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公文起草的八项基本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重庆老秘    时间: 2013-1-19 14:21
标题: 公文起草的八项基本方法
    公文起草的标准明确,方法对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公文起草的基本方法有:
/ O& e/ j8 F9 u8 Z$ Y; e% I& L/ V! L& u* ^
1.认真做好公文起草前的准备工作
1 k! Z9 X5 X6 j& N2 x) D; V" ~- E, s; [/ {1 q2 g1 q1 Z
首先,要明确发文目的和要求。这是公文起草人员接受公文起草任务之后第一位的任务。具体说来要明确以下几点:
6 T) _5 p7 J0 _, w2 @* a4 U& m0 T
①明确发文机关的意图。发文机关的意图主要包括行文的对象、要解决的问题、公文的主题及内容(发文的意义、政策措施和执行要求等)、用何机关的名义、用何种发布方式、发布的时间等。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于熟悉情况和有关政策的人,不要自以为是,犯经验主义错误,即接受任务时好象明白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明白领导的意图,到动笔时却感到困惑;二是对于不熟悉情况和有关政策的人,不要有畏难情绪或犯急性病的错误。不论是谁接受了公文起草任务,都要准确全面地领会发文机关的意图,如果对某些方面的意图还不够明白,应向机关领导特别是机关主要负责人询问,向机关的有关部门询问,直至弄清楚为止。
" h# ^5 Z4 U$ I5 P* G' \% x* l
8 {% y* Z! z/ H8 g# {②学懂弄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这是保证公文起草质量和提高公文起草效率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政策性、规范性、指示性、指导性、计划性公文的起草,在明确机关发文意图之后,必须学懂弄通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并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酝酿新的政策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 T$ ]/ |. l8 t' w  A% [. M

' Z- I9 O/ O: }: L③了解实际情况。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情况;二是接受公文起草任务之后专题了解情况,即调查研究。这里所说的了解情况是指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地了解情况,包括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既要了解面上的情况,又要了解重点情况;既要了解甲地的情况,又要了解乙地的情况;既要了解好的方面的情况,又要了解中等的和差的方面的情况。对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多了,又熟悉有关方针、政策,自然对有关工作有发言权,当接受单位领导布置的公文起草任务之后,能够准确地理解领导的意图,明确发文的目的。
% I8 G4 ]2 l5 l2 a+ B: i8 f& Y
' T4 F* o1 H# P' }其次,要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围绕公文主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是公文起草的基础性工作,是起草指挥性、报请性、规范性、计划性公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h: d- C8 j( `. F* k  r

) y- K  j: R) H①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对公文主题及所要论述的问题、涉及的事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做得充分,公文才有可能写得充实有力,否则就会造成公文内容上的先天不足。调查研究的特点是:(1)紧紧围绕公文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着重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查之前要拟好调查提纲,突出重点,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问卷、个别谈话、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开展调查。(2)调查研究要全面、深入。(3)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边调查边发现问题,边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既要收集成功的经验,也要注意失败的教训,更要探索新的有效办法;既要作定性分析,又作定量分析。通过研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出新的理论概括。(4)调查研究与起草公文相结合。边调查研究边考虑公文起草,拟订写作提纲,打好腹稿,形成书面调研成果,对公文中提出的要在调查研究中解决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为正式起草公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 J; G/ K3 }- ~: V* V/ X0 B; {6 S$ _
②充分论证。是指运用逻辑论证、试点(局部实践)论证、专家论证等方法,将公文要提出的政策、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科学论证的过程。论证必须是充分的而不是仓促的,是全面的而不是部分的,即对提出的新的政策、措施进行逐一论证。经过论证之后切实可行的,才能写入公文;行不通的,不能写入公文。这样,可减少决策失误,使领导机关的重大决策及提出的政策、措施等更加正确、合理和切实可行。
1 n$ f8 h+ a% h1 Y1 X% J( w/ r% q3 P* c! i) B; S& t7 n
       再次,要恰当地选用材料。占有丰富的材料是公文起草的物质基础。对于从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情况、资料等,要根据起草公文的实际需要予以取舍。总的要求是,突出主题,精选材料。要选用与公文主题有关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材料,选用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使之更好地表现主题,增强公文的说服力。
: M) b( f! o9 h9 A
9 l/ e1 i: _# v) n1 }) U) }2.科学地安排公文的结构  U8 A: b  Y  e& w

" t5 w) j8 ?: g2 I+ g科学地安排公文的结构,是指公文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布局、搭配和排列得严密细致、符合逻辑。具体说来,是指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科学地布局与选材,安排好公文开头与结尾、层次与段落、主次与详略、过渡和照应,使公文的各个组成部分紧密衔接,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逻辑的力量征服读者和执行者,达到便于阅读、理解和贯彻执行的目的。
# X2 q5 I. P# P' v% K' o& {0 F( J' {2 A
(1)公文结构的形式。& T0 K3 K( E( U3 O

- ~9 B- F; z! a. D: x6 ~& K" d1 c公文的结构,从形式上看,主要有篇段合一式、分段式、分项(条)式三种。①篇段合一式,即一篇公文只有一个自然段。内容简单的公文,一般采用这种形式。②分段式,即一篇公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或若干个自然段。公文内容包含若干层次或若干方面的,一般采用这种形式。③分项(条)式,即一篇公文分成若干项(条),在一项里又可根据需要分为若干个小项。每项依次用数码或并用小标题标明。这种公文又有通篇分项和非通篇分项两种。- Q9 l5 p" ^: n, a0 F5 P6 o
' Y3 a# v1 {2 r( P
从公文各组成部分在全篇中的地位和作用看,一般有开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①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行文的原因、理由,带有导语的性质。具体内容是:简要地说明行文的目的、意义、依据、背景或所述事物的概况、结论等。②主体部分,主要用以说明行文所要说明的各种事项。这部分内容在不同种类的公文中,分别称为决定事项、通知事项、报告事项、请示事项、议定的意见等。在指挥性公文中,主体部分又可分为“意义”和“具体内容”两个部分。③结尾部分,或称结束语,主要用以简要说明有关结束全文或落实全文的话。在指挥性公文中,结尾部分又叫“执行要求”,主要提出落实本公文的组织领导、工作方法、时限等方面的要求;在报请性公文中,称为“结束语”,如,“特此报告”、“专此请示。当否,请批示”等。有的公文没有结尾部分,主体部分写完,公文结束,干净利索。" v6 N( K) G3 E5 j9 b% D
( E3 W% W# [' }6 y6 e5 ]% ]
(2)公文结构安排的原则。
  L4 R6 Z3 ^9 m$ }8 K2 ~! [* X2 ]: q1 L. \/ U. K. W8 A
①客观性和逻辑性原则,是指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的思维规律和内在的联系安排先后顺序。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按事物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进行,以增强公文的效用。
" Y/ W& S, _9 ]$ [0 D" r
# @/ [7 q1 h5 u* Q; B! k②联系性和层次性原则,是指一篇公文的各个部分和段落之间,应当按照它们内容上是否有联系、是否属于同一层次进行安排,不能把没有联系和属于不同层次的内容放在一起并列进行论述,否则会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
1 n, P. H7 s2 O! p
2 N0 Z9 z2 T/ ^! n1 F0 a" Z③专一性和完整性原则,是指公文的每个部分和段落内部,应保持有关内容的专一和完整,既不能把不同的内容放到一个部分或一个段落或一个问题中来,也不能把同一内容分散到不同的部分或段落中去。
' d/ h8 w3 m! n+ G# O
3 ]8 ]# p: G- U- |& M' f) [! w. B安排公文的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和写作水平问题。要做到科学地安排公文的结构,必须思路清晰,情况熟悉,业务熟练,根据公文的主题布局谋篇。古人说,“匠心经营,天衣无缝”。只有在公文结构的安排上下了功夫,才能达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目的。& H. r( S- A8 `6 m1 x3 z

3 o2 @% d& }  G8 s. J% P5 g3.紧扣公文主题,扼要地安排公文内容; Z; b% }* k' b" f$ s1 }' ?

) M) T1 L  ^7 k! A起草公文要突出主题,抓住重点。一是要紧扣公文主题和突出公文主题。公文的主题是公文的中心思想。它揭示公文的主旨和目的,是贯穿全文的灵魂。公文的主题既要体现在公文的总体内容之中,又要突出地体现在公文的标题、正文的每一个部分之中,做到标题与正文一致。二是要用概括性语言。公文中的语言文字是从大量的客观的材料中概括出来,不是材料的简单相加,而是材料的抽象。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其规律性,从个别中把握一般,把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材料用最精练的、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反映出来,使观点与材料溶为一体,自然形成。忌用零碎的、个别的、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三是要用事实说话。每一个论点要有论据,每一个理论概括要以事实作为基础,不说假话,不凭空捏造,不主观臆断,一切结论来源于事实,来原于调查的末尾。四是不说空话、套话。在公文起草工作中也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端正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八股文,反对假、大、空,坚持真、实和少而精。; L# z% x1 W8 t! D7 L6 o! z

: e- ?9 P8 |) u6 L4.采用恰当的表达手段
& U* b; W: l# N. i8 c0 S+ [' c( S
7 y- @: ^; ?: T- q+ k( A7 }表达手段又叫表达方式,公文中常用的表达手段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一般不用或很少使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9 T, M% y& |- W7 V
) n  L, F1 `5 z+ _5 d1 J+ p7 @7 r$ s
(1)叙述。在公文中,是指表达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的一种写作方法。叙述是公文使用较多的一种表达手段,除法规性、计划性公文一般不采用叙述和指示性公文较少使用叙述外,知照性、报请性、记实性公文一般都以叙述为基础。公文中的叙述的特点是多为概括和顺叙,即着重事物的整体勾画,讲清事件的原委,通过叙述讲明事理。本文由老秘网推荐,采用叙述表达方式时,要注意把叙述的六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交待明白。还要注意线索清楚,公文中的叙述常以时间、空间、具体事物或其发展变化为线索。( ?5 I. M$ n6 I4 H8 W
. Z6 }3 o5 w# V( I6 N4 T
(2)说明。用来阐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原理、规律、作用等。说明,对事物的介绍偏重于知识性、科学性,是为了解释说明事物的原理、方法、特征。说明又分为解说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等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公文中使用说明,一般与叙述、议论结合运用,完全采用说明的表达手段主要是规范性公文。说明的对象多为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说明的对象关系重大,所以,说明必须准确,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无歧义。/ B7 _( X: M6 c+ a, h

- u4 D4 g4 [* {9 _1 }$ A5 p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3-10 17:17
{:soso_e179:} {:soso_e200:} {:soso_e178:}
作者: 普洱秘书    时间: 2013-3-11 10:46
从这篇心得就看得出作者写文章老到之处
作者: √茜寳ヽooc    时间: 2013-5-17 10:02
{:soso_e179:}                             
作者: 奔跑的筷子    时间: 2013-5-21 16:06
清晰,易懂,值得学习
% v* x) L" P- u7 t! l; j- l
1 v+ Z  w& V9 r' s: F( c# _3 b
作者: human525    时间: 2013-6-23 09:59
谢谢分享。感觉还是很不过的。
作者: 斯岸    时间: 2013-9-16 17:04
很有帮助,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秦岛秘书    时间: 2013-9-24 15:33
学习受用了,谢谢受用了,不错不错!
作者: 556443    时间: 2015-12-4 10:49
{:soso_e179:} {:soso_e200:} {:soso_e178:}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