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瓶颈及其破解
[打印本页]
作者:
以文化人
时间:
2013-3-15 11:54
标题: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瓶颈及其破解
我国有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地方经济、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县域发展文化产业有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总体上上说,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相比难度大得多、情况复杂得多。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瓶颈,如何克服这些瓶颈就成为县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资金瓶颈的破解
一个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更是如此。文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可想而知。而我国的县级单位恰恰是财力薄弱的地方。除了东部部分县市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外,大多数县财政都不宽裕。有的县一年财政收入还不到5000万,即使它们每年将财政收入的2%用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只有区区100多万元,实在是杯水车薪!资金无疑成了制约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当地领导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失去了信心,工作多年没有起色。
如何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定优惠政策,形成政府、私人、集体、企业、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无疑是一个基本途径。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紧张问题,还需要树立县域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新思维。这种新思路的核心在于“准”,所谓“准”,就是准确定位、准确选择突破口。
首先要正确定位县域文化产业。我国县级行政单位绝大多数是农业经济占主体,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这种现状决定了县域不是文化生产中心,不是创意中心,也不是文化生产要素集散中心。现阶段只有大中城市才是文化生产创意中心,而广大县乡则是文化生产和创意中心的边缘地带,是增长极的外围。这种二元结构决定县域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可不必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末端和下游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精心选择突破方向。这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同时比起几个行业齐头并进,平均用力,要大大缓解资金的压力。
二是在项目策划上下功夫。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基本载体,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最便捷、最有效的切入点。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之一就是走项目牵动之路。项目是纲,纲举目张。不少县发展文化产业缺少资金这是事实。但这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缺的不是钱,而是好的项目。资金是当代经济中最活跃、最易于流动的生产要素,哪里有更高的获利机会资金就会向流向哪里。你没有钱,别人却钱多的苦于找不到出路。关键是你有没有“钱景”诱人的项目。有了好的项目,不愁没有资金进来。
三是提高投资成功率。就像任何投资行为一样,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也是有风险的。有成功,也会失败。而且就产业属性来说,投资文化产业比投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风险更大,不确定因素更多。但一旦成功,回报率也惊人。这就要求重视投资质量,尽量避免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不在多,而在精,搞一个成功一个,直至形成有感召力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实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县域本来就缺少资金,如果搞了几个项目不成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金,而且也打击了基层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形成资金匮乏与低速发展的恶性循环。
二、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资源瓶颈的破解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条件。县域不是文化生产和创意中心的现实决定了县域文化产业是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文化资源的数量与禀赋对县域文化产业影响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土辽阔,文化资源密度并不高,资源的稀缺性在县域范围内表现的更加突出,大多数县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不足以成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如何克服资源瓶颈成了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
解决县域文化资源瓶颈,首先需要摸清家庭,统筹规划,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除了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还要培养一些资源发掘和利用的特殊本领,这种特殊本领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整合能力是一个地方和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个地方在多大的范围、多高的层次、多强的密度组织资源,决定该地区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整合能力,只局限于各自利益的“小农式”的封闭经营能力,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产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这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尤为不利。下面几种途径都是整合能力的表现:
一是善于珠联璧合。县域文化资源的特点是零星、分散,聚合性差,这种特点决定资源的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如安徽石台县是全国著名的溶洞之乡,全县境内有大小溶洞100多个。由于资金等原因,目前开发运营的只有3个。像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举全县之力,将溶洞作为一个整体,集约开发,使它们像星星、日月一样聚集、配合在一起,形成溶洞系列游,打造成强势品牌。
二是善于小题大做。县域文化资源的第二个特点是规模小,实力弱,这就需要经营者有一种小中见大、小题大做的本领。河南孟津平乐镇平乐村专画牡丹,全村共有牡丹绘画人员几百人,年创作牡丹画8万余幅,年创收在500万元以上。还有画虎村、魔术村、剪纸村、唢呐村、武术之乡、杂技之乡等,都小题大做、靠专业化取胜的典范。实践证明,一个不起眼的东西,经过一番纵深挖掘,挖到的就不是一堆沙子,而是一座金矿。
三是善于就地取材。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于当地条件,善于利用好当地的资源。竹子多的乡村发展竹制工艺品。盛产玉石的地方,不妨开展玉雕、石雕。如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杞柳资源丰富,加工日用柳编工艺品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几年,该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柳编出口创汇产业,全镇杞柳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500亩扩大到5万多亩,从业人员有2万多,形成村村有柳编出口创汇企业,家家户户种杞柳、加工柳编制品的局面,产品远销西欧、北美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柳编一项每年就能为板泉镇农民增加几千元的收入。总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一个基本原则。毛主席说过:“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有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关键是是否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四是善于无中生有。在一些县乡实在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资源,除了另起炉灶、从无到有别无他途。某县缺乏可以用来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当地领导想出一招,广植桃树上万亩,延绵数里,蔚为壮观。桃子作为水果获得了第一层收入。接着还举办桃花节,发起桃园风情游,组织桃花摄影大奖赛,一鱼多吃,环环相接,形成了一个效益可观的价值链。无中生有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更显现了当地政府和投资者的创意能力,实践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善于点石成金。在非文化资源中发掘文化内涵,或者添加文化元素,使其变为文化资源,这就是一种点石成金的本领。如有个地方原来是工矿区,产业转移后留下许多闲置无用的矿井。当地领导利用它们硬是搞起了矿山文化游,红红火火。小小的黑色煤块变成了让人发历史之幽情的文化珍品。许多事物,在一般人看来也许与文化毫无关联,但在文化工作者看来,它们都是文化,这就是一种文化眼。具备了这种文化眼,也许你会感叹周围的文化资源竟是想象不到的丰富。
三、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人才瓶颈的破解
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问题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国县域人才匮乏,高层次的人才比重低,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5%,优质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据估计,农村人口外流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数的86.3%,外流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高于留守人口。这种现状使得人才成为制约我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一些好的项目因为没有人才而被迫搁浅,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决定县域文化产业兴衰的根本所在。因此,要从战略高度、从产业兴衰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将培养人才当作振兴县域文化产业的第一要务。
解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改进机制。除了用好本县已有的文化产业人才外,还要在“巧用”上下功夫:
一是巧用民间人才。一个县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人口,总能找到几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他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像草根一样顽强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加以包装、打造,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大有可为。如常熟谢桥镇,经济力量较弱,文化设施落后。但谢桥的民间书画享有盛名,并拥有顾纯学等著名的农民画家。为此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江苏美术馆举办“顾纯学个人画展”,大大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民间人才,就必须认真摸底,对先有的民间艺人编造成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二是巧用闲置人才。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村闲散劳动力能否参与文化产业?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有一双慧眼将他们用到恰当的地方。河南最近策划了大型山地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其演职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村民,到剧组做群众演员已成为村民的“第二职业”。节目中打禅的高僧、放羊的羊倌等扮演者,都是登封马庄村的农民。他们晚上参加演出,白天可以照常生产、生活,不仅增加了收入,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而且找到了文化产业化的有效路径。文化产业既是高端人才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县域要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文化产业,为增加收入和提供就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巧用其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文化人才并不神秘,它与其他产业人才在许多方面有其共性,文化企业的营销策划、经营管理、资产运作与其他产业也有着共同的规律。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一时找不到专业人才时,可以通过人才嫁接,即对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家、经理人,经过一定的培训,让他们充实到文化产业中去。这种人才经验丰富,高屋建瓴。一旦上道,潜力也更大。
四是巧用外域人才。文化产业都市聚集的特点决定县乡级单位不可能拥有自己需要的所有人才,借用外脑就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地利用外脑,就能大大弥补人才的不足,使自身智力条件倍增。用的好,人才小县可以成为智力大县;比较劣势也可能变成竞争优势。不管用什么方法,“租”、“借”、“聘”、“带”,灵活运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智力逆向流动,让城市的高端人才、专家学者参与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来。
四、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市场瓶颈的破解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瓶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域文化产业市场狭小。县域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先天的局限性,那就是市场狭小,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低,恩格尔系数高,老百姓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都要用于基本生存需要以及子女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用于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很低,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文化经营者市场风险意识淡漠,市场开拓能力弱。缺乏市场意识是更是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前不久笔者老家有一个村登出了一则招商启事,说是该村有一个家族宗祠,计划引资300万开发,三年收回全部投资。这个宗祠笔者是知道的,因为孩提时代经常和小伙伴们去玩,一栋空旷萧条的老房,没有什么特色。这样一个孤零零的老房子,修缮开放以后三年就能收回投资实在令人怀疑。按照这个设想,每年必须赚回100万,平均每天3000元进账。按门票20元一张计算,每天起码得有150位游客。可能性有多大?有哪些措施在未来几年维持这么高的客流量?全然没有论证。
而这种担忧决不是多余的。贵州某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利用丰富的民俗资源搞起了苗寨风情游。头几年生意红火,平均每天有七八辆大巴接送游客,现在有时候几天才接待一个团。山西某县投资5000多万建造了一个大型人造景观三国城,第一年收入300万,第二年陡降至30万,到了第三年基本快关门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沉淀在各种人造景观中的不良资产高达上千亿元。许多景观投资不仅没有回报,而且每年还要付出大笔维持费用,市场风险可见一斑。
突破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瓶颈不仅要努力适应市场、规避市场风险,更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视角看待市场:
与其被市场牵着走,不如做市场的引领者。而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是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关键是适应当地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避免无效供给。从需求角度来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好生活水平的改善,县乡居民的文化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需求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对新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过去人们结婚会剪双喜,剪一对鸳鸯,剪窗花,灶台花,以增添喜庆。现在人们结婚、过春节流行送挂历,贴明星照;过去人们每逢节庆就请来戏班唱几折戏,现在年轻人喜爱的是现代舞、流行歌曲、肥皂剧;过去旅游注重眼睛看,现在人们讲的是体验、参与;过去农村家庭有固定电话就不错了,现在许多农村青年拥有手机,享受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型娱乐。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无疑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根据这种变化调整当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用最富生命力的创意吸引消费者。拿文化旅游来说,县域旅游景点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全,吃、住、玩不配套。这些景点如果缺乏内涵,内容雷同,没有创新,客源递减是难免的。因此,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县域文化产业突破市场瓶颈的关键。
如其被动遭遇市场风险,不如化风险于未然。传统理论认为,市场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可以预测的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但在当代经济生活里,市场是一个最难捉摸、变幻莫测的因素。谁能驾驭市场,谁就能无往而不胜。这恰恰是最难做到的。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所谓化风险于未然,就是要把大量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任何一个决策、任何一个项目上马,都要充分调研,多方论证,科学预测,精心筹划,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不仅要想到第一年、第二年,而且要想到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这就需要有超前意识、战略眼光,真正提高市场预测、市场风险控制能力。
与其固守本地狭小市场,不如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县域文化市场狭小是其先天不足,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主要以行政区划为标志划分市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小可萎缩至零,大可扩张至全球,关键看市场拓展的能力有多大。某县有一个黄梅戏团,由事业单位变为企业以后,由于本县属于贫困县,市场狭小,为了生存,该团只好到广东等地谋生。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渐渐适应了南方市场,成为当地广受欢迎的一只地方剧团。实践证明,凡是做大做强的文化项目,无不是最终突破了狭小的县域空间,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找到了它们的生存舞台。这就要求树立大市场意识,在提高市场营销、拓展和竞争能力上下功夫。杨吉华《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