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文鉴    时间: 2012-8-19 17:12
标题: 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出来,这不但给基层党委、政府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严重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切实做好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这对于确保一方平安、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是做人的工作,难度很大,只有坚持情理交融,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既为群众谋利,又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民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地方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执政为民的责任,贯穿为民所系的情感,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这个地方的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反之,一个地方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与群众离心离德,对群众漠不关心,其所作所为必然会得到老百姓的反对,也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多。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首先考虑群体的利益,听取呼声,摸准脉搏,以群众情绪为第一信号,以实惠群众为根本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真正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拥护。近年来,我们对凡事关全局、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反复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上上下下几个汇合,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后才正式出台实施。同时对于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我们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真挚感情,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其次要坚持讲清道理,理顺情绪。有些社会矛盾,是由于群众思想认识不高而引发的。因此,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仅仅靠以情感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把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宣政策,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宣传群众。要向群众反复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学会通过正常的行政和法律程序解决矛盾和纠纷,减少甚至避免各种盲从行为和违法行为。二是要说服群众。一方面要采用释疑答惑、阐明政策等方法理顺群众的情绪,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另一方面要善于从法律角度指出过激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自觉克制、主动收敛、平息事态。三要教育群众。通过理想、信念、道德和典型实例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提高了,对待利益得失的态度就会更加理智,就能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立大局意识、长远意识,自觉化解和消弥大量的矛盾和纠纷。今年来,我老秘网县针对部分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了解不透,对党和政府付出的巨大努力理解不深,从而导致农村信访稳定事件居高不下的问题,我们加强了以国家惠农政策宣传为重点的农民教育,专门组织了巡回宣讲团到各乡镇进行宣讲,并出版下发了22万册《新邵农民教育三篇》,取得了明显实效。

   二、要处理好“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理”的关系。实践证明,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坚持预防和处理并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抓“事前预防”就是为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抓“事后处理”是为了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扩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部分同志往往只注重“事后处理”,而忽视了“事前预防”,单纯沿袭过去那种“救火式”、“应急式”的工作方式。比如信访案件,总是在出现了“集体访”、“越级访”后才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甚至是材夜思群众已经赴省进京了,还没有了解到信息,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也有部分单位和同志在社会矛盾“事后处理”过程中办法不多、责任不明、措施不力,特别是面临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材夜思事件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结果造成了矛盾的扩大和升级。因此,必须做到“事前预防”、“事后处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绝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一方面要抓牢基层基础,坚持超前防范。社会矛盾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只有把基层基础工作抓实抓牢了,各种矛盾就能“发现得了、处置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为此,在工作思路上一定要强化前瞻性、超前性、主动性,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工作任务前移,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要健全信息网络,将情报信息延伸到社区、村组和企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的网络机制,保证信息畅通。要加大排查力度,采取定期排查、即时排查、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改变坐等接待、被动办信的传统工作方式,变“等访”为“下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化解他们心中的“疙瘩”,有效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要主动化解矛盾,抓好事后处理。对已经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主动化解。对基层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要始终坚持调解为主,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厂矿)、大事不出乡(镇)”。对信访稳定案件,特别是对集体访和老材夜思户的问题,要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解决,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把任务分解到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我们把全县22个重点不稳定集访群体,全部分解到县级领导和镇乡、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身上,要求包案责任人对所包案件必须做到“包调查、包处理、包稳控、包息访”。这一制度实施后,强化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实效。目前全县22个重点集访群体,已有3个成功化解,彻底息访,其他19个群体也得到了较好的稳控。

   三、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是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实践表明,在化解社会矛盾时,如果缺乏对矛盾的周全分析,缺乏对政策的透彻理解,缺乏对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通盘考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容易导致对局部问题或个体问题的处置失当,产生连锁反应和遗留问题。有的即使暂时平息了事态,解决了问题,却带来了新的矛盾隐患。因此,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时,必须正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胸怀全局,通盘考虑,慎重决策。具体来说,要做到三点:一要站位高。群众利益无小事。实际工作中,千万不能忽视小问题、小矛盾,不能“以事小而勿为”。有的矛盾虽然一开始只是小问题,但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及早化解,就会扩大事态,影响全局。因此,对出现的任何局部问题或个体问题,不管其涉及的利益有多小、群体有多少,都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真对待,逐个进行科学分析,准确预测和判断事态发展,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真正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要着眼远。任何社会矛盾的形成、出现、化解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应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和稳定。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处理社会矛盾,其结果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但不能息事宁人,反而会形成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在处理社会矛盾时,一定要深谋远虑,思前顾后,既要立足当前工作需要,又要着眼长远利益,依据有关政策,合情合理合法进行处理,达到既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又不造成历史遗留问题的“双赢”效果。三要顾得全。从根本上讲,不同的利益群体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群体利益的过程。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政策,权衡得失,而是凭主观臆断判定群体利益,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攀比,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激化更多的新的矛盾。因此,在化解社会矛盾时,绝不能抱侥幸心理,顾此失彼,而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根据不同矛盾群体合法利益的大小合理界定群体利益,做到“一碗水”端平,使处理对象心服口服,使其他利益群体心平气和。

   四、要处理好堵截与疏导的关系。
作者: taizi_cui    时间: 2012-8-21 15:26
好文章,值得学习 收藏
作者: 小人物    时间: 2012-9-8 15:38
向大家学习,不断努力提高
作者: 冯晓斌    时间: 2013-1-12 11:28
为什么要化解社预支。
作者: 清远秘书    时间: 2013-5-8 17:11
谢谢作者分享!拜读!!
作者: 569801513    时间: 2013-7-29 15:08
好文章,值得拜读,顶顶
作者: 秦淮-迷糊    时间: 2014-1-3 17:03
稿子写得不错,学习下!!!!!!!!!!!!!!!!11111
作者: 老道士    时间: 2014-6-4 10:49
急用先学,思行合一,若水三千,取一瓢饮
作者: 五纵七横    时间: 2014-6-11 16:24
提炼精准,分析透彻,方法介绍娓娓道来,好文章。
作者: 十八画生    时间: 2014-6-26 11:10
三要顾得全。从根本上讲,不同的利益群体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群体利益的过程。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政策,权衡得失,而是凭主观臆断判定群体利益,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攀比,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激化更多的新的矛盾。因此,在化解社会矛盾时,绝不能抱侥幸心理,顾此失彼,而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根据不同矛盾群体合法利益的大小合理界定群体利益,做到“一碗水”端平,使处理对象心服口服,使其他利益群体心平气和。
作者: hanzhihuicx    时间: 2014-8-18 16:43
互攀比,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激化更多的新的矛盾。因此,在化解社会矛盾时,绝不能抱侥幸心理,顾此失彼,而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
作者: 坏小子    时间: 2014-9-5 22:39
很久没有评论了,,,老秘网让我成长,成熟!
作者: 小狗钱钱    时间: 2014-11-15 21:45
要处理好堵截与疏导的关系。
作者: p0po9p0po9    时间: 2015-1-20 09:05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引用一句古话:“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作为街道党工委承担着维护法律权威,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是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实到位的具体执行者。我们正面临着发展的际遇期,涉及的征地、拆迁等关系群众利益的敏感问题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注重运用法治来协调利益关系、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合法渠道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坚决防止和反对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作者: wuai880611    时间: 2015-8-20 13:22

好文章,值得拜读,顶顶
作者: 周星星    时间: 2017-3-6 14:04
绝不能抱侥幸心理,顾此失彼,而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
作者: mario742589    时间: 2017-4-24 08:44
好东西,一定要支持一下
作者: 5371106    时间: 2017-10-13 11:25
文章写的不错,值得一看
作者: 怀化大叔    时间: 2021-4-1 14:36
因此,在化解社会矛盾时,绝不能抱侥幸心理,顾此失彼,而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根据不同矛盾群体合法利益的大小合理界定群体利益,
作者: 奕斐扬    时间: 2021-4-8 14:22
希望能看到全文,谢谢。
作者: de12223    时间: 2021-4-18 15:21
好顶赞,感谢分享,学习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