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领导干部的“远”与“近” [打印本页]

作者: 筑梦    时间: 2013-7-2 08:20
标题: 领导干部的“远”与“近”
■  领导干部做的事,总体说来都是“具体事”,站得太高,不接地气,不行;离得太远,鞭长莫及,也不行。必须要近距离、微观察,才能心贴心、实打实。但是,眼睛总是盯着近处,心里总是想着簸箕大个天,也难有作为,难以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唯有远近结合,才能做到审时度势,择善而从,不断前行。. q! F. W: ?6 P- k% {4 j
* w3 l% c. Z/ d! l6 w+ \) ]
  小事上想远,大事上拉近。分清大事、小事,是技术活,是专业活儿,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必须以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常言道:“大江大河都过来了,偏偏在阴沟沟里翻船”,这表明:问题解决得好,大事也是小事;问题解决不好,小事也是大事。大事好办,小事难办,说明一个问题:凡是大事,基本上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方方面面、旮旮旯旯都有人关注,每个时间节点、每个细小环节都有人注意,因而就成了一副担子大家挑、千钧力量大家扛,大事也就分散了,变轻了,变小了。小事呢?由于落在个人头上,其实不小,也许是压垮铁汉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对外而言,对上对下而言,对左邻右舍而言,这确实又是一件小事。因此,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孤苦无助的情况下,唯有从长计议,才能不被眼前的小事挡住去路,解决小事做成大事。对于广大领导干部而言,一年到头、几年到头遇到的大事很少,甚至没有,但小事就像家常便饭,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最多时可能一天就有几件、十几件。小事多了,应对不过来,小事堆积起来就会变成大事。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做小事,何成大事”,等等,都是说的小事与大事的辩证关系。小事上想远,就是把小事放到整个事物发展的规律上去衡量、去把握,放到全局中去衡量、去把握,放到长久中去衡量、去把握,这样就可判断出是真正的小事,还是初现端倪的大事。如此一来,对事,无论大小,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比较准确的把握,就能任凭多少事,尽在掌握中,而不会因为误判出现偏差,甚至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 b, l3 n) D# @% F* D, h- h9 ]; q0 g. v, I7 j  C& u
  规划上想远,措施上拉近。领导干部必须提出自己的思路,提出近期、中期、远期、长期的计划,如此,才能带领群众朝前奔。如果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措施不力,或者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就会日计有余、月计不足,甚至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无用功上,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领导干部的领导范围,一个村少说上千人,社区动辄上万人,县市以上至少几十万上百万人,如果规划上思考不到位,就会一步被动,步步被动;一步走错,步步走错。所以,在任何事上都要大处着眼、宽处给力,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对于多数领导干部而言,身居基层一线,光出主意还不行,还要身先士卒。有好规划,还要有好措施,才能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措施就是把规划细化到季、月、周、日,细化到具体人。做好这件事,并不比搞规划容易,有时反而比搞规划本身更难。对此,常有一种误区:领导干部的职责就是抓落实,上级怎么规定的就怎么干。其实,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结合实际,不是变通,也不是照搬照抄照转,而是反复咀嚼、消化、吸收之后,创造性地运用。结合实际,必须通视全局,才能反观自身,扬长避短;必须吃透上情,摸清实情,才能调校对表,不偏不倚。领导干部有没有本事,本事大还是小,据此便可一知高下。
( J+ Q' o- e* b$ u" b( O3 X, u: W) l4 K# |8 _5 f. |
  X! r  u& U- h5 W$ }, I, a
) W: k( E7 G6 ~% W5 h' D3 |
  追寻上想远,作风上拉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一点放在领导干部身上,同样适用。只是领导干部与群众比,要多一份带领群众的责任。利益是物质与精神的化合物,领导干部的利益偏重在精神利益方面,应该而且必须偏重在精神利益方面。当领导干部的,应该有更多的付出、更多的贡献,主要是贡献远见卓识、聪明才智,享受更多的精神利益而不是物质利益。这是群众的期待,也是现代社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有什么样的追寻,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作风。作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看领导干部的作风,也要看领导干部的追求,这样才能看得真切、抓得实在。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做人民满意、人民赞成、人民拥护、人民答应的事,也就是做符合人民意愿的事、顺应民心民意的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认为自己付出了就该享受。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其实也就是:规定群众不做的,领导干部首先不做;要求群众遵守的,领导干部首先遵守……不需要领导干部每时每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要求与群众一道,与群众同步,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与民同忧乐。与民忧者民也忧其忧,与民乐者民也乐其乐,领导干部能够做到这一点,至少就能保住底线。在底线之上,再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到实现群众的期待上,贡献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措施上,贡献到提高群众自强自立、自主发展的能力上,就能成为群众拥戴的好干部。 吴景双
作者: 文字民工    时间: 2013-7-4 13:54
明代官员左英纶在《示儿》一文中叮嘱子女说:“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其意为: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要敢于直言,做史官要秉笔直书,拒受贿赂赃款要坚决,当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不要轻信。“五硬”,对于时下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纠治“四风”问题,有颇多启示。
作者: 冰幽    时间: 2014-3-10 18:28
明代官员左英纶在《示儿》一文中叮嘱子女说:“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
作者: wux2222    时间: 2015-11-16 11:03
小事上想远,大事上拉近。分清大事、小事,是技术活,是专业活儿,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必须以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