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中国经济目前虽呈稳中偏弱 三大因素支持回升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7-3 08:20
标题:
中国经济目前虽呈稳中偏弱 三大因素支持回升
目前虽呈稳中偏弱 三大因素支持回升
中国经济无须担心急剧回落
本报记者 罗 兰
宏观经济的重要先行指标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最近不断回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最低。PMI逼近荣枯分界线,令市场开始担心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虽然下行压力加大,但仍处于平稳区间。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返升走高。
目前增长处趋稳过程中
6月份PMI逼近荣枯分界线,其12个分项指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进口、积压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在1个百分点之内。
“指数回落且主要指标普遍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本报记者说,但PMI绝对值仍然在50%临界点以上;1-5月份投资、消费增长大体平稳,剔除热钱搅动因素,出口实际增速也未大幅下滑;库存水平是历史低位,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综合看,经济增长仍然在趋稳过程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为,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特征,但经济走势稳中偏弱。对于经济走势的稳中偏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解释说:“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6月份生产指数为52%,高于新订单指数1.6个百分点,这种供大于求的格局积累到现在造成了市场偏弱的局面。”
稳增长政策将持续显效
专家提醒,要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偏弱”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小型制造业企业PMI已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线以下,这预示着我国经济运行状况错综复杂。
但专家同时指出,“偏弱”因素不会致使中国经济出现急剧下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无论是经济增速和“三驾马车”,还是就业、物价等,都在合理区间,不必过分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急剧回落。
“与过去要么落底回升,要么持续回落不同,现在中国经济已出现新的增长特点”,张立群指出,中国经济增速从目前到年内都将处于平稳增长的新区间,将保持在7.5%左右。
国家稳增长的政策正在发力,并将持续显效。张立群说,稳增长的政策去年已执行一年,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目前投资、消费走稳都是政策见效的反映。今年以来,国家对这些政策又做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调整。
而有些长期投资项目和改革措施见效还需要一些时日。分析认为,国家前两个季度投放的货币和上马的项目,在三四季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体现出来。“新政府上任3个月来给市场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希望通过促改革来释放消费及民间投资的潜力,实现稳增长目标。改革的政策措施从落实至产生实效需要时间,因而对中长期增长有提升效果的改革措施短期内反而可能对需求面有一定负面影响。”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
未来几个季度温和复苏
对于下半年经济走势,市场上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前景不太乐观。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说,此前不少机构预测的下半年中国经济回升,很可能难以兑现。唯一可能的变数是,中国经济增速是否降到中央的底线以下?如果中国经济下降到7.5%以下,政策上将会有所调整;只有经济增速降到7%这一警戒线时,宏观政策才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松动。
但很大一部分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将在下半年回升。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发布研究报告称,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善和国内强劲的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将支撑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温和复苏。他进一步分析说,三个因素将支撑未来经济的复苏:其一是持续强劲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稳定的民间房地产投资;其二是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善;其三是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
为实现经济的稳步回升,分析认为,下一步推动经济转型是重点,要继续淘汰过剩产能,转变政府职能,通过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为未来经济回升提供动能。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7-3 08:2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最新发布的2013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数据回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分析称,中国二季度PMI数据反映出经济运行的两个方面。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特征。二季度,各月PMI保持50%以上水平,均值为50.5%,表明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6月份,各项指数虽有不同程度回落,但也呈现出某些积极的因素。小企业经营呈现回升迹象;小型企业PMI指数为48.9%,虽仍处在50%以下,但环比回升1.6个百分点。社会库存仍在继续减少;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回落至48.2%的水平。购进价格指数持续低位,企业经营负担明显减轻,订单需求整体处于温和增长的区间。因此,宏观经济在二季度保持7%以上的合理增长区间是有基础的。
其次,当前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稳中偏弱因素。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和产量释放过快。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6月份生产指数为52%,高于新订单指数1.6个百分点,这种供大于求的格局积累到现在造成了市场偏弱的局面。在目前这种形势下,稳增长要立足于控制产能过快释放,保持供需基本均衡。
专家表示,面对当前变化中的经济形势,应全面客观把握经济发展的格局与走势,更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开始在向发展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更加看重就业与收入增加,而不单纯看速度;对于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
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应该更加注重于“调”字,就是要更加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的问题让市场解决。对于政府调节经济应有新举措。在科学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同时,更要考虑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这比投入一笔资金,审批一个项目的意义和作用更加深远。(记者 刘长忠)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