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陈尚利同志在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现场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3-8-18 18:01
标题: 陈尚利同志在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现场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陈 尚 利 同 志
在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
现场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5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调度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做好下步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沂水县部分市、县直选派“第一书记”任职工作现场,听取了各县区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参观的现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各县区的汇报有情况、有做法、有事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大家要认真学习,加强交流,推动工作。
    市委对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张少军书记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在“第一书记”入点后很快就到莒南、苍山等县区看望省市县选派干部,调研指导工作;5月13日,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议,听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张少军书记再次就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做好“第一书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李刚部长多次听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亲自谋划推进措施,并先后到临沭、郯城、蒙阴等县区调研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对选派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总的看,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两个月来,各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任职干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初步摸清了基层情况,普遍制订了规划计划,帮助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整体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成效比较明显。截至4月底,各级选派干部组织民情调研12662次,撰写调研文章1570篇,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7154件,无偿投入资金4052万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242件,其中整修道路687公里,美化硬化广场街面33.6万平方米,新建或改建办公场所1267间,受到了党员群众的好评。选派到55个城市社区和131个“两新”组织任职的干部,着力在抓规范、抓提升上下功夫,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指导有力。市县乡普遍成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健全了周例会、月调度、季观摩、定期督查、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切实抓好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导指导。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动到选派“第一书记”任职单位现场办公,了解工作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第一书记”入点以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开展调研、现场办公5003次,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经验交流会1351次。
    二是服务管理到位。各县区在认真落实《市选派“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普遍制定了务实管用的管理办法,切实搞好服务管理,积极引导“第一书记”驻得下、靠得上、干得好。比如沂水县在“第一书记”中开展“三看三比”活动,罗庄区开展“第一书记”目标承诺活动,临沭县开展“七个好”创建活动,莒南县专门给省、市直选派的“第一书记”办理工作证,郯城县制定《“第一书记”考勤办法》等等,都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三是资源初步整合。市委组织部在认真听取28个市直涉农部门有关政策、项目、资金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对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第一书记”工作提供资金项目支持的意见》和《选派机关干部任职“第一书记”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指南》,并于5月3日召开协调会议,对整合涉农部门力量、全力支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各级各部门和广大选派“第一书记”迅速行动,积极争取,主动对接,取得初步成效。
    四是督导检查到位。各县区挂职常委、大组长和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积极发挥作用,定期深入到任职单位搞好督导检查,督促工作开展。前段,市选派办组织对市直选派“第一书记”任职单位进行了普查,并每个县区抽查1个乡镇的所有县乡选派“第一书记”任职单位,累计督查233个任职单位,现场反馈问题462个,提出意见建议120余条,取得了较好效果。沂南县选派办专门设立督查考核组,下设四个小组,分片负责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督导检查,实现了督导检查的全覆盖。
    五是宣传引导到位。市选派办在《临沂日报》、临沂电视台、临沂广播电台开辟“第一书记在基层”专栏,编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简报》,定期刊发(报道)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情况;各县区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简报等渠道,积极宣传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倾向和苗头。各级在推进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中,要以打紧板求实效为工作要求,切实防止和克服几种不良的倾向和苗头。一方面,选派“第一书记”要防止和克服以下六种不良的倾向和苗头:一是消极应付的态度;二是畏难发愁的情绪;三是急功近利的投入;四是施舍恩赐的心理;五是浅尝辄止的作风;六是好高骛远的心态。另一方面,乡村基层干部要防止和克服消极依赖和等靠要的思想以及向上伸手的现象等等。
    关于下一步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总的要按照市委关于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意见》和动员会议要求开展工作。下面,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根据张少军书记和李刚部长的指示要求,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是省委和省委组织部根据中组部的部署安排,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抓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我老秘网市先后开展了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开展“千村帮扶”、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到社区任职等工作,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这次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无论是各级领导重视程度、选派干部规模和范围,还是工作层次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应当说,这次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是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难得机遇,是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也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要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切实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谋篇布局。今年的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不同于以往的扶贫或帮扶工作,不是简单修条路、建个场所或者具体地办点实事就算完成任务。要围绕高晓兵部长讲的“吃透村情民意、制定发展规划、协调政策落地、趟出发展路子、建强村级班子、建立管用制度”这六项任务,来科学谋划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以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为目标,提高工作标准。市、县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的任期目标要高点定位,努力将任职村打造成全市、全县的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要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在任职工作涉及的各方面上争第一、创示范、当样板、做表率,努力做到在党建工作中争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争第一、在解决民生问题办实事上争第一、在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稳定上争第一。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加强工作薄弱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但是如果单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一个方面开展工作,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效果可能要受到限制。这就是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要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来考虑、来定位。俗话说:“取其上而得其中,取其中而得其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只有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才能得到党委、政府支持,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里重点讲一下规划和计划制订问题。计划是当前或今年需要做的工作,规划是涉及任期乃至村级长远发展的目标。这次会前,市选派办集中利用四天时间,听取了市直选派“第一书记”规划计划制订情况汇报。从汇报情况看,市直选派“第一书记”普遍摸清了实情,找准了症结,明确了思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干部对任职单位定位不准确,有的弄不清规划与计划的关系,有的推进措施不得力等等。制订一个好的规划计划,一方面,要找准定位。规划计划准不准,符合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区域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任职村,要着眼长远发展,看看到底适合发展什么,适合建成什么样的新农村等等,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另一方面,要切合实际。要把任职村发展规划计划,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好,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违背当地农村发展总体规划。比如,有的任职村明年、后年就要搞社区改造,村就要整体拆迁了,对全迁的村,有些基础设施改造投入就要慎重、通盘考虑。三是短期与长效的关系。过去,我们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到社区任职,普遍注重投入资金帮助任职村打井、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尽管这些举措是必要的,老百姓是欢迎的,但是这些只能见到短期效果,解决不了任职村的长期发展问题。要通过各种措施,真正使选派“第一书记”学会方法,拿出具有针对性、长效性、切实可行的举措,帮助任职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建立起村级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以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扎实完成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各项任务。这次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目标任务很明确,就是到村任职要实现“五有”,到城市社区任职实现“三有一化”,到“两新”组织任职落实“三抓”。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数量大、范围广,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重点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的同时,要注意统筹兼顾,不能放松选派“第一书记”到城市社区、“两新”组织任职工作,确保全面完成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各项任务。这里,重点强调三点:一是建好一个班子。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从这两天听取市直“第一书记”计划规划制订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村之所以贫困落后,主要是没有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特别是缺少好的带头人。我们要求“第一书记”去建班子,不是要他们去大改大换大调整,而是要通过教育引导,使他们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成为好的带头人。当然,实在扶不起来的该换就换。对于“两新”组织,要通过建好党组织班子,组织开展活动,增强其在党员、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找准一个路子。就是要因村制宜,科学谋划,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对于具备一定资源优势的村,要帮助他们通过承包、租赁、开发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具备一定区位优势的村,要帮助他们通过开发商业、服务业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具备种养殖专业优势的村,要帮助他们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实现农民自身增收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选派到“两新”组织任职的“第一书记”,要找准融入经营决策、服务企业发展的路子。三是教会一个法子。就是要帮助任职村、社区或“两新”组织建好制度,并通过这两年的时间,指导他们执行好、落实好,形成一种工作习惯,以此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比如,要坚持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活动,要坚持落实村级工作“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等。如果两年时间把有关制度规范好了、坚持下来了,即使今后“第一书记”撤点了,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坚持下来。这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意义是长远的,作用是重大的。
    第四,要以抓联动聚合力的格局,切实提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整体水平。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不是一两个人的战斗。要注重发挥各级各部门资源优势,合力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前段,省里召开了省直“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负责人会议,高晓兵部长在讲话中强调,派出单位要做选派“第一书记”的指挥部、协调部、保障部,全力为选派“第一书记”提供协调服务。要指导选派“第一书记”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做他们的强力支撑。要把这种重视、关心和支持落到具体工作中,需要派出单位投入的不仅仅是钱和物的问题,还有向其他部门乃至上级协调和争取的问题。要争取涉农部门支持。最近,市里召开了28个涉农部门的联席会议,对涉农部门支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李刚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我们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形势。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对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第一书记”工作提供资金项目支持的意见》要求,各级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都要把相关政策、资金、项目向“第一书记”任职村倾斜。前期,我们对市直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资金需求项目进行了调度汇总,将按照部门分工分发给市直有关涉农部门。所报的项目能否立项,还需要大组长和“第一书记”们对照《强农惠农政策指南》,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这里重点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乡镇一级是任职村、社区或“两新”组织的直接上级,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中的问题需要他们来解决,措施需要他们来落实。因此,工作中好的想法和措施要积极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在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下开展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要以转作风树形象为目标,切实做好选派“第一书记”的服务管理工作。这次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无论是形势任务还是责任要求,与以往都是不同的,这也对“第一书记”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今年省直机关选派了大批“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他们靠得上、住得下、干得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要积极向省直选派“第一书记”学习。要落实好领导责任、督导责任、管理责任和服务责任。在“第一书记”的服务管理上,各位挂职常委、大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市委《意见》很明确,大组长就是要做好本县区选派“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协调、指导督导等工作。从前段了解情况看,绝大多数大组长都能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抓好“第一书记”的管理工作,但也有个别大组长靠不上、抓不紧,有的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开过一次会议,没有逐村到过本县区市直选派“第一书记”任职单位。近期,我们将结合挂职期满考核,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组长作出适当调整。做好选派“第一书记”服务管理工作,一要搞好日常管理。要通过建立工作日志、请销假等制度,指导和约束任职干部驻得下、靠得上。市、县区直选派干部必须坚持住在任职单位,工作日期间需外出的,市直选派干部要向大组长请假,县区选派干部要向县区选派办请假,未请假或未予批准擅离工作岗位的,一经查实,责成派出单位和任职干部说明情况,并在全市通报。前两天我到一个县看望选派干部,入点一个多月了,吃住的地方都没有安排好,进了村找不到人,我对派出单位,对县领导、县委组织部提出严肃批评,下次暗访再不在村,就在全市通报。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乡镇选派挂职干部管理工作。在今年全市选派的6427名任职干部中,乡镇党委选派了4326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而且按照市委要求,挂职是1年。要把这些乡镇干部当成重点来抓,指导他们立足于解决2-3件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设定有限目标,签订责任书,实施项目化推进,确保乡镇选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二要加强督导考核。市、县选派办都建立了定期督导调度、检查考核、情况交流等制度,要认真落实好。为指导选派“第一书记”有目标、干得好,推动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市里制定了《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第一书记”工作考核办法》,会上已发给大家征求意见。这个《考核办法》明确了对选派干部、派出单位、大组长和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奖惩措施等,我们将严格抓好落实。各县区也要参照市里的《考核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或细则,激励选派“第一书记”干好工作。三要关心工作生活。这次选派到基层党组织任职的“第一书记”,有很多同志在这两年时间内,需要一直在村里工作,远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远离了亲人和同事,有的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要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积极协调乡镇、村,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解除后顾之忧。
    第六、要以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市各级“第一书记”任职村的数量占总村数 40%以上,有的县达到了75%的比例,这就需要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重点。工作中,要统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统筹管理好市、县、乡三级选派任职干部。市选派办要重点抓好对市直选派干部的管理。县区要重点抓好县区、尤其要高度重视各乡镇选派挂职“第一书记”的管理。二是统筹农村党建与企业党建、机关党建及其他领域的党建工作,确保整体推进。三是统筹派出单位、选派“第一书记”、涉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四是统筹任职村与所在乡镇区域的示范带动,达到“驻村带镇促县”效果。五是统筹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与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六是各县区挂职常委、大组长要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统筹兼顾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重点镇建设和本单位所分管的工作。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以来的首次现场调度会议,对于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更好做好下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希望大家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认真搞好学习交流,推动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