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于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决策参考
时间:
2013-1-12 09:28
标题:
关于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百姓同根,血脉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近年来,闽台之间海峡两岸正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大交流的新局面。两岸文化领域的交流正逐步由人员交流向深度合作,由项目交流向产业合作方向发展。文化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改善和密切两岸关系的润滑剂。
以三明市为例,近几年来成功举办了明台之间的客家文化交流、沙县小吃文化交流、族谱文化交流和永安抗战文化交流等活动。先说一说客家文化交流。三明是全国重要的客家祖域,也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4,宁化石壁是世界1.2亿客家人公认的客家总祖地。台湾地区有600多万的客家人,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在台湾政坛极为活跃。从1995年以来,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18届,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万多客家后裔到石壁寻根谒祖。特别是今年11月20日至22日,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三明市举行,客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四重四薄”,即“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仗义、薄小人;重文教、薄无知”,已深深地驻守在人们心中。
再说说“沙县小吃文化台湾行”和“三明族谱文化台湾行”交流情况。2010年5月4日至14日历时11天,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烹饪协会、台湾观光协会等八家共同举办的“沙县小吃台湾行”系列活动,既展示了沙县小吃文化和旅游文化,让台湾各界人士了解三明和沙县,加深了两岸同胞情谊;又扩大了交流,加强了两岸饮食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寻求两岸更加广泛合作交流的途径,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区域互动、行业对接、旅游文化、饮食文化交流上新水平。
2010年5月,由省考古博物馆学会、省闽台交流协会、台南市各省市同乡会主办的两岸宗亲交流暨姓氏族谱展在台湾省台南市举行。三明共有21个姓氏族谱参加了这次族谱展。分别有清流县的马氏、吴氏,宁化县的刘氏、巫氏、李氏、黄氏,大田县的连氏、萧氏,将乐县的杨氏,尤溪县的朱氏、蔡氏,建宁县的刘氏,泰宁县的欧阳氏、江氏、李氏、邓氏、范氏,永安市的王氏、刘氏、陈氏、赖氏。三明市还组织了2套姓氏族谱捐赠给台湾宗亲,分别是清流县的马氏族谱和大田县的连氏族谱。通过族谱的展示和对接,展现了闽台同宗同族的历史渊源,见证了闽台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进一步加强了两岸同胞的团结和友谊,增进了两岸各姓氏宗亲和文化的交流。许多台湾乡亲在看到自己先人的族谱记录后十分高兴,不少闽台宗亲在现场倾心交谈,深入对接,并合影留念,场面热烈,亲切感人。
永安是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近几年,永安成立了抗战文化研究会,加强了对抗战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旧址遗迹的修缮和保护,并于2010年8月25日至27日,邀请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同举办了“福建永安·抗战文化论坛”,启动了原国民党台湾党部的复兴堡抗战纪念园建设,连战先生专门题写了匾“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题联“交流挡不住,毕竟骨肉情”。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两岸民众要增进共同利益,更要加强精神纽带,加深感情融合。两岸同胞只有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奋斗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不可割舍、相互扶持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具有旺盛的生机活力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以下提出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促进闽台交流健康发展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建立闽台文化交流机制,主要是搭建稳固平台商讨交流合作的重大问题,协调两岸文化之间的相关政策,规范两岸交流的程序前景及发展方向,为两岸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规划长期的发展蓝图。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长期机制,需要从两岸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上来考量,着力整合两岸文化资源,并通过投融资平台、产业发展平台、人才培养交流平台等来给予保障。
二、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闽台应携手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创新意识,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文化产业。福建拥有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功底扎实的艺术专业人才,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文化产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发展速度迅猛。而台湾在文化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方面具备相当优势,比如台湾很多院团的剧本、题材都注重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取材,进行挖掘再创作,展现方式手段则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取向,运用现代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并且有较强的市场意识,重视演出的宣传、营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闽台可谓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当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应正视彼此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差异,互相考量,理解包容,使创新在文化交流平台上发光发热。
三、要把文化交流作为重要突破口。要重点健全互动交流机制,加强与台湾各相关行业、各文化团体、各企业集团的沟通往来,形成双向互动沟通交流的局面,切实把闽台沟通交流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特别要借第二十五届世客会成功举办之机,继续利用好客家祖地这一资源,深入推进闽台客家文化交流,全面加强与台湾客属的联系和沟通。要以闽台族谱对接、姓氏后裔对接、闽学理学文化交流等活动为重点,着手姓氏资源、族谱研究和闽学、理学思想的研究,推动闽台宗亲文化交流,使福建各地成为台湾同胞来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的重要区域。要以永安抗战文化为闽台情缘纽带,深入开展永安抗战文化的研究,持续办好“福建永安·抗战文化论坛”,搜集整理永安抗战文化的文史、作品、声像资料、文物和书刊等,开放利用已经修缮好的永安抗战文化的24处旧址,开辟3处永安抗战文化陈列展馆,建设复兴堡抗战纪念园,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四、要大力进行相关审批提速提质。要健全互惠合作机制,重点加强闽台两地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探索建立对口合作机构和业务协商机制,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长期合作机制,围绕福建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健全完善对台招商项目库,做好闽台文化产业对接招商引资工作。探索建立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之间等方面的对接渠道,加快引进一批关联度大、配套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进驻台商投资区,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对接新格局。同时,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走进台湾农场、走进校园、走进企业活动,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转化为中华文化软实力,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杨华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