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对于读书,我有三句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尘世之人
时间:
2013-5-8 07:00
标题:
对于读书,我有三句话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当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喜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十分做作的。对于读书,我有三句话――
第一句:为己读书。
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过: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正人读书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空虚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晋升,为了超越,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他才读书,他才做学问、做研讨。
所以我们读书为什么?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为别人读书的人时刻想着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来日我在人前炫耀一下。为了夸耀,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是为了外在的一些目的,如我要做一个课题,我要拿一张文凭,于是我不得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跟生涯、跟生命是相隔离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处于一种“隔”的状况,是两张皮。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完整为自己,就像吃饭。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呼吸?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读书呀?我要活着呀。情理就这么简略!
第二句:天天读书。
人的生命有三个:生理生命、社会性命、精力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过吃饭跟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重要通过来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的成长,我以为主要是通过读书来解决,所以你非得每天读书不可。黄庭坚说过:“士大大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言语无味,对人则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是否面目就可憎,这很难说,语言是否很乏味,也很难说,然而我信任,一日不读书,尘俗一定生其间。一个人心里装的诗书多了,书卷气就浓了;尘俗多了,市侩气就重了。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能不能少一点市侩气?能不能多一点书卷气?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是否做到每天读书。我可以很骄傲地说:“这一点,我做到了。”
第三句:随性读书。
我读书,漫无目标。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回想钱钟书读书生活的时候,有过这样一句话,她说“钟书自从解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甚至“随遇而读”。那是一种如许迷人的读书境界――随性读书。
我的藏书大略有六千多册,我的书房里,顶天破地的都是书。我自己拟了一幅对联挂在书房,上联是:明月一帘无心照,因为我书房的窗外是宽阔的地带,有小河,有廊桥,流水淙淙,杨柳依依,景致这边独好。晚上能看到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下联是:诗书半斋随意读。
到书店,我拿到书,只有对这本书有感到,我看一下目录,或看一下章节,就买下来,必定读。我读书不打算,很随便,很随意,比如――
风行的书,我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读!易中天的《品三国》,读!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已经出了第三部了,读!全部都读过!良多人骂于丹,说于丹是化神奇为fubai。不瞒各位说,我是爱好于丹的,我感到于丹讲得不错。她很聪慧,她讲的是“于丹论语心得”――我讲的是我本人读《论语》的心得呀!这有什么不能够呢?解构主义的哈罗德?布鲁姆不是这样讲过吗,所有浏览皆“误读”。我就是这样懂得论语的,为什么就不能把我的心得跟大家交换呢?
流行的书读,不流行的书也读。汪荣祖的《史学九章》卖不动呀,畅销的书,也读;钱穆的《晚学盲言》是先生暮年,在眼睛失明的情形下,由他自己口述,他的夫人、他的弟子帮他收拾的一本书,写得好!中心内容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你想掌握国学的精要,可能这是一本最好的入门书。杨成寅的《太极哲学》很难懂,说老瞎话,我到当初还读不懂,但我爱读,越是读不懂就越是想读下去,一种好奇的愿望吧。
人间的书,帮助我更好地活在俗世的书,我读。比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人生》,这书写得好,深刻浅出。早多少年卡耐基的《踊跃的人生》,辅助我战胜了自己的焦急,赞助我看到了自己人性上的弱点。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什么体系思考啊、独特愿景啊、自我超越啊、心智模式啊、团队学习啊,很难读,没措施,就是爱读。
降生的书我也读。六祖慧能的《坛经》,这个好读,读起来有味道。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这本书真好!你要坐禅,你要修行佛法,你请求开悟、求摆脱,最好的入门书就是南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好!临终关心,全都实切实在地写在里面了,告知你怎么走得坦然、走得从容。人生最大的两门知识,一门是诞生的学问,一门是死亡的学问,这本书专讲逝世亡的学问。
教育类的书,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怎么培育真正的人》,我推举给咱们学校的老师。我到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当校长,给老师的会晤礼就是送给大家人手一本书,书名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倡议》,我们读了一个学期。田正平先生的《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一册在手,中国教育的经典思维、经典实践全体都在里面了。石中英写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情》,视线宏阔,学养深沉,是迄今为止我读到过的最有文明底蕴的教导类专著。
非教育类的书我也读。比如范曾的《吟赏风雅》,写得潇洒,写得雅致!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一边读一边偷着乐,玄色风趣,写得真好!刘小枫的《繁重的肉身》,试图答复困扰所有当代人的一个重大问题――性伦理的问题,只管读得艰涩、读得云里雾里的,但还是读着,由于我仍然迷惑。
语文课程类的书我读。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写得好!我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他白叟家的影响。潘新和先生的《语文:表示与存在》,高低两册,洋洋一百多万字,这是我所看到的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方面最有建树、最有看法的一本书。王荣生先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本》,那叫真做学识,那种理论的修养,那个思辨的功底,真叫过硬,确确切实是科班出生。
非语文专业的书也读。比如兰色姆的《新批评》,我提议我们的语文老师都可能学会文本细读,这“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技巧就是新批驳学派提出来的。韦勒克的《文学理论》,美国人写的,搞文学理论的人都晓得,在寰球范畴内,这是一本最为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汪曾祺先生的《世间草木》,真好!文字的工夫已经到了走神人化的田地。在中国作家中,他的文字作风我最喜欢。史铁生的《务实笔记》,半自传体的小说,史铁生小说的核心理想深受刘小枫先生神学思想的影响,你要读懂史铁生,你就要读懂刘小枫。
学术类的书我也读。比如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太好了!我教《长相思》,在这个课里面,最核心的教学思想就是受了朱光潜先生《诗论》的启发,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不可解的。诗最主要的是一个“见”字,你只有“见”到它,你才干深得诗之三昧。你可以把《红楼梦》和《诗论》对比起来读,构成一种互文式的“参读”,能更好地领会朱光潜的观点。
《红楼梦》里有个语文特级老师,谁?林黛玉!她教香菱作诗。那真叫教得好。香菱初学诗时,喜欢陆游的诗,林黛玉对她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次。”你一开端一定要读最经典的:老杜的诗读一百首,青莲的诗读一百首,摩诘的诗读一百首。这三个人,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佛。你看林黛玉教香菱的方式就是“先学后导”。果然有一天,香菱来找黛玉,汇报读书心得。她说,诗的好处就是想来你有嘴上说不出的,但闭上眼睛一想,似乎这个景就在眼前似的。想来这个地方好像没有什么道理,但你假使要找一个别的什么字来取代,却不行。她说这就是诗的利益。比如王维的《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这个烟怎么会直呢?可闭上眼睛,好像这景就真的在面前,想来这个落日天然是圆的,这个“圆”字仿佛用得太俗,想找个字来换,可再怎么找也找不出比原字更适当的字。这个时候贾宝玉来了,听了香菱的话说,既然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了,会意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你看,林老师的教养后果多好!
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讲疏》,这本书厉害,是极品。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看得我三日不知肉味啊,好书!
国学经典类的书我也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是王阳明传心法给弟子们的各种言说,由弟子记载下来的。阳明的学问是致良知的学问。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用。心念一动,就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这就叫致良知了。他认定每一个人都有知己,这个良知是让人做善的事件。
西方经典的书我也读,比方:尼采的《人道的,太人性的》,尼采的哲学有许多可取的处所,他强调人是一种独一须要超出自己的动物。天地万物当中,只有人会一直地超越自己。再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光》,说诚实话这本书我读不懂,读得我头都大了,仍是读不懂,但我有种瘾,想读下去的瘾,这种瘾,可能比读得懂更过瘾。再好比说汉默顿的《思想的盛宴》,把西方两千多年来最巨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迷信家、文学家的代表思惟都汇编在这本书里,值得一读。
儿童的书我也读,比如《小王子》,比如《爱的教育》,再比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粗话、脏话多得很,但很有滋味,我一边读就一边笑。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11-14 11:08
三句话,说的好啊!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