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政府社会管理效能亟待提升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啦
时间:
2012-9-9 23:26
标题:
政府社会管理效能亟待提升
切实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效能,对实现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目标十分重要
1.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广义社会活力和秩序的关键。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既独自发挥各自作用,又功能互补合作互动。其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在市场无法触及和社会无法统筹的地方发挥主体职能作用;市场则是根据价值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参与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生产供给;而社会作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缓冲力量,一方面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外部负效应,另一方面又补充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不足,满足某些社会需求。与政府、市场、社会三部门相对应的是三大基本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社会管理。由于政府、市场、社会具有不同的运作机理,三大基本管理活动相应的管理特点也各不相同。公共管理侧重垂直的管控,通过纵向的科层关系行使公权力,以法律、行政强制手段为主;工商管理侧重平等协商,通过平等的契约关系维系厂商间的市场竞争与合作;社会管理侧重多方治理,目的是实现社会秩序和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相比,社会管理的行为主体、对象和政策工具呈现多样性:社会管理的行为主体除政府之外,还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和企业,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呈现高度统一;社会管理的实现方式可以是政府的引导和强制,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激励,更主要的是社会自治与自律;社会管理不仅强调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更强调政府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2.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决定了必须高度关注政府社会管理效能问题。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主要是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做好社会管理的价值理念、战略规划以及制度建设等顶层设计;政府则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社会协同主要是通过制度和机制安排,让相关社会组织或机构来承担理应由其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填补政府社会管理方面的空白;公众参与主要是通过基层自治和共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因此,无论是贯彻党委社会管理意图,还是协同各行为主体共同推进社会管理,政府在其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管理的绩效如何,与政府的社会管理效能息息相关。通常,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政府社会管理的效能:一是经济效益方面,按照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是否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收益,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二是社会效益方面,是否促进社会有序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公众感受方面,公众个体是否感觉到安全、公平、正义及对社会管理的有序参与。在影响政府社会管理效能的诸多因素中,行政能力、行政效率、行政效果、行政效益等四个因素最为关键。其中,行政能力体现的是政府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纠偏的能力及水平;行政效率主要看政府执行力的高低;行政效果主要指政府提供的公共政策、公共产品等产生的实际效用;行政效益则涉及政府公共政策、公共产品供给得到的社会评价即社会认同问题。在我国,由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涉及多个部门,政府社会管理政策政出多门、前后不一致、左右打架、投入产出不高等问题突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资源整合、综合协调、统筹推进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政府执行力虽高但具体社会管理行为还存在运动式、一阵子现象,甚至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措施也多为临时之策(如各级领导包案解决突出信访矛盾),总体缺乏常态制度和长效机制安排,管理成本较高;此外,由于社会发育不足,社会及公众个体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还比较有限,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待政府社会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3.西方发达国家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效能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7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初的“守夜人”阶段,政府的权力被限制在最低限度,“小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非常有限;二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全面干预阶段,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投入急剧增加,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扩张,对社会各方面进行全面控制;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全面改革阶段,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及政府过度干预弊病的出现,“新公共管理”运动勃兴,力图打破政府对社会管理职能的垄断,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合作承担公共管理职能。“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念包括:转变、优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只“掌舵”不“划桨”;引入企业管理的成功手段和经验;树立顾客导向理念,在公共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这场“政府再造”运动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相关国家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具有启发性的思考角度:一是优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界定并缩小政府直接管理范围;二是树立“顾客导向”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同时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方法和技术,改进政府社会管理的手段,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三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民间的专业性、创造性、技术力和管理运营能力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
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社会管理效能的几点建议
1.深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变革和职能转变与整合,解决政府社会管理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确立“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政府需要有打破因部门利益抗拒职能转变的自觉和勇气,树立向社会分权的思想,实现政府社会管理角色从既“掌舵”又“划桨”向制定规则、营造环境和监督评估的主导者“归位”。特别是要注重加强政府部门间的职能整合,通过“大部制”改革或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积极整合政府部门尤其是社区层面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效能。
2.大力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完善政府与社会协同机制。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拟应着力加强和改进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适当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让更多社会组织获得合法身份,促进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其次,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才刚起步,亟须政府通过构建整体性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府和社会协同培育社会组织。再次,加强相关立法保障,通过立法明确和规范社会组织的运作,并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监管,同时引入社会评估机制,通过社会对市场组织的服务质量、诚信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提高公众获得社会组织服务的便捷度和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建立政社沟通协作机制,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
3.高度重视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的解决,以政府公信力带动社会失范问题的根治。厘清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管理领域的边界并向社会分权后,集中精力管好政府应该管的社会事务,增强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切的突出问题的能力,成为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消防和环境污染、诚信缺失等社会失范问题日益突出,有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4.切实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把网络建设成为扩大公众有序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这就要求社会管理必须实现由现实社会向网络虚拟社会的延伸,构建网上网下全覆盖的管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拟社会是更广大的基层。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更需要将网络媒体作为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正确对待网络舆论和网民意见,在删、堵网络负面舆情的同时,还应加大网络管理立法力度,构建网络社会综合防控技术及监管体系,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管理;做强网上公共服务以及“微博”等政府与公众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探索网络“社区化”管理模式,培育网络自治组织,促进网上行为自律,使网络及新媒体成为社会管理的建设性力量。
5.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社会管理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当前,公务员特别是社会管理相关部门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特别是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以及与媒体互动能力弱,不习惯、不善于面对媒体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社会管理能力的培训,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到基层一线参与具体工作、到新闻媒体交流挂职等方式,学会通过协商、对话等方式来回应、吸纳公众诉求,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手段、群众工作等来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增强“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在社会服务中实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者:李逸平 来源:学习时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