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应无骂声 况乎哭声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3-7-29 00:33
标题:
应无骂声 况乎哭声
一度以来,一些领导大会小会誓言“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似乎足以体现他们对工作失误与教训的反思,体现他们对社会对人民对事业的担当与责任,表达今后改进加强工作的态度与决心。于是,群众哑然,组织宽容,社会包容。然而,从细处揣摩,是否应该出现骂声,甚或如果能在“骂声”之前收获“掌声”,又何须等出现了“骂声”再来亡羊补牢?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 b F- ~% x) W. c/ f
首先,要超越惯性,审视执政行为的因与果。凡事皆有因果,种恶因必然得恶果,这是自然规律。种了“找骂”的恶因必然得来“挨骂”的恶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工作标准不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以及惰性、享乐等错误思想,积集成惯性思维,并逐渐形成不良风气,是引发“骂声”的原因所在。有的嘴里挂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心里印着“官本位”思想牢不可摧,官不解民情、民不解官意,民心冷暖不能知晓;有的为群众服务遇到困难就说“众口难调”是必然、“十全十美”不可能,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却不能保护少数人的权益,个别民怨积少成多,招致骂名;有的揣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我慰藉,不以“勿以恶小而为之”自我警醒,忽视慎微慎初,积久成疾、迷失方向,陷入fubai的漩涡。这些人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违背了我们执政党的宗旨与标准,丧失了一名党员干部应具有的理想信念。这样下去做平民百姓尚且影响不大,这样下去做领导干部就可能贻害无穷。如果党员干部都能坚持一心为民、做事追求完美、处事廉洁自律,群众即便受委屈,也能给予理解,就不至于“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5 z0 X# m/ r5 I q
其次,要坚守底线,审视执政效果的正与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凡事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并在积极防范当中向正面效果转化。逆民意有“骂声”、顺民意有“掌声”,这就是坏处与好处,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反与正。一旦出现“骂声”,必定有损我们党的形象、有损社会和群众的利益,负面效果不言而喻。在这个底线失守、潜gz盛行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底线思维顺势而为、切不可逆势而动。因此,必须认清,民心就是底线,凡事先了解民声、把握民意。应该看到,群众在发出骂声之前,必有疑惑和不满。只要我们坚持好群众路线,自觉同群众打成一片,蹲工地,进车间,下煤井,奔田埂,与之共晒日头,共挨雨淋,坐在一条板凳拉家常,同在一个锅里摸勺把,围在一张饭桌用碗筷,必定能博得群众的信任,听到真言、摸到实情,在心贴心中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最终会赢得赞扬声、感谢声。必须认清,公平正义就是底线。人民群众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以公为重、以私为轻,真心为群众办事、诚心为群众服务,“潜gz”便无处生存,我们党执政的公信力、民意基础也会水涨船高,群众就不会去信谣、传谣,网上也不至于骂声一片。必须认清,信守职责就是底线。党员干部要坚守人品官德,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在把方向、做决策、抓执行过程中,始终把处置敏感问题、消除弊端缺陷置于首位,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实现否极泰来、化险为夷,收获最好的结果。如此,又哪来群众的“骂声”。
) h, w9 f: y+ m& t
再次,要立足长远,审视执政能力的强与弱。党的执政能力的强与弱、高与低,是通过党员干部体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素质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强,反之则弱。我们党始终相信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束缚,但是能力不足的危险已威胁到我们党的长期执政。工作之所以引发群众的“骂声”,必定是因为政策不够科学、群众得不到好处;或者党员干部平庸,得不到群众认可;最为严重的是损害了群众根本利益,招致群众反对。所以,必须发扬民主,搭建群众参与决策的平台,集中民智,做到体现民意、满足民愿、实现民利,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凡事多考虑群众意愿和感受、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拍着脑袋办事,要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在为民造福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压力传递,不容党员干部向百姓和组织作出“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反思与承诺,一旦出现“骂声”一片,应立即检讨政策的科学性和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用责任倒逼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倡导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优良的作风带动执政能力的提升。作者:肖磊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