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稿提升的途径——学习、实践、总结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何新国 时间: 2013-6-19 00:30 标题: 文稿提升的途径——学习、实践、总结的关系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何新国+ u! e, m6 s$ a
2 k! N9 j8 v; k5 E& k5 O4 y
文稿起草从模仿到入门,从入门到创新,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学习、实践、总结。学习是文稿起草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文稿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清楚学什么,其次要明白如何学。前者是学习的内容,后者是学习的方法。先讲学习的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我觉得在机关起草文稿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中央领导讲话,重在把握精神实质。中央领导讲话稿,有的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有的在中办通报上内部刊登,有条件的同志都应该深入认真及时地学习领会,这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及政策走势,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和把握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是非常有帮助的。二是学习省委领导讲话,重在熟悉本省工作情况。尤其是在省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一定要放眼全省、着眼全局,始终站在省委的角度看问题,这对于提高文稿的层次境界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学习本系统上级领导讲话,重在了解工作信息。譬如说,我在省人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就要时刻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讲话精神,既了解工作动态也了解工作要求,从而更好地把握省人大工作的方向。四是学习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文章,重在借鉴写作方法。当然这是针对刚进机关的新同志而言的,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公务员也可以参考。坚持阅读人民日报上面的文章,不仅可以了解党的大政方针,而且可以学习借鉴文章高手的写作方法,收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学习古代诗文,重在锤炼语言文字。同样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中文专业与非中文专业的人是有差别的。譬如,文稿的标题、关键句子等都需要进行推敲锤炼,这时候如果具有古代诗文的修养,则无疑会如虎添翼。这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要因人而异、各有侧重。8 \" X2 [3 y* X
/ M1 I6 s$ w# G 现在来看学习的方法。阅读文章的方法,就是读书的方法。不同类型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读法。对于古代诗词散文,要熟读成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的就是要反复地熟读。而对于现代汉语的文章,尤其是涉及工作方面的文章,应该以分析为重点,通过深入分析,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精彩句段、结构匠心,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而且知道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才算是基本上读懂了。只有读懂才能掌握,才能做到案头上的书越读越薄、头脑里的书越读越厚。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阅读二十四史等历史典籍时,写了大量的批注,这种批注实际上就是一种评点。历史上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这种评点的方法都是读书读文章的好方法。评点是一种评论,是文艺批评工作者的事情。机关文字工作者读文章,完全可以借鉴古人评点的做法,当然不是要简单地评论别人文章的优劣,而是要以分析文章结构和解读文章写作方法为重点,努力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最终成为作者的知己知音,今天姑且把这种移植过来的方法称作点读法。如果一年下来,能够认真解读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文章,那么有关文章的写法技巧结构安排等形式方面的问题应该都会迎刃而解。0 Z2 e, Y G j6 z! `3 }$ I
/ I& {4 k; H, X4 [# S 实践出真知。机关文稿写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刻苦学习之外,还必须进行反复实践。现在的问题是,机关文稿写作经常是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这让刚到机关的年轻同志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年轻同志要抓住有利时机,先解决读的问题,通过多读为下一步写作奠定基础。如果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空档,依靠可行的方法狠下功夫,读得很多,收获很大,日积月累,一旦写起来就会信手拈来,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说到底还是在于应用,如果不能运用于写作实践,那就是读死书即把书读死了。只是你今天读到东西不知道何时要用,结果总是 “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要博览群书,时刻做好准备。当然,也可以同时从写作小文章着手,熟悉基本要求,积累初步经验。一般来说,会写短文就有可能会写长文,而连短文章都写不好则长文章肯定也写不好,努力练习写好短文即千字文以打好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策略。写作短文可以是单位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自己有意识安排的练习。真正要想迅速提高机关文稿写作水平,仅靠单位布置的工作任务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好比戏曲演员提高演唱水平,不可能仅仅依靠单位安排的几次演出,而完全要靠自己平时苦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把台上与台下的关系说完了。$ ]7 X; m% `, ?* z'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