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转载--谈团结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一颗
时间:
2013-5-22 14:07
标题:
转载--谈团结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结语部分用一段话谈团结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我们党历来重视团结问题。讲团结,首先是全党的团结,是党的各级领导层的团结,搞好团结是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政治责任。搞好团结,必须打牢团结的基础,充分认识增进团结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并处理好几个关系。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第一个问题,必须打牢团结的基础。
古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全局讲,团结是我们党的生命,是我们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从局部讲,从一个单位来说,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才能使大家同心协力,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造就更多人才。要形成和巩固团结的局面,必须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包括的内容很多,这里重点谈谈信念、目标、准则和纪律。
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共同信念和宏伟目标越坚定,团结就越牢固。这是从大的方面讲的,是大道理。就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来说,也有自身的信念、自身的目标、自身的职责。这也是维系单位和集体团结一心的纽带。作为单位、集体的一员,对这些信念、目标、职责要遵从,并竭尽全力去落实。就绝大多数同志来说,都希望所在单位有凝聚力、向心力,有良好创业环境、工作氛围,各方面业绩突出,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和上级褒奖,这也是共同的利益。这种共同的利益也会成为一个单位、集体团结向上的助推器。
有科学的统一的行事规则。按原则办事,遵守制度,团结才会有牢固的基础。我们已有的制度已相当丰富,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工作运行规则,包括议事决策规则、各类会议规则、工作程序规则、各级审批规则、干部录用选拔任用规则等;另一类是行为准则,包括纪律方面的准则、保密准则、廉政准则,等等。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对各项规则准则的执行不力,特别是对不按规则准则办事的人,听之任之,失之于宽,一些制度形同虚设。有规矩而不按规矩办事,比没有规矩更可怕。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而落实的关键有两条:一条是领导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各项制度;一条是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认真执行制度。领导不遵守制度,制度必然难以实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不闻不问,制度必然有名无实;如果在执行制度时因人而异,赏罚不公,必然造成人心涣散。
有铁的纪律。纪律是维护团结的重要保证,是执行好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条件。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等等。毛泽东同志曾把党的组织纪律概括为“四个服从”,就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而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全党服从中央是最重要的。党的纪律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之上的,也是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如果人人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铁的纪律,团结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工作必然受损失。
总之,共同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遵守统一的行事规则和铁的纪律,是团结的基石。
第二个问题,增进团结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搞好单位内部团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责无旁贷。主要领导首要的是自身要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首先自己不去做。这是搞好团结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领导,如何搞好团结,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呢?
(一)主动化解矛盾。当一个单位矛盾较多时,首先要弄清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判明矛盾的性质:哪些矛盾是认识上的差异,哪些矛盾是沟通不够的误会,哪些矛盾是先进与后进的差距,哪些矛盾是正确与错误的冲突,等等。作为单位的领导,要心中有数,就可以对症下药,掌握主动。
关于认识上的差异。我们应当允许工作中有不同的认识,为做好工作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对涉及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必须统一认识,但是这也要以理服人,不要轻率地下结论;要以引导为主,不要简单命令。认识能较快统一的,当然很好;一时难以统一的,只要不是突发的紧急之事,可以先放一放,待条件成熟时再解决;有的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那就让时间和实践来统一大家的认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有明确的态度,但切忌把一般认识问题上纲上线,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关于沟通不够的误会。在一个单位,同志之间的不团结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由误会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互相通气不够所致。有些事,只要双方开诚布公,善意相待,问题清楚了,误会就会烟消云散。领导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同志之间,要讲真诚、讲互信,有了问题摆到明处,主动交心、沟通。推心置腹的交心、通气是增进感情,减少误解,消除隔阂,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的一副良药。
关于先进与后进的差距。这里讲的先进与后进,既包括工作方面的,也包括思想境界方面的。作为领导,当然要扶持先进,使先进者不断提高水平,巩固和发展成绩,受人尊敬,有荣誉感,同时要防止骄傲自大;还要善意帮助后进,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鼓励他们向先进学习,努力缩小与先进的差距。缩小差距,就是由后进向先进转化。在扶持先进、帮助后进的过程中,要推动处于中间状态的同志向先进靠拢。这样“一扶一帮”,“抓两头带中间”,是我们推动工作、促进团结的重要工作方法。
关于正确与错误的冲突。这里讲的正确与错误,主要指对待我们党所高举的旗帜和坚持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基本制度,以及党和国家所作出的重大决定方面的态度问题,每个党员、干部务必深刻理解、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在这些大是大非面前,作为领导必须带头坚持党性原则,支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态度都要鲜明。这是团结的原则性,而坚持正确原则又是团结的重要支柱。
关于陈年旧账。一些单位,时间长了,难免沉淀下来一些老矛盾、老问题。怎么办?对陈年老账,特别是一些非原则性的是是非非,最好的办法是向前看,让时间去融化它,让新的任务去冲淡它,让正确的政策去消溶它。要多下活血化瘀的药,淡化过去的矛盾,化解无原则的矛盾,尽量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当然,有些属于大是大非问题,如果不理顺,将影响单位的发展,就要在弄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审慎地处理,但切忌陷入细枝末节之中。
关于抓苗头,堵传言。矛盾处于萌芽状态,解决起来往往比较容易,等到问题尖锐了,波及的面宽了,根子扎深了,解决起来必然费时费力,而且会留下后遗症。作为领导要敏感,对问题,即使是小问题也要早发现,早重视,早解决。同时,要自觉抵制不负责任的传言。领导干部不仅不能人云亦云,听信和扩散传言,还要采取措施,果断制止。作为领导,更不要带头背后议论班子成员或上级、下级的短长。如果领导带头这样做了,单位里的自由主义就会泛滥,无原则的纠纷就会增多。
(二)公正、真诚、大度。这六个字,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也是单位团结的重要支柱。
公正,关键是公正对人。一是对单位的每个同志都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视同仁。不能对有的人亲近,言听计从,对有的人疏远,不理不睬;对有的人关怀备至,有求必应,对有的人漠不关心,动辄批评;对有的人工作放手,委以重任,对有的人不信任,不使用;对“横”的人顺着、哄着、捧着,对守规矩的人苛刻要求。对人对事,都应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不偏私,不异法。二是要使大家有公平的工作机会。应该使每个人的长处都得到充分发挥,尽量避开并逐步克服短处。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真诚,就是真心诚意地与人交往。只有用真诚打动心灵,才能获得感情分;真正心心相通,才能相互协同。作为领导,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夸大、不缩小,不买好、不许愿,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言必信、行必果,用真诚去开启人们的心扉。有的同志认为,下面不团结不是坏事,可以互相制约,互相监督,领导好驾驭。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政客使用的权术,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路,不可取,否则,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度,就是能胸怀宽广地容人。作为领导,眼界要开阔,胸怀要宽广。对下级要宽厚,有容人之量,一切从有利于人民和工作出发,不计较下级对你的态度。能不能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起工作,是对我们度量、修养的检验。在工作中要求大同,存小异。对大事、原则问题要一丝不苟,不能让步;对小事、非原则问题不妨糊涂一些,学会让步,学会忍耐,受得住委屈。让步、忍耐和委曲求全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坚强,是智慧和豁达,是顾全大局。高明的领导应当善于充分发挥被领导同志的才能和作用,主动为他们搭台、送梯子,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心情舒畅地工作。
(三)关心爱护同志。关心爱护同志是领导干部分内之事。关心爱护,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和生活上两个方面。其中,政治上的关心爱护最重要。
对下级严格要求。中国有句老话,叫严师出高徒。严是真爱,溺爱有害。有的单位干部成长得快,内因是个人努力,外因除了机遇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的严格要求。作为领导,一定要有带好带强队伍的意识,用任务锻炼大家,用知识武装大家,用制度规范大家,高标准,严要求。日积月累,大家的整体素质就会不断提高,作风好、能力强、出成绩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前途也就会越来越宽广。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积极的、从爱护出发的思想交流,是达到有原则团结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交流以至必要的交锋,有助于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同志之间关系的融洽,有助于大家的思想升华和共同进步。作为领导,发现单位的同志有了问题,要敢于批评,及时提醒,抓紧“洗脸扫地”。同时,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具有广纳善言和闻过则喜的气量,采纳正确的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不能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用掸子棍对别人,用鸡毛对自己。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包容有棱角之人,疏远溜须拍马之徒。
注意考虑下级的发展。作为领导,对下级既要使用,又要培养,帮助他们不断长本事,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工作中要大胆放手,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条件。对下级遇到非议和责难,要敢于讲公道话,分清是非;对下级遭到诬陷,要坚持实事求是,辨明真相;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坚持治病救人的方针,满腔热情地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里要注意一点,有个别领导,不管下级的个人素质如何,一味地为他们争职级、争待遇,希望以此调动积极性。这不是真正关心爱护同志,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矛盾。
勇于承担责任。领导就是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领导,必须有担当,单位出了问题,一不躲避,二不埋怨,三不推责,要主动靠前,主动出手。当然,为下级承担责任也要把握好度。有的同志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同一失误,这就是责任心问题,不能迁就。承担责任,还要注意划清个人政治立场、个人品质方面的错误和由于经验不足或意外情况犯错误的界线,划清爱护同志和包庇纵容错误的界线。有的人犯了个人品质方面的错误,就不要大包大揽,领导只能负教育不够、管理不严的责任。
在生活上关心同志。对同志既要在工作上爱护,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在群众眼里,领导往往代表组织。下级有困难,能援手的,要援之以手;能解决的,要尽力去解决;解决起来有困难的,要向上级反映,求得上级的帮助。不要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雪中送炭,烧冷灶,走冷门。只要我们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待遇留人,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生动活泼的局面。
总之,主动化解矛盾,公正真诚大度待人,关心爱护同志,以此促进团结,这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第三个问题,搞好团结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搞好团结,还要注意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正副职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与兄弟单位的关系。
(一)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有的同志没有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不太融洽,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既有上级的问题,也有下级的问题。这里着重谈谈下级方面的问题。
瞧不起上级。常听到有的同志讲,自己的顶头上司还不如自己,心里不服气。心里有了这个念头,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总体上看,上级所站的高度和所掌握的信息比下级更有优势,大多比下级水平要高,看问题更深,想事更周全,处理矛盾更稳妥。骄傲自满,自视过高,遇事以敢于“抗上”为荣,于人、于己、于事业都是不利的。要多看上级和他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不足,即使上司某个方面弱一点,甚至真的不如你,也应正确对待,按照组织原则办事,以己之长补人之短,以利工作和团结。下级既要尊重上级,又要对上级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上级不合适、不周全、甚至错误的决策,要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避免失误。
该向上级请示的不请示。有的同志不懂得自己的职权范围,喜欢自由裁量工作上的事,不该由自己拍板的事情随意拍板。这类情况多了,必然影响上下级的关系。这里既有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的问题,也有思想问题。职责权限不清的,要统一认识,明确各自职责权限,并形成制度规定。上下有章可循,就会既避免下级越权,也防止上级越俎代庖。但制度不可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规定在内,还要从思想上强化全局意识,解决尊重上级、服从上级领导的问题,坚持大事多汇报,小事不干扰。
越级请示工作。在特殊情况下,是允许越级请示工作的。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尽可能不要越级请示。按程序办事,是机关的工作规律之一。逐级请示工作,就是按程序办事。打乱了这个程序,就会造成混乱,造成误解,造成不和谐,也不利于科学、正确决策。
多头请示工作。在工作中,有的同志请示工作,在主管领导那里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就找其他领导,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得到答复。这种做法虽然有时也能达到目的,但会引起领导之间的矛盾,同时主管领导也会对你有看法。这是小聪明,不可行。
(二)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正职与副职之间发生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但一般来说,矛盾的主导方面在正职。从正职方面看,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大事一定要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正职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和自己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不跳“独舞”,跳“集体舞”。在工作中,正职既要勇于负责,敢于决断,又要放手让副职大胆负责地抓好分管工作。要在班子中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是遇事主动与副职沟通。沟通是领导班子的粘合剂,也是统一认识、增进感情的一个手段,许多问题在沟通中可自然地解决。
三是尊重副职。正职和副职都是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正职对副职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临下。对副职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要耐心倾听。在下级面前,注意维护副职的威信,尽可能不要在群众场合否定副职的意见或批评副职,更不要随意贬损,不留面子。
四是帮助副职。当副职的工作遇到难题时,要主动帮助,研究破解办法;当发现副职工作有毛病时,要及时指出;当副职被上级误解或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应该在上级面前说明情况,消除误会,不能再往井里扔石头。
五是不偏不倚。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正职与几个副职之间在感情上可能有深有浅,这是难以避免的。但在工作上不应有厚有薄,看人下菜碟;决策上更不应有亲有疏,以人定事。要一碗水端平,或者向与自己感情上浅一些的副职倾斜一点。
六是有带头“下地狱”的精神。正职应该有吃亏、挨累、受气的准备,吃苦在前,遇难挺身而出,时刻做好“下地狱”的准备。另外,要不断增强解决班子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敢于面对,不要掩耳盗铃,不敢触及,绕着矛盾走,而导致问题越积越多。遇到矛盾和问题,要高姿态,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做自我批评,不掩饰,不护短。
总之,正职应多想想自己当副职时喜欢什么样的正职,副职多想想自己当正职时喜欢什么样的副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职与副职、副职与副职,应该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补台。
(三)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能不能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贯彻好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对单位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的考验。要注意三个环节:
一是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少数服从多数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各种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由于每个人的阅历、水平、看问题的角度和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把手”要让每位班子成员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分析、看法都说出来,经过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彼此取长补短,认识不断深化,大家的看法就会逐渐趋于一致。这个时候,“一把手”集中大家的意见作出决定,可能就更加接近正确。
二是支持、服从多数。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某个重大问题时,作为“一把手”和会议主持者,即使你的意见和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也要支持多数人的意见,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拍板决策。决定一旦形成,班子成员都要支持这个决定,并认真贯彻落实。持保留意见的少数人,可以向上级陈诉自己的意见,但不能在会下发表与集体决定不同的意见,也不能表面上服从,行动上自行其是,阳奉阴违。
三是尊重、保护少数。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作为“一把手”和会议主持者,要尊重少数人的话语权,允许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取少数人的意见,汲取他们意见中正确的东西,避免决策的片面性。要保护少数人保留意见的权利和越级向上级报告的权利,对他们的这种正当做法不排斥、不打击,最终让实践来检验。在执行集体决定时,要尽量减少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当然,尊重少数、保护少数,不是不服从多数。
(四)处理好与兄弟单位的关系。这里讲的兄弟单位,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讲,主要是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讲,主要是指与外部有关单位的关系。
关于内部兄弟单位之间的团结合作。应该承认,由于各单位工作职能不同,人员的构成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尽相同,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这些不同。一是要从大局出发。这里讲的大局,就是有利于共同事业,有利于工作全局,有利于彼此团结。事业、全局、团结,应是我们处理与兄弟单位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排除小团体主义,让小团体的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二是要支持兄弟单位的工作。支持是互相的,要礼尚往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支持,一要真诚,就是尽力尽责,不虚情假意;二要主动,就是积极合作,不讲条件;三要不护短,单位之间产生了矛盾,首先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该批评的批评,该纠正的纠正,该道歉的道歉。
关于与外部兄弟单位的团结合作。有几点供参考:一是要谦虚谨慎。不要以老大自居,更不要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眼里只有自己,很难与人搞好合作。二是要不卑不亢。同志间合作,没有贵贱、高低之分。要平等待人,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三是要不固执己见。商量问题就是彼此在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不同点中找出共同点,从而形成比较正确的一致意见。大的方向一致,在细节上就不必坚持,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决定成败。坚持大原则,细节需要让步的,就退让一下,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东西影响大局,影响合作。
总之,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与兄弟单位的关系,是单位团结和谐的重要环节。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5-23 21:58
团结是指人们相互之间的和睦友好关系。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保证。团结问题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成败和命运兴衰。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围绕这个课题,谈几点认识。
一、把团结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和提高
团结是一种能力。对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来说,这种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团结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是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需要不断锻炼和提高。
要搞好团结,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还必须要有较强的团结能力,要把团结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常思团结之益,常讲团结之言,常行团结之事。
二、把团结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和运用
团结是一种资源。“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人心齐、泰山移”,“一支筷子容易折,十支筷子折不断”等等。这些浅显的言辞,无一不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提示了团结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作用。这种资源开发、运用和保护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完整,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强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团结牢,事业兴”。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都应把团结这种资源开发好、运用好和保护好。领导干部要做团结的模范,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增强民主作风,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以民主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感染人、影响人,以求实的态度和独到的见解启迪人、说服人,相互支持相互补台,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实现个人心情舒畅,集体坚强有力,形成心齐气顺劲头足、团结一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把团结作为一种友情来呵护和珍惜
团结是一种友情。团结与友善,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友善是团结的基础。只有从友善的角度出发,持友善的态度,才能达到团结的目的。在团结互助的过程中,友情也随之产生。从这个意义来说,团结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友情。我们既然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有什么理由不能团结起来呢?在时间的长河、茫茫人海中,我们能走到一起,在一起共事,这是缘分。我们要把这种缘分当成一件喜事,倍加珍惜团结,做到胸襟开阔,光明磊落,彼此之间求同存异,坦诚相见,多一些忍让和宽容,多一些尊重和信任,多一些支持和了解,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尊重不发难、互相配合不推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营造团结、祥和、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
四、把团结作为一种文化来继承和弘扬
团结是一种文化。翻开中华民族史的活页,有“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些“和”所包含的团结思想,通过历史的不断熏陶,逐渐沉淀,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对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继承和弘扬团结文化,就是要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和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大局意识,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不断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思想情操,做到正气凛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心胸开阔,虚怀若谷,悉心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争取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形成一个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
五、把团结作为一条纪律来遵守和执行
对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团结是一条纪律。党章有明文规定。遵守和执行团结这条纪律,要求我们必须要自觉站在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讲发展的高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认真地去做有利于大局、团结、稳定和发展的事。在加强团结同时,我们还要高度重视防止党内团结异化的倾向。一是在原则问题上不坚持,随声附和,要弘扬正气,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提倡思想交锋,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团结—批评—团结”中达到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团结。二要防止少数人拉帮结伙,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用人分“圈内圈外”。追求小团体、特殊利益的“狭隘化团结”。三是要防止有的领导干部扯起“加强团结”的幌子,互相照顾,互相帮忙,礼尚往来,从中谋取个人利益的“功利化的团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得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到自省自重、洁身自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党内团结成为建立在工作基础上的牢固的团结。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