态公开,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工作中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应该让村民群众随时了解的,如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种粮直接补贴、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等等,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开,使村民及时知情,以便维护好自身的切身利益。三是重点公开,就是把村民群众最关心的以村级财务收支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公开。
3.按照五个步骤,严格公开程序。程序上要做到“严格”, 村务公开的程序应包括五步:第一,提出公开方案。村支两委在公开日10日前提出村务公开的初步方案。第二,审查完善方案。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初步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村支两委根据意见补充完善,做好记录。第三,确定公开方案。村支两委就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确认后的公开方案进行讨论确定,形成会议纪要,并签字确认。第四,组织实施公开。村支两委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按要求在公开日及时公布。第五,做好存档备案。村支两委将公开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并妥善保管,并在公开后5日内报镇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备案资料应包括初步方案记录、审查完善记录、确定方案会议记录、公开内容的图片文字资料等,一并归档备案。
同时,对村级重大事项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公开,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做到内容通俗易懂。村民参与决策的事情,事前必须公开;需村民参与管理的事情,事中必须公开;发生重要资金使用,重要建设项目等,都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公开,做到让群众了解和监督全过程。
4.注重公开实效,创新公开形式。形式上要做到“创新”。 要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村务公开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公开栏以外,应创新并推广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长会、党员大会等会议公开方式。同时,还通过发放“公开小报”等方式,将重要公开信息发放到村民手中,以便村民监督。
5. 围绕公开目的,注重信息反馈。村务公开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中来。必须把公开后倾听群众的反映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给予应有的重视,必须给群众以监督渠道,强化群众监督。一是公开栏旁设置村务公开群众意见箱,并公布镇、村村务公开举报电话,收集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与舆论的监督。二是指定专人负责接待、搜集和整理群众的反馈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解释和答复,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狠抓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1.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外部监督。一是强化现有制度的落实。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规范运行也是一纸空文,所以,当前村务公开的重点放在已有制度的落实上,使监督机制运行顺畅,强化上级的监督检查、群众的监督意识。二是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要针对村务公开实效问题,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突出抓好事前公开和事中公开的工作力度。三是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负责村务公开,将明查暗访与轮流检查、重点检查相结合,对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责成限期整改,对问题较严重的发出公开工作整改通知书,使村务公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镇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把查看其它工作与村务公开工作运行情况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五是签订村务公开责任书,贯彻落实村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对以种种理由不搞好村务公开或采取各种方式搞假公开等行为的,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可给予行政警告。六是建立健全专项检查考核制度。把村务公开工作列入对村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要树立榜样典型,从精神上、物质上关心支持村干部。同时,抓好检查考核,把责任制的具体内容、要求,分解成量化指标,制订具体的检查考核标准,切实将其作为村干部业绩、奖惩评定的依据。
2.推进民主管理,提升公开质量。监督机制对于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具有促进作用。一是强化村干部述职机制。为确保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时效性,对其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应逐步强化村支两委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述职制度,并强化村民对村干部的问责制度。二是全面推行民主理财。财务管理历来是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村务公开的重点,村务监督委员会不仅需要了解钱花到什么地方,更要求对财务要有监督权和一定的决定权。每逢会计到镇财政所报账前夕,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本村的各项经济业务往来的原始票据逐项逐笔进行审查,单据上必须说明用途,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经审查合格的,由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签字入帐,未经审理和审理不合格的财务单据一律不准入帐和公开。
(五)紧抓先进典型,带动全局发展。通过对村务公开示范村常抓不懈,不断其提高村务公开质量,进而发挥以点带面的功效。一是用典型的村务公开成效,改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负面认识,增强村民对推进民主管理的信心,促进村民主动参与到监督村务公开中去。二是用典型的成效,教育村干部村务公开是现代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进而提高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认识。三是用典型的成效,促使村务公开推进较差的村对照找不足,及时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
总之,要搞好村务公开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力度,始终把村务是否公开、决策是否民主、管理是否规范、监督是否有效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主要标准,才能不断开创农村村务公开工作新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