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时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当代秘书    时间: 2012-9-22 08:57
标题: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时的讲话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合肥既是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又是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必须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创新的重大意义,自觉抓好学习、主动抓好贯彻、全力抓好落实。

推进创新,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创新的事业要用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去推动。创新的事业要发展,不能走老路,也要避免走弯路,关键是要走新路。我们要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不断解放思想、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地做到开放与创新并举,坚定不移地以大开放的理念,抓增量提升。同时,要继续走好“两条路”,一是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把我们没有或很少,但人家有的大产业、好企业引进来;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包括用好我们自身的创新成果,也包括引进别人的创新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突出技术创新,突出商业模式创新,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要素供给创新。着重抓好:一是体制机制问题。重点是要突出具体项目、核心抓手,以创新之举,把合肥的科教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二是商业模式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同样重要,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敢为人先。三是科技与金融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对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是至关重要的。要用好资本市场,那是企业家实现梦想的地方。四是人才问题。集聚人才就是集聚资源。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集聚,很重要的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在,我们讲科技,不是“部门”的概念,讲的是“大科技”;同样,我们讲科技创新,也不单单是科技本身,包括各方面的创新。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大科技”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创新、政府支持与市场引导、制度保证与文化烘托的关系,最关键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形成“大科技、大整合、大联动、大合唱”。

继续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要瞄准产业,把创新变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因为,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的竞争力,则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下一步,要突出抓好这么几点:一是抓政策争取。中央的政策涵盖到区域、行业、产业、企业等各个方面。合肥在争取创新政策方面,优势更大、条件更好,必须明确责任,主动抓、抓具体。二是抓项目投入。对已有存量、已有产业,要抓配套项目,抓产业链延伸,抓产业升级;对有可能发展的新产业,要加大引进龙头项目的力度,继续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一步一步推进。三是抓成果转化。如果我们能利用我们的优势,在芯片制造、软件设计、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以及机器人制造等技术上实现产业化,合肥未来的发展将大有前途。四是要善于发现。比如,在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住宅产业化等方面,有巨大的需求,要有敏感性,顺势而为。发展规律表明,重大机遇期往往也是城市发展的更大“分化期”。机遇抓得好,我们就能抢得先机、赢取主动。

创新与转型是一致的,要坚持以创新促转型

我们讲转型发展,很重要的就是要在做大增量中促进转型。如果说合肥的发展必须做大增量,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最重要的增量。一方面,要“抓大不放小”。大企业、大集团要抓,中小企业也要重视,一个小企业就是一个火种。另一方面,要注重在“新”字上做文章。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规模和创新是企业的两条腿,但只注重规模、不注重创新,最多只能在一段时期辉煌,最终也难逃类似柯达公司的命运;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改造提升了的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创新之路是一个“沉默者的长跑”,是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只要停下,就会被赶超。所以,我们讲创新、转型,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企业,如果在过去是“一步慢、步步慢”,还不是最可怕的;但当今时代不同了,你若“慢一步”,很可能就是彻底出局,这是非常可怕的。
同时,创新是全方位的。比如,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都需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且都有一个理念、体制机制等创新的问题。就科技创新本身来说,也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以人才为创新之本,以教育为创新之基,以开放为创新之径,以文化为创新之魂。

创新的落脚点是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

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省市党代会部署,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应该看到,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不同的。当今一个新的趋势是,对现有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挑战,并不仅仅来自于已经存在的竞争对象,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拥有崭新思维的“创业型”城市和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大量历史事实也表明,新兴城市的崛起,都有着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取决于它能否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这对于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至关重要的启示。
以城湖共生的理念,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合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最大特色和核心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合肥的定位,很重要的是,定位在长三角地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定位在区域性特大城市。目前,城市的总体规划已经出来了,并谋划了两个重点项目:一个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打造“大湖名城”的顶层项目;另一个是组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打造“创新高地”的一个核心项目。一座崇尚创新的城市,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必然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这也是我们重视与在肥高校院所共谋发展的原因所在。在城市规划中,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产城一体”,把城市功能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起来。建设创新型城市,各级各部门都责无旁贷。特别是,我们要坚持“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几大开发区要担起更重的担子,负起更大的责任。
当前,要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动力,在创新发展上再发力。要着眼于“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领导和引导,在工作推进上有更大力度,在政策支持上有更大举措,在营造环境上有更大作为。要着眼于“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搞好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以企业为主体,整合科技、金融、园区等各方面资源,使“合肥创造” 与“合肥制造”比翼齐飞。要着眼于“开放与创新紧密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环境。要通过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逐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总之,创新之路不是一条现成的路,走起来不容易,但走出来了,我们的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