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人民日报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系列评论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8-24 08:26
标题:
人民日报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系列评论汇总
正确认识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
—— 一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这是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做好当前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基础。
经济增长缓中趋稳、夏季粮油再获丰收、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新增就业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在“GDP增速大幅下滑”的担忧中,我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这与世界上许多主要经济体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形成鲜明对比。好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是正确、及时、有效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向外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脆弱的市场信心更不易恢复,极易导致国际外汇、证券、大宗商品等市场持续波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向内看,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稳固,扩大有效需求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实现全年农业丰收尚存在不确定因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对此,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对困难和风险高度重视,又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坚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强调忧患意识,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以及潜在的问题、困难和风险。不能认为经济增速趋稳,就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不能认为物价涨幅回落,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就可以高枕无忧;更不能认为一些关键领域的宏观调控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就可以放松甚至放手。必须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变化,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新冲击,既做好应对短期突发影响的准备,也做好长期打算,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强调坚定信心和决心,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在正视风险的同时也看到机遇、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总体上处于预期之内,企业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宏观调控政策还有较大回旋余地,符合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巨大、潜力巨大,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趁势而上、迎难而上、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8-24 08:27
今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风险?如何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增速下滑?本报邀请业内专家集思广益把脉当前经济形势。
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是宏观调控主动调整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外需乏力与内需不足交织,周期性因素与中长期因素叠加作用,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回落比较平稳,上半年实现7.8%的增长,表明经济仍然运行在适度增长区间内。
专家们强调,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只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处理好各种矛盾,大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潜力,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高速增长完全可以实现。记者温源、邱玥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8-24 08:29
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二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是实体经济,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乃国民经济之本。把稳增长建立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既是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支撑,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困境难题、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这已为各国的发展实践反复证明。以往依靠发达的资本市场和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把全球财富吸入自己腰包的美国,在资本市场泡沫破裂并殃及全球经济之后自食苦果,不得不为自身产业结构的“空心化”付出失业率高企、经济复苏乏力的惨重代价。而德国在此次危机中表现良好,是因为他们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十分发达,坚实的工业已经成为国家的象征和品牌。只有依靠发达的实体经济,才能减少泡沫经济对财政金融的冲击,减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不利影响,使自己屹立不倒,进而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争取更大的发展主动权。
回望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突飞猛进,涌现出联想、海尔、华为、奇瑞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广大中小企业也是生机勃勃,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辉煌的黄金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制造”虽然遭遇寒流,但是有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有相关政策措施的及时出台,迅速渡过了难关,我国产业结构也进入了升级转型的重要时刻,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面对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实体经济,以更大的力量发展好实体经济,切不可走上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弯路。
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稳增长的坚实基础,当务之急是不断夯实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强化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力。一是要发展中高端制造业。我国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个别产业上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总体看,实体经济还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由于自主核心技术的欠缺和制造工艺水平的落后,无法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持久的发展。为此,就要引导“中国制造”的企业学习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的精工制造、高端制造,才能真正为中国经济打下扎实的实业基础。二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但由于投资回收周期长,市场风险较大,推动其发展既需要依靠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既需要产、学、研各方资源集聚融合,也需要资本力量强势推动。要通过制定完善财税金融、科技创新、资源环境、基础配套等政策扶持体系,加快形成资本向新兴产业流动、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人才向新兴产业集中的良好格局。
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稳增长的坚实基础,还要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近两年,从资源税改革到扩大“营改增”试点,从提高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到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个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接连出台。今后,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到实体经济上来,就要把相关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落到实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有助于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的广大中小企业,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实体经济。
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要想方设法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2005年和2010年,中央两次颁布“非公经济36条”,再三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相继制定出台了42项“新36条”的实施细则,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出版等领域加快向民间资本开放,在消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障碍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接下来,就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尽快推出一批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以取得突破“玻璃门”、“弹簧门”的实绩,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个表态非常重要。广大民营企业要在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加紧积累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切实提高“进门”能力,在政策助力之下做大做强做优。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8-24 08:30
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此,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未雨绸缪,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主动出击,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最近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出现一定幅度回落,美国债务危机更使得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经济最发达的美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美联储调低了全年增长预测。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近期也出现回调迹象。英国央行最近亦宣布,将2011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8%降至1.4%。
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一些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防范风险任务很重,宏观调控面临较大压力。其中,控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两难”问题表现尤为抢眼:一边通胀压力持续不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创新高;另一边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生产经营压力很大。怎样做才能既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十分重要。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不仅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给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变数。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及时出台政策,不断加强在物价、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专家普遍认为,中央采取的这些措施十分及时、有力,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释放,效果将更加显著;只要我们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切实贯彻落实下去,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做好今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要突出重点,不断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既要注重采取及时有效的临时性举措,把不好的苗头压下去;更要注重从长期治理入手,从根子上把问题解决好,防止反复发生。比如,价格问题,控制手段既要采取货币手段,从供给上入手;又要重视价格上涨的“周期性”原因,采取有针对性地反周期措施。
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还要未雨绸缪,不断增强政策措施的前瞻性、预防性。要看到,仅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变化的经济形势牵着鼻子走,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立足长远,紧紧抓住当前经济问题背后的规律性东西,加强重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强潜在风险防范,从结构调整和优化上下功夫,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更主要的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则通,早变早主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阶段性问题,说到底,主要还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作怪”。而且要看到,无论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这个大趋势是确定的。我们只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必将能在未来的经济工作中把握主动权,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也必会与世界经济的革新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上个世纪下半期,部分拉美国家正是因为未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过分依赖外向型经济,在受到外部冲击时,经济增长回落甚至长期停滞,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其教训是深刻的。
作者:
星沙秘书
时间:
2013-1-4 11:14
谢谢{:soso_e121:}{:soso_e121:}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