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山东省监狱局刘玉国: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 [打印本页]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3-8-18 18:32
标题: 山东省监狱局刘玉国: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
抓住党建根本
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
首批“第一书记” 刘玉国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同在座的各位“第一书记”一起,共同交流探讨一些农村工作方面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个人情况,我叫刘玉国,在省监狱局办公室工作,2012年4月,到东阿县刘集镇牛屯村任“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以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抓党建、促脱贫”两项工作任务,深入贯彻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队,农村党建的工作队,脱贫致富的服务队”的具体要求,以抓党建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着重在加强农村党建,加强农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开展了一些工作。这也正是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题目是《抓住党建根本,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
说句心里话,刚刚接受这项任务时,当时的心情应该和大家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既有点兴奋,又有些忐忑。从相对熟悉的机关工作,到农村和老百姓朝夕相处打交道、干工作开始真有畏难情绪,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拿我来说,虽然在农村长大,但没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对农村工作没有接触,毫无经验可谈。农村工作到底该怎么抓,从哪个地方入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但是,组织这么信任我们,把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深感使命神圣、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我觉得我们没有理由退缩,越是困难,越需要我们发扬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精神。由于监狱系统职能相对比较单一,所以我们更是倍加珍惜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力争真正认识农村、了解农村,把基层工作的真经取到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我们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心态,牢记宗旨、求真务实、严格自律,扎根基层、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接受锻炼,攻坚克难,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领导的期望。
首先是摸清实际情况,找对路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农村工作,要接地气,必须扑下身子,深入调研,摸清真实的情况,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省监狱管理局选派五名“第一书记”的领队,我首先带领大家研究确定了18项调研内容,重点针对党员、老支书、村干部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村居民户,同党员群众近距离接触,宣传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听取群众对村庄发展的建议和对村“两委”意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五个村访问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455户居民,平均走访率达36.4%。在走村访户、了解村情民意中,我有意识的将农村党建作为调研重点,多次召开党员会、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同老党员、离任村支书、村“两委”成员进行座谈,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听取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综合分析五个村的党建情况,发现在村支部建设、干部形象树立和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
一是多数村级组织健全,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支部书记腰杆不硬。五个村,有三个村“两委”成员健全,两个村只有村委会主任,未在村党员中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由管区书记兼任。牛屯村所在的刘集镇有7万多人,85个行政村,设十个管区,由于管区书记负责近十个村的工作,工作有时靠不上,应付多、不顺畅。两委健全的村,也存在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成员间相互掣肘、搞内耗、支部战斗力减弱的现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村级组织,习惯于执行上级的命令,对党的惠农富农政策了解不多,理解不深,政策落实不到位,更谈不上去争取政策了。大部分村没有集体收入,村支部即使想为村民办点实事也没有资金,该兑现的事办不到,说出的话落实不了。有的村书记工作消极,管理方法、方式简单,在处理村一些敏感问题上缩手缩脚,导致在群众中威信不高,腰杆不硬。支部成员各忙各家的活,有事才到支部,不能坚持日常办公。党员除了每年开几次会,没有其他组织活动,导致组织涣散,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下降。
二是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缺乏致富的出路、思路和办法,群众对干部不信服。经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大多数村支部书记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满足现状,对市场经济缺乏了解,缺乏开拓进取意识。村干部欠缺自我发展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把村庄脱贫的希望寄托在上级救济、部门支援上;对村庄的发展没有思路,即使有想法也是缺少可行有效的办法。大多数村庄依然保持原有的传统种植模式,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有的村庄虽然在村干部带领下尝试发展了一些大棚有机蔬菜、特色养殖等项目,但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产业链,抵御风险能力差,只能在低水平徘徊。村集体增收乏力,多数村只单纯依靠出租集体所有土地、搞荒地承包等收取低额租金,部分沿黄村庄仅依靠池渠占压补偿、南水北调占地获得一些补偿,有的村一点集体收入都没有,村庄只能维持低水平的办公运转。集体没有稳定收入,无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年久失修,文化健身娱乐设施缺乏,村容村貌脏乱差,村庄发展乏力,群众有意见,村干部说话无人听,党员干部形象亟待改进和提升。
三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当前,村内年龄50岁以上的党员占全部党员的百分之六七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老龄化现象。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党员考虑自己、家庭的多,考虑集体、村民的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部分党员外出打工,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组织观念比较淡薄,再加上日常教育跟不上,思想境界不提升,放松自身要求。个别党员身份意识不强,把自己等同一般群众,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了。到村后,我们首次召集村里的党员开全体党员会,回来大家一交流,到会最多的村党员还不足三分之二,到会少的村甚至还不到二分之一,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可想而知。党员身份意识淡薄,党性不强,宗旨意识淡化,党的先进性就无从体现,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不出来。
我所在的牛屯村,地处东阿县最南端,位于两省(山东、河南)、两市(济南、聊城)、四县(东阿、东平、阳谷、河南台前)交界之处,紧邻黄河北岸,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牛屯原来是个明星村,70年代人民日报曾经以《黄河岸边有一村庄》为题,介绍过牛屯的先进经验,老支书牛德元曾经被评为省劳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牛屯渐渐失去了优势,发展越来越滞后。该村现有人口1768人,420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8人,村“两委”成员 4 人。该村村民主要以牛姓、田姓为主,村支部不健全,凝聚力战斗力较弱。如何让牛屯村摆脱困境,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是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是牛屯乡亲们的热切期望,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分析以上农村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习领导讲话精神,我们认识到,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两委”干部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农村广大党员是发动群众的基础和纽带。离开了农村基层的党支部,村支部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党的声音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听所闻,党的政策就没法兑现给农民,广大农民群众就不可能相信党、跟党走!我们只有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顺应农民需求,把支部建设搞上去,干部形象树起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让党的强农富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被党员干部群众所熟悉,才能挖掘村庄自我发展的巨大潜力,保持自我发展的不竭动力。高部长在第一期“第一书记”培训班上指出“抓党建”是“第一书记”的第一使命,“第一书记”要当好农村党建的工作队,强调“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我们也更加认识到“农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党员,根本在班子,农村要脱贫,党建是根本”的深刻内涵。通过走访调研,也真正体会到,如果我们只是为脱贫而抓脱贫,仅仅为帮扶村带来部分资金,为当地上个项目,修条路,通上水,只会带来一时的变化,但并没有触及根本的问题,帮扶工作,必须从强化村级组织开始,从强化班子队伍开始,从发挥党员作用开始,村子发展才能有基础、有保障、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帮包工作的始终,必须把党建工作作为工作的中心,抓党建,增内力,这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抓农村党建的思路清晰了,但农村党建怎么抓?从何处入手?如何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怎样突出党支部的作用?“第一书记”在党建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通过党建促进脱贫工作?都是摆在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一年的帮包工作,我们能为基层党建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经过反复调研思考,确立了必须把抓党建作为帮包工作的“牛鼻子”,把强班子带队伍放在首位,努力为帮扶村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的整体工作思路。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信心、树威信,让支部书记的腰杆硬起来。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主心骨”、“领头雁”,也是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关键点。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党支部书记就是这根针的“针鼻”,抓农村党建,首先从支部书记抓起,让书记的腰杆硬起来。
一是引领支部书记转观念、增信心。一到村,我才发现,由于历史原因,该村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村支部书记上任时间不长,思想压力大,工作起来瞻前顾后顾虑多。对“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也存在模糊认识,以为还跟以前一样,到村里来走走过场、走走形式,干不了什么实实在在的事,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一开始对我们不冷不热。我主动到他家里,向他介绍“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任务,介绍党建扶贫的政策措施,与他拉知心呱,结交真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对村里发展的思路。为了解决他的思想问题,我不断跟他进行深入交流,使他打心眼里认识到省委省政府这次下派“第一书记”是下决心要让这些村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跟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能再在全省现代化进程中越落越远,真正想使贫困村改变落后面貌。看到我们真抓实干,真心想为村里办点实事,他逐步打消了疑虑。同时,为了让他开阔眼界,认识到与先进地区和先进村庄的差距,我带着他到济南齐鲁电机厂、济宁高新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五莲有机茶厂、莒南县大店镇等市县先进企业、先进村庄参观学习,帮助他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信心。从这以后,村支部书记主动与我联系,介绍村里的情况,分析村里的困难,探讨村庄发展和规划,工作态度、工作热情有了明显变化。目前,村支部书记对村里的发展、项目建设十分投入,热情高涨,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天见不着“第一书记”,一天不打个电话,就觉得心里没底,没着没落的。
二是让支部书记唱主角、树威信。我想,三年的帮扶工作,无论我们干多长时间,总是要离开村庄,到时候领着村民搞发展还得靠村干部,必须把增强村干部的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作中,我坚持指导不领导、帮助不包办,把工作做在会下、效果体现在会上,让支部书记到前台、打头阵。因为他任职时间不长,在村里工作经验不足,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刚到村里时,他明显信心不足,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镇上开会,他都把我推在前面,自己躲在后面。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主动跟他交流,向他敞开心扉地讲,无论我们怎么干,帮扶时间总是有限的,今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你们自己,你一定要给自己打气,树立信心,威信是靠自己树立起来的,你不要有顾虑,组织肯定会全力帮助你,有事我们提前商量,在今后的会上,都由你为主来谈,你就放心大胆地把自己想干事的想法让党员让群众知道,使他们知道你是真心为了村里发展出力,老少爷们就会理解你支持你,你就会逐步赢得信任,慢慢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后来的党员会上,让他谈认识,谈责任;讨论村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让他谈想法,谈思路;工作安排,让他搞发动,作安排。重要工作,带着他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到有关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时,让他介绍情况;有关领导到村考察时,让他陪同介绍,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注意维护和提高支部书记的威信。他经常说:没有“第一书记”,咱哪能接触这么多的部门和领导。现在,老少爷们看咱的眼神都不一样啦。”
三是帮助支部书记解难题、鼓干劲。牛屯村紧靠黄河大堤,进出村就靠一条不到四米宽的路连接到聊位路,并且路面损毁严重,坑坑洼洼,这条路十分特殊,除了路面是多年前用本村土地置换来的,路边的树和地都是邻村的,由于两村之间多年积怨,前几任书记几十年都没解决路面拓宽的问题,这条路也成了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是老百姓对以前村干部不满意的原因之一,也成了历届村“两委”的心病。我想,如果把这条路作为突破口,拓宽修通了,就能从基本上帮他破解难题、树立威信、增强干劲。为了解决这一顽疾,我带着村支部书记,一次次到县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对接落实行业扶贫政策,把困难问题向镇党委政府汇报,请他们出面协调土地问题,当时镇上也不保证能不能协调下来,但我们坚决抓住机会,一起同邻村积极沟通,最终两个村达成一致。10月份,道路拓宽完成,村支部书记拉着我的手说:“这么难的事都办成了,以后啥事咱也不怕了,在村里咱也能直着腰杆说话了。”
四是帮助集体增收入、壮底气。牛屯村原有的黄河浮桥项目,设施陈旧,管理落后,效益不高。我帮助村书记想办法,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对浮桥项目进行改制,鼓励村民出资,收益按村民占49%,集体占51%分配。改制的同时,为改善原来车辆绕行且都是上坡路的情况,新修建了一条直接连接浮桥和聊位公路的水泥路,缩短了通行距离,降低了车辆运行成本,通行车辆大幅增多,浮桥效益明显增加,村集体每月比原来多收入一两万元。为了不断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村子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共同想办法,找路子,积极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利用黄河淤沙新增土地70亩,现在正多方联系招商引资。借鉴“郑龙模式”,流转土地150亩种植竹柳。规划建设大型养殖小区,发展特色经济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帮助村民拓展致富门路,也将大大增加村集体的收入。集体收入增加了,村里办事有钱了,村书记的底气也足了。
随着工作的进展,村容村貌有了显著变化,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村里泥泞的路铺起来了、下水管路道通畅起来了……可与此同时一些潜在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了,村前任支部书记(目前任村委副主任,实际上一天班也没上过)和一名村支部委员看到”第一书记”给村里争取了这么多的政策和资金,现任书记这么风光,便坐不住了,在聊城的生意也不做了,从聊城赶回来,私下串联了几名党员,要求健全支部。他到我宿舍里情绪激动反映情况,说村里很多党员都强烈要求健全支部,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与镇党委政府沟通了解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镇领导达成一致坚决反对吹毛求疵、破坏稳定的做法,支持干工作的人,因为心里有底,我就问他现任村支部和村委会(因为他本人也是村委)干的到底怎么样?是哪些党员反映强烈?强烈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目的是什么?他被我问的哑口无言,后来镇党委政府也找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明确表态他们的想法不会得逞。通过这几件事情的解决,我和村支书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此无话不谈,他的干劲大大增强。
在帮助村支部书记树立威信的同时,我还注意加强正确引导,发现不足及时指出。去年4月底,我们东阿县临时党支部组织到聊城监狱开展党性教育时,管区书记和支部书记想偷偷把一名犯人家属带入监狱,我发现后及时制止并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我说,事情不能这么办,这是违法,有事情说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正当合法途径解决。村支部书记被我说红了脸,当即承认了错误。同样,在以后的时间里,也注意及时发现纠正他在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他的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
现在,村书记的威信慢慢树起来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了,敢说话了。在修村内一条东西路时,村支部书记一个本家叔叔的老宅基地在路中间,没人住也不让拆。这次修路必须要拆除一部分,为不影响施工进度,村支书直接到他叔叔家里做工作,他说,你的房子在路中间本符合村子规划,早就应该拆了,村里要修路不容易,为了村里的老少爷们,现准备把你的房子拆两间,谁让你是我的本家呢,你不支持我谁还支持我。几经做工作,房子顺利拆除。村里规划建广场的范围内有几间房子,原来是村支书的亲戚开的饭店,为了广场顺利建设,他不循私情,让亲戚把饭店拆了,他对自己的亲戚说,如果是别人肯定要有点补偿,但现在村里要发展用钱的地方多,就暂时不补偿你了,你要支持我的工作。亲戚把饭店移到了家里,生意大不如前,但从没守着外人提过意见。这些事党员群众都看在眼里,对支部书记也更加信服了。
(二)办实事、立规范,让干部形象立起来。
“第一书记”抓好村级组织建设是第一位的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核心是抓好村党组织班子建设,把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调动好,让干部的形象立起来。
一是做给干部看。“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作为县临时党支部书记,省监狱管理局派驻小组的领队,我自觉把党的形象、党的纪律摆在首位。在报经批准后,成立了省监狱局选派“第一书记”临时党小组。及时制定工作制度,包括目标任务、组织领导、理论学习、廉政建设、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十个方面内容,并把制度上墙,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村干部搞好自身建设。我们到镇上后,时时处处注意维护“第一书记”形象,不管是开会、做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的态度,工作作风扎实认真,办事公道正派,与人相处互相尊重,不摆架子,不搞拉拉扯扯。在基层工作,镇上、村里的同志家里来亲戚朋友时经常邀请我们作陪,我们都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较好维护了“第一书记”的形象。东阿县委组织部、刘集镇党委和机关干部都对这些做法充分肯定,管区书记崔传举很有感触地说:“自从镇上来了‘第一书记’,喝闲酒的少了,工作气氛更浓了!”
初到村时,村里正准备利用一块闲置土地统一规划村民住宅,并打算将剩余土地简单硬化一下,建一个活动场所。我详细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后,发现村里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健身活动场所,觉得应该建成一个功能更全的文化健身娱乐广场。我找到县规划局,请他们结合村子实际,设计一个功能齐全、适合村民需求的方案。县规划局知道我的想法以后,全力支持,很快设计出了一个完善的建设方案。当我把规划局的图纸、效果图拿回村时,村里党员干部都感到眼前一亮,有的村干部说:“村里要是能有这么漂亮的一座广场,那咱们可真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还是‘第一书记’水平高!”同时,我也注意到村里正在规划的村民住宅建设,看了他们的设计方案,走的还是老路子,建筑材料浪费大、功能还不足,便找来了省住建厅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设计方案让他们参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新方案设计出来后,村民看了都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房子”。通过这两件事情,村干部对“第一书记”加深了了解,对我也更加信任。
二是领着干部干。一方面身体力行带着干。到村不久,就和村干部一起开展了“一桶油、一袋米”走访活动,走访村里年龄最大、低保户、村老党员、原村干部遗属、因病致贫户、特困户等特殊情况的民户。72岁的老党员崔存先激动地说:“已经十几年没有组织走访了,感谢“第一书记”关心!” 在走访一名老大娘时,还没等我们走进门,老大娘已经捂着脸激动地哭起来,让我们也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六一”儿童节,我们开展了爱心行动,为幼儿园小朋友购置了书包。后来,我每次到村里,一些孩子远远的就喊,“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发书包的爷爷!”“下次什么时候发啊?”看着天真烂熳的孩子们,心里非常欣慰。七月份组织给村里考上大学的6名学生按学历等级发放了现金奖励,博士奖励一万,硕士奖励五千,本科生奖励两千,并邀请镇党委书记到村里给家长和孩子们做了专题报告,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回报社会。“重阳节”和春节期间,又组织开展了“尊老敬老”和“春节大拜年”活动,及时给老人们和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送去关怀和温暖。村干部们说,你们想的太周到了,我们早这么做该多好啊。这些活动的开展,村民对“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工作更加认可,村干部也觉得工作有干头了。
另一方面利用项目促着干。为了尽快改变村庄面貌,针对村民反映集中的问题,我同村干部商量,要把民生项目作为工作突破口。在修路和广场施工建设期间,我每天在现场,查看进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村干部们都看在眼里,说人家“第一书记”都把咱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天天盯在这里,帮着咱干活,咱好意思不出点力啊”,都主动的来找活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月就完成了4000多平米的诚信文化广场建设,新修村内道路5700米,铺设下水管道3000米,并建成村子新地标----“拓荒牛”,提升了村庄形象,提振了村民精神。文化广场建成后,我和村干部商量,邀请商丘豫剧团为乡亲们演出6天16场大戏,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气氛,聚集了民心;村民都对村里的广场建设和开展的活动赞不绝口,“这个广场建的太好、太及时了,以前吃完饭只能在家看电视打发时间,现在有了广场,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见识,感谢“第一书记”!”现在,文化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出来,村里成立了秧歌队,购置了锣鼓器材,每天晚上都有一两百人到村文化健身广场活动,邻村的群众也来活动。这些实事,让村民得到了实惠,对村干部们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干部的干劲上来了,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了。村里低压线路改造期间,需要更换变压器,要是原来,村里都是花钱雇人,几个村干部一看,这么点活就不用找人了,时间又紧,还是自己干吧,四个村干部主动上,肩扛手抬,把800多斤的变压器抬到指定位置,村会计王庆伟的肩膀都压伤了,也没说别的。
三是晒给群众看。以前,村干部办事没章程,不透明,老百姓对村干部不信任。为改变这种情况,我和村干部一起在村广场醒目位置设置了信息公开承诺台,将“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联系方式、村“两委”工作承诺、目标任务、村庄发展规划、项目方案和建设进度等信息进行公示,方便党员群众联系,自觉接受监督。在村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我们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到情况接近的先进村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征求县有关专家意见,草案出台后及时向全体村民进行了公示,广泛吸收群众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发展实际。为指导村“两委”树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理念,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帮助村里制定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民代表议事、财务公开、干部承诺践诺等五项管用制度,并在工作中带头抓好制度落实,在广场建设、道路硬化、土地流转、抽沙淤地等项目建设上,及时把设计图纸、方案、合同、账目及施工流程向群众公示,广泛听取意见,让群众全过程监督参与,确保了项目顺利进行。办事程序严格了,干部行为规范了,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和误解,干群关系拉近了。
(三)讲党性、做贡献,让先锋形象树起来。
农村党员是各项工作的基本力量。激发农村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农村党建工作的落脚点。班子要强,队伍的素质要跟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要充分的显现出来。
针对农村党员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着重从强化宗旨意识,提高党性素养,倡导党员做贡献三个方面,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 “一次活动,我受教育;一块标牌,我是党员;一本党章,我有责任;一堂党课,我讲党性;一份贡献,我的荣耀”。具体做法是为党员发一块“共产党员户”的标牌,赠送一本党章,讲授一次党课,举办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党员为村庄发展做一份贡献。
一是开展了 “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我想,加强农村党建工作,首要解决的是党员宗旨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遵守党的纪律不严的问题,为此,将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切入点。到村工作初期,也就是去年的4月27日,作为东阿临时支部的书记,我同其他驻东阿的“第一书记”们一起,以东阿临时支部的名义,组织乡镇班子成员、管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50余人一起,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到聊城监狱听取两名服刑人员忏悔报告,接受反腐警示教育。许多村支书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党性警示教育活动是首次参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在监狱,服刑人员在监狱内的环境,高墙、电网的威慑,铁门、铁窗的冷漠,深切认识到刑罚执行的严肃性,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的教育形式生动深刻,报告人员的犯罪历程引人深省,令人反思,每一名同志的心灵受到了震动,精神得到了荡涤。不少党员给我说,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更要认真学习孔繁森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力工作,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有的支部书记说,还真是要清楚的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和亲情账,时刻不忘贪腐的犯罪成本,不能划不来,一定要遵规守法,洁身自好,努力做一名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党员干部。聊城电视台、东阿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这次活动不仅使乡镇和村的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这些“第一书记”也很有感触,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党员意识和宗旨观念,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
二是组织开展了“一块标牌添自豪”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农村党员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创新形式,开展了“一块标牌添自豪”活动。去年5月份,我们为帮包村的每个党员户发放了共产党员户的铜牌。望着明晃晃的铜牌,党员们都非常振奋,一些老党员,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我村的支部书记带头用电钻、铆钉将标牌钉在自己家崭新的大铁门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镇党委政府领导和“第一书记”还亲手为老党员、老书记订上了“共产党员户”的标牌,引起了良好反响。做标牌,花不了几个钱,农村党员看重的不是这个牌子,而是这个牌子内涵的意义,这是对他们身份的一种认可,是提醒他们应尽的责任,使他们对党、对组织有了最朴素的归属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需求上的满足,党员们纷纷表示,心里的自豪感增强了,感觉离组织更近了,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今后一定为村的发展,多出主意、多提建议,多找路子,发挥好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标牌虽小,但有效强化了党员身份意识,增强了自豪感,促进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充分认可,刘集镇党委政府也在全镇推广这一做法,使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是组织开展了“一本党章强党性”活动。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员的党性意识,我还向帮包村的每名党员赠送了一本党章,号召和鼓励党员自觉对照党章的要求,进一步坚定党性,提高党性修养。在赠送党章的大会上,我同全体党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帮助党员们认识到,上级对农村的发展非常关心,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关注,更对党员在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中的模范引领作用寄予厚望,每名党员都要意识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在基层党建和脱贫致富等各个方面,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赠送党章,只是个形式,但这是按照上级有关农村基层党建的指示,鼓励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新学习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号召人人严格按照党章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称号的形式,意义不同。赠送党章活动,激发了农村党员学习党章的热情,不少党员将鲜红的党章放在身上,空闲时翻一翻、学一学,党员学党章、讲党性的氛围日益浓厚。
四是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一堂党课”教育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看到当前农村的党课教育,形式单调,有的党课甚至只是走走形式、过场,没有具体内容。我与村里广大的党员深入交流后了解到,农村党课之所以不能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党课没有吸引力,农村党员需要的,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不是死板的宣讲政策法规,基层党员更需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更好致富。为此,我们帮助村里制定完善“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将党课教育的要求同农村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党课教育形式,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党课形式,更重视党课的实际效果。我们将党课的课堂搬到了省会济南,组织部分党员到济南参观学习,让党员体会时代发展的脉搏,感悟现代的气息,开阔了党员的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更全面的理解党的政策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将课堂搬到先进乡镇,组织党员到济宁李营苗木基地参观学习,现场观摩规模化特色农业,使他们更明了确引领群众致富的责任,看到发展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拓宽了发展的思路,激发了创业的激情;组织党员收看东阿电视台党建频道的专题节目,学习茌平小杨屯书记张国忠,学习寿光三元朱村书记王乐义,用这些先进代表鼓励党员,引导他们对照典型找差距,对照先进谋出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按照省委组织部“第一书记”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结合村里实际,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重点讨论了如何搞好现代农业,如何搞好村庄发展,党员干部该怎么干等问题,党员们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要按照上级要求带头干事创业,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抓好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党员对这种灵活的党课教育形式非常认可,认为内容充实、易于接受,既贴合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又符合自身和村庄的发展需要,还能加深对党的政策尤其是农村政策的理解,收获很大。
五是组织开展了“我为村庄发展做贡献”活动。在系统开展浓厚农村党员身份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起来,就要把党员的奉献精神显出来,要体现在为村庄发展做贡献,为村民搞好服务上来。我们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在党员中开展了“我为村庄发展做贡献”活动,将抓党建和促脱贫两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员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出力,帮助党员树立给村里做份贡献,为自己添份荣耀的意识。在活动中,有很多感人的事。在农忙灌溉期间,牛屯村的7名党员主动承担起全村农田的灌溉任务,每天凌晨2点开始,晚上9点结束,连续11天,没有人喊苦叫累,没有人提待遇讲条件,老党员王士富连续发烧好几天,嗓子说不出话,挂完吊瓶后又赶到浇水灌溉的麦田看守沟渠。在村广场建设和修路期间,有的老党员,重活干不了,就主动承担起巡更看设备的任务,那么大的年纪,穿着大衣、坐着马扎,在深夜里尽自己的“义务”。连续几天晚上,我去查看工程进度,被他们这种精神深深感动。老党员牛德智今年64岁了,他的家位于村里通黄河大堤的路边,根据村子规划需要拓宽这条路,他家的西屋正好在新规划的路基上,还没等树里找他做工作,他就主动说,修路是大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跟老伴也住不了那么多房子,要拓宽路先拆我的房子,我不能拖后腿,他带头拆了自己路边的屋子,确保了这条路的修建进度。在农村,冬天取暖是一件大事,通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村民取暖大部分还是靠煤球炉,既不卫生、也不安全,煤气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聊城市科协帮助下引进了经济实用的地暖炉项目。由于是新生事物,特别是在农村,大家都对在自己房子中间挖一个大坑很是忌讳,老百姓都不愿意尝试。这个时候还是老牛同志带头站了出来,他率先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先后有50余户村民建成了地暖炉,既解决了“柴堆”的问题,又降低了取暖成本。象他们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他们朴实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
一年来,我们牢记“第一书记”的使命,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帮包工作的全过程,抓党建,增内力,抓住支部书记、村干部、普通党员这三个重点,让支部书记的腰杆硬起来,让干部形象立起来,让先锋形象树起来,力争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在抓党建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了农村党员朴实的奉献精神,经常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而感动,农村的党员干部,值得信赖,他们身上的精神,值得弘扬。从这些普普通通的党员身上,我也深深感受了党组织的强大号召力,感受到抓基层党建巨大作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靠几个人、靠一个工作组是无法取得显著成效的,我们只有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发自我发展内力,村庄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虽然我们在抓党建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认识水平和能力有限,离上级要求、领导期望、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以上做法也仅是一点不成熟的探索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也衷心祝愿各位“第一书记”,在农村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各方,协调各方,紧紧依靠各级组织,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创造出辉煌业绩,为全省脱贫目标的实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