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有关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7:55
标题: 有关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汇总
本帖最后由 娱记 于 2012-8-26 08:02 编辑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精神风貌和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创新不同于产品创新、业务拓展,是无形的、内隐的,并且很难借助于物质形态的技术手段对它进行操控,企业文化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世界上不断变化着的万事万物一样,企业文化也具有动态性。一个企业,如果它的企业文化长期保持在同一状态,就会失去生机。企业文化的动态性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促使它不断更新。无数企业的成功证明,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赋予原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管理模式和表现方式以新的含义,使之成为推动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动力源泉,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它也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为,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面临的环境、经营策略都不相同,那么,与之相应的企业文化也应该不断进行变革。没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且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许多企业经营失败的教训,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创新没有跟上企业的发展进程,最终导致企业发展的停滞和衰退。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及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关键。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整体战略顺利实施的强大保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培育起来并为员工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企业管理中最持久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企业文化的力量在于它能深入人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化、协调化,并为人们所普遍认同。长寿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和培育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创新,其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支撑点。而任何企业的整体战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战略的执行力,文化创新正是这种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必须扬长避短,制定灵活的战略方针,以适应多变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广大员工在价值理念上认同企业的整体战略,通过文化创新,强化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形成全员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并自觉地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这正是企业文化创新的着力点。

三、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完善制度建设和整合文化资源的环境支撑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要注重在观念变革和制度、机制转换的关键环节上进行创新。制度的刚性在企业中比较受重视,然而人们很容易忽视文化柔性对制度的保障作用。企业是一个合作团队,拥有着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企业作为一个时刻保持新鲜活力的经济细胞,不断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精英人才,每个人的加盟都是一种新的文化整合与配置。只有在文化创新的环境支撑下,企业的文化内涵才会日益丰厚。文化创新会使企业的传统文化、优势文化、外来文化有机融合、互补,形成企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体系。高扬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价值精神,构筑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激活每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方向。

对中国的企业而言,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又面临着企业走出去立足于全球化市场的重重困难。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要使企业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适应各种竞争条件、各种文化差异的能力。创新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企业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内涵。正如张瑞敏所言,“创新的成果都是暂时的,只能是相对的。今天的成果明天不一定是成果,所以你这个成果在别人打倒你以前,自己先否定自己。只有自己不断打倒自己,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打倒。”■ 李 彤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7:58
文化公平与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阐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时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个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除了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更深层次上还体现着一种稳定有序的文化判断。

和谐社会的文化诉求

20世纪是文化与信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信息、知识与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资料的核心,成为经济利益争夺的焦点,成为是否拥有权力、掌握社会资源的关键,成为划分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标准。经济落差源于文化落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的差异、对立、冲突越来越集中并体现于文化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并且日益演变为心理上的差异、对立和冲突。社会是否和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的协调,而是深入到文化层面与体现在文化的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层逐渐趋于细分,不同阶层之间虽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政治诉求、价值判断、文化需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取向。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整合,需要在差异的基础之上形成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只有重视和构建全民的教育与文化的平等和发展,才能消除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建构平等和谐的文化,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研究的是:什么是以及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对立与冲突,才能最终达到文化上的和谐以及建立和谐的社会。

文化公平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传统、包容歧异、主流鲜明、个性张扬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使我们的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社会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成员能否公平公正地占有社会文化资源是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资源的分配如果公平公正,就会增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如果在文化上出现不公的分配现象,也必然就会产生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存在较明显的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

    现阶段的文化公平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一样,是与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社会运行机制的非协调运转密切联系的。这种转型背景反映在文化公平问题上,主要是文化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中的不合理成分,具体表现在:地区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文化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文化资源配置的阶层差异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

从地区文化资源配置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文化环境差异很大。东部地区文化设施完备而且比较先进,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而西部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滞后,资金不足,致使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同时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难以与前者相比较。

从文化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来看,文化的“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据2004年文化部在甘肃、宁夏、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地的调研显示,多数基层乡镇的文化场馆设施简陋,基本没有像样的文化活动,很多乡村尽管建有文化站、阅览室、读报栏,但图书以武侠小说居多,期刊则以言情媚俗为主,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打牌、赌博成为了多数农民消遣娱乐的普遍方式。

从文化资源配置的阶层差异来看,随着阶层文化贫富差距加大,不同阶层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的权利受到影响。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非常明显,较为富裕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期望,并能够更主动地提出对文化的较高期望,处于这个阶层里面的成员也相应地表现出更高的成就动机;相反,处于贫困阶层的成员,对自己及其周围的成员的文化期望较弱,甚至会产生文化贫穷的恶性循环。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看,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项资源分布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由于缺少调查和论证,往往性质和形式单一,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明显,艺术展演不可能再是免费享用的文化大餐已是常识,一般民众被排除在基本的文化消费领域之外。

所有这些文化上的不公平现象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而公平与公正应该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特征。

文化的和谐——思考与对策

文化的和谐是指社会能够有效消除主要群体的文化落差,在信息、知识、技能、文化的掌握和拥有上实现基本的平等和民主。要解决当前的文化公平问题,笔者认为改革和发展教育、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三位一体,是消除文化落差的基本因素,也是走向文化和谐的基础性条件。

教育是使人拥有知识、改变命运的基本途径。一个人处于社会低层,并不单纯因为他来自乡村或经济上穷困,而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学习并掌握知识来提升能力改变自己。创造让每个人、每个群体都能自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社会,创造不仅经济、而且文化的平等与和谐,让他们有着与这些精英同样的和共同的文化,至少要使他们能够成为因为拥有知识和文化而能够不断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和群体,这才是文化的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文化。

文化差异是社会不平等的更深层的表现,自古社会地位的差异和阶级的对立,都与文化的创造、积累与传播直接相关。当代知识与文化的途径越来越依赖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如果能够有效解决和普及信息的传播,对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媒介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文化的发展和普及,就能够有效地消除社会群体之间文化、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达到社会和谐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学者的观点历来泾渭分明。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产业化带给文化的只是工业化的复制而阉割了文化的创造性;而站在草根阶层的立场,文化的产业化则突破了少数精神贵胄垄断的文化而成为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平等和民主。正因为文化的产业化,才带来了文化的世俗化,向大众的传播和普及,推动平民接受教育,推动平民思想,消除文化的差异和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具有繁荣文化事业和普及文化产品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的双重意义。

结语:文化公平中的管理原则

文化生产和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让普通的百姓能够用最平民的价格享受高品位的文化,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在构建和谐文化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中,政府在文化管理中应当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即法治原则和公益性原则。在那些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文化产品的提供上,必须建立健全文化资源配置的公共选择机制,确保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公平。在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上向“文化弱势群体”倾斜,为文化公平提供政策保障。■ 肖月丹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01
“和谐文化”:一元性与多样性共生

■ 牟永福



    说起“和谐文化”,人们总是充满憧憬。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短短27个字所勾勒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折射出当代人的一种美好理想,“一种新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在2006年11月4日开幕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如是说。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种族与种族,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指向。它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先进性,更倡导文化的多元性、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承认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谐文化”就是一元性与多样性兼容共生的文化样态。
    “一元性”是“和谐文化”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落,都有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多样性”就是差异性、异质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和个性。正因为有了“多样性”,我们今天的世界才如此绚丽多彩。“兼容共生”意指社会的不同文化主体和要素,能够相互包容、共生共存、均衡协同。
    于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李德顺教授发人深省地疾呼,“和谐文化”的关键,不是别的,而是“一元与多元”如何共生的问题。
    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思想接受和选择的多元化。传统与现代性、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强势与弱势、个体性与集体性、本土性与外来性,在这个缤纷的社会,各种文化样态,有吸纳也有排斥,有融合也有斗争,有渗透也有抵御,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呈现出区域性,也呈现出全球性。“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这既是一种文化风度,也是一种文化能力。因为它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是运用大智慧,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传统与现代性。传统强调感性、德治,现代强调理性、法治;传统具有保守性,现代具有开放性。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性的兼容共生呢?
    传统与现代性,从字面上看,似乎水火不容。其实不然。传统中依然有鲜活的元素,有现代性需要的东西;现代性中也有有违人性的糟粕,有传统得以维持生命力的参照系。即使传统与现代性相互对立的方面,也可能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改变而发生转化。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和众多的、居于次要位置的亚文化。漫漫史路,曾经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已然消退,如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封闭的、保守的、僵化的,而是一种开放的、先进的、具有活力的文化样态。同主流文化相比,女性主义、网络游戏、乡规民约等亚文化,虽然缺少了宏大的话语语境,但并不都是庸俗文化,它们有自己的生存空间,都对这个社会的和谐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仅仅是模式的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主流文化在坚守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包容、理解、尊重和珍惜其他亚文化,并从中吸取精华,从而获得参与未来多元文化社会所必须的价值观念,才是“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
    强势与弱势,或者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是拥有较高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社会背景的人群所浸淫、品味的文化样态,它以知识性、专业性为主要标志,使精英人士的精神境界和心灵得到提升和渲染,从而享受高雅之美。相对于精英文化的“阳春白雪”,大众文化的“下里巴人”,则没有了精英文化的高雅,但它的通俗性、广泛的参与性,却是精英文化不能比拟的。
    因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失去任何一种文化样态,这个世界都将失去光彩。没有精英文化,社会就会少了一份儿理想性和精神寄托;没有大众文化,社会也会因为过度的安静而丧失应有的喧哗和活力。“雅”与“俗”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精英文化可以突破囿于自身的封闭状态,把自身的美学展现给大众,提升大众的文化品位,使精神文化大众化;而大众文化也能够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性,摆脱“低级趣味”的形象,实现精英化。
    个体性与集体性。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天时地利这些在古代社会对人的活动制约作用极大的自然物质条件相比较而言,“人和”是至关重要的。如今,“人和”已经超越了军事意义的解释力,它的内涵更多地转向了人文生活。以“和”为贵,家庭和睦、融洽;协和万邦,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和合”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了。
    “人和”是“人”的和谐,这里的“人”包括个体的“人”和集体的“人”。个体的自由、家庭的和睦、乡村的稳定、社区的和谐是“人和”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想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调动起个体、家庭、乡村、社区等各个社会细胞的活力:个体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家庭承担起对乡村或社区的责任、乡村或社区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和谐文化”实质上就是一项社会细胞工程,它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体行为标尺为准则,养育互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互励、同心协力的社会细胞的良性生态,有效地消解那些危害社会细胞良性生态的风气和行为。可以想像一下,对于我国这样庞大的民族共同体,如果数以亿计的社会细胞都处在良性状态、都有进步、都提供正面的推动力,那么把这些良性、进步、动力乘以数亿,就可以形成惊天动地的力量。
    本土性与外来性。“和谐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开放并不意味着放纵,借鉴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同样,批判也并不意味着只会说“不”。时下,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正在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的包装向全球性兜售,它的理论家也正在论证它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以强凌弱的战争的合理性。对此,我们不是简单地说“不”,不是简单地以冲突应对冲突,而要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运用“和谐文化”的理念,从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视角出发,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
    总之,聚焦“和谐文化”,繁荣“和谐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期待和冲动,而且是一种行动和实惠——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社会共生共荣,人人安居乐业,人人充满活力。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08
文化的力量

■     储瑞耕

    “文化”有力量吗?

    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因为它的含义有好几个层次。比方说,最基本的,人们说“学文化”,这个人有没有文化,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等等,是指包括识字在内的语文等最基本的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又比方说,一个地方的“文化”工作做得怎么样,大体就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宣传、文化产业。再比方,广义而言,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而言,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比方说,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各地兴起的“文化热”——地方文化、企业文化,长城文化、海洋文化、黄河文化,乃至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等等,我看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概括出来的一种思想性、指导性的东西。

    那么,上述种种“文化”有没有力量呢?显然都是有的。

    记得上世纪50年代曾经流行过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好像是从苏联学过来的,很有道理。——比如两个人,一个人有知识,一个人无知识,那力量对比就一定很悬殊。这句话曾经激励过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刻苦地学习新知识,不能不说产生了巨大的建设新中国的“力量”。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时间,整个中国大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建设,这可以作为“文化有力量”的生动注解。

    分析我们自身,一个人,尤其是生活在今天时代的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文化程度的高与低,那么,这个人的“力量”——指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能力,就绝对大不一样。打个浅近的比方:电脑知识、技术的掌握,应当属于“文化”的范畴,一个人对电脑等先进生产工具和手段掌握得全面熟练,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那么这个人就会轻松应对各种信息和问题,那“力量”就会很大;反之,一个人对电脑一窍不通(对这样的人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做“新文盲”),那么这个人要与人沟通,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信息,或是研究某个方面的学问,就不能做到及时,会产生许多困难。

    袁隆平先生杂交水稻的科研生产及其成果,是"文化",这“文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全人类吃饭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非同小可的贡献。这是何等伟大的力量!

    我们所说的“文化”,当然不仅涉及电脑、杂交水稻这样具体的科技领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人的精神领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文化涵养和涵养到什么程度,明显决定了他(她)的人格和行为。近年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在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中引起了一股“回归热”,那些历经千百年仍然光辉不灭的道理和思想,对于调整今天人们的精神,和谐今天的人际关系,正在和必将进一步产生巨大的“力量”。

    地域文化,是我们讨论文化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比如河北省,历来一说就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显然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概括,而且我以为可以令一代又一代河北人骄傲自豪,也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河北人来发扬光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从更为博大的进步的视角看问题,“多慷慨悲歌之士”就远远不够了。比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咱们总得有一种“海洋文化”——更为博大,更为辽阔,更为开放,更为“善纳百川”等等的“文化”质地吧!

    5月29日《河北日报》刊出一文《重新认识沧州,重新发展沧州》,是对新任沧州市委书记郭华的访谈。我注意到其中一处有意思的细节:沧州地方有一种说法,说沧州的文化叫做“发配文化”。因为有了《水浒传》把沧州描绘成为“发配之地”(统治者动不动就把犯了罪的人充军发配“去沧州”),所以有的学者就借用来形成一个词汇“发配文化”,这种文化心态的特点就是“自甘落后”。用郭华的提法:“建设沿海强省,必须突破内陆思维,首先要清除文化上的障碍。”

    人的心态好则力量大,成事的可能性亦大;反之,人的心态不好则力量小,成事的可能性亦小。这种“文化反作用”的道理,我们几乎人人遇到过,故而人人都比较容易明白。

    今天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文化”,就远不仅仅是识不识汉字,包括识不识外语,不仅仅包括你对新科技的掌握程度怎么样,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指:你有没有、有多少现代人的气质和人格。

    今天我们说“你这个单位、地方有没有文化”,也就远不仅仅是指你这里有没有张贴在墙上的花花绿绿的标语,有没有锣鼓队、秧歌队,有没有挂着“文化活动室”之类牌子的房间(那些当然也有必要),而更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是一种体现在人们思想上、行动中的昂扬奋发前进的精神状态。

    文化这东西,有看得见的部分,又有看不见的部分。“看得见的”文化建设,我们不可放松;“看不见的”文化建设,我们也应当、更应当予以重视。因为后者更为根本更为实质;有了后者,前者没有的能够有,已经有了的会更好;而如果没有这后者,那就可能一切都谈不上!

    还有一种“文化的力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人们所重视,那就是“文化产业”。

    文化“仅仅是精神的”抑或“不仅仅是精神的而且是物质的”?文化仅仅有“精神的力量”还是“不仅有精神力量而且有物质力量”?文化是不是产业?可不可以成为产业?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观念要改变。

    产业,原本是一个经济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关于工业生产的(用于定语:产业工人,产业革命,产业部门,等等)”。以我的理解,所谓产业,起码一条就是既要有投入,也要有产出,要产生经济效益,用句俗话说,就是要能够赚钱。文化可以吗?

    正确的答案是:可以。

    据专家研究和一些地方的成功实践,“文化产业”,大而要之可以有这样十个“业”:新闻出版业、发行分销业、影视剧创作业、文艺演出业、广告会展业、旅游休闲业、字画古玩业、工艺品业、数字电视业、动漫游戏业,等。

    这些“业”,难道不是“文化”吗?当然是。

    这些“业”,难道不是既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利润”吗?当然是。

    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视和促进文化产业的成长、成熟和大步发展,为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增添力量!

    总而言之,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重视它,把握它,培育它,使之在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更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09
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

■ 萧 放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传统深邃厚重。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老成持重、温和敦厚。因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人尊重传统及承续传统的文化习惯。传统是在文化发展中由社会集体记忆的“既有的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希尔斯《论传统》中译本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它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传统在延续文化、再造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在20世纪的一百年历史中,中国人持续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持不信任态度,甚至简单粗暴地予以拒斥,从而妨碍了国人对本土文化传统辩证与科学的认识。传统曾经被作为守旧的代名词,遭到人们的质疑与批判,传统节日就一再受到打击与蹂躏。民国时期,政府在接受新的西洋历法时,将附在传统历法时间上的传统节日进行改易,比如一度强制人们过公历元旦,不许过农历新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成为唯一享受政府假日的传统节日。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社会一向重视的传统节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虽然民间依然在过这些传统节日,但都是民众的自发行为,没有得到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在“文化大革命”中,春节的“命”也差点被“革”掉,当时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春节也不放假,大家继续生产劳动。这种不正常状态在“文革”之后很快得到扭转,但传统节日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传统节日是一个时间文化的链条,每个节日之间有着段落对应关系,它的背后是时令节气,节日的分布依照季节时间顺序展开。春秋节日集中。春季大节有春节、清明,春节是以立春节气为依据的,清明在季春时节;秋季大节有中秋、重阳,中秋依傍秋分,重阳贴近寒露。夏季只有端午一节。从民众的季节生活看,春节是四时节庆中最重要的岁首之节,同时它又不是孤立的节日,它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仅仅将春节从传统节日体系中抽取出来与其他新型社会节日配伍,虽然表示了对春节的特别看重,但脱出传统轨道的春节,缺乏其他传统节日支撑,显得孤单落寞,并且由于春节传统民俗中的重要象征符号受到抑制与取消,如禁放鞭炮等,就使春节变成简单的吃喝节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世界秩序之中。这是一个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对接,中西文化再次交会的特殊时代。由于经济发展使对民族国家立国基础得以稳固,加之长期与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面对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固有弊端有了更直接、更清醒的认识,而对近一百年来一向自我贬低以迎合西方文化的文化自贱心理开始反思。并在反思中认识到,中国人如果要在世界族群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本位、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立场。我们虽然认同西方文化在经济科技与现代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与示范意义,但它毕竟不能满足我们习惯性的精神需求,它甚至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有着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为了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了增强民族认同,为了强固民族的凝聚力,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现实社会功用。经过数千年锤炼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包含着的独有精神特质与合理要素,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让传统回归现实,是当今中国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要。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它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承传统文明的功用。
    首先,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人们利用这些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之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的思想深处,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表现出来。节日中人们通过各种民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递与继承。
其次,节日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复现,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就为我们强固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有力保证,传统节日保守与强化着传统。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使人们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对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
    再次,传统节日给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传统依赖家庭与社会传承,其中节日是重要的时间载体,对于传统的认识与理解各时代都有不同的侧重,人们在传承文化传统的时候,不断地赋予它以新的解释。这种新解释往往构成新的传统内涵。比如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是和谐,它在古代偏重于人与神、人与家族的和谐。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节日活动中不断地创造出普通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之间的精神联系,创造出人们与村落街区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当代传统节日中人们又重新强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重新发现传统中的人性意义,亲近自然、亲近身边的人,正成为现代休闲生活关注的中心内容。当代西方的思想家之所以对中国先秦儒家、道家思想发生浓厚兴趣,就在于人们对传统的重新体认。
    既然传统节日在中国当代社会有如此的文化效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如何有效保护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不是喊着“保卫春节”的激昂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必须全面调查传统节日在当代的处境,针对变化了的社会实际,提出振兴与保护传统节日的方略。
我觉得以下三点,是在当前传统节日保护中应该特别强调的:
    第一,应该将传统节日问题提升到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角度认识。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遗产,并且它是和谐社会的积极的文化力量。对传统节日习俗不要因为局部与枝节的原因,就简单地予以禁止与限制,比如鞭炮、大规模的民俗行走活动等。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让人们舒心地享受传统节日。周期性的节日习俗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应该通过政府、媒体、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高度关注传统节日,以各种方式给传统节日营造传承发展的空间。积极调动广大民众传承享用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觉性与创造性,让传统节日重新回到生活中来,变成现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传统节日期间,可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状态,创造新的节日习俗。当然这种新节俗应该得到认可与接受,并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逐渐形成新的节日传统。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是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应该贯彻整体保护的原则,应该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统一的节假日安排。2005年,中央精神文明办等部委办关于以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中,已经明确予以说明。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已将上述传统节日列入。但在当代社会中,要将传统节日整体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首要的问题就是给人们提供回归家庭、享用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保证。在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我们不需要政府规定假期,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大多在公共时间制约之下,如果没有统一的地区性或国家的假日,很难有心情与精力享用自己的传统节日。
    总之,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课题,它不仅需要民俗学者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的呼吁,更需要的是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需要社会公共权力的支持。只有如此,我们传承享用了数千年之久的节日文化长河,才不仅不会断流,而且还会泛起新的涟漪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10
杂谈“没文化”

孙英臣

    前一时期,关于刘翔是否有文化的话题,曾经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谈论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有着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指这个人的文化水平,一是指这个人的文化修养。
    在文化水平的涵义上,受过教育、识文断字是有文化的底线。过去在农村与农民交谈时,常有老农憨厚地说,俺没文化。这不是自谦,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他就是个文盲,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进入当代社会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文盲可能越来越少,那些穷乡僻壤的孩子,即使是早早辍学,也大多念过两年书,严格说来是小学肄业,也算有文化。说到这里,也就说到了文化水平高低的问题。过去填表都有一项“文化程度”,你是初小还是高小,初中还是高中,大专还是本科,要清楚明白地填上去。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当然,初中或者小学毕业的人发奋努力、自学成才,也可能在学业、学识上达到大学生以至研究生的水平,甚至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也说不定。但那是特例,不是常态。通常意义上,学历学位与文化水平呈正相关。从这个角度看,没文化的人有,但在当今社会为数并不多。
    在文化修养的涵义上,生活于人类社会是有文化的底线。什么是文化?答案可能有上千种,但最朴素的说法是,文化就是人化,人在改造自然的历程中烙下的所有痕迹都是人化的痕迹,也是文化的痕迹。广义的文化分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均属于器物文化,人类创设的各种制度均属于制度文化,举凡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一个人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都不出精神文化的范围。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会在一个人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而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高与低、深与浅,主要指精神文化对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像狼孩这样自幼就脱离人类社会的极特殊例子,任何人都是有文化的,只不过有的人文化修养高,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有的人文化修养低,有的人甚至根本谈不上文化修养。
    从文化水平的涵义上看,只要是实事求是,谈论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是很正常的。我的母亲就是文盲,虽然解放后进过扫盲班,但最后也就认得毛主席的“毛”字和她本人的姓氏。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没文化,我以为并不算辱没她,而且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老人家的敬重和爱戴。因为从这个角度谈一个人有没有文化,跟这个人的修养深浅、身份贵贱、水平高低、能力大小根本没有关系。王熙凤只字不识,算是个没文化的人,但她胸中自有丘壑,其精明、果断、干练,贾府上下有谁能比?而从文化修养的涵义上看,谈论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要极为慎重。说人文化修养高,自然人人爱听;说人没文化,听者自不免恼怒。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方家所言,社会地位高的人如教授、学者、名流、高官未必有文化,而社会地位低的人如农民工、流浪汉、乞讨者未必没文化。
    最后归结到刘翔是否有文化的话题上,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说刘翔没文化。因为不管是在文化水平的涵义上,还是在文化修养的涵义上,刘翔都是很有文化的人。撇开文化修养的涵义,只在文化水平的涵义上讲,可以说有些自幼投身运动生涯的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但要说他们没文化,则无异于对他们的羞辱。我想,鉴于“没文化”这个话题如此敏感,我们是不是轻易不要动用这个字眼?对那些文化水平低的人,我们要尊重人家的人格,不能动辄揭人家的短;对那些文化修养低的人,我们可以直接评判他们是没品位还是没教养,而避免用“没文化”这样语义含混的字眼。这样做可能更为妥当。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21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版权保护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资料显示,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至25%,其中音像业已超过航天航空业,居出口贸易第一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效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版权保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在整个90年代,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倍多。进入21世纪,我国城乡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幅每年1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但是发展前景并不等同于实际效益。要使文化产业获得真正的发展,创造理想的效益,实现应有的价值,关键是要靠体制机制改革,同时还要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制和机制,文化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这样肯定不利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发行。但是仅仅有了好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环境,主要是保护文化产品知识产权的环境。具体讲,就是保护文化产品版权的环境。

何以这样讲?一方面,正如大家的共识,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作品的创新。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依赖于作品的创新,广播影视业的发展依赖于作品的创新,文艺表演业的发展依赖于作品的创新,甚至工艺美术等等文化产业门类的发展,在今天也要依赖于作品的创新。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对法律的执行,作者花费巨大心血创作的作品得不到有力的保护,他人可以任意使用作品而作者无法禁止的话,那么久而久之谁还愿意从事作品的创新?而在当下,我们对作者作品的版权保护恰恰是不到位的。几年前的《新民晚报》曾有一篇文章谈到,铁凝的一部中篇小说被全国许多报刊至少转载过30多次,但没有一家向她支付过报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按这篇小说一万字、以国家转载作品最低稿酬标准千字50元计算,铁凝至少有15000元应得的报酬没有得到。文字作品是这样,音乐作品更是如此。我省著名音乐家王玉西的名曲《社员都是向阳花》40多年传唱不衰,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使用过,但他多年来仅得到过从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转来的2000多元的报酬。音乐界曾有一句话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也就是说,像《十五的月亮》这样的歌曲,仅当其在纸介质出版物上刊登的时候,作者获得过16元的稿费,以后再在其他任何场合被使用,包括电台、电视台、宾馆、商场、歌厅等等,作者就再未获得报酬,作者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对创作者的版权保护,要给天才之火加上利益之油,方可催生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从而培植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不然,水土流失,草木何以成活、生长以至繁盛?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其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作品创作出来以后,要变成文化产品,投向市场,而市场的环境怎么样呢?或者说得直接点,有没有侵权盗版?有了侵权盗版是否有人来管?这对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重要支柱之一的音像行业一路下滑,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原因何在?侵权盗版乃罪魁祸首。众所周知,由于侵权盗版极大地冲击了正版的票房和正版碟片的销售数量,我国电影业的发展长期步履蹒跚。出版业同样如此,每一本畅销书问世后,盗版书立即如影随形,遍地开花,出版者常为此焦头烂额。所以说,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加强版权保护。对有些文化产业来说,版权保护简直就是生命线。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重视并加强版权保护,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呢?

首先,大力宣传版权保护,增强社会公众的版权法律意识。要想从根本上遏制侵权盗版,首要的就是开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一种尊重版权的意识,推动社会各界,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自觉地拒绝盗版、使用正版。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不断地向公众宣传、灌输版权保护的观念。在这方面,版权部门过去做了大量工作。如我省版权局近年来就先后组织过省会纪念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大会、作品登记证书颁发仪式、“保护版权,鼓励创新”座谈会、“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论坛和系列报道等大型宣传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今后,版权部门和产业单位都应该在版权宣传上动脑筋、下功夫,特别应注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总之,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版权的意识,为全面提高版权保护水平打下牢固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其次,切实加强版权执法,严厉打击侵权盗版,使正当经营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使侵权盗版者付出惨重代价。不打击盗版,就是遏制正版。现在对发展文化产业威胁最大的是什么?是侵权盗版。文化产业最期盼的是什么?是政府对侵权盗版的严厉打击。现在全国许多地方,包括我省,都重视发展动漫产业,而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版权保护的依赖程度最高。在我国动漫产业化方面,“蓝猫”是先行者。然而,随着“蓝猫”产品的热销与知名度的提高,不少衍生产品备受盗版商侵扰。据称,目前,从大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到小商小贩,各种侵权盗版“蓝猫”产品层出不穷。据估计,盗版“蓝猫”VCD占市场的 90%以上。 不仅是音像制品,其他产品方面对“蓝猫”的侵权盗版也很猖獗,在服装、文具、饮料、食品等市场都发现了假冒“蓝猫”的产品。但面对侵权盗版,我们执法部门的反应尚不能令文化企业满意。政府虽作了不小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仍不能为文化企业提供及时、充分、有效的版权保护。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版权执法,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省正在作出努力,力图改变侵权盗版的猖獗态势。其中,对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的版权保护工作就是一个实例。河北教育出版社聘请百余名国内外专家,斥资2000余万元编写了一套英语教材,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然而,近年出现的各类侵权盗版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作者和出版者的合法权益。据不完全统计,正版产品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0%。为严厉打击盗版冀教版英语教材及配套录音制品的不法行为,省版权局与省整规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打击盗版冀教版英语教材及配套录音制品的公告》,要求各市出版局对辖区内的经营教材教辅的书店进行严格检查;对制作、发行、征订、销售盗版冀教版英语教材及配套录音制品的依法予以查处,违法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此举有力地震慑了不法活动,使正版市场的占有率获得了提升,出版单位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受到了鼓舞。

我们呼唤社会有识之士都加入到版权保护的队伍中,希望权利人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主张自己的权益。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25
文化产业:我们要产业化什么样的文化

■ 贾可春

    近年来,文化产业叫得很响,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去年年初,中央专门出台有关文件,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到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而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这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从地方来看,河北、广东、江苏、辽宁、浙江、甘肃及云南等地,相继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或“文化强省”的目标,并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前我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现在文化本身也要“唱戏”,或者说文化本身也是经济,而非仅是“台”。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尽管我们从上到下都在唱文化的戏,并采取了各种有力的措施,但效果及速度难说令人满意。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以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到底要“产业化”什么样的文化。

    通常的“文化”一词,可以从两种意义上来理解:一种是作为活动的文化或者说文化活动,比如新闻、出版、艺术表演、影视制作及动漫设计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创造文化产品,以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欲望;另一种是作为内容的文化或者说文化内容,即文化产品所要传达或包含的思想内容。实施文化产业化,自然首先要考虑把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产业化。哪些文化活动能产业化,哪些文化活动不能产业化,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难题,需要文化行政部门、理论研究者及实际工作者加以认真思考和研究。但是,本文的主题即“我们要产业化什么样的文化”,则主要是关注:在作为内容的文化中,我们应对什么样的内容实施产业化。

    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奇怪:内容怎么产业化?内容难道不是通过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才能实现吗?的确如此,但很难找到更加简洁而又确切的提问方式。其实,这里要说的是: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哪些文化活动能产业化以及如何产业化,而且还要看到,只有当我们创造出的文化产品包含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的文化内容时,文化活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化,实现产业化;要不,我们怎么会说文化产业也叫内容产业呢?因此,我们其实是在问:什么样的内容是适当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或者说,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在真正的意义上产业化。

    文化的戏唱得不能令人满意,机制、体制及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原因是根本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体制及机制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都在努力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内容不适合市场需求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内容产业的关键正在于内容能否吸引消费者。观看电视、翻阅报纸、浏览图书,当前文化市场上的国产精品可以说是难得一见。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越来越少,剧院观众席上的座位越来越空,电视台越来越靠低级趣味的节目吸引部分观众的眼球,许多艺术表演单位根本无力自己养活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走向市场难道真的就这么难吗?难道老百姓没有文化需求吗?非也。关键在于我们目前的文化产品在内容上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调查显示,尽管文化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但适合老百姓需求的则是少而又少,甚至是越来越少。这是当前文化产业的戏没有唱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想,不适应文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如何能带来经济效益,如何能产业化呢?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同,或者说,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真正产业化并转变为经济本身?我认为,只有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或地方文化、符合时代趋势的现代文化以及传播健康理念的先进文化,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及百姓的欢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别是那些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内容,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走出国门,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当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和鼓励传播这类内容的文化活动及这类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并在体制及机制的改革上朝着有利于使这类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传播真正的民族文化及先进文化,又使文化转换为实实在在的GDP。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及与我们隔海相望的韩国。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来“韩流”席卷亚洲并引起世界的瞩目,就表明了这种成功。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成功,当然首先得益于韩国在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及相关文化政策的制定上有大手笔,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韩流”产品的内容或者说“韩流”背后的思想文化背景。韩国的文化产业是以儒家文化为背景和根基的,韩剧里自始至终都体现着诚信有礼、长幼有序、重视家庭等严格的儒家伦理观念及亲情观念,甚至“天堂”、“传奇”这些游戏中都可发现儒家伦理的影子。韩国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最可值得借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传统文化的背景融入现代生活。有人发现,韩剧的基本模式就是“日本的故事结构 + 中国的儒家文化底蕴 + 人造的俊男材夜思 + 先进的技术手段”。韩剧中的许多情节正是由于体现了儒家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思想,才让人感动、产生共鸣的。正是韩剧中所体现的韩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才使韩剧最终成功地走向亚洲,并走向世界。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规律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同时更说明,在实施文化产业化时,选择或者说扶持什么样的内容的文化是何等重要。

    那么,比照韩国,我们在弘扬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或地方文化方面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又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文化到经济的转换呢?尽管我们也有杨丽萍的《云南映象》这类成功之作,但实在是凤毛麟角。儒家思想虽然也是韩国的主流文化,不过其实根源于中国,然而我们在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传播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方面,却远远地落后于韩国了,韩剧正在争夺对东方文化及儒家文化的解释权。我们经常到国外去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在一些国家举办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等等,又比如我们在美国等地建立孔子学院。但这些举措更多地着眼于政治方面的考虑。着眼于政治的文化交流当然有必要,但它究竟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却值得考虑。如果我们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来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是可以带来经济与政治的双丰收吗?因此,我们应当花更多精力去思考的是,如何能在机制、体制及政策上来些大手笔,以使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品不断涌现,并使其能转变为现实的GDP。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我们在这方面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真正把这些东西产业化了,则我们的文化产业一定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作者: 娱记    时间: 2012-8-26 08:31
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把文化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鲜明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是我们党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根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领会,自觉坚定地贯彻。

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思想理论的成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加强,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精品不断涌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日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社会的主流思想在整个文化体系中起着引领、导向作用,构成了社会的思想共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之魂,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追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并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政治和思想保障;要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解决思想意识领域是非不明、美丑不辨、荣辱不分、欺骗欺诈等问题,使个人知晓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使社会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努力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泛的认同感。

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旗帜、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加强自身修养的准则,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一是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支持和鼓励做大做强一切文化事业,支持和鼓励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内容生产、信息传播、体制机制的支撑。二是要大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农村基层单位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重视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着力促进和丰富广大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重大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立个人受教育、群体受激励、各方都受益的道德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时刻讲求社会责任,全力维护家庭和睦。四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各种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路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必须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发展,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抓紧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推进体制创新。建立保证导向正确、富有经营活力的运行机制,推进机制创新。建立推动市场开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精品生产、鼓励人才成长等的政策保障体系,推进政策创新。以改革促发展,创作生产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确定一批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文化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建立产业化的运行机制,调动一切手段、办法和资源,使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有机衔接,形成先进的文化创作、生产、营销体系,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要运用最新科技创新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广泛运用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整合文化资源,培养消费需求,使文化消费真正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加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