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文秘杂谈: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8期《应用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2 16:21
标题: 文秘杂谈: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8期《应用写作》)
原稿:
# W! H" B  U& F5 o+ d6 ]9 B; o    常有秘友抱怨,辛辛苦苦写的讲话或汇报材料,自认为很不错,看着文采斐然,读着朗朗上口,但总不合领导的口味,领导讲时常常又自己动手,或不用稿子脱稿讲。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你的文字水平低,而是你的材料还不是领导想说的话,不是工作上需要的话。我曾经当过秘书,也当过领导,写过材料,也看过秘书准备的材料,有一个深深的体会,那就是作为文秘工作者,研究材料固然重要,但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

1 B/ \2 o5 e2 ?4 `- O
: T/ Q3 A% q" w/ ]! }- a

, W) @; U; `( }. l! O1 V( ^  文秘工作者不是置身工作之外的工具,而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一分子。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想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想着的工作,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之外,置身于工作的边沿,为材料而材料。而要符合领导的口味,领会领导的思路,不仅仅是揣摩领导的喜好,研究领导的性情脾气和言语习惯,更重要的是研究领导所担负的工作。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情况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的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向上级汇报,就要想着上级领导想听啥,我们到底做了些啥。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做“遵命文章”,还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材料作用的大小,最终源自于对工作的把握。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必须围绕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来进行。而中心工作正是领导最关注、投入精力最多的。因此,文秘工作就必须紧扣中心、紧贴中心,嵌入中心,一切围绕中心转,为了中心干,贴着中心写。唯如此,才能把握大局,站位全局,才能把话说透,把问题点准,把带有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揭出来,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解决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就事论事。

9 {' {, z) V$ v1 }) }6 `3 u- I8 ~: e. X' O; c7 E+ W# I6 `. ?; ]" H
  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做文秘的,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咬文嚼字、闭门造车,即使文字再优美,辞藻再华丽,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一纸空文。对于写材料而言,其思想的高度和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材料的高度和深度;其对工作的关注度、融入度,决定了材料的适用度;所谓“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
# U" ?# U0 C* C, v! b) t. t
0 _* K& Y) q% Y6 i% p" L+ Z2 H
    也许有人说:整天忙于应付材料,不是看就是写,哪有时间和条件去研究工作呢? 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无非是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但这看、听、问、想,不仅仅是针对材料而言,而是针对工作。
; C7 n* ]% P$ x9 O3 Y3 O$ V

5 Q; [2 }8 T) v- p: X# K) R发表稿:
* I) k3 U. v# M5 e
0 ~3 J: T5 `* T# s# x
       常有写材料的同志抱怨,辛辛苦苦写的材料自认为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领导用时却又常自己动手重写,或不用稿子脱稿讲。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并非你学历水平低、文字技巧差而是你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对工作业务不熟悉,对问题矛盾吃不透,对解决办法把不准。

9 ?* y4 s- t: ~/ Z, o! E6 a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5 i9 U) P/ E5 H# G& }
      李瑞环的话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 {9 j# I3 r2 w, f* h7 I  b: _: B

. J0 y& G- v& l
4 o& Y7 l. V) x0 m9 I1 T/ c
作者: 烧饼加凉粉    时间: 2013-7-22 17:32

- B3 d- N8 P2 W# C( B2 n有道理。最怕下笔千里离题万里·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7-22 17:58
支持余兄的看法,很多东西在材料之外,要学会关门当领导。写讲话稿动笔前,自己要先给自己一个答案。谁来讲,讲给谁听,在啥场合讲,在什么背景下讲,会议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领导在最近的类似会议讲过啥?领导的关注点在哪里?哪些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或批评?心里有底,写起材料才有针对性,才能写出领导想说的话。
作者: 西乔    时间: 2013-7-22 19:10
一阵见血!
3 p, y; F$ ~+ }4 \/ Y( A入职之初,一位仁兄给我讲过,“文件,见闻也”。
% N* A- w3 h& P4 [0 g# W理论高于实践,源于实践。作为文秘工作者,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就材料写材料,而是要多看多听多思,站在领导的角度和高度上认识工作、琢磨工作,指导工作,真真发挥文以载道的效用。否则,我们苦苦埋首于文字,岂非误己误人误社会!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08:27
烧饼加凉粉 发表于 2013-7-22 17:32 ' [& e0 O* a" {5 i9 a  h' A
有道理。最怕下笔千里离题万里·
+ F$ C0 m$ T' _  n! m& r& W
谢谢烧饼加凉粉朋友,谢谢!!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08:29
夜猫子 发表于 2013-7-22 17:58
1 M% B. c( L$ w/ ?4 l: l" T+ N支持余兄的看法,很多东西在材料之外,要学会关门当领导。写讲话稿动笔前,自己要先给自己一个答案。谁来讲 ...

. ]% p$ W6 _0 B+ v2 j4 u$ p谢谢夜猫子版主持续支持和鼓励,您的支持是俺最大的动力!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08:32
西乔 发表于 2013-7-22 19:10 , j  q9 M( y4 H' K4 M5 U
一阵见血!% l+ h. H/ n& @6 G
入职之初,一位仁兄给我讲过,“文件,见闻也”。
  ]& V  }* K4 a$ u理论高于实践,源于实践。作为文秘工作者, ...
: D/ {* h- O  g7 G9 `7 ]4 V4 \
感谢西乔精评!“文件,见闻也“,真乃一语中的。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重要,真正的秘书说起工作来也是头头是道的。
作者: /ty雪儿    时间: 2013-7-23 12:05
本帖最后由 /ty雪儿 于 2013-7-23 13:31 编辑
4 A" h; {* d5 Q+ [" Q9 E( {4 K" F, c1 N0 l  G; G+ J
看到这篇文章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文章标题,标题用得很好,研究工作确实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出发点本来就是为了工作而搞材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有时我们偏离了工作本身应该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好的问题。只为了材料而写材料,只想到怎么把材料写漂亮,而不是想到材料在工作中起到什么作用,解决什么问题。
' C( n; B3 l4 t1 @* T. w) q7 ^9 l以上观点只是个人愚见,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批评指正。; R: w1 b' k# ?" M6 \
谢谢余前辈的分享,让我对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把材料写好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者: 无限回忆    时间: 2013-7-23 13:33
说的太棒了,以前总想着把材料写出彩、写华丽、写漂亮,却忽略了真正的内涵,材料的立意和深度,还请老师以后多多提点
作者: zhangjing9792    时间: 2013-7-23 14:45
以前写起材料来,东拼西凑,只写个大概,完全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一直都是很疑惑。今天看完这篇文章,觉得写作有了方向性。日后必要好好练习。文章写到我的心里。保留下来,日后好好练习!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15:12
/ty雪儿 发表于 2013-7-23 12:05
! R9 T  I6 {% H/ c5 R看到这篇文章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文章标题,标题用得很好,研究工作确实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文字工作者的工作 ...
* }1 X: A" Z( s* W4 B' `
感谢雪儿版主的长评和精评。标题这句话,心里一直想着该如何表达,但最终还是觉得没有表达到位。俗话说“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其实应该是“表面是秘书,实际当领导”,因为你的职责、所处的位置,你的所看所思所想,应该一直是站在领导的角度和工作的角度,才能写出关于全局、关于工作的文章。想起一句话“白天走、看、干,晚上读、想、写”,领导是这样,秘书更应该是这样才对啊!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15:14
无限回忆 发表于 2013-7-23 13:33
; k+ Z; ^/ p, d0 ?/ ^7 c说的太棒了,以前总想着把材料写出彩、写华丽、写漂亮,却忽略了真正的内涵,材料的立意和深度,还请老师以 ...
3 C! D# J) l$ V8 }
谢谢无限回忆朋友,说到立意和深度,也只有研究工作才能立意高远,写得深刻。我们相互学习!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15:16
zhangjing9792 发表于 2013-7-23 14:45 7 a, j  P8 [6 X' ]) |! ~/ f
以前写起材料来,东拼西凑,只写个大概,完全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一直都是很疑惑。今天看完这篇文章,觉得写 ...

' N! p6 M) a, m% P( O8 k7 r) G谢谢朋友鼓励,也谢谢版主给评论加分!。
作者: 寂寞小烟圈    时间: 2013-7-23 15:19
写得有道理呀 受教了!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3 15:25
寂寞小烟圈 发表于 2013-7-23 15:19
$ N9 Z, V, Y8 _5 U4 q" H; J' S写得有道理呀 受教了!

$ X& O- T; V  C0 R呵呵,谢谢寂寞小烟圈。
作者: 西乔    时间: 2013-7-25 21:23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3 08:32 / Y% X4 Z  _( |1 e
感谢西乔精评!“文件,见闻也“,真乃一语中的。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重要,真正的秘书说起工作来也是头头 ...

* q: T, a! y- j$ I9 R3 {" A谢谢鼓励,希望以后多多交流
作者: 放歌    时间: 2013-7-26 09:29
昨天刚拜读了“关于写材料的几个比喻”,很受益。今天读罢此文,对前辈甚是佩服,不曾经沧海,写不出这么精炼的总结的。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6 10:59
放歌 发表于 2013-7-26 09:29
" X7 w6 G( J1 v, y' e昨天刚拜读了“关于写材料的几个比喻”,很受益。今天读罢此文,对前辈甚是佩服,不曾经沧海,写不出这么精 ...

: A# t+ @/ {1 Y& m4 C  U* q谢谢放歌鼓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俺觉着这诗也是说咱写材料呢!
作者: zhangjing9792    时间: 2014-1-26 15:37
真得勤学苦练啊,练心、练脑、练手
作者: 金缘先生    时间: 2014-7-1 17:28
   我相信如果能做到您所说的这样,那材料写出来肯定不只是领导喜欢,而且是群众爱看的,真的很荣幸能找到老秘网,更有您这样的前辈给我们讲授心得,不管今后是不是还是以文字工作为主,但是老秘网真的是自己的一个家,这里的高手就是自己永远学习的榜样!三十二个赞送给您!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7-1 17:40
金缘先生 发表于 2014-7-1 17:28: F: b' A8 a  h1 W' c
我相信如果能做到您所说的这样,那材料写出来肯定不只是领导喜欢,而且是群众爱看的,真的很荣幸能找到 ...

  Q9 G) y; e  |" H谢谢朋友如此长评。
作者: O(∩_∩)O    时间: 2014-8-27 21:40
所思所想、所得所失、所感所悟、所见所闻!
作者: 石子云    时间: 2014-8-28 07:56
材料仅仅为反映工作的一个载体,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感觉是亲自参与了的工作,或者听对工作比较熟悉,有一定思考的同志谈工作,写稿子都容易一些。
作者: 观其不语    时间: 2014-8-28 08:17
余兄此言极是,关键是如何提高自身思想与上级领导的契合度。开门当秘书中点到的开门极为重要,不能一味闭门读报上网,要高度重视和人的交流~
作者: 涩涩的咖啡    时间: 2014-8-28 09:09
醍醐灌顶。老是觉得自己进步很小,而且一直质疑自己写材料有什么前途。今天读了楼主的文章,总算找到原因、出路。写材料不是为了做文字匠,而是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和掌握用领导的思维,去推动工作开展,这种思想层次的提高,才是钻研文字工作要获得的收获。具备了这种素质,才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否则永远是别人心中的搞材料的砖家!
作者: 行来思往    时间: 2014-8-28 09:20
公务活动(工作)是公文的魂,所谓言之有物的物。公文的格式与章法是形和载体。二者相得益彰,方能赋予公文以生命力。
作者: 青龙    时间: 2014-8-28 09:46
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作者: 运城秘书    时间: 2014-8-28 09:58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
作者: 品茶论道    时间: 2014-8-28 10:10
晚上学习这篇文章,我先认真学习下。之前也看过了,越看越有体会。
作者: 小猫爱吃鱼    时间: 2014-8-28 10:17
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基层很多地方的材料就是抄抄改改,形式大于内容,很空很虚、
作者: 刘薇    时间: 2014-8-28 10:22
总感觉高度始终没办法达到领导的水平
作者: 南京秘书一    时间: 2014-8-28 10:23
功夫在材料外面啊,慢慢揣摩吧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8-28 10:36
本帖最后由 余之舰 于 2014-8-28 10:38 编辑
- Z6 ^! U9 s/ K! R. j$ F" Y: d4 [% T( T9 h6 R' ?: X& r/ ?7 T! D
    谢谢老猫如此细致搞了新旧对照,谢谢各位。    这篇稿子《应用写作》作为今年第8期卷首语刊发了。当时总编说,卷首语不能超过1000字,所以调整删减到了1000字左右。所以大家看到的和网上发表的不一样。通过修改,也精炼充实了些。也使我更深刻认识到“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
; Y9 T; k  w# x% V! c3 w2 q0 O7 _    所有的文章都是需要打磨的,而打磨又无止境,想起了“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大家可都不容易啊。
( [" k& H5 Y8 i- u  E    想起了文稿修改演播室,这个栏目好。过去说修改好像只是写文章材料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修改是贯穿全方位、全过程的。在修改中总结,在修改中感悟,在修改中借鉴,在修改中成长。任何优秀的材料者基本上都是在修改中变得完美的,每个人就是在修改中不断修正自己而成长的。6 `! B, G; z: f. F3 ?
    欢迎大家批评!) w" {  ^. }+ p7 P( w) ^6 s0 v
- \7 N4 ?2 M; I0 [9 E+ o

7 ~: M) v8 G' N9 t6 k! \0 y. S2 w
作者: 山东-端方    时间: 2014-8-28 10:4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工作的准确把握就是我们从事文字材料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者: 魑魅魍魉    时间: 2014-8-28 11:04
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者: 小鱼头    时间: 2014-8-28 12:28
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作者: shifeimen    时间: 2014-8-28 14:29
锻炼自己的思维,从写材料的过程其实是思考工作的过程
作者: xhtrj    时间: 2014-8-28 14:41
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
作者: 唐哥    时间: 2014-8-28 15:32
说的太好了,只有把工作熟悉了、研究透了,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8 ]" [$ Z% B- [

作者: 奔向前    时间: 2014-8-28 15:40
讲话稿的精髓就摸清受众者,抓准要点,切合实际。
作者: HuStar    时间: 2014-8-28 16:39
理论高于实践,源于实践。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4-8-28 16:57
内容修改的不错,说的很倒位,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 y' _( g1 d- O: n8 w8 L1 l8 X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4-8-28 16:59
内容修改的不错,说的很倒位,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5 `: |- \( C. g- Y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4-8-28 17:02
内容修改的不错,说的很倒位,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2 T0 t; H6 S- A

作者: 诸葛补亮    时间: 2014-8-28 17:24
自己的功底还是不行,动脑子的时候,写的就好一些,应付的时候  就完了
作者: 栖水而歌    时间: 2014-8-28 18:07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作者: wksjr81    时间: 2014-8-28 18:17
深入了解工作,才能写出实事求是的材料,这样的文章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研究工作与撰写材料,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能形成良性循环,对文秘工作者来说,写材料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作者: 趋势    时间: 2014-8-28 18:31
谁来讲,讲给谁听,在啥场合讲,在什么背景下讲,会议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领导在最近的类似会议讲过啥?领导的关注点在哪里?哪些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或批评?
作者: 行者无疆之乐    时间: 2014-8-28 19:16
功夫在文外,动脑筋不易。
作者: 抟扶摇而上者    时间: 2014-8-28 20:38
最近学的多了,越发体会到老秘们的 艰辛奋斗
作者: 车小伟    时间: 2014-8-28 20:55
从原稿到修改稿,让我学到了好多
作者: 秋风江上    时间: 2014-8-28 21:05
听完这堂课,学到很多呢
作者: 大庆龙凤秘书    时间: 2014-8-29 07:54
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深有同感.否者,言之无物,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指导性\推动力,解决不了工作.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4-8-29 08:26
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有道理~!
作者: 未完成    时间: 2014-8-29 09:27
榆林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 看到睡着    时间: 2014-8-29 09:30
有理有据好文章,感谢分享!
作者: 精灵    时间: 2014-8-29 16:38
昨天上午粗略看了一遍,经老猫一讲,才感觉到谋篇布局如此严谨,看来看文章还得入心,再学习一遍。
作者: 五福临门    时间: 2014-8-30 23:13
文稿写作大学问,参谋助手作用马虎不得~~
作者: TOM张    时间: 2014-8-31 11:28
这篇文章从根本上道出了机关材料的本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是机关材料的根本目的,谈问题越深入,对文字本身的依赖就越小,但对思想的要求就越高。看毛、邓的文章,用语都很朴实,并不特别讲究排比对仗,用辞也很接“地气”,我想原因就是抓住了事物本身,而语言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感谢余兄写出了这样的好文章,感谢老猫用这种原稿和发表稿对比的办法能让我这个新手学有参考!致敬!!
作者: 常胜将军    时间: 2014-8-31 22:22
研究材料固然重要,但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
; w+ }& r% b* f# {% ^: |3 R! D" ]3 s8 y0 ~: S, k3 v* ?
; A4 k6 B3 N5 U# _) K0 ]" j4 u6 v5 M
作者: 铁血战歌    时间: 2014-8-31 22:53
听同事说笔杆子还不错,就在微信上加了看看,结果发现里边的精彩文章很多转自老秘网,有了老秘网以后写材料再也不怕了!
作者: 重庆某普秘    时间: 2014-9-1 18:25
这个好,一定要顶一下!
作者: qq1999    时间: 2014-9-1 19:47
我们领导曾经给我说,低水平的秘书写的稿子是文字的堆砌,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思想性,中等水平的秘书起草的稿子大致可以反映领导的思想,高水平的秘书的稿子就是领导的思想,用恰当的语言表现领导的执政意图。
作者: 山东微山秘书    时间: 2014-9-3 12:36
学习老秘修改材料,提高材料写作水平。
作者: 星星少爷    时间: 2014-9-3 12:50
不过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文字工作的人而言,要想了解领导关心什么事情还是很有难度的。
作者: 嘎子哥胡    时间: 2014-9-3 14:37
说起来很容易,要做到需要花很大精力啊
作者: 宝鸡陇县    时间: 2014-9-5 09:27
我是新手,我骄傲。写点什么呢,尊重前辈,尊重知识,尊重经验,谢谢,多指导。
作者: 路人张    时间: 2014-9-5 21:20
学用结合吧,材料贵在指导实践,也难在指导实践
作者: 学礼    时间: 2014-9-6 00:14
看完这个就很容易理解,秘书为什么会是领导的后备军了,不仅仅是秘书经常在领导面前出现,关系好,而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行动执行,已经被磨练得具备了一个领导的基本素养。
作者: 啤酒小菜    时间: 2014-9-6 08:05
舒服哈萨克决定恢复快接啊很发达
作者: 找话纯    时间: 2014-9-6 11:26
很好我们要求高的努力学习
作者: 春城小秘    时间: 2014-9-12 14:13
赞同。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文章写得天花乱坠,拿出去屁事不顶也就一无是处。
作者: 后会有期    时间: 2014-9-12 14:55
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
作者: 胡锦龙    时间: 2014-9-12 17:31
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道出了文秘工作的真谛,有思想、有深度、有高度,大家文章。
作者: deqiwa    时间: 2014-10-4 10:15
写的太好了,多谢啊!!受用!!相见恨晚啊
作者: 可克达拉    时间: 2014-10-21 23:16
说的很对。要想解决问题,一定对工作情况要熟悉,了解领导所想,才能做到文以辅政。
作者: 天涯行者    时间: 2014-10-22 10:28
  李瑞环的话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
作者: 辽宁丹东秘书    时间: 2014-10-22 11:03
我觉得,可以与五个坚持的要求结合起来学习参考。
作者: mishu_jx    时间: 2014-10-22 11:11
照这个方向多学习多积累多思考,相信自己写材料的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作者: 我要飞    时间: 2014-11-13 13:56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研究工作的机会不多
作者: 爱知文    时间: 2014-11-14 09:45
理论高于实践,源于实践。作为文秘工作者,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就材料写材料,而是要多看多听多思,站在领导的角度和高度上认识工作、琢磨工作,指导工作,真真发挥文以载道的效用。否则,我们苦苦埋首于文字,岂非误己误人误社会!
作者: 眯眯虫    时间: 2014-11-14 16:36
就是身在兵为,要胸有帅谋
作者: 胡晓华    时间: 2014-11-15 10:04
想看看下面的,好文章就得顶起!
作者: 雅各布    时间: 2014-11-15 11:35
说的太好了,受教育了
作者: li1207    时间: 2014-11-15 15:50
修改稿文字更加流畅8 V3 s$ q( ]: U0 I3 X5 E) F
前后对比,看看作者为啥这样改,嘎嘎4 @: Q0 k$ w2 j" y8 t9 K
李瑞环的文章精辟朴实“鼓捣文字花的时间太多,研究事上的功夫太少“
作者: 兰山秘书    时间: 2014-11-17 16:52
有道理,非有经历,肯感悟者不能也
作者: 冯栏听涛    时间: 2014-11-17 22:09
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作者: sjm    时间: 2014-11-18 07:13
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1-25 15:43
秘书,是领导的代言人。本文讲的好“开门当领导”。即围绕领导的关注点,深入调研,对领导的思想的内涵,外延,培本育源,血肉丰满。这样的秘书,就是领导切实需要的!
作者: 隔壁老王    时间: 2014-11-25 17:47
认真读来,确实很受启发。
作者: 上善若水20137    时间: 2014-11-26 1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秘海轻舟    时间: 2014-11-27 22:47
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 g7 R9 Q5 H; `2 j1 _0 u7 b确实
作者: 儿鱼中水    时间: 2014-11-28 09:33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有时自己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思想跟不上领导的思维。。。
作者: 文字爱好者    时间: 2014-12-4 12:58
余老师写的真好,真心学习一下
作者: 北京东城秘书    时间: 2014-12-11 13:54
写的真有道理,想再多看看
作者: 北京东城秘书    时间: 2014-12-11 14:00
常有写材料的同志抱怨,辛辛苦苦写的材料,自认为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领导用时却又常自己动手重写,或不用稿子脱稿讲。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并非你学历水平低、文字技巧差,而是你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对工作业务不熟悉,对问题矛盾吃不透,对解决办法把不准。$ g3 z$ H! g* Q+ O8 H& }$ _& P0 p; _  |8 f

作者: 風筝╙╮yin    时间: 2014-12-11 15:34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
作者: 夜落星河    时间: 2014-12-11 17:18
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
作者: 潜→显    时间: 2014-12-11 22:55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1 o& g# b, i# u. {

作者: 爱知文    时间: 2014-12-12 15:44
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必须围绕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来进行。因此,文秘工作必须紧扣中心、紧贴中心,嵌入中心,一切围绕中心转,为了中心干,贴着中心写。唯如此,才能把握大局,站位全局,才能把话说透,把问题点准,把带有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解决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就事论事。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