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共建联创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范文轩    时间: 2012-10-10 13:01
标题: 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共建联创工作
    共建联创文明社区是三明市在1986年三元区富兴堡街道成立区域共建理事会组织实施的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6年来,这项活动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赞誉为“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这也成为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工作品牌之一。目前,共建联创文明社区已拓展到共建联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行业、文明城市、文明区域等范畴,参与面、受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共建联创文明社区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吸引群众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改造环境、转变社会风气和建设美好生活,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创造文明和谐、温馨向上的社会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市委提出的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我们一定要充分珍惜和利用好共建联创文明社区这一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在密切党群关系、弘扬社会正气、陶冶道德情操,为民排忧解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重视组织建设,发挥理事会作用。要健全完善理事规则制度。各驻区单位都要参加社区共建理事会,理事会应定期召开理事会议,研究决定共建事项任务,共建理事会对社区共建工作负总责,理事长对理事会工作负全责,各理事要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共建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抓好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制度。社区共建大事应由理事会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收群众的意见,理事会成员分片负责,定期联系片区群众,将片区群众的意见转达给社区居委会,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片区群众。要健全完善工作规则制度。制定好届期创建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广泛征求意见,由理事会研究通过。同时,要督促检查驻区各单位落实好共建工作任务。要健全完善财务规则制度。驻区单位要发扬“社区是我家,共建靠大家”的精神,出资出力,尽心尽责帮助协调解决社区实际问题,为社区办实事办好事,形成共建合力和良好氛围。共建经费应专款专用于社区共建活动,主要包括社区的文体活动、共建宣传、扶贫帮困、应急救助等,其中用于扶贫帮困的比例不少于20%。共建经费的使用和支出要经社区共建理事会集体研究决定,每年应在社区政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共建经费的使用情况,接受驻区单位和群众的监督。要健全完善考核通报规则制度。街道、社区对驻区单位共建工作要进行考核,文明办要把共建单位参与共建工作的态度、措施和成效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列入动态记分管理,对驻区单位参与共建的情况要点评通报。
    二、加强三项管理,营造和谐环境。加强公共场所管理。组织社区文明巡查员、志愿服务者等力量劝导和制止社区违章搭建及乱设摊、乱停车、乱张贴、乱堆放、乱晾晒、乱扔垃圾等“六乱”行为,自觉维护小区整洁的环境面貌。按照“有车业主有偿使用,无车业主利益共享”的管理原则,推行有偿使用停车泊位,解决车辆停放问题。设置小区信息专栏,解决乱张贴问题。设立群众监督意见箱,及时完善管理机制和改进出现的问题。加强庭院和楼栋管理。制定庭院楼栋文明公约居民守则,选配好庭院楼栋长、宣传员、治保员、调解员、卫生员、计生员等“一长五员”,发挥他们在文明楼栋创建中的作用。开展道德评议和文明点评活动,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现场评议,及时指出问题、纠正错误。丰富和发挥庭院楼栋文化特色作用,各显所能,各展其长,使庭院和楼栋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利民惠民。加强家庭管理。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构建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丰富家庭的精神生活,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民主管理。
    三、落实服务措施,为民排忧解难。抓好公共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娱乐、健身、游憩、社交等活动的需要,建立社区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开设健身房、羽毛球场等各种健身设施。抓好社区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和下水管道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把计生、社保、医疗、警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一线,方便群众办事。抓好志愿服务。通过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劝导不文明言行,维护公共环境,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老助残、便民利民服务,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排忧解难,推动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和创建文明和谐的小区环境。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的模范言行去带领、宣传群众,使社区建设成文明和谐祥和的社区。抓好有偿服务。积极探索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可推行不同等级的专业化物业服务,由专业物业服务企业根据业主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提供房屋及配套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基本的物业服务,合理收取服务费用,可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有特长的居民就近提供家政、家教等有偿服务。
    四、开展居民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开展公德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增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意识,努力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采取市民学校教育、道德讲坛、知识竞赛、板报及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重点抓好见义勇为、人际互助、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公德教育,增强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关系、公共设施、公益行动意识,自觉践行《三明市文明市民公约》,模范遵守礼仪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管好自己的手,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管好自己的门,搞好“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为创建文明社区献计献策,尽责出力。开展法制教育。通过法律小讲坛、法制宣传栏、法制黑板报、普法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可建成一个融法制教育、图书阅览、法规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室。培养一名宣传法律知识、调解民事纠纷的普法骨干。聘请一名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解疑释惑的法律顾问。开展科普教育。设立科普宣传栏,刊出科普知识和宣传标语,营造宣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开展“科普进家庭”活动,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组织科普志愿者进行现场科普咨询宣传、科普图板展示、科普知识有奖竞答、赠送科普书籍等活动。
    五、深化创建活动,满意情暖社区。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公益文化、楼道文化、生态文化建设,设立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植绿护绿等方面内容的温馨提示。注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园林文化、儒家文化与现代文化、廉政文化、生态文化结合起来,带给小区浓郁的人文气息。创新活动载体。关注社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活动形式做到丰富多彩,增强凝聚力亲和力。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经典诵读、体育比赛、“邻里节”、“消防安全月”、“文明养犬”倡议签名活动等。培育好的典型。各有关部门和区、街、社区要主动介入和支持社区自我管理,帮助社区完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业主议事规则,建立培训制度,引导业主遵守管理规定,有序参与小区管理活动,健全业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风尚良好、居民满意的文明和谐社区。注重培育和推广业主委员会自助式管理典型,物业服务专业化管理典型和单位物业管理典型。●杨华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