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几点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范文轩    时间: 2012-8-12 07:32
标题: 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几点思考
  加快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根本愿望,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临洮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90%以上的欠发达农业大县,必须坚持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加快农业与农村发展步伐,才能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新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紧扣一个中心——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产业支撑。“生产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要实现生产发展,就必须着力调整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产业支撑。一是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在促进产业开发上求突破。要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坚持种养扩规模、上水平,质量保安全、上档次的要求,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为导向,以绿色、有机、无公害和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以马铃薯、畜草、蔬菜、花卉、林果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开发,下大力气集中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着力构建集中连片、条块分割的产业“块状”集群,使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张、布局更趋合理、效益显著提升,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二是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求突破。要按照发展生产型、壮大加工型、培育营销型龙头企业的思路,突出产加销一体化,切实通过项目上帮、资金上扶、政策上引、权益上护等措施,在扶持三易、澳牛、腾胜等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通过内引外联、吸引挂靠等措施,努力再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骨干龙头企业,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等形式组建大企业集团,争取上市运营,吸纳社会资本,全面做大做强。要引导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有效形式,强化对农户的扶持和带动,并鼓励广大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升产业的市场化经营水平。三是要以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在产销一体化上求突破。要支持社会力量组建各类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持续加大对以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其充分发挥内联农户、外接市场的优势,引领农户按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要加快发展区域性、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各具特色、功能配套的产品交易市场,重点配套完善各类设施,尽快建成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吞吐量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加快建设新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抓住一个核心——广辟致富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其核心目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更多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现阶段要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必须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长远之策,广辟农业与农村外部增收的新途径,不断减少农民,进而富裕农民。一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要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商旅活县”总体战略,坚持用战略化思维谋划产业,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品和特色性主打品牌三大层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重点是要加速工业园区、设施种养、建筑建材、文化旅游、铝电劳务等主导产业开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吸纳集聚农户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要坚持把放手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县内民营企业带动力强、资本实力雄厚的优势,多渠道、全方位鼓励支持建筑企业和工商企业投资地方经济建设,参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文化旅游业开发,打造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新的增长点。二是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提高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一项战略举措,按照“城市农村统筹、培训服务并重、需求供给对接、创业就业并举”和“数量型向质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自谋自发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城乡劳动力培训资源,强化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特别是要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输入地的对接联系,广泛开辟劳务基地和实训基地,有组织、大规模地组织开展劳务培训和输送转移,加速农民向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的转变。三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要按照“依托城镇、服务城镇、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积极利用洮河沿线乡镇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设施农牧业建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开发,大力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加快发展城镇二、三产业,促进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特别是要坚持把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加速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围绕打造兰州南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全省最佳宜居休闲度假基地两大目标,加快推进康家崖农副产品集散加工园和王家大庄物流园建设,深入推进以马家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县域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全面提升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建设新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突出一个重点——统筹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建设新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一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大力开展以“送增收思路、送政策法律、送技术信息”和“党的政策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致富信息进农家、文明习惯进农家、廉政文化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送五进”活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知法律的新型农民。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打造农村新风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推动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乡风民俗新风尚建设,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风俗,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二是要推进农村公共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要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技校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和转移劳动力,通过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初高中毕业青壮年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要坚持把教育培训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示范基地、农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按照农民所需所求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其成为引领农户致富增收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成为引领农村加快发展的骨干力量。三是要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维护农民群众身心健康。要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完善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机制,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预防和救助体系,重点加强镇村卫生室建设,切实解决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积极实施独生子女“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和少生快富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扎实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加强对出生缺陷干预,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来源:雷立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