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以“识”为帅 [打印本页] 作者: 桑迪来了 时间: 2012-11-3 08:04 标题: 文以“识”为帅 张 健" k) I6 ?) J( \
/ A8 A% h7 l0 L7 u/ y
(《人民日报》2012年6月26日23版)9 S" T1 w3 j8 \# S% H9 V
/ T& y$ v/ T3 Y/ K* b/ R
3 l% l6 W$ v+ z4 K |7 i
; c" L$ G8 a; f2 N) l8 Q 自古以来,有才的人很多,有识的人相对要少;有才的文章很多,有识的文章相对要少。文有才,读书万卷可以做到;文有识,则还要加上饱经世事、深思熟虑才成。所以人们说:文贵有识。 ( k; B3 R% [$ x5 a G+ S. `4 M F& P4 b
传记文章似乎更加符合这个道理。除了受人之托等外在原因,为人作传多是出于有所感、有所识。换言之,作传者往往在传主身上发现了某种闪光的东西,让他有了情感的触动或思想的共鸣,于是萌生作传的意愿。然后他们挥毫泼墨,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把这情感的触动、思想的共鸣,发而为文,就成了识见。细读历史上的传记名篇,如司马迁之写管仲、晏婴、郭解、优孟,韩愈之写张巡、柳宗元,苏东坡之写韩愈、方山之……无论所写是官是民,记叙是详是简,其最为让人击节赞叹的地方,往往在于议论之笔。他们纵横捭阖,议论风生,真情深寄于笔墨之中,识见超拔于凡众之上这些“识见”,虽是从传主的事迹生发,但何尝不是作者自我胸臆的折射?议论的虽是一人之得失,但其实早已超出了个人层面,获得了普遍的历史意义与哲学价值正是这些文章,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滔滔大河。 " [ R3 g- u' |4 a3 q t/ y# f, C / B5 Z8 M4 i" J' e0 D1 ~: B# ~( ~ 于今,在这条传记文学的长河中,又将注入新鲜的清泉了:由中国作家协会牵头的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系列图书,在经历长时间的酝酿之后,开始步入实际操作阶段。不仅传主的范围已经选定,编审专家阵容已经形成,而且写作队伍在经过报名与遴选之后,也初具雏形,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将进入创作阶段。从春秋诸子到茅盾、老舍,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这当然是一套值得期待的大书。赓续民族文化薪火,提升当代人文素质,意义自不待言。 , H$ b% T* U* S' d$ O3 t$ o! I, p6 W" v+ h# @1 e
但难题是:很多传主的历史资料,多少年来无甚变化,而关乎这些传主的传记文章,历代又已经写了不少。有些名人中的名人,如孔孟老庄,李白杜甫,流传下来的传记文章就更多了。那么作为后来作传者,如何才能不落前人窠臼?如何才能凸显自己劳动的价值? 5 x5 V% I& D' ]( E, e! ?. z: w$ v: X; W' H0 n
这让人想到了“识见”。面对素材基本相同的写作,识见也许将发挥最大的区别作用。因为识见一则产生于作者内心,哪怕面对同样一位历史人物,不同的人看到的、领悟的、理解的、共鸣的也将各不相同,心中的感情也会各有殊异;二则识见会受到时代的影响,折射时代精神的斑斓面孔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思想,时移则势易,审美情感、价值取向都随之发生改变,而这些将会投射到作者的识见中来。该丛书编委之一郭启宏曾谈到他心中的丛书写作标准:于才、学、识三者中,当尊识为帅。真可谓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s+ c. A" Y% c) V7 A, F0 A
8 A. @+ K7 t, Q# y/ U2 l 当然,识见也需建立在历史史实之上。如果脱离了历史真实而空发议论,甚至陷入时下流行的戏说历史的泥淖之中,则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了。如果这样,再好的识见也只会让人觉得荒诞不经,面目可憎严肃的写作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走这条路。 $ Q, V g7 z) w5 | , G) M" n, a3 |2 x* b1 }+ b 展开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的传主名单,尽是历代文化巨擘。再看写作者名单,也不乏一时之秀。这样一套丛书,如果将之比喻为一棵树苗,那么它是有能力成长为出版天地中的一棵参天大树的。我们如此祝愿,也如此期待。 9 W- g: e4 x4 E 8 ^* E1 a# @ ^* f% B2 ~/ Y*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