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童名谦:培育民生文化 打造文化民生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9-14 15:11
标题: 童名谦:培育民生文化 打造文化民生
   文化是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积极培育民生文化,努力建设文化民生,推动文化与民生的融合、兼济与互促,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民生就是要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加强文化的供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分层化的特点,这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必须在广泛、有效、针对性强的文化供给上下功夫,实现文化供需之间的协调与共进。其一,要加强文化供给的课题式研究。人民群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供给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对文化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和前瞻把握。今年以来,衡阳市通过“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等活动,开展了扎实的调研活动,在文化方面形成了20多个调研报告,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其二,要推进文化供给的项目式生产。多样而有效的文化供给,并不是鼓励杂乱无序的文化生产,相反,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项目化,成立项目组、制定任务书,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本建设,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其三,要实现文化供给的便民式服务。文化惠民还要文化便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把文化从专业、高深、繁琐、抽象等桎梏中解脱出来,让文化亲民、便民和乐民。

  二、文化民生就是要畅通人民的文化传播,加强文化的引导

  舆论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加强文化传播的引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重要基础和平台。其一,要弘扬文化传播的主流价值。加强对舆论传播中主流价值的弘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二,要推动文化传播的载体创新。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挥网络、微博等媒质快捷、迅速、方便的优势,积极发展手机报刊、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使文化传播获得全新的发展动力和拓宽空间。其三,要加强文化传播的人才培育。文化的传播关键在人。要大力培育文化人才,健全文化人才政府荣誉制度,开展文化人物评选,设立文化创建奖、新闻奖,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化领军人物、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改革发展先进典型。

  三、文化民生就是要尊重人民的文化选择,加强文化的保障

  文化民生是一项系统化、社会化、长远化的工程,需要从机制体制等方面加强文化综合保障,确保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受侵害、不受剥夺。其一,要强化文化规划,让文化民生进决策。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廓清方向。其二,要强化政策保障,让文化民生增投入。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财政投入政策,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落实由公共财政承担的事业、产业配套资金,提高各级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其三,要强化体制创新,让文化民生有活力。要强化体制探索,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加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四、文化民生就是要激发人民的文化创造,加强文化的培育

  要使文化民生真正深入民心,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既成为文化的“享用者”,更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其一,要由“送文化”向“种文化”深化。要充分尊重文化滋生的本土习惯,在主动引导文化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民间文化机构,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培植地方文化火种,不断给文化土壤“增肥”。其二,要由“文化自主”向“文化共建”深化。要调动工商、旅游、环保、教育、社会团体等诸多力量,为文化共建完善机制、制造氛围、提供保障;要将文化血液灌输到整个民生事业发展的大动脉中,形成合力办文化、开放办文化、全民办文化的氛围;要强化文化体系的交融力、影响力和浸染力,广泛汲取促进文化繁荣的积极元素,让文化之树在活力土壤中盘根错节,常青不衰。其三,要由“一花独开”向“百花齐放”深化。要在事业拓展与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欣荣成为牵引经济增长极的新动力;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改制后的国有文化企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推进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创意体验园建设;要适应“三网融合”、数字媒体应用等新趋势,创新文化商业模式,加大文化和信息技术融合力度,支持文化企业与知名企业合作,让文化花园不仅香飘万里,而且硕果满枝。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9-14 15:16
二、认清形势,准确定位

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老秘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文化名市建设目标,依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创新文化建设思路,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具有商丘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了扎实起步,快速发展,升级转型,渐成支撑的发展态势。一是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势头良好。民权王公庄“中国画虎第一村”全年销售收入达3200万元。二是文化专业村建设不断加强。王公庄画虎村先后荣膺“全国特色文化产业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十大书画村”称号,并获得了“中国村庄名片”的美誉。永城茴村“书法村”、夏邑火店“宫灯村”、宁陵的陀螺村、柘城的唢呐村、舞蹈村等18个文化专业村文化产业收入占其总收入比例65%以上。三是文化艺术产业取得丰硕成果。在河南省第五届优秀文艺成果奖评选中,我老秘网市获奖作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取得了我老秘网市在省近年来文艺成果奖评奖中的最好成绩。在河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中,我老秘网市有九件作品入选,位居全省第一。四是特色文化品牌培育效果显著。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成功培育了商文化、火文化、汉梁文化、庄周文化、木兰文化、孔祖文化等文化品牌。五是文化惠民建设跃上新台阶。完成了35个文化站建设任务,实施了两个县级支中心和594个村级服务网点项目,全市280家农家书屋已验收达标。

尽管商丘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看,商丘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比如文化产业单位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全面综合的规划,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低于国内、省内先进地区等。商丘文化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阶段、思想观念、文化体制、文化产业政策,以及文化产业人才、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此外,还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因素。

从目前商丘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体制、文化发展环境和文化消费需求的现实来讲,在高端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商丘文化产业由于受到法律、体制、资金、人才、市场等发展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短期内难于取得明显的重大突破,但在文化旅游等主要面向区内和国内的文化消费对象上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商丘文化产业发展应定位于:以满足区内和国内文化消费对象为主,在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做精做深做强,突出商文化、火文化、汉梁文化、庄周文化、木兰文化、孔祖文化等文化品牌建设,同时在适当时机和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处于高端的创意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我老秘网市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谐兴市的总目标,以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以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体制为动力,切实增强商丘文化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商丘“三大跨越”提供强力的文化支撑,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重点,全面提升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个培植、逐步发展的过程,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抓住重点,找准突破口,狠抓机遇,把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具体讲,要做到“十个着力”:

(一)着力发展主导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影视节目制作和电子网络出版、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产业。组建商丘广播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推进传媒业由事业型向产业型、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推进广播电视业专业化制作、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推进调频立体声及网络覆盖工程。鼓励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商丘演艺集团等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将其打造成有区域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使用好商丘购书中心和广场图书大厦,提升发行网点的档次和规模。

(二) 着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吸引人才,进行动漫等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势,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和广告信息资源,建立影、视、声、平面、户外、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全方位、多门类的广告媒介体系;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重点开发网上书店、网上影视、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手机短信息等,不断拓展网络文化服务功能。

(三) 着力发展演艺娱乐培训等社会文化产业。扶持发展商丘独有剧种四平调、坠琴等,面向市场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商丘特色的剧目。扶持商丘数字影院,拓宽新的演艺平台,提高文艺演出档次;大力发展健康文明、时尚高雅的歌舞厅、演艺酒吧、网吧等各种社会休闲娱乐文化;繁荣书法、绘画、摄影、工艺品、民间传统艺术等艺术品市场,大力扶持培育民权王公庄绘画专业村等文化专业村;重点开发利用好商丘文化休闲步行街,文化大市场、民间工艺品及旅游产品一条街、饮食文化一条街等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 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休闲产业。建设一批有影响的旅游精品项目,包装一批国家级黄金旅游线路,开发古城等景区的实景演出项目,带动交通、餐饮、旅馆、商业、娱乐等行业的全面发展。文化体育产业要依托商丘市奥林匹克体育场(馆),广泛开展传统体育休闲活动,大力开发现代体育休闲项目,形成群众性体育休闲娱乐体系。

(五) 着力推进文化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管理职能,营造优良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依法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严厉打击各种文化侵权和非法活动,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文化经纪、文化代理、文化仲裁、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组织机构,强化行业自律,提高文化中介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六) 着力推动文化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商丘文化外地行”、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整合我老秘网市书画、戏曲、文物等精品对外展演项目,精心策划,形成名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商丘文化产业项目库,鼓励支持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开展与国内、国际企业合资、合作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利用合作方的市场网络体系,开拓我老秘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七) 着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支持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重点培育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

(八)着力文化景区景点建设。加强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永城芒砀山汉梁文化旅游区、黄河故道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三大文化产业经济区建设,使其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运输、会展、餐饮、宾馆、教育、园林、社区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九)着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就是要“重点抓好九大产业”、“培育十大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三个一批”。“ 重点抓好九大产业”: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广告会展、民间工艺、艺术培训、体育休闲、新兴文化等九大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培育十大企业集团”:要把转企改制与联合重组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市报业集团、商丘演艺集团等文化企业集团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他们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三个一批”:第一是“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抓好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第二是“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要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文化特色,有效开发文化资源,加快规划,科学布点,精心培育,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文化产业园区。第三是“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钟鸣钟庄》等为代表的经典剧目品牌,以《京九晚报》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品牌,以商文化、火文化、汉梁文化、木兰文化、庄周文化、孔祖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

(十)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遵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国家、省、市重点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