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实现从“行政”到“善政”的转变
[打印本页]
作者:
明途人才网
时间:
2012-9-18 07:09
标题:
实现从“行政”到“善政”的转变
所谓“行政”,即在传统政治中,政府凭借对社会政治资源的垄断,扮演着绝对控制的角色。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纯粹的管理、被管理关系。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政府大包大揽。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办事,因此,致使少数机关养成了衙门作风;更严重的是,政府行政能力衰减,公共政策无力应对大量社会诉求,无法裁决某些矛盾性的公共问题,导致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现象,例如发展的结构失衡、公共政策的偏颇、政治制度安排的缺失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运用行政、政策、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因此,促进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由“行政”向“善政”的转变,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善政”,就是政府与民间组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合作管理和伙伴关系,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善政”的基本要素,即衡量“善政”的标准包括:①合法性——社会秩序与权威被自觉认可并服从的性质和状态。②法治性——法律是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③透明性——政治信息的公开。④责任性——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⑤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必须对公民的要求进行回复和反应。⑥有效性——管理的效率。“善政”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政”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政”的内容,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基本类似,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很高的行政效率、良好的行政服务。
“善政”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也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0页)。这样,社会真正实现了“自由”、“和谐”与“善政”。同时,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美德伦理,它也为新的伦理生态指明了“共产主义”的正确方向。
“善政”理论符合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经济繁荣、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善政”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点,“善政”便无从说起。从本质上说,主权在民而不在政府,人民是国家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因此,执政为民,是对人民政府的起码要求。
“行政”和“善政”最根本的区别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主体是政府,它把民众看做是消极的被管理者。而“善政”,它强调民众特别是民间组织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者。
推行“善政”的意义在于:第一,将多元社会的政府治理变成一种互动过程,以民主与合作为基础,政策、方针、对策、措施考虑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并且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取向,尤其注重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这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第二,将政府直接的、全部的管理变为政府负责,社会中介组织及其他社团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这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公民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同时从管理中受益,充分体现了民主。这种管理格局使管理成为双向的互动活动,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第三,能够创造一个团结、宽松、有序的环境,既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增强公民自我管理的能力,又有利于减少社会与政府的对立,达到和谐合作。此外,还将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效率。在“善政”下,政府职责清晰,卸掉不该担负的任务,集中力量去管那些必须管而又能管好的事情;政府放权,将一些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交由社会中间组织来执行。“善政”是政府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政府治理达到的最佳状态,它的实质在于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因此,它对于科学发展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现“善政”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优化党委职能,提升政府效能
一是整合党内组织力量,改进领导和监督方式。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建议实行党的各级纪委直接由上一级纪委垂直领导;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将在各地的中直单位党内监督纳入地方党委监督管理体系。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开放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使党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党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日益增多,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在有的农村、社区和非国有经济组织,一些党员处于“管理真空”地带。要在健全运行机制、整合工作资源等方面寻求突破,充分整合党在各个领域的组织资源,打破城乡、条块、地域界限,使之向农村、社区开放,加大统筹共建力度,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正好是应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日趋激烈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面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诸多问题,如何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各级党政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实行“善政”的重大课题。
(三)下大气力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越到基层,越接近实际问题,越接近实际矛盾,越需要通过“善政”加强党的建设。当前,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在工作机制上,可以借鉴邯郸市魏县的“两联一会”的办法,通过支部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解决问题,形成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管理机制上,可以借鉴张家口市的做法:定职责目标,推行等级化管理,突出优绩优酬,让村干部工作有合理待遇。基本报酬标准按照不低于全市农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并增加绩效补贴。
在民主机制上,可以借鉴沧州市青县的做法,即村支书兼任村代会主席,实行党支部为核心领导、村民代表大会做主和村委会办事的新办法。
(四)以服务市场主体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善政”的重点是善待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得市场主体者得天下”。“要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服务企业上”。建议在全党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改变过去那种“远商、坑商、劫商”的观念和行为,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全力推进全民创业。
(五)广泛推行电子“善政”
电子治理为“善政”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体制保障,可以更好地完成“善政”所规范的内容;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高效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可以使他们的声音与需求及时传递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使党委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更尊重公众利益,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公共政策,服务于广大群众。显然,它也给公众监督党委和政府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使得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有效、负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参与和社会的稳定。作者:王书利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