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秘书应巧用模糊语言 [打印本页]

作者: 以文载道    时间: 2013-2-27 13:38
标题: 秘书应巧用模糊语言
    秘书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时,都力求把意思表达明白、清楚,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交际的需要。但在接待和拟写公文的某些特殊语境下,有时恰恰需要用不直接、不明白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别人自己去体会、去捉摸,从而收到巧妙的表达效果。秘书应掌握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模糊语言在接待和公文拟写工作中的作用。' D; f- V" l3 [' ]( ^. @8 s9 e
; j+ {2 ]; p% @6 U. n/ N+ L
一、正确理解模糊语言
6 F( W0 @; j1 s: z
7 o. O) b: C7 x7 k: W    模糊语言的语义内涵一般是明确的,其外延界限却不太明确,具有不明确性、不精确性、相对性的特点。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中解释:“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沈卢旭先生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即指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或表达的意思不确切。但这种模糊语言绝不是含糊语言、歧义语言和不准确语言,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t6 _9 U+ B) l5 |& q, ~; m/ L9 @

8 n: a6 L+ n6 n3 N0 W   语言的清晰明快是一种美,而语言的模糊表达具有简洁性、概括性、灵活性等特点,模糊语言也能给人一种含蓄美的享受。《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到国外某大学作讲演后进行答问时,有人问到:“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中00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敏捷地回答道:“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么深。”谌容机智地利用模糊类比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把一个棘手的问题回答得完美无缺,同时也起到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功效,令人拍案叫绝。
) {6 H  @% l" l  M
, k% O# g1 t0 ~1 _( J8 r8 `( W模糊语言主要有两种类型:1. 词语的模糊。指一个词本身所表达的概念外延不明确,即没有准确的范围和界限。在秘书接待工作中常见的有“现在”与“过去”、“大”与“小”、“深”与“浅”、“快”与“慢”,这些词看似明确,实际它们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别标准,因而它们的外延都是模糊的。如下面这个例子:一个自称领导朋友的人,就其儿女安排工作的事来找领导,秘书接待时说:“这个事,的确有点难,必须上报批准才行。”“难”是个模糊词语,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怎样才算难,难到什么程度都很模糊。2. 语义的模糊。是指表示不确切意义的一些副词、量词或插入语。这种语义模糊,在整个句子中通常有副词“大概、大约、也许、恐怕、未必、不见得” 或动词“ 再说、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都属于这一类。如:一工人想见厂长弄清楚近期员工数量是不是要进行大调整,秘书接待时回答说:“这事,领导还要讨论一下。”秘书虽然明确说“领导还要讨论一下”,实际这个回答既没有肯定说会调整,也没有否定说不会调整,其语义是模糊的。3 U: b! A" ?+ z
3 [. j) y; a+ {1 F8 n2 ~5 M
二、模糊语言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8 X& _9 g% g  d% z( L' a) q

9 Q9 t+ z- K% w) F! P' \" N王希杰先生在《模糊理论和修辞》一文中说:“模糊并不是绝对的坏的,不仅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而且有时还是语言美的标志之一,是艺术语言的特征之一。”模糊语言在秘书日常工作中不仅使用频繁,而且还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R8 M" A! U8 v, K  O1. 能表达含蓄的内涵、丰富的感情。如有位员工关于提薪的事,想走捷径,要见经理,秘书接待回答说:“领导不在办公室,和别人谈事去了。”别人是什么人?是张三还是李四?可见,抽象的“人”离开了年龄、性别、国籍、职业等特征,只剩下了与动物相区别的特征,它的外延就很模糊,例子中的“人”包括了一切活着的人。# m& I- h* [2 E9 ~  G' \: H
) j9 x/ _9 R. ?7 O7 I1 Z1 F
2. 可加大语言的伸缩性,巧妙打破僵局。在接待过程中,来访人员总是想得到清楚、准确、具体的回答,但秘书出于某种需要,往往不便按照来访人的意图回答,这时,巧妙地运用模糊语言,往往能打破僵局,避免出现难堪的局面。如:年底本部门的职员都纷纷来问经理年度评优评先的结果,秘书回答说:“大家别心急,结果总会公布的,请等着看下一期的厂报好了。”评选还在进行中,结果未定,秘书当然不能泄露任何情况,如果不回答,谈话也就陷入了僵局,怕员工有情绪,秘书用“等着看下一期的厂报”一句模糊语, 既不泄露单位的秘密,又巧妙地回复了下级员工。+ S+ n2 P7 K! g* G$ \

4 ^% s* w. q, n, u" G! i3.符合人们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便于人们更好地沟通。模糊语言在秘书接待工作中被当作一种礼貌语言策略来使用,它常会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太过精确的语言有时会使表达直露让人难以接受,而模糊语言能使表达谦虚、有礼貌,能避免和减少语言的刺激性,使话语如同增加了润滑剂。例如:客户打电话来找老总,想尽早商定关于双方合作的条件。秘书:“老总现在不在公司,请您放心,老总会在合适的时候,请你们过来。”这样回答既给自己留有选择的余地,又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2 x& Y+ d9 z% v& d
+ m5 z2 [; t; J三、接待工作巧用模糊语言
6 A9 e6 _7 u4 P' Q) }9 j
' b: a6 [' k8 p模糊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时越是含蓄、模糊,语言就越有魅力,让人回味无穷。如:1972 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宴会上的祝酒词中这样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一种模糊的表达,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用之可以回避观点分歧,求同存异。周总理采用委婉的说法,既坚持了原则,又适合欢迎宴会的友好气氛,显得非常得体。什么原因,没有直说。如果直说,就是“由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把这些原因一一罗列出来,不但麻烦,恐怕还会引起双方不愉快的回忆,使刚刚和好的中美关系又紧张起来。巧妙使用模糊语言,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策略上的灵活性,充分表现出周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
* K6 S5 Z3 q6 G. [! M
5 N) N' x: l+ x: ]9 q  @! i* z秘书接待工作中遇到以下情况,灵活使用模糊语言,能化解矛盾,提高语言交际表达效果,促使工作顺利进行:: ?9 U, f, \' C5 `* _) d/ x* y1 s

8 A( d( m- ]6 Z2 D& V: W1. 对于尚未确定的事项,不妨使用模糊语言。如在面对群众来寻求领导的帮助,秘书人员应该怀有一种同情的心情,并在挡驾的过程中,给予语言上的安慰、劝说,问题还没有经过调查,万不可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作为秘书人员可以这样回答:“我们一定会认真调查核实,早日给您一个答复。”这里用“早日”一词,就是恰如其分地模糊了一下,对于秘书人员来说有了很大的余地,不会受到太大的时间限制,同时,来访者心理上也能够得到慰藉,情绪也能够得到稳定。$ k' w8 J- J) W9 ]. Q" X% Q

  V* N# Y3 v2 b( v2. 有些情况不便向对方说明时,最好用模糊语言。这种情况多数是为了保密或自我保护,有些内容涉及国家安全、集体利益、个人隐私,不宜用具体准确的语言表述,可以使用模糊语言,有利保密。
6 M) K7 L3 `% \' O# d( b7 \/ t2 u
+ e* e8 Z, t7 \) i: e* H4 N3. 秘书在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时,使用模糊语言。秘书接待客户时,不直接说“不”,可以减轻对方的挫折感,同时也能避免矛盾冲突。如下级单位来请领导出席活动,秘书这样说:“今天领导有要事,可能去不了。”此处使用了模糊性的词语“可能”,表达婉转之意,听起来比较柔和,不僵硬,就易于让人接受。+ t. v, X. Z( C) z0 s1 O

: A# x; r3 l/ j6 k& r, w+ Y四、公文拟写慎用模糊语言
2 d; ?3 E  n- a- e' \
. N: L5 o- L0 A( x& @2 b在拟写公文时,秘书慎用模糊语言不会妨碍信息的有效传递,有时还能起到精确语言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某些公文内容表述涉及的对象十分广泛,有时没有严格的界限,或一时难以一一列举,往往用一些模糊语言来代替。如各机关单位处室岗位职责的最后一条,往往都有这样一句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这里的“其它任务”就是一个模糊概念,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属于本处室但前面未曾提及的工作,二是与本处室工作性质相近的又与别的处室工作相交叉的一些任务,三是与本处室职能无关,但领导根据需要临时交办的工作。
0 [+ ]: \3 K) d9 r6 J2 F( \. _# F7 B$ }7 D
1. 无法确定具体概念。形容词、程度副词、概数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都属于模糊词。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而组成的词组就是模糊语言。现实生活中大量模糊概念的客观存在,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表达。在公文写作中,当人们无法具体确定或精确确定思维对象范围的大小,语言就会带有模糊色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里的“必要时”“按照具体情况”和“以法律规定”并没有指明什么时候必要、有哪些具体情况和什么法律,但由于使用了高度概括性的模糊语言,反而是符合当时特定情况的准确表达。
! y/ m/ E  Y, M: U
% O2 z' U% ]) Z' z. W+ j6 q* D3 L, f' G

; |2 x: g- d" D- G& k5 d3 |语言的清晰明快是一种美,同样,模糊语言的含蓄也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模糊语言能够有效地弥补精确语言的先天不足,巧用不但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秘书内在的深邃和难以言传的意象,而且还能以最简洁的言语负载起最佳最丰富的信息,从而使接待对象和受文者能最大可能地与秘书内心的意象相接近,获得最大程度的审美体验。作者: 钟小安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3-1 08:19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 独行天下    时间: 2013-3-1 09:58
好!!!!!!!!!!!!!!!!!!!!!!!!
作者: 自由的风尚    时间: 2013-3-1 11:09

- D/ A5 G# I" u/ o- @; ]* `& ^真作假时假亦真 有为无处无还有
作者: 寒雨残阳    时间: 2013-3-1 12:25
认真学习了。。。。。。。
作者: Erdos    时间: 2013-3-1 15:25
秘书应巧用模糊语言.................................
作者: csuchenliang    时间: 2013-3-2 12:35
,如要查看本文隐藏内容请回复点评下;如积分不够,请先投稿一篇,谢谢合作!
作者: 沙漏    时间: 2013-3-2 17:38
不错   不错啊  很实用 受益啦
作者: fashion秘书    时间: 2013-3-3 10:03
充满希望,充实自己。
作者: 携笔从戎    时间: 2013-3-3 10:25
模糊也是一种艺术!!!!!!
作者: 深海溯源    时间: 2013-3-4 08:42
写的真好,真的. }8 d8 q( g5 s/ U$ V% }+ [
膜拜了
作者: aabb18941931    时间: 2013-3-4 09:32
感谢了大大
作者: fengld    时间: 2013-3-4 09:45
模糊语言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好好学习.
作者: bigcartelo    时间: 2013-3-4 09:54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
作者: GGZS    时间: 2013-3-4 10:08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 雅兴    时间: 2013-3-5 16:56
74sdfsdjlfjsodjflsjf
作者: yyg892008    时间: 2013-3-5 22:39
清晰和模糊是辩证统一于文字技巧的
作者: 成权君    时间: 2013-10-14 11:35
这是一个技巧问题,值得思考
作者: xddg333xddg    时间: 2015-9-9 16:33
语言的清晰明快是一种美,
作者: 一丈山    时间: 2016-9-26 17:50
处理公务过程中、公文写作中有很多时候需要使用模糊用语,认真学习一下
作者: 白鲨唐    时间: 2021-4-2 10:24
模糊语言的应用 是技巧 是智慧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